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化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应社会转型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提出了中国梦的理论,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前提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弘扬。和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研究其精神内涵,发掘其中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精神特质,能够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梦也以高度关注,对实现中国梦带动世界共同发展报以乐观的态度,但仍有少数国家持“中国威胁论”,面临外部的机遇和挑战,以儒家文化解读中国梦,提高世界对中国话语体系的了解和认同,实现合作共赢。
  关键词:和文化;中国梦;推动
  一、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定力绵延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
  和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强大的生命力绵延着中华文化。“和”文化中的小到家庭“和睦相处”,大到构建“和谐社会”,都无不渗透在当今社会中。而倡导“和”为贵的儒家文化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华民族,让其以礼仪之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如今,在中国发展面临转型的重要时期,在经济新常态的状态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習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也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行,一直在寻求以和平发展为前提的多元化道路,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打造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我们坚信,和平发展才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正确的道路和道德准则[1]。这也正是符合“和”文化的内涵。当前面对着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更应该坚定自己,排除各种干扰,在对外来文化的欣赏包容与共存中坚定自身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承担起历史责任和担当。
  总之,“和”文化正是沿着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这条河流生生不息的发展并影响着中华文化,并在受到外来冲击时不断的发展和坚定自身,凝聚中国力量,团结一心,源源不断的为中国梦的发展提供借鉴因素,从而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二、“和”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养料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精神养料。何为养料?汲取吸收并助其成长。“和”是中国梦的强大历史根基,“和”是成就中国梦的基本路径,“和”是中国梦的根本价值追求,因此,“和”更是中国梦的美好愿景[2]。中国历史上,倡导以“和”为贵的儒家文化曾占据了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影响着中华文化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这两千多年的历史也更加证明了,我们中华文化选择儒家文化没有错,选择“和”文化没有错。而“和”文化中的“以和为贵”“家庭和睦”更是渗透到了当今社会中,小到邻里之间的和睦,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大到国家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这都是汲取了“和”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正是因为继承了“和”文化中的“和”的本质,中国社会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正确的中国道路。
  “和”文化坚持自己“和”的本质,从而不断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梦的精神养料,“和”文化用其丰富的内涵展现出其充足的“养分”,不断的“喂养”着中国梦这课茁壮成长的大树。
  三、以其强大的文化耐力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和”文化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到如今依然影响着中国社会,展现出其强大的文化耐力。文化耐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基于自身文化吸收、借鉴和整合生命禀赋,产生生存耐性,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从而展现出来的经久不衰的生命力[3]。而正因为如此,以“和”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才能够不断的在探索中引领着中华民族寻求属于自己的文化,不断的推陈出新,革故纳新,才有了如今的正确的中国道路,才有了代表全民夙愿,凝聚中国精神力量的中国梦。
  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同样展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和地位的充分认识和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母体和基因,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邃的精神追求。这种追求是我们保持中华文化自身价值认同,焕发中国梦“文化自信”的本源[4]。
  基于此,中华民族文化在不斷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才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正是因为“和”文化的强大的文化耐力和文化自信,才让中国梦能够深深的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作为中国梦实现的坚实的根基。
  四、结束语
  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的新发展,中国梦是中国亿亿万万同胞共同的理想,而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前,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和文化更是理所当然的应该从原有的限制中跳出来发展自己,力所能及的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和文化与中国梦的关系,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深刻关联。和文化与中国梦,融合了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发展精神,兼具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和文化与和合精神在历史的演进中贯穿,在中国梦的内涵中得到新的升华与发展。中国梦凝聚了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期待,容纳了多元社会思潮和多样价值诉求,统合了国家发展目标与世界和人类进步的趋势。中国梦本身就是一个和合的梦[5]。今天,中国进入社会转型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深入研究和文化的时代意义、有效发挥其现实作用,为共筑“中国梦”营造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凝聚自强不息的内在发展动力,构筑坚实厚重的文化支撑,是非常紧迫的议题,是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去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在洋.和为贵—对实现中国梦的影响及意义[J].文化建设纵横,2015(12).
  [2]贾立政.和文化与中国梦的深刻关联[N].人民论坛,2013(7).
  [3]刘伟民.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耐力和文化定力[N].黑龙江日报,2014(11):12.
  [4]刘伟民.实现中国梦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耐力和文化定力[N].黑龙江日报,2014(11):12.
  [5]邓之湄.将和文化与中国梦相结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5):A01.
  作者简介:
  霍晓倩(1993.08—),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民生新闻节目的开展,提高了社会群众的精神文化与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丰富了新闻类节目,开拓了新闻节目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也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本文从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总结目前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民生新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生节目;新闻主持人;风格化分析  随着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其表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打破
期刊
摘 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所需。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人民日报》这一传统主流报纸为例,对传统报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民提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报业;新媒体;融合;路径  在全球传媒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2014年8月18日,中央
期刊
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至今没有科学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发生于1976年7月28日凌晨的唐山大地震,是有大量预报信息的。唐山大地震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时光流逝,人类面对自然灾难的应对能力也在增强。人们可以看到,相比于十年前的"非典",我们在应对眼下的新型禽流感疫情时,已经透明、积极和高效得多。政府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隐
期刊
摘 要:读图时代的到来与读者日益增长的快速阅读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方式。而信息图表则是通过正文与插图的混合,以视觉的方式传递信息,将事实通过图表、地图或者示意图呈现出来。本文对可视化图表在媒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媒体进一步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内容做出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媒体;可视化;图表  知识的可视化理论告诉我们,人类80%以上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人们或许很难记住一串数
期刊
摘 要:民族文化作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本文主要运用文化学、民族学、社会学以及国际关系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跨境傣泰民族的社会文化、民族关系、民族文化多元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孟定镇作为云南跨境傣泰民族个案的典型,从孟定跨境傣泰民族形成的历史出发,分析孟定跨境傣泰民族的特点,以文化同构、互动为主线,试
期刊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赢。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即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为绿色消费,生态法制成为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生态社会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十七届五中全会上
期刊
摘 要:陆陇其是清初著名理学家,被人称为“醇儒”,雍正四年配祀文庙。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受明后期阳明心学末流的影响,世道人心浮夸颓败,空虚之风盛行。陆陇其理学思想深受当时实学风气的影响,从士人的责任意识出发,力倡程朱理学,反对阳明心学的空虚,主张躬行实践。陆陇其作为积极入仕的理学名臣,对当时学术及社会风气的转变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陆陇其;尊朱黜王;实学;太极;居敬穷理  陆陇其是清代第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环球网网络新闻编译标题为例,主要分析了网络新闻标题编译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本文对使用频率较多的引号、冒号、感叹号和问号进行了分析,另外还队网络新闻标题中空格的使用情况加以说明,旨在对网络新闻标题的编译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网络新闻标题;编译;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在语言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古代即使没有标点符号,也有“之乎者也”作为提示。标点符号既能表示停顿,又能增强各种情感。在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文学艺术角度和社会历史角度出发,对巴金本人和《家》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了巴金的写作风格和《家》的艺术造诣,分析出觉新这一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时代特征,以期为探索当时的历史和借鉴巴金的写作手法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家》;觉新;双重性格  一、《家》的艺术成就  1.景物描写细致入微,象征手法寓意深刻  巴金善于运用景物描写,整部作品中,景物描写往往与故事情节紧密切合、与人物心理息息
期刊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引领着社会发展的潮流。就目前的网络环境来看,电子商务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藏着很大的隐患,如何更好的提升电子商务信息使用的安全系数,保证人们的财产和隐私安全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保护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性的常用技术包括有加密技术、数字证书、数字签名、认证中心、防火墙技术、SET技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