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财政体现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一方面,它为国家行政运行提供财力保障。另一方面,它具有经济增长的动力或催化剂作用。文章将对后者进行论述。
关键词:财政;经济增长
财政一词,是清末由日本引进的外来词。我国使用“财政”一词尽管较晚,但却很早使用过相当于“财政”的若干术语,如“国用”、“国计”、“邦计”、“理财”、“计政”、“度支”等。其中“度支“一词较为接近财政的含义。从财政的内容看,它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活动。从财政的实质看,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商品与劳务产品的增加。
一、国家财政收入机制基本要义
1.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财政收入的渠道主要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目前,我国经济总量排位世界第二。2011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其中税收8.972万亿元,占主要部分。经济保持增长是主要因素。但资源配置还不够优化,仍属粗放增长方式,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其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仍然偏重,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偏低。第三,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还较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差距。
2.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政策
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个人三者相辅相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财政收入是正确处理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只有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分配关系的目的。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等让利于民政策,如提高所得税起征点等,实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如改革税制,避免重复征税等。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二、国家财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1.人才培养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家间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主要是教育水平差距的结果。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一个民族中产生了一种有利于获得现代技术的特性。知识产品和人力资本产生了所谓外部性效果。正因为投资于人可以产生最大的回报和最好的结果,因此它是有力的获益保障。我国受教育人口数占世界总量的20%,2007年公共教育开支仅占世界总量的4.2%,在公共教育上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2%)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5%)。今后提高投入比例是方向,因为科教兴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
2.科技创新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生产产品的先进方法和组织生产的科学管理以及产品的更高质量上。因此,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正在加速吸收科学知识(主要来自于北美、西欧和日本),大力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投资比重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密切相关。从1995年至2009年,我国的研发费用以平均每年21.7%的速度增长。世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走出低效率增长的根本出路,就是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
3.投资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填补市场空缺而进行的。这种补缺口的投资带来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英、美、法、德等四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们的投资结构水平发展模式,即农业、面向农业的产业——交通运输部门——资本品和能源——第三产业。在投资结构优化上,国家财政发挥引导作用,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加大农业、中西部以及外部不经济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以市场机制来达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
4.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要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要通过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和升级来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其次,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直接推动作用。因为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创新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对产业结构起到拉动作用。最后,要调整贸易进出口结构,把生产低附加值、科技含量低的向生产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转型。在这里,国家财政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如对“三农”与社会保障的投入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等。
5.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资源重新配置也是促使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资源再配置效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此,优化资源配置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今后我国发展经济的主题。国家通过减免税费等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新工艺,实行创新管理,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收益。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措施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率的企业。根据社会总供求状况,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条件下,促进企业形成或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三、总结
经过实践与研究,如果说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以及结构优化等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或关键因素,那么,可以说国家财政的投入或调控,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或催化剂。
参考文献:
[1]胡鞍钢著: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
[2]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思考[J].经济师.2000.(7).
[3]郭国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经济师.2000.(10).
[4]徐莉萍:向投资结构要经济增长[J].经济师.2001.(2)
[5]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1.(10).
关键词:财政;经济增长
财政一词,是清末由日本引进的外来词。我国使用“财政”一词尽管较晚,但却很早使用过相当于“财政”的若干术语,如“国用”、“国计”、“邦计”、“理财”、“计政”、“度支”等。其中“度支“一词较为接近财政的含义。从财政的内容看,它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活动。从财政的实质看,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分配关系。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商品和劳务的潜在生产能力的扩大或商品与劳务产品的增加。
一、国家财政收入机制基本要义
1.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财政收入的渠道主要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目前,我国经济总量排位世界第二。2011年财政收入突破10万亿元,其中税收8.972万亿元,占主要部分。经济保持增长是主要因素。但资源配置还不够优化,仍属粗放增长方式,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其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仍然偏重,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偏低。第三,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还较低,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还有差距。
2.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政策
国家财政收入与企业、个人三者相辅相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联系。财政收入是正确处理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只有在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中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才能达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分配关系的目的。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等让利于民政策,如提高所得税起征点等,实施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如改革税制,避免重复征税等。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增加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有着重大意义。
二、国家财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
1.人才培养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国家间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主要是教育水平差距的结果。正规的学校教育在一个民族中产生了一种有利于获得现代技术的特性。知识产品和人力资本产生了所谓外部性效果。正因为投资于人可以产生最大的回报和最好的结果,因此它是有力的获益保障。我国受教育人口数占世界总量的20%,2007年公共教育开支仅占世界总量的4.2%,在公共教育上的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3.2%)要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5%)。今后提高投入比例是方向,因为科教兴国是国家的重大战略。
2.科技创新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生产产品的先进方法和组织生产的科学管理以及产品的更高质量上。因此,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我国正在加速吸收科学知识(主要来自于北美、西欧和日本),大力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投资比重与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密切相关。从1995年至2009年,我国的研发费用以平均每年21.7%的速度增长。世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走出低效率增长的根本出路,就是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
3.投资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主要是填补市场空缺而进行的。这种补缺口的投资带来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英、美、法、德等四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们的投资结构水平发展模式,即农业、面向农业的产业——交通运输部门——资本品和能源——第三产业。在投资结构优化上,国家财政发挥引导作用,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加大农业、中西部以及外部不经济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以市场机制来达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
4.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要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首先要通过消费需求结构变化和升级来促进产业结构变动和升级。其次,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直接推动作用。因为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创新带来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对产业结构起到拉动作用。最后,要调整贸易进出口结构,把生产低附加值、科技含量低的向生产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转型。在这里,国家财政可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如对“三农”与社会保障的投入以及出口退税政策等。
5.资源配置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资源重新配置也是促使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资源再配置效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因素。资源配置是否优化,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因此,优化资源配置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今后我国发展经济的主题。国家通过减免税费等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创造新工艺,实行创新管理,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收益。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措施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率的企业。根据社会总供求状况,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在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条件下,促进企业形成或选择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三、总结
经过实践与研究,如果说人才培养与技术进步以及结构优化等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或关键因素,那么,可以说国家财政的投入或调控,就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或催化剂。
参考文献:
[1]胡鞍钢著:中国2020:一个新型超级大国[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
[2]王积业:关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思考[J].经济师.2000.(7).
[3]郭国峰:关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考[J].经济师.2000.(10).
[4]徐莉萍:向投资结构要经济增长[J].经济师.2001.(2)
[5]王建福: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