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一书是已故学者蔡定剑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在书中对民主理论进行了正本清源,总结和反思了中国民主实践,分析了未来中国推进民主的动力、路径。中国民主实践的问题在哪里?推进民主的动力又在何处?所有想了解这些问题的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迪。
本书中,作者对当前国内一些反民主理论作了概括,主要有“民主危险论”、“民主有害论”、“国情论”等几种。“民主危险论”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繁荣,出现了少数富人阶层,如果搞民主,就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少数富人的财产就会受到侵犯,破坏社会繁荣,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民主有害论”认为,发展是中国第一要务,搞民主会降低效率、阻碍发展,这一理论虽不完全否认民主的价值,但认为民主在当前中国是切不可行的。“国情论”则认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公民素质低等,因此国情决定现在不能搞民主。
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论调。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多数表决和选举制度,它是一种公民享有充分自由、广泛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生活方式。现代民主注重通过合理的民主程序来保证公共政策在体现多数人意志的同时,保护少数人利益不受多数人暴政的非法侵害。如通过违宪审查、人权保障制度、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等来监督政府和强势群体,使民主更规范,从而有效保护弱者、维护正义。
本书系统地探讨了民主与国情、公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民主实践证明了民主是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保障。此外,民主与公民素质也没有直接关系。本书通过大量的一手调查得出结论,最关心民主选举的既不是大学生,也不是城市居民,而是被认为素质较低的农民。他们为了公正地选举村委会而斤斤计较,甚至不惜牺牲人身自由去上访告状。因此,主导公民参与民主的因素不是受教育程度,而是切身利益。只要民主选举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会对选举表现得非常积极。
作为人大制度和议会研究专家,作者还在书中对人大制度的建设状况和发展作了探讨,总结了中国民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书中指出,改革开放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问题,特别是腐败滋生、贫富差距加大、群体性事件激增、环境破坏严重等。然而,对经济改革进行检讨不是要回到改革前或是清算改革,而是要寻求问题的根源所在。改革的最大失误在于改革政策和决策过程缺少公众参与,导致少数人来决定涉及众多人命运的重大改革。而在缺少民主制度制约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情况下,政策会朝有利于既得利益方倾斜。因此,改革应是政府和社会多方互动的结果。
本书还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概念,即参与式民主与协商民主,以及西方国家可参考的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或者多数人决策那么简单。作者在书中告诫,公众参与绝不是对选举民主的取代,而是对选举民主的补充,是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公众参与推进社会更加公平,这一点已经被发达国家的民主实践所证明。而在中国,推行公民参与同样重要。
民主发展是人民的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民主制度的建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妨先让民主的元素走入公众生活,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蔡定剑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现代民主已不仅是议会讨论和决策,还包括利益集团的影响和街头行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媒体的监督……这些都已经超出了选举议会式的民主模式。民主已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形态,而是成为了一种社会形态和广大公众的生活方式。
本书中,作者对当前国内一些反民主理论作了概括,主要有“民主危险论”、“民主有害论”、“国情论”等几种。“民主危险论”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的繁荣,出现了少数富人阶层,如果搞民主,就会出现“多数人的暴政”,少数富人的财产就会受到侵犯,破坏社会繁荣,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民主有害论”认为,发展是中国第一要务,搞民主会降低效率、阻碍发展,这一理论虽不完全否认民主的价值,但认为民主在当前中国是切不可行的。“国情论”则认为,中国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公民素质低等,因此国情决定现在不能搞民主。
作者在书中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的研究方法,有力地驳斥了这些论调。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多数表决和选举制度,它是一种公民享有充分自由、广泛参与社会和公共事务决策管理的生活方式。现代民主注重通过合理的民主程序来保证公共政策在体现多数人意志的同时,保护少数人利益不受多数人暴政的非法侵害。如通过违宪审查、人权保障制度、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等来监督政府和强势群体,使民主更规范,从而有效保护弱者、维护正义。
本书系统地探讨了民主与国情、公民素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中国改革开放的民主实践证明了民主是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政治保障。此外,民主与公民素质也没有直接关系。本书通过大量的一手调查得出结论,最关心民主选举的既不是大学生,也不是城市居民,而是被认为素质较低的农民。他们为了公正地选举村委会而斤斤计较,甚至不惜牺牲人身自由去上访告状。因此,主导公民参与民主的因素不是受教育程度,而是切身利益。只要民主选举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就会对选举表现得非常积极。
作为人大制度和议会研究专家,作者还在书中对人大制度的建设状况和发展作了探讨,总结了中国民主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书中指出,改革开放使我们在经济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问题,特别是腐败滋生、贫富差距加大、群体性事件激增、环境破坏严重等。然而,对经济改革进行检讨不是要回到改革前或是清算改革,而是要寻求问题的根源所在。改革的最大失误在于改革政策和决策过程缺少公众参与,导致少数人来决定涉及众多人命运的重大改革。而在缺少民主制度制约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情况下,政策会朝有利于既得利益方倾斜。因此,改革应是政府和社会多方互动的结果。
本书还介绍了“公众参与”的概念,即参与式民主与协商民主,以及西方国家可参考的实现形式,从而进一步说明了民主并非只是选举或者多数人决策那么简单。作者在书中告诫,公众参与绝不是对选举民主的取代,而是对选举民主的补充,是代议制民主的完善。公众参与推进社会更加公平,这一点已经被发达国家的民主实践所证明。而在中国,推行公民参与同样重要。
民主发展是人民的意志,也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民主制度的建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妨先让民主的元素走入公众生活,让民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蔡定剑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版)
现代民主已不仅是议会讨论和决策,还包括利益集团的影响和街头行动、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媒体的监督……这些都已经超出了选举议会式的民主模式。民主已不仅是一种国家制度的形态,而是成为了一种社会形态和广大公众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