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xia1987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90后”这两个概念什么时候开始盛行于世的,没考证。但它们确确实实是当前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两个概念。出生在同一个十年中的人,数以千万亿万计。他们出身、教育、经历、生存环境不同,遗传基因更不同,很难把他们装在同一个“箩筐”里去掂量,而一个“某零后”,便把数以千万亿万的年轻一代统统归到一个箩筐里。这么干,合适吗?我觉得不合适。
  当然,这种说法的产生并非没有它的必然因素。大陆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突然间”一个巨大的独生子女群的出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视。由于是独生的,幼小时确实比较“娇生惯养”。又由于长成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社会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大呼向西方看齐,强调自我价值和个性独立。于是这一批孩子较少受到“集体意识”的“洗脑”,“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都比较强。似乎也应该把他们都归到一个“箩筐”里去界定。
  然后又延及、产生了所谓的“90后”。人们又纷纷地给这一批出生在九十年代的人进行定性:“非主流”、“自私”、“脆弱”等等。
   由于出生在一个大致相同的历史年代,受到大致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变动或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之间会出现一些相近相似的人格倾向和兴趣爱好语言特点。为了方便起见,用“某零后”去称呼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把它当作社会学上的一个科学概念来使用。
  前些天湖北发生了三个大一学生勇救落水儿童的壮烈事迹。无数人为之悲恸。三个大学生都出生在九十年代。如此年轻,生命之花刚刚绽放,面对需要救助的弱者时,如此义不容辞,奋不顾身,人性光芒和人性高度,可以说是“感天动地”的。也许正因为如此,随后南方一家大报发出了这样一篇报导“向90后致敬”。但接下来,又看到,某地方一个小女生野蛮地殴打另一个女生,某女孩装腔作势地躺在一堆人民币中,在网上肆无忌殚地晒着自己的“富裕”。而她们也是“90后”。还记得去年北京奥运会上大批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年轻志愿者的出色表现让国人赞叹不己,并纷纷把赞扬的光环加在了 “80后”这个总体上。但是最近发生在内蒙的那个越狱事件中,残忍地杀害了狱警的四个越狱犯却也全都是“80后”……
   能笼统地说“80后”“90后”好,或不好吗?能笼统地提向“某零后”致敬吗?
  一棵树上的叶子都是在同一个春天里萌发的。但植物学家却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片叶子是相同的。其实,人也是这样的。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科学眼光来看待我们周围的年轻人?也这样来看待我们自己的同时代人?虽然出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固然有某些相同的时代特征,但他(我)们只能是他(我)们个人。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有天壤之别,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分化也必然会是巨大的。和谐和共同富裕,人性的普遍和美,仍然只是我们遥远的一个奋斗目标,而不可能是现实现状的确切界定。今年以来发生的几起重大事件,都说明了这个“真理”的沉重性和不可违背性。还是应该具体地对待具体的人,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对群体的人也罢,还是个人,都应保持某种清醒,还是必要的。
其他文献
叶倾城,女,作家,著有《优雅地低于爱情》等散文集,《原配》等长篇小说。    1.先问一个我个人很感兴趣的问题:“叶倾城”这个如此绝美的笔名是怎么来的?  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发表在《知音》1995年第8期上,叫做《有痛的感觉,真好》。1995年7月23日,我在下班路上,买下了一本最新的《知音》,我记得当时沾了一手油墨,但内心无限欢喜。最初,我的署名是“叶青”,至于是如何变成骄傲的“叶倾城”的,我现
期刊
一向困居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喧嚣城市里,乍然来到弥漫着青草气息的野外,小侄女就像一只刚出笼子的小鸟。一路上,她唱着笑着,时而凝神细看,时而大呼小叫。  受她的欢快情绪感染,我也索性放下车子,和她一起沿着弯曲的小河向上游走。身边,河水淙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刺目,令人眩晕。两岸碧绿的野草和庄稼,好像给大地铺了一层绿色的地毯,其间点缀着不知名的野花,愉悦了我们的视线,也让我们感觉这次踏青不再单
期刊
12岁的美国少年麦克斯,创办了一家网络电视“今天周末新闻”,你可别小觑了它,每天,全球有超过50万的人点击它,收看由麦克斯主播的话题节目。  这家网络电视台,是麦克斯用卧室里的储藏间改造而成的,“演播厅”则是他通过3D技术自己做出来的。每天放学后,麦克斯都会钻进他的储藏室,折腾一两个小时,将新闻及时播报出去。站在镜头前的麦克斯显得有点腼腆、生硬,而且,播报新闻时,他的眼睛会一直盯着镜头下方的提示板
期刊
方增先老师家的狗名叫“泰戈尔”,我觉得这个创意很诗意。想想冷幽默的英国人敢用他们万能的上帝来开狗玩笑——上帝倒立,把God倒过来写,不正是dog狗么。所以我想泰戈尔并不会生气,因为他说过,他的诗是奉献给神的礼物,也许万物有灵,殊途同归呢。  方老师说他的“泰戈尔”是从天上来的。这是一条纯种德国黑背,由朋友从北京空运到上海,方老师和司机一起去虹桥机场接它。不料狗乘客的降落地点和人不同。等他们辗转找到
期刊
我一直有种错觉。觉得自己是在看一部电影。最后戛然而止的时候,遗憾使我有泪欲流。这部电影的名字叫《柑橘与柠檬啊》。   可是,抱歉啊,如果你去搜索,暂时可能是不能找到这部电影的。《柑橘与柠檬啊》是麦克·莫波格的一本书。   莫波格,安静的莫波格,他是辛勤不畏寂寞的园丁。他将故事种下,只有他深知它最终的样子。但他是沉默、充满耐心的人。他不欲透露线索。而是看着它,慢慢生长为一本书。   故事开始于一个孩
期刊
凌晨四点的天空像一张病人的脸,泛着淡淡的青,我扶着窗沿就想起了正安睡在隔壁的她。  她四十岁了,在四张牌的女士里她仿佛也要比她们显得小上几岁,她小心地说,她娘家的邻居几年不见她都说她老了许多,我很讶异,漠然的她原来对年龄也如此在乎。  她四十了,却依然留着一头齐肩的长发,甚至额前还有齐齐的刘海,我认为这多少于她是有些不合时宜的,她应当留一头波浪卷发也比清汤挂面似的直发要适合她。她不是没有烫过卷发的
期刊
同胞在其旅行见闻中留下一细节:在欧洲的一些公园,常见一种架在草坪上的望远镜。开始不懂,一打听,方知是为观鸟而设,它们准确的名字叫“望鸟镜”。贴上去,游客能仔细欣赏远处树上的一举一动,对鸟雀却毫无惊扰……  “望鸟镜”,一个多么柔情和诗意的词儿啊,那距离多么美,多么温暖和恬静,多么沁人心脾!  在我们这片土地上,何以没诞生如此“遥望”的冲动呢?我想起了身边的另一番景象:花鸟鱼虫市场,寓翁闲叟们的膝下
期刊
晚上七点多钟,电灯已经亮了。闻一多穿着深色长衫,抱着几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稿抄本,昂然走进教室,但并不马上开讲,却慢条斯理地掏出纸烟匣,打开来对着学生和蔼地一笑:“哪位吸?”   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一书中写道:“闻一多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闻一多在西南联大时先后开过三门
期刊
在南北相对的两座大山上,各有一个寺院。他们相互之间的见解、主张不完全相同,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每天早上,两个寺院分别派一个小和尚到山下的市场去买菜。两个小和尚血气方刚、年轻气盛、互不服气,在市场上相遇,经常或明或暗地较劲使力,互使技巧。  一天,南寺院的小和尚问:“你到哪里去?”  北寺院的小和尚答道:“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  南寺院的小和尚听到他这样说,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买完了菜,他回
期刊
学生上课时睡觉,往往最能考验老师的容忍度。当今老师一般的处理办法是,轻辄训斥,重辄惩戒。可在101年前,有位老师遇到此事,却用智慧从容化解,还被人写成“表扬稿”,图文并茂地刊在1908年11月第41期《北京白话图画日报》上。   这篇题为《两好并一好》的文章,说的是北京政法学堂有位学生,听课时睡着了,老师“视而不见”,在黑板上写下十个字。学生醒后,见字羞愧难当,表示一定“痛改前非”,于是师生皆大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