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华大学恢复农机学科专业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ao81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西华大学停办农机专业多年,目前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形势下恢复了农机专业。如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中发展农机专业并形成优势专业,是其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对恢复和发展农机专业的优势与问题及对策和措施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农机专业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华大学增设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这意味着前身是四川农机学院的西华大学重新恢复农机专业。那么,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今天,面对集历史传承、发展机遇和挑战于一体的新形势农机专业该有怎样的走向呢?这是非常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1.恢复和发展农机专业的优势与问题
  1.1优势。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十八大将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农业现代化进程处于“增机、减人”的形势中,对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的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的态势,这是农业机械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机遇。
  四川省具有良好的传统农业基础,农业机械化在先进地区的带动下已有一定基础,现代设施农业已经起步并形成一定雏形。但是,以四川省为主的西南是以丘陵为主的复杂生态系统下的农业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占用大量平原地区高产农田,机械化基础和水平低下,加快农机化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四川省已经具有比较完整的机械-电子工业基础,不仅为农机专业教学提供多学科实习基地,而且为未来的农机工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工业经济反哺农业提供强大的实力。
  西华大学前身是四川农机学院,社会各界校友都非常关心学校农机专业的恢复和发展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西华大学已发展成一所多学科综合大学,这将使农机学科专业很好地发挥学科交叉的优势,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新的生长点;综合性大学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机的发展,使得农机专业的恢复和发展具有较高起点。
  1.2问题。
  农机专业课程教学已断代多年,如何培养一批高素质学科带头人是个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一个新专业的设置,如何招到优质生源,以及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就业率,都是回避不了的问题。
  西华大学以农机专业起家,在断代多年后的今天要重振旗鼓,而且根据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原则必须办成优势专业,否则在教育行业无立足之地,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2.恢复和发展农机专业的对策和措施
  2.1对农机学科专业的正确认知。
  在新形势下,应正确认识农机学科专业,从而增强对传统农业的理解认识,同时加强对农机专业的宣传。我校应在招生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加大对该专业的宣传力度,包括新闻媒体、专题讲座、举办图片文字展览、印发国内外农机化发展及技术发展专刊等,从而提高农机专业学生学习农机的兴趣,坚定专业学习的信念。
  2.2建立科学的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革新课程教学内容。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应体现机与电、技术与管理、农机与农艺的三个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前是以数学、力学、机械学为主干课程构造课程体系。面对实现农业现代化需求,农业机械化服务对象应该是现代化的大农业,为此应设置农学、农艺、生物学和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等课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要体现现代特征,设置自动控制、微型计算机等课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是农业工程学科的一个专业,当今世界环境、资源与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应开设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节水农业及节水农业工程与装备等课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要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社会交流等方面的课程,从而组成由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工程科学技术基础、农业科学基础和经济与管理科学基础五个方面构成的基础课程群,在此基础上设置专业课程组、专业选修组、综合和素质教育选修组。
  对工程科学基础课程要进行改革,一味采用和机械工程学科基本类似的基础课设置方案是不适宜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多个工程学科为基础的,基于机械工程、生物环境工程、电气与电子工程等。在有限的总学时下,必须打破各门课程以各自的原学科为样板的习惯做法,根据科技发展和专业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对上述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和集成,构建新的课程,各课程要高起点,突出重点,适当归并。
  农机装备属于专用机械,有其专业特色,因而在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中,应将农业机械中有代表性相关技术理论问题渗透进去,包含机械装备的设计观点、工艺制造观点及故障分析方法等。
  2.3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西华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必须适时适应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西华大学的现有实际,采取教学与科研进行结合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坚持树立“以科研带动教学”的理念,努力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相济的高素质人才。
  将“寓学于研”的研究型教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注重通过以探索和研究为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核心是“寓学于研”。其目的是形成一套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机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打造以培养学生研究素质为核心的科研训练平台。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模式有三种:一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研究小组中,其中有单人部分力所能及的基础工作,通过科研氛围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二是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如目前很多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创新项目。三是鼓励学生把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的研究性实践教学模式。
  3.结语
  西华大学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时期恢复农机专业,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在面对各种发展机遇和挑战的情况下发展农机专业,必须适应新形势,必须全面探索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形成西华大学的学科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性雄.关于我校农业工程学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2]曾东梅,唐纪良.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8,12.
  [3]张黎骅,马荣朝,赵超.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的设置[J].农机化研究,2005.09.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入手论述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有效性 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一、从引导学生由会学到乐学入手激发学习化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应该激趣,每个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探究新事物,点燃好奇心。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地
摘 要: 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作者谈谈对有效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多元思维 科学探究 “三维”目标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要求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
会议
摘 要: 高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不仅本身的知识纷繁复杂,而且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当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生物知识。本文就当前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期为合作学习的广泛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随着新课
会议
地方普通高校的科研工作要定位于“面向教学转型、重视基础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突出技术应用、体现地方特色”,将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特别是服务新农村建设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