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学科作为理科性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化学学科牵扯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学生需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教师需要将微粒观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微粒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微粒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采取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分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化学;物质微粒观;构建策略
化学学科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能够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成为初中教学的关键。微粒观在化学基本观念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化学指出“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的”……通过这些概念的理解,学生就可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微粒观的构成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化学世界中,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兴趣,有效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微粒观的现状
初中时期的化学课是在初三学年引入的,这一时期学生对于化学十分陌生,化学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比较基础,都是一些启蒙性和基础性的知识。化学学科作为理科性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化学学科牵扯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学生需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对于教师所说的原子、分子、离子这些概念是十分陌生的,在此时的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有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微粒观的概念过于抽象,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数量过多,并且每一个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具体的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在脑海中构建这一模型;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很难认识到微观世界,学生对很多微粒知识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对于概念只是简单的记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运用微粒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无法认识到微粒观的真正意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学生微粒观的构成。
二、构建微粒观的有效措施
1.整体把握,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微粒观的构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学生才能够理解微粒观的内容,逐渐形成微粒观,教师需要将微粒观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微粒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学生接触到化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理解微粒这些抽象的内容,可以从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慢慢理解微粒观这一概念。问题是一种驱动课堂教学有序开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理解微粒观。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问题的数量,更应该注重问题的质量,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连续性,还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过程,提出的问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再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问题的创设,提出的问题需要具有普遍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够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2.引入化学实验,采取直观的教学形式
初中时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较为欠缺,学生在认识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个具体的形态,就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微粒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采取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教学模型,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网络上找到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观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简单易懂的语言,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奠定基础。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物质变化,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清晰明确。教师在讲解酸碱性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紫色石蕊溶液以及无色酚酞溶液、盐酸、氢氧化钠这些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学生会直观地看到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在分别加入盐酸以及氢氧化钠后的颜色变化,最终会得出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的结论。这样直观的颜色变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分子的特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以及微观角度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微粒观的概念,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微粒观的构建是十分有必要的。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微粒观,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才会更加轻松。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让学生在遇到化学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解決问题,发挥化学学科的实用性,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成杰.走进物质的内部世界: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23-24.
[2]杨壮宇,吴迪.浅谈物质微粒观的教学认识:以初中化学试题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2):28-30.
关键词:初中化学;物质微粒观;构建策略
化学学科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能够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成为初中教学的关键。微粒观在化学基本观念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初中化学指出“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微粒是运动的”……通过这些概念的理解,学生就可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微粒观的构成能够帮助学生进入到化学世界中,激发学生对初中化学的兴趣,有效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构建微粒观的现状
初中时期的化学课是在初三学年引入的,这一时期学生对于化学十分陌生,化学学科所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比较基础,都是一些启蒙性和基础性的知识。化学学科作为理科性学科有着一定的抽象性,化学学科牵扯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学生需要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对于教师所说的原子、分子、离子这些概念是十分陌生的,在此时的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有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微粒观的概念过于抽象,其中涉及的理论知识数量过多,并且每一个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粒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无法对其产生具体的认知,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在脑海中构建这一模型;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很难认识到微观世界,学生对很多微粒知识的认识停留在表层,对于概念只是简单的记忆,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无法运用微粒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枯燥,学生只能机械地学习,无法认识到微粒观的真正意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学生微粒观的构成。
二、构建微粒观的有效措施
1.整体把握,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微粒观的构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经过漫长的学习,学生才能够理解微粒观的内容,逐渐形成微粒观,教师需要将微粒观的培养贯穿在整个化学教学的始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微粒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学生接触到化学知识的时候,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理解微粒这些抽象的内容,可以从化学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慢慢理解微粒观这一概念。问题是一种驱动课堂教学有序开展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理解微粒观。教师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问题的数量,更应该注重问题的质量,提出的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连续性,还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的过程,提出的问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再结合课堂学习内容,进行问题的创设,提出的问题需要具有普遍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够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建立微粒观。
2.引入化学实验,采取直观的教学形式
初中时期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认知能力较为欠缺,学生在认识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够有一个具体的形态,就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微粒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采取更为直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教学模型,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网络上找到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让学生观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简单易懂的语言,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看到直观的形象,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为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奠定基础。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一些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物质变化,通过实验可以更加清晰明确。教师在讲解酸碱性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紫色石蕊溶液以及无色酚酞溶液、盐酸、氢氧化钠这些实验材料,通过实验,学生会直观地看到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在分别加入盐酸以及氢氧化钠后的颜色变化,最终会得出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的结论。这样直观的颜色变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分子的特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以及微观角度分析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微粒观的概念,促进学生微粒观的形成。
综上所述,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中微粒观的构建是十分有必要的。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了微粒观,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才会更加轻松。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教师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让学生在遇到化学问题的时候,可以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解決问题,发挥化学学科的实用性,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成杰.走进物质的内部世界: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物质微粒观的构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2):23-24.
[2]杨壮宇,吴迪.浅谈物质微粒观的教学认识:以初中化学试题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