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驾入刑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x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近几年来恶性交通事故的频发,“毒驾”已然成为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大隐患,学界对“毒驾”入刑的呼声也随之日益高涨。在“毒驾”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安全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我国“毒驾”问题现状和“毒驾”入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当前毒驾实际情况对推动“毒驾”入刑进行了法律思考,以期完善对毒驾行为的刑法规制。
  【关键词】:毒驾;入刑;可行性;建议
  “毒驾”造成的交通事故日益增多,使其成为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新问题,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往往是连环撞车、群死群伤等严重社会后果,带来的潜在风险巨大。“毒驾”行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破坏了道路交通秩序,必须予以规制。由于毒驾尚未入刑,吸毒人员对毒驾的危害性认识不高,主观上放任了毒驾所导致的危害后果。从近年来醉驾入刑所取得的打击震慑和预防效果来看,毒驾入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毒驾”问题现状
  国家禁毒委日前公布的《2015中国禁毒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统计表明,隐性吸毒人员中持驾照者约占20%。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猛增,驾驶员群体中吸食毒品的人数越来越多,因毒驾导致的严重问题显现出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毒驾”而导致的交通伤亡事故也常见诸报端。特别是2012年4月22日江苏常熟沿江高速公路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因旅游大巴司机开车前吸毒,致使14名乘客死亡、20名乘客受伤。这起严重事故将毒驾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掀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烈讨论。公安部表示将以“零容忍”态度全力排查整治毒驾等交通隐患,并组织开展“毒驾入刑”的调研和论证。
  在目前的执法实践中,由于毒驾行为尚未列入刑法,驾驶员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被查获时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只能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吸毒行为处以拘留、罚款,或依《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禁毒法》等规定注销驾驶证、处以社区戒毒或强制隔离戒毒;若毒驾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则只能依伤亡程度以“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追究吸毒驾驶员的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不存在道路交通违法行为,执法机关在查处时以行政处罚的形式对涉毒行为进行处罚,即“不肇事者不担刑责”,而对其“毒驾”行为却因无法可依,而不能进行相应的刑事处罚。法律的空白使得预防和打击“毒驾”处于被动状态,达不到惩戒毒驾行为人的效果,助长了“毒驾”行为的发生。
  二、毒驾入刑的可行性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毒驾并未纳入危险驾驶罪的惩治范畴。由于毒驾尚未入刑,目前对毒驾的规制依旧只能以其行为后果进行追责。“毒驾”行为使多数人或不特定人的人身、财产处于人为且不可控的巨大风险之中,为保护公民合法利益不受侵犯,对毒驾行为人给予合理的刑事规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驾驶人员吸食毒品以后,反应能力、辨识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明显下降,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严重降低,会产生方向感、距离感和时空感错乱,出现幻觉、极端亢奋等精神异常,发生事故风险明显提升,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给道路交通安全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且危害时间和危害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社会危害性极大。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饮酒后反应时间会比正常反应时间慢12%左右,而在吸毒后反应时间会慢21%左右,可见吸食毒品对人反应速度的严重影响。在此状态下,驾驶员如遇突发状况、复杂交汇路口标示不清等紧急情况时,极易造成交通事故,与“酒驾”相比,毒驾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危害性更大。
  (二)符合刑法謙抑性原则
  刑法的谦抑性是指立法者应当力求以最小的支出,少用甚至不用刑罚,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犯罪。首先,“毒驾”入刑体现了刑法谦抑性中的有效性。毒驾入刑能对这一危险驾驶行为起到良好的抑制与预防效果,不仅能发挥法律的事前威慑、事后打击作用,而且能在行政与刑事处罚之间构建一个良好的衔接点,有效弥补现有法律存在的漏洞,从而真正做到预防毒驾行为导致的严重危害社会结果。其次,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衡量毒驾入刑,如果某种行为严重威胁到了社会公共安全而且又是常常会发生的,在此种情形下,若还只是一味关注打击成本的高低,显然是不合适的。反之,如果能将“毒驾”及时入罪,这不仅体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远远超出打击成本,与刑法谦抑性中的经济性特征相吻合。
  三、对我国“毒驾”入刑的立法和司法建议
  面对当前紧迫的、严峻的毒驾问题,我国应不断完善毒驾相关的法律法规,预防和控制毒驾行为高发的势头。2012年9月12日,公安部公布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对涉毒人员驾驶证的申领和管理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对现阶段“毒驾”的上升态势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为“毒驾”的预防提供了一定法律依据,也为“毒驾”入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我国毒驾入刑的立法建议
  毒驾入刑,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是毒驾在什么情形下构成犯罪,即毒驾应是“危险犯”还是“结果犯”。笔者认为,应当借鉴“醉驾”的规定,将其纳入危险犯的范畴。危险犯的设置可以阻断从行为到后果的因果链条,实现对风险的提前防控进而实现对法益的提前保护,防患于未然。“毒驾”行为对公共安全产生着严重威胁,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将十分严重。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刑法才介入,毒驾也已然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巨大损失。“毒驾”入刑可以将刑法防卫社会的重心前移,从而实现对法益的前置性保护,达到事先预防的作用。笔者认为,毒驾入刑可参照“醉驾”入刑的罪名处理:对还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危险犯,可依照危险驾驶罪处理;对已经造成危害后果的结果犯,可入交通肇事罪或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
  (二)我国毒驾入刑的司法建议
  “毒驾”入刑的首要难点在于对吸毒状态的鉴定,与酒精反应不同的是,吸毒者在毒发状态下,生理机能相对复杂,往往需要通过抽血或尿检的方式检测毒品在血液中的成分,且“毒驾”对检测技术和设备要求比“醉驾”高。正因如此,执法人员通常无法事先排查驾驶行为人是否处于毒驾状态。笔者认为,我国在对“毒驾”入刑的问题上,无需和“酒驾”一样设定量的标准,而应采取零容忍态度,即只要在检测时发现驾驶员吸食了毒品,便可对毒驾行为人依法处罚。这既实现了保证公共道路交通安全的目的,也与我国严厉打击毒品犯罪的宗旨相吻合。 此外,公安及禁毒等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完善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加强对吸毒人员驾驶资格证的管理,在查处吸毒违法行为人时,同时对违法行为人是否具有驾照资格进行核查。对有驾照的吸毒人员,依法予以注销驾驶资格。
  结语:
  目前,我国法律法规尚未对毒驾行为起到良好的规制效果。随着“毒驾”导致的恶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日益频发,其社会危害性已完全显现。我们应尽快推动毒驾入刑,运用刑法手段严格规制毒驾行为,将刑法的预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维护公共道路交通安全,促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周光权.刑法学的现代展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琳.新型危害行为入罪标准之确定——以质疑“毒驾入刑”为视角之分析[J].法学评论2014(2).
  [3]车振宁.“毒驾入刑”势在必行[J].人民公安,2012(20).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1998—2012年重庆市统计年鉴,分析了FDI对重庆市三次产业的经济影响。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数据采集,利用E-views8.0软件分别建立了FDI对重庆市一、二、三产业的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得出了FDI对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增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就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FDI对三次产业的促进作用促进重庆市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FDI;重庆;三次产业  一、
期刊
【摘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及行为选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香港与内地一衣带水,香港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选择对我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经济;意识形态;香港  2014年9月,因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的决定不满,香港部分人士发动“占领
期刊
【摘要】: 库存是指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的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1]库存对于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避免需求中段、缩短订货提前期、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减少订货成本,更好更快地满足顾客需求。但是过多的库存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会占用大量的资金,使资金的时间价值降低、流动性下降,进而降低市场占有率并缩减利润空间。因此,为保持适当水平的库存,我们必须对现有库存进行成本分析,识别企
期刊
【摘要】:在我国,节假日期间作为读者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家里订阅的报纸会跟着我们一起“休假”。并且这已经成为了我国都市类报纸的一个普遍的现象。放眼国内报业市场,近几年来一直位居全国都市类报纸广告收入排名前10强的报纸,可以说代表了我国都市类报纸广告经营的最高水平,而其所处的广州、深圳、北京和上海,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几大城市之一,节假日都出现停、减刊现象。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波斯納在《法理学问题》开篇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法官从何处获得他们所适用的规范呢?”。这就这就涉及到法律发现的问题。法律发现分为在立法阶段 的法律发现和司法阶段的法律发现。本文仅讨论在司法阶段的法律发现,即法律工作者为着眼于调整社会关系并解决社会纠纷,发现具体适用的法律,这不仅涉及法学,而且涉及社会伦理道德、个人经验及价值判断等问题,是法官在寻找适用于个案的法律规范的活动。法律发现是一种客
期刊
【摘要】: 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日益上升的发展趋势,我国尚未对未成年人建立完善的刑事立法,因此对我国未成年人的刑事立法需要进一步解决完善。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在刑事司法的各阶段均制定有特殊条款以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既要保护未成年人,又要维护社会的利益,这是国际社会的要求,并且在不同阶段对或轻或重的少年犯罪做出不同反应,就是建立这一制度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未成年人;刑事立法;立法完善
期刊
【摘要】:自爆发经济危机以来,很多国家以及企业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例如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等等。不可否认,市场经济中形势瞬息万变,如果公司单纯地追求利润的累加,而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从而在充满挑战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做好充分的准备,那么其面对波动的经济市场,很容易出现负债经营,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合理的财务目标是企
期刊
【摘要】:文章从我国法学教育的沿革入手,分析了当代法学教育中的司法实践相关问题,对今后司法实践课程的方向与完善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法学教育;司法实践;教学改革  一、我国法学教育的沿革  在本文中,暂且把中国的法学教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古代到新中国建立;第二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到文革时期;第三阶段是文革后到当代时期。  (一)中国古代到新中国建立的法学教育  传统中国是没有法
期刊
【摘要】: 行政立法程序的优劣直接影响行政立法的质量。我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缺失是导致行政立法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扩大行政立法申请人的范围、扩大立法听证的范围,完善听证的程序以及建立行政立法程序中的说明理由三项制度的目的是增强现行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和参与度,使现行行政法规、规章具有更强的可接受性;建构立法前和法律实施后的评估制度和完善行政立法的监督机制在于增强法律的科学性,使行政法律体系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统治者面对司法腐败的挑战,有着不仅包括防治司法腐败的制度措施和监督机制,还包括了防治司法腐败的道德教化措施。时至今日,我们也在进行着反腐和相应的司法改革,而这些措施仍不乏借鉴之意义。  【关键词】:古代法律;司法腐败;防治借鉴  “十八大”后逐步加强了反腐的进程以及手段,要求司法工作者要有法律信仰和法治信念,对于司法腐败要予严惩以至保证司法的公正。在中国古代的几千年文明发展过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