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蜂蜇了两次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出来你们恐怕不会相信—在我七岁那一年,我竟然被蜂蜇了两次。这两次,一次是被蜜蜂蜇,一次是被马蜂蜇。两次都很疼,被蜇的地方都肿得高高的。不同的是,前一次是我“咎由自取”,后一次是我“代人受过”。
  先说第一次吧!当时我读小学二年级。从我家到学校不远,只有不到两公里的路程,所以每次上学我都是走着去的。早上怕迟到,我走得飞快,脚下像踏着哪吒三太子的风火轮一样。晚上放學回家,我就优哉游哉了—踩着小步子,鼓着小眼睛,一会儿看看豆绿色的河水,一会儿又看看路边树上的啄木鸟,有时还免不了和伙伴们一起打打闹闹。
  最让我高兴的是半路上要经过一家食品加工厂。每次经过那儿,我的步子就变得更碎更慢,脖子抻得长长的,鼻子像小狗一样翕动着,嗅闻着从食品厂里面飘出来的香味,同时不停地咽着口水……
  一次在回家的路上,我顺着食品厂的围墙走呀走,惊讶地看见里面摆放着好多的蜂桶。阳光下,无数的蜜蜂正嗡嗡地叫着飞来飞去,在蜂桶间爬来爬去。我像贪吃的熊,脑中顿时闪现出像丝绸一般顺滑、比任何糖果还甘甜的蜂蜜来!于是,我顺着一处低矮的围墙爬了过去,更不管不顾地伸手往一只蜂桶里摸去。像针扎一样,恐怕有上百只蜜蜂蜇中了我的手。我急忙取出手来,没命似的翻墙逃走了。回到家,我的右手已经又肿又亮了,还闪着蜂蜜一样的浅黄色的光。爸爸妈妈吓得急忙把我送去医院。
  还好我被蜇得不太严重。不过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都只能当“独臂大侠”了。我的右手,被用纱布挂在了脖子上。不仅拿不了筷子吃饭,更拿不了笔写作业了。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刚好请假了,一位姓彭的老师临时接手了我们班。认真又严厉的她,每天都会布置好多好多的作业。看着同学们每天努力写作业、叫苦不迭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庆幸,我简直要感谢那些蜇我的蜜蜂!
  当我的蜇伤好了,一个学期也结束了。爸爸妈妈一点儿也不可怜我的手刚好,把照顾弟弟的重任压到了我身上。平时,弟弟就喜欢像影子一样跟着我。现在有爸爸妈妈撑腰,他又没上幼儿园了,就更加肆无忌惮地缠着我了。
  “你再跟着我,我就打你!”我威胁他。
  “你打我,我就告诉爸爸妈妈。”他也威胁我。
  没办法,我只好让他跟着。但这样一来,我就不能和伙伴们一起爬山去了,更不能和他们一起下河摸鱼、洗澡去了。好在我很快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乐园。那是一片长满了野草的荒地。绿油油的野草和藤蔓之间,零星地点缀着许多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野花。一脚踏进去,就有好多的蚱蜢惊慌地蹿出来,然后还会听见唧唧的虫鸣声,以及看见许多翩翩起舞的蝴蝶和蜻蜓!
  这里简直像天堂一样!每天早上吃完饭,我便拿着玻璃瓶往那里跑。弟弟屁颠屁颠地跟在后面。这时我不烦他了。因为他像我免费的小长工一样,不仅可以帮我拿着空的玻璃瓶,还可以帮我捉蚱蜢和其他的各种虫子。
  我第一次觉得有个弟弟真不错!
  意外发生了!就在我撅着屁股捉虫子的时候,我突然听见后面“嗡”的一声,转头一看,就看见不远处的草丛中腾起一群黄色的马蜂,像一片黄云一样,朝弟弟扑过去。弟弟吓得扔下玻璃瓶,转身就跑。
  “别跑!快蹲下!”我冲他大叫。
  可他好像没听见一样,反而跑得更快了,眼看这群马蜂就要蜇到他了。
  我飞一般地冲上前去,一把将他推倒在地,然后转身往旁边跑去。这群马蜂向我紧追过来,我跑得快飞起来了。但它们更快。我头上、身上、手上被蜇了好多下。每一下都像针扎似的那么疼。脑袋更是疼得快裂开了。但谢天谢地,弟弟一下也没被蜇到。
  回到家,爸爸妈妈连忙拿出上次没用完的药膏,还找来一位刚生了宝宝的妈妈,让她挤了些乳汁,说是涂了乳汁,被蜂蜇的地方好得更快。
  我疼了好几天,又在家休息了大半个暑假,头上、手上和身上的肿疱终于消下去了。我又像以前那样活蹦乱跳了。
  “以后看你还惹不惹马蜂!”妈妈对我说,“这次看在你救你弟弟的分上,我和爸爸就不责罚你了。以后你一定要注意了,可不要再被蜂蜇了!”
  “以后我会小心的。”说这话的时候,我正好看见弟弟给我拿了一根雪糕进来。我不禁笑了。而从这以后,我就再也不烦弟弟了。我甚至很高兴他像尾巴一样跟着我!
  〔选自《少年时代》(中高年级版)2016年第11期〕
  一般人被蜂蜇一次就可以说是倒霉的事情了,作者为什么被蜂蜇了两次?文章的标题虽然平常,但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文章开头,作者先交代了两次被蜂蜇的时间和不同之处,总说前一次被蜂蜇是“咎由自取”,后一次是“代人受过”;然后,作者分别对两次被蜂蜇的经历进行了具体的叙述。原来,作者第一次被蜂蜇的原因是嘴馋,偷蜜蜂酿的蜂蜜吃,这照应了开头所说的前一次被蜂蜇属于“咎由自取”;而第二次被蜂蜇则是为了救被马蜂攻击的弟弟,对应了开头说的“代人受过”。
  这篇文章读来颇为有趣,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的经历本身具有戏剧性,比如第一次被蜂蜇后“我”躲过了写作业,并因此感到庆幸—这体现出了孩童的天真;又如就在“我”第一次觉得有个弟弟跟着也不错时,意外就发生了—当然,这件事的结果也不错,增进了“我”和弟弟的感情。二是作者的叙述非常生动,如第三段对自己经过食品加工厂时的状态的描写,具体、细腻,很有画面感。文章在写法上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本栏目插图:庄慧慧
其他文献
还没有找到爸爸  晚上,爸爸给豆豆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哄他睡觉,故事讲完了,他却仍然不睡。  爸爸:“故事讲完了,小蝌蚪都找到妈妈了,你也该睡觉了!”  豆豆摇了摇头,说:“不睡,小蝌蚪还没找到爸爸呢!”  木棍  一天,豆豆班里来了个转校生。  新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自己的名字后,豆豆忽然大笑。  老师问豆豆:“你笑什么?”  豆豆说:“哪有人的名字叫木棍的!”  新同学生气地说:“你才叫木棍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汉语中四个字的成语特别多,其中含有数字的又占相當高的比例。成语中的数字,有些容易让人误解,因此有必要了解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  三长两短:古代棺木不用钉子,而是用皮条把棺材底和盖捆合在一起。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被引申为有生命危险的事故或者会导致死亡的意外灾祸。  三令五申
家里养了几只小鸡,它们到竹林里去了,今天,我和艳艳负责把小鸡赶回家。  我们走向竹林,听到了小鸡清脆的叫声:“叽叽,叽叽……”开始赶小鸡喽!我从地上捡起一根长长的竹棒,轻快地走到竹林旁边,不停地敲打林中的竹子,可小鸡没什么反应。一招不行,只能再换一招,我猛地钻进竹林,举起竹棒,“哗”的一下往地上打。小鸡们听见了,一下子乱了方寸,像发疯了似的往前面跑。哈哈!这些小东西中了我们的圈套,只见它们惊慌失措
走出校园,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耷拉着脑袋,跟在爷爷的身后,回到了家。  “辰辰,怎么这么晚?快洗手,今天烧了你喜欢吃的雪菜牛肉和宫保鸡丁,还有鱼汤。”奶奶一边整理餐桌一边招呼我去洗手。妈妈正弓着腰,看着灶上炖的鲫鱼汤。我默默地走到水池旁,让冰凉的水冲刷我的双手,恨不得让水就这么一直冲下去。  “今天,辰辰主动留下来出墙报,他非要完成了才回来!”—想不到爷爷给我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好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晴  “叽叽,喳喳……”一大清早,鸟鸣像闹钟一样,把我吵醒了。我想起周末的观鸟实践作业,妈妈已准备好两部手机,要和我一起拍鸟呢!  我们漫步在小区的林荫道上,悦耳的鸟鸣不时在耳边响起,可惜不见一只鸟。有时有鸟快速飞过,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就没影了。我仔细倾听,发现每种鸟鸣都不同:有的尖利,有的低沉,有的短促,有的尾声拖得长长的,还有一种声音特别大。我们守了一个小时,鸟儿
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品”字形汉字吗?“品”字形汉字又称“三叠字”,由三个相同的简单汉字叠加而成,形似“品”。说到“品”字形汉字,你们会想到哪些字?我们先来看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个“品”字形汉字:  众:三“人”为“众”,表示数量大、人多。  晶:三“日”为“晶”,表示光亮等。  森:三“木”为“森”,形容树木多,也可以表示“阴森”。  磊:三“石”为“磊”,形容很多石头堆垒在一起。  矗:三“直”
“什么?”“天啊!”“小学者要来!”……当老师宣布明天有济川校区的同学来与我们共度三天时,全班立刻沸腾了!  教室里乱成一锅粥,小王同学难以置信地愣在那兒,几个女生围在一块儿津津有味地讨论着,小刘同学嘴张成了“O”型,小张同学摇着他土豆似的脑袋说:“闻所未闻啊……”总之,这事新鲜得炸了窝。  第二天,“小学者”们果然来了!  “我叫周铭宇……”瞧!一个清瘦、精神的少年站在讲台前做自我介绍。他声音有
世界上有很多花,有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人喜欢芬芳吐艳的玫瑰,也有人喜欢娇艳多姿的菊花,还有人喜欢娇嫩优雅的昙花。我最喜欢的是可爱迷人的牵牛花。  牵牛花的叶子有很多种形状,有爱心形的,有像鸭脚的,还有其他形状的。它的叶子上面长满了乳白色的绒毛,摸起来毛茸茸的,像在摸小兔子的毛,舒服极了!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绿色的,等到完全长大了就会变成翠绿色,长得很老的时候就会变成墨绿色。突然,一阵微风吹过,牵
2015年春,我在岗顶租了个房子。  到了周末,这里来往的人很多,更多的摊贩推着一部部小车来兜售商品。牌坊背后一米之隔的摊档,一直会延伸到不能容下地摊的小巷里,到处热热闹闹,小孩都爱拉着大人上前围观。要是稍微大一点的车驶进来,老板就要马上把门前摆好的商品往店里挪,行人贴墙的贴墙走,有些则退到店里去等候。脾气坏的人碰上这状况,少不了几顿污言秽语的臭骂,还会和正在缓慢移动的车争个先后。刚来这里时,我总
“彭世民,你家又来信了!”连队通信员在楼上喊着我的名字。  信中,父亲告诉我,过年的时候,村上的村长、书记来慰问,送了二条鱼、几斤肉,还问家里有啥困难没?左邻右舍的邻居们也都很关注我在部队的情况。  父亲反复交代我,山里出身的孩子,一定要记住砍柴、挑担的苦,想到走出山沟的不易。他说当兵就像种庄稼,要想收成好,就得多出汗,勤打理……  读完后,我鼻子一阵阵酸楚。  刚到新兵连的时候,晚上,刚想享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