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俗语说:蒜辣心,葱辣眼,姜辣胃,辣椒子辣嘴唇。仔细体会,可知所言不虚。虽说都是辛辣之物,但是所走路径还真有所不同。大葱上眼,说明走的是肝经。
在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里,山东人爱吃大葱是出了名的,甚至成为了山东美食的招牌菜。煎饼卷大葱,虽说粗糙,但还真是山东人的恩物,在旧日的时光里,养育了不知多少代的山东人。要说起来,这个吃法开胃醒脾,爽直痛快,营养也蛮丰富的,就是口气不大宜人,所以赶上别人吃这个,最好自己也吃点,与其被动受害,不如主动害人,也趁机解解馋。咱山东人心眼直,也想不出更美好的吃食可以取代这个,于是在梆子戏里径直唱道:“东宫娘娘摊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嗯、嗯、嗯、嗯、嗯……,嗯……”尾调蜿蜒曲折,百折千回,悠然自得。把大葱直接安排进了皇宫,让皇上也喜欢吃大葱,还给两宫娘娘都派了活,也只有我们山东人有这分儿憨直,也像极了大葱的品性,直来直去,直冲脑门。
别笑话咱山东人憨,在辽远的过去,交通不畅,小村里的人进过县城就算见了大世面。就算数十年前,人们外出见见世面的机会也不多。当年史铁生插队陕北,放羊的老汉问他见过几回毛主席?史铁生老实地回答说没见过毛主席,老汉坚决不信,说:这娃说的,都在北京城里住着,毛主席他老人家就不到供销社买个烟儿抽?
如今说起这些事来恍如隔世,其实离我们真不远,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回过山里的老家,那时候村里还保留着蹲在大门口吃饭的习俗,一手把着煎饼卷大葱,一手端着一碗粥,粥热,就转着圈喝,喝得山响。家境好的,粥里就煮一把豆,那会儿还有一句俗语:“一碗喝不着个豆就急”,说的是有点计较的人。可知当日一般情形下,豆加得也不多。我当时很是好奇,家里没桌子吗?怎么都在大门口吃饭?后来才知道,这是荒年赈灾留下的痕迹,要是谁家有几顿没出来吃饭,就知道这家许是断顿了,乡里乡亲的就要考虑如何周济。如今有的人刻意穿名牌招摇、戴大金链子炫富,是不是这个习俗的延伸呢?还真说不清,但是一眼能看穿的,免不了是个苦出身,富贵人家志不在此,几两碎金碎银的看不了眼里去,反倒没这心思。
煎饼卷大葱后来出了些变种,比如天津人改造成了鸡蛋煎饼果子,以果子代大葱,成了津门早点的经典名品。但是大葱并不因为草根和平凡就上不了大席面,葱爆海参也算得上国家级名菜。海参虽说属于海产品中的上品,本身却并无多少味道,得靠大葱提味,不然味同嚼蜡。京城王世襄先生舍海参不用,单一道烧大葱折服了范用、汪曾祺、黄永玉、黄苗子等一干文化大家,传为京城文化圈的名菜,待我讨教时,老先生只说:简单,全靠火候,下次带章丘大葱来,我烧给你吃。次年冬我还真带了章丘大葱去,葱白四尺高,长而挺,粗且壮,葱香四溢,为这个没坐火车,自己开车去的,王世襄先生对大葱赞不绝口,也没忘记上年之约,只是老先生正患眼疾,葱上眼,实在不好意思叨扰,推说有事,下次再说。不料此后就再没机会吃他老人家的烧大葱了。
北京全聚德的烤鸭闻名全国,但你看那种吃法,鸭肉片薄,佐以单饼卷大葱,还要蘸酱,一看就是鲁菜的风范。虽说大葱变成了葱丝,煎饼变成了单饼,但也不过就是精细化了的煎饼卷大葱。京菜多来源于鲁菜,是在鲁菜基础上又融合了满族、蒙古等游牧民族的诸多饮食习惯,杂糅而来。晚清以降,北京的大厨大多是山东人,据说以胶南人为多。如今,京菜名列中国四大菜系之一,鲁菜反而不彰,这和鲁菜准备期长,过于费时有关,旧时要吃鲁菜经典菜,要提前好几天预订,不然做不出来,这显然不太适合今日快节奏的生活。鲁菜衰微,无奈而又可惜。
煎饼恰恰相反,是一种耐储、可以久存的便捷食品,提前摊下,农忙时就很省时,出远门也很合适,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漫长的时代里,旅馆业也不发达,人们出行要靠畜力车,乃至步行,煎饼占空间小,质轻而耐饥,当然是首选。上世纪初,俄国的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在他写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曾提及,探险队出行前,要将整袋的面粉浸入水中,使之结成一层硬壳,虽然会损失一部分面粉,但可以免得整袋面粉发霉。显然他们不懂摊煎饼这门技术。
任何一项看似平凡无奇的发明,实则背后都有蓬勃的智慧,作家张炜曾在他的小说《九月寓言》里花费大量笔墨讲述了鏊子和煎饼给那个小村带来的巨大惊喜。
煎饼分甜煎饼和酸煎饼两种,甜煎饼不发酵,磨出浆子来直接上鏊子摊;酸煎饼是发酵过的,吃起来先酸后甜。就济南周边而言,章丘龙山镇的小米煎饼和泰安的酸煎饼可谓两者的代表。煎饼储久了干硬而脆,在热气上一呵,就柔韧如初了。我父亲一生钟爱吃煎饼,他是个朴实的人,平日里不太馋什么东西吃,只是偶尔会提出来能不能买点泰安酸煎饼来吃吃。似乎人老了就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了,对早年的吃食念念不忘。我不行,觉得吃煎饼很费牙力,对牙、对咬嚼肌都是个挑战,最好是卷了豆芽菜或者土豆絲之类,但是煎饼就不那么筋道了。当然蘸点水也行,可是味道就变了。我父亲不用这些办法,就卷个煎饼卷直接吃,他老人家到老都是一副好牙口,大约是从小就这么吃,练的。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里第一出就是《红灯记》,里面唱李玉和的钱浩亮咬肌发达,后来他被认定为“四人帮”帮派体系里的人物,人们调侃说:“一边一块疙瘩肉”,说的就是他,我估计他小时候也得是吃煎饼的“干活”。
“干活”这个词,我不清楚年轻一代是不是了解,这大约是一个生造出来的“外来语”。在我小时候,电影基本上都是打仗的,主要是打日本人的,在那些电影里,日本鬼子操着生涩的汉语,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地,什么地干活?”日本人是不是真这样说话我不知道,但是从小耳濡目染,这个词在我们这代人中是深入人心的,一如我父亲一生都钟爱吃煎饼。
在全国各地的饮食习惯里,山东人爱吃大葱是出了名的,甚至成为了山东美食的招牌菜。煎饼卷大葱,虽说粗糙,但还真是山东人的恩物,在旧日的时光里,养育了不知多少代的山东人。要说起来,这个吃法开胃醒脾,爽直痛快,营养也蛮丰富的,就是口气不大宜人,所以赶上别人吃这个,最好自己也吃点,与其被动受害,不如主动害人,也趁机解解馋。咱山东人心眼直,也想不出更美好的吃食可以取代这个,于是在梆子戏里径直唱道:“东宫娘娘摊煎饼,西宫娘娘卷大葱,嗯、嗯、嗯、嗯、嗯……,嗯……”尾调蜿蜒曲折,百折千回,悠然自得。把大葱直接安排进了皇宫,让皇上也喜欢吃大葱,还给两宫娘娘都派了活,也只有我们山东人有这分儿憨直,也像极了大葱的品性,直来直去,直冲脑门。
别笑话咱山东人憨,在辽远的过去,交通不畅,小村里的人进过县城就算见了大世面。就算数十年前,人们外出见见世面的机会也不多。当年史铁生插队陕北,放羊的老汉问他见过几回毛主席?史铁生老实地回答说没见过毛主席,老汉坚决不信,说:这娃说的,都在北京城里住着,毛主席他老人家就不到供销社买个烟儿抽?
如今说起这些事来恍如隔世,其实离我们真不远,我小时候跟着父亲回过山里的老家,那时候村里还保留着蹲在大门口吃饭的习俗,一手把着煎饼卷大葱,一手端着一碗粥,粥热,就转着圈喝,喝得山响。家境好的,粥里就煮一把豆,那会儿还有一句俗语:“一碗喝不着个豆就急”,说的是有点计较的人。可知当日一般情形下,豆加得也不多。我当时很是好奇,家里没桌子吗?怎么都在大门口吃饭?后来才知道,这是荒年赈灾留下的痕迹,要是谁家有几顿没出来吃饭,就知道这家许是断顿了,乡里乡亲的就要考虑如何周济。如今有的人刻意穿名牌招摇、戴大金链子炫富,是不是这个习俗的延伸呢?还真说不清,但是一眼能看穿的,免不了是个苦出身,富贵人家志不在此,几两碎金碎银的看不了眼里去,反倒没这心思。
煎饼卷大葱后来出了些变种,比如天津人改造成了鸡蛋煎饼果子,以果子代大葱,成了津门早点的经典名品。但是大葱并不因为草根和平凡就上不了大席面,葱爆海参也算得上国家级名菜。海参虽说属于海产品中的上品,本身却并无多少味道,得靠大葱提味,不然味同嚼蜡。京城王世襄先生舍海参不用,单一道烧大葱折服了范用、汪曾祺、黄永玉、黄苗子等一干文化大家,传为京城文化圈的名菜,待我讨教时,老先生只说:简单,全靠火候,下次带章丘大葱来,我烧给你吃。次年冬我还真带了章丘大葱去,葱白四尺高,长而挺,粗且壮,葱香四溢,为这个没坐火车,自己开车去的,王世襄先生对大葱赞不绝口,也没忘记上年之约,只是老先生正患眼疾,葱上眼,实在不好意思叨扰,推说有事,下次再说。不料此后就再没机会吃他老人家的烧大葱了。
北京全聚德的烤鸭闻名全国,但你看那种吃法,鸭肉片薄,佐以单饼卷大葱,还要蘸酱,一看就是鲁菜的风范。虽说大葱变成了葱丝,煎饼变成了单饼,但也不过就是精细化了的煎饼卷大葱。京菜多来源于鲁菜,是在鲁菜基础上又融合了满族、蒙古等游牧民族的诸多饮食习惯,杂糅而来。晚清以降,北京的大厨大多是山东人,据说以胶南人为多。如今,京菜名列中国四大菜系之一,鲁菜反而不彰,这和鲁菜准备期长,过于费时有关,旧时要吃鲁菜经典菜,要提前好几天预订,不然做不出来,这显然不太适合今日快节奏的生活。鲁菜衰微,无奈而又可惜。
煎饼恰恰相反,是一种耐储、可以久存的便捷食品,提前摊下,农忙时就很省时,出远门也很合适,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漫长的时代里,旅馆业也不发达,人们出行要靠畜力车,乃至步行,煎饼占空间小,质轻而耐饥,当然是首选。上世纪初,俄国的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在他写的《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曾提及,探险队出行前,要将整袋的面粉浸入水中,使之结成一层硬壳,虽然会损失一部分面粉,但可以免得整袋面粉发霉。显然他们不懂摊煎饼这门技术。
任何一项看似平凡无奇的发明,实则背后都有蓬勃的智慧,作家张炜曾在他的小说《九月寓言》里花费大量笔墨讲述了鏊子和煎饼给那个小村带来的巨大惊喜。
煎饼分甜煎饼和酸煎饼两种,甜煎饼不发酵,磨出浆子来直接上鏊子摊;酸煎饼是发酵过的,吃起来先酸后甜。就济南周边而言,章丘龙山镇的小米煎饼和泰安的酸煎饼可谓两者的代表。煎饼储久了干硬而脆,在热气上一呵,就柔韧如初了。我父亲一生钟爱吃煎饼,他是个朴实的人,平日里不太馋什么东西吃,只是偶尔会提出来能不能买点泰安酸煎饼来吃吃。似乎人老了就活在过去的时光里了,对早年的吃食念念不忘。我不行,觉得吃煎饼很费牙力,对牙、对咬嚼肌都是个挑战,最好是卷了豆芽菜或者土豆絲之类,但是煎饼就不那么筋道了。当然蘸点水也行,可是味道就变了。我父亲不用这些办法,就卷个煎饼卷直接吃,他老人家到老都是一副好牙口,大约是从小就这么吃,练的。文革时期八个样板戏里第一出就是《红灯记》,里面唱李玉和的钱浩亮咬肌发达,后来他被认定为“四人帮”帮派体系里的人物,人们调侃说:“一边一块疙瘩肉”,说的就是他,我估计他小时候也得是吃煎饼的“干活”。
“干活”这个词,我不清楚年轻一代是不是了解,这大约是一个生造出来的“外来语”。在我小时候,电影基本上都是打仗的,主要是打日本人的,在那些电影里,日本鬼子操着生涩的汉语,经常说到的一句话就是:“你地,什么地干活?”日本人是不是真这样说话我不知道,但是从小耳濡目染,这个词在我们这代人中是深入人心的,一如我父亲一生都钟爱吃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