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语文结构化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的热门话题,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机械化、碎片化和无序化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因此,本文通过引入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思维的理念,以“搭建结构、生成结构、应用结构”为策略框架,以九年级小说阅读备考指导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有序地构建知识结构,提升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语文;结构化思维;小说阅读;核心素养
  一、引言
  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成为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研讨的热门主题。从核心素养的培养来看,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然而,目前语文教学中,陷入两种困境:一是教学随意性较大、教学浅层化、无序化,导致学习低效;二是陷入应试教学,以考纲为指挥棒,机械化地教学,缺乏知识迁移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有违核心素养的培养理念。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2020年广东中考开始取消考纲,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的试题稳中有变。显然机械的、浅层的学习不足以应对变化多样的题型,只有落实深度教学,理清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探究知识的本质,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方能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本文以九年级小说阅读备考指导为例,探究深度学习理念下,培养学生结构化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结构化思维水平,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关联性、逻辑性,有效地理解、整合、调用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对知识的驾驭能力,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的理念进入教育教学领域,以求克服和避免当前教学中的浅层学习、机械学习问题,帮助教师加深对教学本质和过程的理解来使其改进原有的教学,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深度学习”有五方面的特征:1.联想与结构:强调通过“联想”唤醒或改造以往经验的活动,使学习得以提升、知识得以结构化。2.活动与体验: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生的内心体验。3.本质与变式:启发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加工,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本质。4.迁移与应用:注重学习经验的扩展、提升,把内化的知识外显化、操作化的过程,知识活化,体现学习成果。5.价值与评价:要“以人的成长为旨归”,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更要帮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学科结构化思维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的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一种具有层次的结构,这种具有层次的机构的知识可以通过一个人发展的编码体系或结构体系表现出来。因此,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形成结构,有助于学生学习。而结构化思维是将各个思考部分系统有序地搭配或者排列组合,把零散、无序的信息,加工成系统、有序的信息,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全面完整地对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解决。
  语文学科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知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能构建学科独有的知识结构。因此,语文结构化思维即将输入的语文知识、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经验进行有效结合,通过拆分整体、归纳共性、分类整合、理清结构、明晰规律,以组块的形式纳入认知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组合结构,逐步构建自己的语文学科认知结构的思维方式。
  三、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的语文教学实践
  本研究以深度学习及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究出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的教学策略框架,并在此框架之下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效。具体的策略框架如下:
  本文针对以上策略框架,以九年级小说阅读教学及备考指导为例,进行语文结构化思维培养的实践分析。
  (一)搭建结构
  搭建结构是结构化教学的前提和准备,让教师先通过结构化地解读教材,搭建知识结构,再通过学习分析,评估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促进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融合作铺垫。
  1.结构化解读教材,搭建有效的内容结构
  九年级的教学进度紧张,更需要打破以往单篇教学的局限,整合重构教材,实现高效教学。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先要整体分析,结构化地解读教材,搭建有效的内容结构框架,方能明确目标,提高实效。因此,对九年级的小说单元进行了结构化的整合,分析如下:
  通过对教材的小说单元的深度分析,明确了小说教学的本质要求,然后以“提高小说阅读理解能力”为目标,串联各篇目,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因此对三个单元作了调整,实现群文阅读教学。整体安排如下:
  2.结构化预习指导,分析学生认知结构
  通过整体把握教材和课标后,明确了小说板块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搭建了基本的知识框架(如图),再通过预习指导课,给学生明确小说阅读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了解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接着,指导学生进行结构化预习,结合原有学习经验进行阅读,在预习中,自主学习生字词、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小说的背景环境,并根据文章的突出写法,综合各要素尝试探讨主题,最后完成“预习导图”。预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前置,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理清学习思路与困惑。以《故乡》为例,从以下方面入手,梳理预习导图:
  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导图,教师提前进行学习分析,通过分析和统计,发现学生有以下问题:
  根据学生的结构化预习与学习分析,评估学生的认知结构,能更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为开展下一步的结构化教学作铺垫。
  (二)生成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结构化教学,突破单个知识点的局限,开展层层递进的教学,这就是培养结构化思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采取“生成结构”的策略,即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发现与分析問题、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将知识结构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并进而形成结构化思维,具体实践策略如下:   1.连接激活
  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对新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找准学生的现实经验起点与逻辑经验起点,实现以知识点为主旨的学习转向认知结构的自然迁移。因此,在教学新的课文时,先通过回顾已学的课文,连接原有的学习经验,温故知新。
  如,在“讽刺小说”的主题阅读中,虽然学习的侧重点与前面两个主题不尽相同,但小说阅读的逻辑思路是一致的,所以,先从主题一的“三要素”阅读法为导入的切入点,让学生先通过“情节梳理、环境分析、人物分析”三个维度入手,初步感悟小说的主题意义。从而强化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渗透“细节描写、夸张、对比”等手法在小说中起到的讽刺效果,逐步深入探讨不同的小说风格艺术。
  2.关联探究
  结构化教学是围绕知识结构逻辑促进学生自主建构、互助探究的过程,有效提高学习整体效率。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结构化的问题链,通过逻辑关联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和小组探究,帮助学生理清知識的结构。在开展关联探究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关联,运用类比、对比、演绎、归纳等思维方法进行问题探究。
  如,在开展主题一小说群文阅读时,以《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带领学生探讨理解小说主题的方法。小说作为文学类文本,其解读可以是多元的,多元解读给学生带领阅读自由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分析的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因此,在《故乡》的主题探究时,先让学生自由发挥,从不同角度入手归纳出不同的理解,在用同样的角度类比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举例如下:
  通过类比,探究不同小说的主题,也从探究中初步感知小说主题的探究方法,使无序的知识变得更有序、更有逻辑性,便于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3.深度反思
  经过前面的关联探究后,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但要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反思,加深理解,促进内化。因此,在教学的后段,需要对知识进行及时的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归纳小结,深度反思。以“小说主题探究”为例,经过课内外群文探究后,引导学生通过口述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课堂的收获梳理出来,在交流碰撞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经过共同整理归纳,形成下面的结构图:
  (三)应用结构
  实践是思维内化的根本途径,在巩固延伸的阶段需要学生“应用结构”,在实践中巩固内化,形成结构化思维。而在实践中可采取两个策略,分别是可视化梳理和变式迁移。
  1.可视化梳理
  运用思维可视化的策略梳理知识结构,(下转第41版)(上接第40版)对结构进行优化和重组,锻炼结构化思维的同时,有利于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融合。在进行可视化梳理时,要通过结构化呈现,提取知识要素,理清关系,构建结构,明确知识结构的功能,使用的图示类型可以有思维导图、鱼骨刺图、思维建模、知识树等。
  在小说的备考指导中,引导学生用可视化图示梳理知识要点,理清考点与小说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答题的思路,能够突破死记硬背的机械化、套路化的学习,使学习更加有实效,以下是经过指导后,学生整理出来的小说阅读考点思维导图:
  通过理清小说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明确小说阅读的本质,再从要素延伸分析出对应的考点,让学生理清考试题型的来源,整体把握小说阅读考试的题型,有利于理清思路,避免了机械化的识记。
  2.变式迁移
  形成结构化思维,需要学生在知识应用中总结巩固。而且结构化思维的形成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引导学生作用结构化思维解决问题。“在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要跳出具体材料和设问的限制,形成共性的认知、思维和能力,挖掘材料、设问和具体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因此,设置有效的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
  在小说阅读的备考中,可采取“变材料”和“变设问”两种方式进行训练。
  (1)“变材料”:可用同一设问,不同的文段材料组织学生训练。如,在强化“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分析”时,先以课内文章《孤独之旅》和《变色龙》的标题分析作为例子,再以中考真题《集中营的课堂》和《灯如红豆》作为巩固练习,归纳做题的方法思路,再通过多篇的小说阅读训练同一类题型,通过群文练习巩固类题的答题方法。
  (2)“变设问”:用同一段材料,同一类题目的不同形式设问考查学生,训练学生的审题应变能力。如在训练“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分析”时,以小说《送你一块砖》为例,让学生分析用“送你一块砖”和“生意经”两个题目分析标题的妙处。同一篇文章,用不同的题目分析,在明确分析思路的基础之上,需要学生紧扣标题的关键词进行具体的分析,如,同样从主旨角度分析,“送你一块砖”:点明了李老板赢得顾客信赖的主要原因,突出了中心;还表现了李老板热情大方、善于经营的特点;而用“生意经”则表述为“突出了生意生工的奥秘”。通过变式训练,对比分析,让学生体验到相同的答题思路,结合不同的关键词,要有不同侧重的表述。
  变式训练帮助学生从本质把握题目的考点,以不变应万变,以2020年广东省中考题小说阅读的18题为例,题目为“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本题打破了原来常考的题型,某些考生显得措手无措,但如果灵活分析,这道题实际上就是结合栏目的关键词,考查学生对作品的选材和主旨的理解,从本质上来看,与平时学习的内容和能力训练是相符的。应对各种变化的题型,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知识的本质与自身的能力,平时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宏观把握知识的结构与本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深度学习和结构化教学的理念,教师要站在更高的教学立意,整合搭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把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从整体有序地、灵活地把握知识,让学习真实发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1):45-61.
  [3]杨丽.结构化思维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4]黎甜.结构化思维[M].文化发展出版公司,2019:32.
  [5]颜春红.学生数学整体思维培养[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107.
  [6]毛雪华.提升学生结构化思维水平的教学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
  [7]刘濯源,林书畅.思维可视化与深度学习的融合探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9.
  [8]林晶瑶.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高中地理结构化思维建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9]孟凡军.以结构化教学策略应对高中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2018,11.
  [10]施纯.结构化教学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品质生活是人们的向往,追求健康的生活成了社会的共同话题,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是是时势所需。《道德与法治》教材也随着素质教育精神编写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从生活中寻求教育源。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为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教育的元素,教师要挖掘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开展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厘米”“这块草地的面积是120米。”“爸爸的体重是60立方米。”……每次看到学生这样的作業,笔者都哭笑不得,同时也让笔者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计量单位,掌握得如何了呢?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课教学来帮助学生整理这一知识点呢?带着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关于计量单位复习课的教学。  一、发散思维,回顾知识  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题目“
【摘要】分层教学模式是指从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实际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把处于不同学习能力层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和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可使分层教学模式更加容易操作,更易为学生接受,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的尝试,摸索出一些经验,在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中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摘要】幼儿早期阅读和幼儿语言发展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两者相辅相成,越来越受到幼儿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从创造幼儿良好的阅读环境、改变观念、多形式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三方面入手,对幼儿早期阅读与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进行研究探索。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语言发展  随着学前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培养幼
【摘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解决问题的题目中,常会出现较为抽象的文字叙述,和比较复杂的数量关系。而小学生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的阶段,很难较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帮助学生从字面上分析题意,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难以理解掌握,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即使是学生听懂了,往往也仅局限于会做某道题,换个情境还是不会解答。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成果,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离开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不依赖于学校教育的家庭单方面教育都对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不利。家、校合作是融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使这两个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有效
【摘要】课堂的高效高质依靠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来实现。六步教学法中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展现学生的自学成果,触摸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带领学生解决自学中产生的问题,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契合新课标的学生观。  【关键词】 高效课堂;六步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一节成功高效的课堂标准应该是:学生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创新是教育发展主要源泉动力,伴随着我国创新教育不断发展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的方向便很自然地引到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上来,其重点和难点便转向于创新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是教学的创新,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想要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  1.数学问题“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生活化”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部分,然而当下国人能随哈利波特畅想,却不能体会李白、庄子的意境,能读康德、尼采,却不识老子,这个问题很大的根源在于中小学阶段,我们没有培养起学生对于古典诗文的兴趣,甚至没有帮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欣喜的是在课改的推动下,各学段都加重了古诗文的比例,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下,古诗文的教学研究必定会掀起一个高潮。近年来,一线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研究的热情高
【摘要】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其中写作无疑是老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学习内容。利用好每节语文课的碎片时间,“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让学生进行片段性的写作训练,可以使得习作训练化整为零,从而逐步引领学生实现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碎片时间;片段训练;化整为零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其中写作无疑是老师和学生最为头疼的学习内容。大家都明白,多阅读多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