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语文课堂应该是多姿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力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的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情境中学的入情入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课堂将呈现出一派和谐,兴致勃勃的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本,进入教师所要创设的情景中,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情感。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教学《四季》一课,教学要求之一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这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显得太抽象了,这时教师就借助多媒体,把小草发芽变绿、冬天雪花飞舞、秋天谷穗鞠躬等四季景象的直观、生动、形象的融入到学生的视听感官及心灵里。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教师应通过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情境,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想像。所以,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言行来引导学生想像。在《太阳是大家的》一课中,当教到晚霞时,教师首先在幻灯片上展示晚霞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在脑海中浮现晚霞的情景。这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学生们闭目想像,教师用轻柔的语调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想像自己就好像身临其境,感受晚霞的宁静,晚霞的美丽。
四、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宜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激情不是表層的张扬,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可时而高山流水,可时而小溪潺潺;可时而熊咆龙吟,可时而幽咽泉流……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与其说在学习语文知识,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课堂。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分层教学,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或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课堂应该是教师用心去经营的。只有对学生多一点的关心和爱护,对教学多一份的热爱和钻研,才能使学生学的开心,使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生命,因为活力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活力而更动人。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給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郭干乡满陈家小学 73170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活力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很有感触的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学情境的创设很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情境中学的入情入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课堂将呈现出一派和谐,兴致勃勃的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本,进入教师所要创设的情景中,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情感。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才能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教学《四季》一课,教学要求之一是“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这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显得太抽象了,这时教师就借助多媒体,把小草发芽变绿、冬天雪花飞舞、秋天谷穗鞠躬等四季景象的直观、生动、形象的融入到学生的视听感官及心灵里。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求知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教师应通过启发式的教学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情境,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想像。所以,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言行来引导学生想像。在《太阳是大家的》一课中,当教到晚霞时,教师首先在幻灯片上展示晚霞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在脑海中浮现晚霞的情景。这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学生们闭目想像,教师用轻柔的语调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想像自己就好像身临其境,感受晚霞的宁静,晚霞的美丽。
四、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有声语言的传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而语言也是最利于表达情感的媒介。一些语文课缺少激情,主要是由于教师语言的平淡给人形成的印象。课上总是一个腔调,一个语速,没有节奏,没有重音,没有起伏。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三尺讲台,其实就是教师每天的“舞台”,如果一支曲子千篇一律是一个曲调,那谁还愿意去听呢?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宜该让自己的语调变得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激情不是表層的张扬,激情是真实的、由衷的,而且是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可时而高山流水,可时而小溪潺潺;可时而熊咆龙吟,可时而幽咽泉流……这样,学生上你的课堂,就会感觉轻松、愉快、充实,与其说在学习语文知识,不如说在“享受”语文课堂。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分层教学,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或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课堂应该是教师用心去经营的。只有对学生多一点的关心和爱护,对教学多一份的热爱和钻研,才能使学生学的开心,使课堂充满活力。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科学,也是一门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生命,因为活力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活力而更动人。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給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郭干乡满陈家小学 73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