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故乡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dong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至少对丹麦来说,这话毫不夸张。倘没有安徒生童话,人们对丹麦便不会有多么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非常愉快的早晨,无论是在保留着有轨电车的大路上,还是在鹅卵石铺的小巷里,无论是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还是在天鹅徜徉的湖水边,清洁工人、商店的货运员、遛狗的女人、跑得气喘吁吁的老头、带着头盔骑在自行车上飞奔的青年男女,几乎所有劈面而过的人,都会挥起手,向一个异国人道“早上好”。每次要横穿马路,停在人行道边等候,已经驶近的汽车会立刻停下来,司机会很客气地做一个请你先过的手势。我后来知道,这并不只是对外国人的礼貌。北欧几国立法,机动车辆必须礼让行人。有的地方过街的指示灯专为行人装了控制键,如果红灯太长,行人可以按那个控制键,将红灯切换成绿灯,使川流不息的车队停下来,行人便可以扬长过路。
  丹麦人珍视这种受到充分尊重的生活。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都有可能走到你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停止排气。如果车子是出了故障,他一定设法帮你把车子牵引到专门修车的地方。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上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垂钓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很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邻里之间,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他们在很豪华的房子的屋顶上盖上厚厚的一层麦秸,麦秸上再长出一片葱郁的青草。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帐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
   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他们对自然的崇尚,与对自然万物达成融洽相处的追求,颇有一点庄子理想的境界。
  这是一个安宁、和谐的国度,一个富裕、有教养的国度。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个很久远的悲伤的梦了。
  市政厅广场上满是鸽子、海鸟、儿童和老人,人群和汽车川流不息。市政厅一侧,巨大的树阴底下,将近三米高的青铜塑雕的安徒生静静地坐着。这位鞋匠的儿子,贫苦民众的代言人,社会黑暗和金钱罪恶的诅咒者,帝王贵族专横愚昧的辛辣嘲讽家穿着陈旧的上个世纪的礼服,歪着头,侧面大街。眼神里满是挥之不去的忧郁。
  一百多年前的社会良心,除了忧郁,还能有什么?安徒生当然难以预见后世的社会生活。倘使他活到今天,面对着他曾经那么憧憬过的世界成为现实,他是不是就再没有忧郁了?我想不至于。因为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要求自己生活的世界趋于完美,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剑秋摘自《新民晚报》)
其他文献
“80后”“90后”这两个概念什么时候开始盛行于世的,没考证。但它们确确实实是当前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概念。出生在同一个十年中的人,数以千万亿万计。他们出身、教育、经历、生存环境不同,遗传基因更不同,很难把他们装在同一个“箩筐”里去掂量,而一个“某零后”,便把数以千万亿万的年轻一代统统归到一个箩筐里。这么干,合适吗?我觉得不合适。  当然,这种说法的产生并非没有它的必然因素。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期刊
郭老师高烧不退。透视发现胸部有一个拳头大小的阴影,怀疑是肿瘤。   同事们纷纷去医院探视。回来的人说:有一个女的,叫王端,特地从北京赶到唐山来看郭老师,不知是郭老师的什么人。又有人说:那个叫王端的可真够意思,一天到晚守在郭老师的病床前,喂水喂药,看样子跟郭老师可不是一般关系呀。更有人讲了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奇事,说郭老师和王端一人拿着一根筷子敲饭盒玩,王端敲几下,郭老师就敲几下,敲着敲着,两个人就神
期刊
1.英国《泰晤士报》总编辑西蒙·福格曾在寻找职业方面创造过神话,被传为美谈。那是刚从伯明翰大学毕业的第二天,他走进《泰晤士报》总经理办公室,问:“你们需要编辑吗?”“不需要!”“记者呢?”“也不需要。”“那么排字工、校对员呢?”“不,都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说着福格从包里掏出一块精致的牌子,上面写道:“本报暂不聘人。”结果他被破格留下来。  2.有一天,一个初学
期刊
爱就这样若即若离……    母亲是韩国华侨,中文程度自然及不上父亲。于是我看到,每封母亲写的信上,都会有一个一个红笔圈着的错别字,那是父亲帮她挑出来的,然后又把信寄回给我母亲。我母亲收到后都会在被订正的字旁写上一整行对的字,就像小学生被罚写生字。父母俩如此不厌其烦,大约也是相互依靠的情意。及至想到他们的离异,让我不禁鼻酸。   他们从没吵过架,为何要离婚?到了我自己谈恋爱,才有体会,不吵架的伴侣才
期刊
黎明时分,电话铃声骤然响起,“喂,是罗德先生吗?我是欧内斯特,您乡村别墅的看门人。”  “欧内斯特,是你呀,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你那里出什么事了吗?”  “是的,我打电话是想通知您,罗德先生,您的鹦鹉死了。”  “我的鹦鹉?死了?是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那只鹦鹉吗?”?  “是的,罗德先生,正是那只。”  “该死!多么遗憾呀!我在那只鸟身上花了不少钱。它是怎么死的?”  “它吃了腐烂的肉死的,罗德先生。
期刊
青春的靓丽提升,有时需要几道墙。    女儿考进美术学院,实现了梦想,走进校门之初,各项活动接踵而来,摄影、设计、征文比赛全有了。女儿几经挑选,终于选中了自己抓拍的一张照片,准备参加全院的新生摄影比赛。她像是央求我,要我给写几行字,算作照片说明。于是,我便写了下面一段话:  几位少女的身边是墙,墙上霜染的枝蔓已经停止了攀爬。少女们脸上洋溢的快乐、自信,甚至是顽皮,让我们领略了秋天的另类景色。  翻
期刊
  
期刊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跑得最快的人,芝诺是古希腊最著名的诡辩逻辑学家。芝诺有一个著名的悖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论述是这样的,让乌龟先跑一段距离,首先达到某点,然后阿基里斯开始追赶,当他达到那一点时乌龟已经到了前面的另一点,当阿基里斯追上了另一点,乌龟已经到达了新的地点……这样他永远都赶不上乌龟。这是明显违反常识的论点,但是从逻辑学上讲几乎无懈可击,所以在当时的希腊,没有人能推翻芝诺的结论。事
期刊
撒克哈认为,实话就像太阳,你离不开它,却不能直视它,人们每天都在小心翼翼地给实话套上一层深色玻璃,以免它射出去的强光会伤了人。这一天,他决定要拆去这层深色玻璃。一年至少要有一天讲纯粹的实话,人生一世,这一点经历都没有,还有啥意义?他把这个计划当着一个私密的试验,没有告诉给任何人。  第一个试验对象是他的妻子。当妻子把一盘苹果馅饼搬到他面前时,他知道,妻子视苹果馅饼为她的烹调绝活,而他一直不敢恭维。
期刊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因为特殊原因在孩子一岁时便狠心地将他离弃,时隔六年,那位母亲在一家孤儿院众多孩子中一眼便认出了自己的儿子,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有人说,宝宝总是存在于母亲的脑海中,无论孩子长多大,母亲永远都不会忘记孩子的样子。这成了惟一的解释。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这样一则新闻:科学家已经证实,孕妇在怀孕时,胎儿的细胞真的可以通过血流“跑”进母亲的脑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