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分两种:一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而作为具有明确的职业技术特点的高职院校,不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更应着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谈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改革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20114-01
从1980年初建立第一所职业大学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特别是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后,我国高职教育更是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而作为近些年来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不论其在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分两种:一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教学目的也不一样。前者注重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学科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方向,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而后者注重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而作为具有明确的职业技术特点的高职院校,不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更应着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经出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标志。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计算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起步较晚,同时因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却连计算机都没见过。另一方面,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的教学内容已逐步下调到中小学阶段,但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的差距势必将继续扩大。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的问题,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正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以及师资力量等问题最为突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但应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内容,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就计算机教学来说,很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要深化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教学模式、教材模式着手,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
(一)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能力,深化计算机教育改革
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和钻研。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等各种教学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思考、实践,精心设计大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后练习、实训题目,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获取、处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巩固、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实训活动,多提供让学生校内、校外实践的机会。就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如果仅仅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自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课程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网站的建设应包含教学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有学生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各种教学形式既互相补充又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多方面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教学应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辅相成,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改革计算机教材模式,体现高职特色
教材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高职教材的选择必须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高职计算机教材改革必须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相适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指导思想。同时计算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专业等合理选择计算机教材,规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课堂上的理论阐述也应结合适当的案例分析,加深、巩固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又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尽管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距教育部门要求的50%還有较大差距。教师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对计算机教育来说,教师的知识性、实践性、先进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从学历上讲,专业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辅人员应不低于本科学历。计算机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职、兼职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结束语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时代的需要,高职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同时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等就是摆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计算机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合适,开课课时较少,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跟不上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探索着更好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闻丽华,《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23卷8期.
[2]张怀中、林文学、潘志安,《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柴进栋,《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06期.
[4]苏玉、许绘香,《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计算机教育》,2007年第2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改革 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620114-01
从1980年初建立第一所职业大学至今,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特别是在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中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要求后,我国高职教育更是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而作为近些年来热门的计算机专业,不论其在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分两种:一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教学目的也不一样。前者注重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将了解计算机学科领域及相关学科的方向,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软件研发和项目管理能力。而后者注重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而作为具有明确的职业技术特点的高职院校,不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更应着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经出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标志。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来说,计算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起步较晚,同时因地区差异发展不平衡,这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却连计算机都没见过。另一方面,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中计算机文化的教学内容已逐步下调到中小学阶段,但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的差距势必将继续扩大。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普遍存在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差的问题,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正是摆在我们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难题。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具体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以及师资力量等问题最为突出。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要求,它不但应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内容,而且还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整体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就计算机教学来说,很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陈旧,教学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要深化高职计算机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教学模式、教材模式着手,体现出高职院校的特色。
(一)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培养学生能力,深化计算机教育改革
计算机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和钻研。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期间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等各种教学媒体,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思考、实践,精心设计大量能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后练习、实训题目,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获取、处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的同时巩固、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实训活动,多提供让学生校内、校外实践的机会。就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来说,理论知识枯燥、难懂,如果仅仅靠教师课堂的讲解,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自然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课程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网站的建设应包含教学讲义、实验指导书、网络课程,还有学生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考试系统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软件,各种教学形式既互相补充又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多方面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教学应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相辅相成,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改革计算机教材模式,体现高职特色
教材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所以高职教材的选择必须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和科学性。高职计算机教材改革必须与计算机教育改革相适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心,以技能训练为指导思想。同时计算机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专业等合理选择计算机教材,规划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课堂上的理论阐述也应结合适当的案例分析,加深、巩固学生掌握理论的程度,同时又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尽管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已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落后于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距教育部门要求的50%還有较大差距。教师是学校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特别是对计算机教育来说,教师的知识性、实践性、先进性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关键。为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层次,从学历上讲,专业教师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教辅人员应不低于本科学历。计算机技术的变化日新月异,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重视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专职、兼职教师,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从单一的“知识理论型”转变为“双师型”,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结束语
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的重视和时代的需要,高职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同时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其素质等就是摆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计算机课程安排不合理,教材选择不合适,开课课时较少,学校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跟不上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作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探索着更好的教学模式,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闻丽华,《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23卷8期.
[2]张怀中、林文学、潘志安,《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孝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柴进栋,《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辽宁高职学报》,2005年06期.
[4]苏玉、许绘香,《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专业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计算机教育》,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