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力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步伐的深入迈进,使财务管理作为热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一环。对完善企业管理体系,节能降耗,降低成本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某热电企业近年财务及相关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热电企业 财务管理 合理化建议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进程加速推进 ,电力市场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厂网分开”已成定局 、“竞价上网”条件日渐成熟。在此形势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革,那么热电企业所面临的恐怕不只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企业生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热电企业2007年财务预算编制及相关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 一、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公司通过近半年来的管理摸索,基本建立了计划、财 务、安全生产等管理机构,配备了基本的管理人员。然而从电厂运行、检修维护、燃料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来看。公司组织机构仍不健全,对运行、维护、燃料的管理缺乏必要的人员力量,尤其是缺乏设备点检人员以及适当的燃料管理人员。人员配备难以满足生产管理需要。建议公司继续完善组织机构,增加设备点检人员,成立点检和设备管理部。增加运行、检修和燃料管理的管理人员,由公司派驻燃料管理中层干部,提高公司对机组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和燃料的宏观管理能力。
公司目前尚未建立严格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无论是对本公司还是对提供服务的关联公司都没有建立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整套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标准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急需建立,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急需加强。
建议公司加快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责任考核体系、任务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公司推行全面预 算管理;在人员储备和培训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为提高管理水平打下基础;同时公司要加强内外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
▲▲ 二、燃料管理急需加强,燃料成本降低仍有较大潜力。
该热电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中,煤炭成本占总成本63.32% ;占变动成本 89.84%。因此,煤炭成本及其质量控制始终是制约电力生产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煤炭成本控制居于中心控制地位,是成本控制的“牛鼻子”和“杠杆”,在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煤炭采购和订货权不在电厂,这样就加大了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电厂的目标市场、收人和成本具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目标利润的控制难度很大。针对上述特点,为有效遏止成本攀升,使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
经过对燃料成本原始凭证、燃料公司报表等资料的分析以及对煤场进行的临时性盘煤工作,公司燃料管理急需加强。燃料采购、计量、入廠煤采样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燃料成本降低仍有较大潜力。建议进一步加强燃料管理 ,完善燃料管理入厂煤结算明细台账,详细统计入厂煤的单价、运杂费(包括矿方代垫的铁路运费、电气化加价、铁建基金、印花税、保险等 )、厂内支付的杂费(如取送车费、专用线维护等 ),为人厂验收亏吨亏卡热值考核以及入厂煤价分析提供详细的资料,为比质比价择优订购、选购燃煤提供依据;公司财务部门要建立燃料成本构成台账,为分析入炉煤标煤单价提供真实数据;提高入厂煤采样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标准采样,提高煤质化验的准确性,为进行热值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要进一步加大以质论价的考核力度。根据资料分析,目前执行每百大卡/公斤奖5罚5不够合理,可以改为奖6罚7或奖7罚 8,加大奖励和惩罚力度。为了准确计算入厂煤和入炉煤的数量和热量,尽快调试校验入厂煤计量的轨道衡及机械采样装置和入炉煤的电子皮带秤及采用装置,并早日投入使用。
▲▲ 三、完善能源计量,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计量没有与机组同步投入商业运营。一是公司入炉煤皮带秤由于校验装置存在问题,至今未能正式投运。二是高厂变、励磁变没有电度表。三是涉及两公司公用系统的计量测点不全,厂用备用蒸汽、除盐水等分摊不清。各台机组没有补充水流量表,单机汽水系统泄漏(锅炉内外漏、汽机内漏)没有直观的判断依据。四是锅炉飞灰可燃物在线监测装置指示不准,锅炉调整缺乏重要的指示。建议尽快完善能源计量机制,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建立正反平衡计算煤耗制度,逐步减少正反平衡的差距;及时进行场入炉煤质跟踪分析、防止出现管理漏洞 :尽快安排机组性能试验,摸清机组运行状况,特别要对机组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制定出设备改造、运行方式优化的措施,不断提高机组安全经济水平。
四、加强财务与计划部门在概算管理上的配合工作,保证财务账面科目费用的准确性,为基建决算转固等工作打好基础加强机组技术改造的管理工作,做好技改项目的审批及费用控制工作,杜绝技改项目的无序管理。
以上分析和建议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深化,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挖掘了企业内部的潜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使企业 在科学管理的进程中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从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 ,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
(责任编辑:何小军)
关键词:热电企业 财务管理 合理化建议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进程加速推进 ,电力市场化格局已初步形成 ,“厂网分开”已成定局 、“竞价上网”条件日渐成熟。在此形势下,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革,那么热电企业所面临的恐怕不只是发展的问题,而是企业生存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热电企业2007年财务预算编制及相关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提出了若干合理化建议。
▲▲ 一、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公司通过近半年来的管理摸索,基本建立了计划、财 务、安全生产等管理机构,配备了基本的管理人员。然而从电厂运行、检修维护、燃料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来看。公司组织机构仍不健全,对运行、维护、燃料的管理缺乏必要的人员力量,尤其是缺乏设备点检人员以及适当的燃料管理人员。人员配备难以满足生产管理需要。建议公司继续完善组织机构,增加设备点检人员,成立点检和设备管理部。增加运行、检修和燃料管理的管理人员,由公司派驻燃料管理中层干部,提高公司对机组设备的运行、检修维护和燃料的宏观管理能力。
公司目前尚未建立严格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和指标体系,无论是对本公司还是对提供服务的关联公司都没有建立科学的、严格的考核体系和监督体系。整套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财务标准成本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急需建立,成本控制和预算管理急需加强。
建议公司加快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责任考核体系、任务监督体系。建立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公司推行全面预 算管理;在人员储备和培训上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为提高管理水平打下基础;同时公司要加强内外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
▲▲ 二、燃料管理急需加强,燃料成本降低仍有较大潜力。
该热电企业的生产成本构成中,煤炭成本占总成本63.32% ;占变动成本 89.84%。因此,煤炭成本及其质量控制始终是制约电力生产成本的决定性因素,煤炭成本控制居于中心控制地位,是成本控制的“牛鼻子”和“杠杆”,在全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体制的原因,煤炭采购和订货权不在电厂,这样就加大了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这两个特点决定了电厂的目标市场、收人和成本具 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目标利润的控制难度很大。针对上述特点,为有效遏止成本攀升,使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
经过对燃料成本原始凭证、燃料公司报表等资料的分析以及对煤场进行的临时性盘煤工作,公司燃料管理急需加强。燃料采购、计量、入廠煤采样等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 。燃料成本降低仍有较大潜力。建议进一步加强燃料管理 ,完善燃料管理入厂煤结算明细台账,详细统计入厂煤的单价、运杂费(包括矿方代垫的铁路运费、电气化加价、铁建基金、印花税、保险等 )、厂内支付的杂费(如取送车费、专用线维护等 ),为人厂验收亏吨亏卡热值考核以及入厂煤价分析提供详细的资料,为比质比价择优订购、选购燃煤提供依据;公司财务部门要建立燃料成本构成台账,为分析入炉煤标煤单价提供真实数据;提高入厂煤采样重要性的认识,严格按标准采样,提高煤质化验的准确性,为进行热值考核提供准确的数据。要进一步加大以质论价的考核力度。根据资料分析,目前执行每百大卡/公斤奖5罚5不够合理,可以改为奖6罚7或奖7罚 8,加大奖励和惩罚力度。为了准确计算入厂煤和入炉煤的数量和热量,尽快调试校验入厂煤计量的轨道衡及机械采样装置和入炉煤的电子皮带秤及采用装置,并早日投入使用。
▲▲ 三、完善能源计量,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分析管理制度,努力降低能源消耗
能源计量没有与机组同步投入商业运营。一是公司入炉煤皮带秤由于校验装置存在问题,至今未能正式投运。二是高厂变、励磁变没有电度表。三是涉及两公司公用系统的计量测点不全,厂用备用蒸汽、除盐水等分摊不清。各台机组没有补充水流量表,单机汽水系统泄漏(锅炉内外漏、汽机内漏)没有直观的判断依据。四是锅炉飞灰可燃物在线监测装置指示不准,锅炉调整缺乏重要的指示。建议尽快完善能源计量机制,建立严格的能源统计分析管理制度 ;建立正反平衡计算煤耗制度,逐步减少正反平衡的差距;及时进行场入炉煤质跟踪分析、防止出现管理漏洞 :尽快安排机组性能试验,摸清机组运行状况,特别要对机组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制定出设备改造、运行方式优化的措施,不断提高机组安全经济水平。
四、加强财务与计划部门在概算管理上的配合工作,保证财务账面科目费用的准确性,为基建决算转固等工作打好基础加强机组技术改造的管理工作,做好技改项目的审批及费用控制工作,杜绝技改项目的无序管理。
以上分析和建议有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深化,一方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挖掘了企业内部的潜力,使我们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使企业 在科学管理的进程中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从过去、现在以至于未来 ,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因此,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的。
(责任编辑:何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