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回声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卢西奥,封达那【Lucio Fontana】是二战后意大利兴起的现代艺术流派-----空间主义的创始者和倡导者,是二十世纪伟大的空间主义大师,他从传统雕塑入门,学过建筑,又接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和贾科梅蒂、亨利摩尔、毕加索与杜尚属于同一个时代的杰出艺术家。
  本文通过对封达那艺术生涯三个重要阶段的梳理,力图勾勒出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与探索中的脉络,而这个脉络的找寻则主要分布在以年份为索引的时间中,对于一个大师来说,我更感兴趣的不是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而是他作为个人对艺术的变化所作的努力或推进。了解他,既是我开拓艺术之路的途径,也是我在寻找路标的黑暗中可以喘息的栖息地之一。
  关键词:白色宣言  空间观念  当代艺术
  “我不想画一幅画,我要打开空间,为艺术创造一个新思维,让艺术扩展到无限的宇宙,超出平面画面的范围。”这是封达那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作为二十世纪伟大的艺术家,他终其一生践行的就是怎样在机械时代,如何发挥自己的热力,摆脱一切传统美学观点,从而发现属于自己的艺术空间。
  初识封达那的熟悉感与亲切感应该来源一些杂志片段介绍,因为看到其标志性的用刀和锥子创作的作品往往令人过目不忘,但容易被疏忽是它的作者,而当我深入了解并静心揣味其作品时,我仿佛窥到黑暗中的一道亮光,反观一下现在占领我们视野的大都是一些肤浅与功利之作,肤浅是因为虽然极力与哲学或观念扯上干系,其实往往掩盖不了命题的薄弱,功利则不要多说,如果把艺术与生意等同,这其中便索然无味。
  封达那的世界,既有西方人惯有的丰富与深刻,又有如杜尚作品的禅机,那在画布上的温柔一刀,仿佛一下就洞开了与未知世界的堵塞。
  一、封达那的生平、艺术主张及其艺术地位
  卢乔,封达那,1899年生于阿根廷,1914年—1917年,在米兰建筑专业学校学习,1920-1922在米兰布雷拉学院学习,随后回到阿根廷,创作出第一批雕塑作品,1928年回到米兰,他是意大利“抽象小组”的创始人之一。1946年,发表《白皮书》,宣布绘画的终结和活动艺术的来临,1947年發表《空间宣言》。1968年,在意大利瓦莱斯去世。享年69岁。
  封达那得一生,是充满探索的一生,他即是意大利抽象雕塑的先锋,在绘画和多种媒体上也有划时代的创举,作品数量多,质量精,尤其是发表了“白色宣言”以及多次的空间宣言,建构了他一生贯彻实践的信念:空间观念。封达那的刺穿、割破、影像装置作品,结合了雕塑、绘画、陶塑、行动艺术、公共艺术、以及时尚设计等领域,真可谓是一位个性强烈,创作旺盛的重量级全方位艺术家,特别是他继承传统并转换到前卫,以及他对其他当代及之后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使我们有必要捋清其艺术实践的脉络,让他的身影更加清晰。
  二、以年份为索引的创作生涯的三个阶段
  1、1930-1934
  封达那11岁就曾经跟作为雕塑家的父亲开始学习雕刻技艺,26岁开始拥有自觉地工作室,但对于他来说在青年时期真正关键的时间确是1930年,这一年,封达那首度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而他的艺术语言已经显现出部分与传统的决裂,开始探索具象与几何抽象的转换,开始尝试传达自由形体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这个时期,他主要以雕塑为研究造型实践理念的手法,而这段时间的作品也主要以抽象浮雕方块为主,他在上面通过符号,图形,笔迹以及流利的书体暗含了偶发与空间的玄妙关系。艺术批评家莫罗西尼评价其作品以其观念冲击,经由反转深思熟虑,在日常生活中游戏体验,充分运用媒体创作延伸的可能性,汇集文化原型并从中积蓄能量,从而共鸣出新的创作能量。
  2、1935-1948
  1935年,封达那开始在意大利海滨小城阿比索拉致力于陶塑创作,并制作了数量可观的陶塑,包括海藻、蝴蝶、花、龙虾、螃蟹、鳄鱼、海豚、马、静物以及肖像等,每件陶塑充满了原始粗犷的视觉震慑。而更为有意味的事情是尽管封达那专注探索实验陶塑达10年之久,但他从没有认为自己是陶艺家,而是雕塑家,封达那以赤陶伟素材,跳脱传统陶艺技巧的迷惑,企图找寻出深藏于质朴材质里的质感效果,从而实践其蓄势待发的雕塑空间概念。
  3、1949-1968
  1949年,封达那完成了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举动,朝画布戳入“洞”孔,打破了二度空间的规范,迈向另一新的里程碑。从此以后,封达那开始了一系列的创作,如《洞》《切割》《小剧场》《椭圆》等重要的作品,这些探索,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尝试,而封达那得“空间观念”也在这个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丰富。
  三、封达那与当代艺术
  从杜尚把小便池搬到博物馆,从达明-赫斯特把大鲨鱼泡在福尔马林溶液里,在到蔡国强的火药艺术,艺术的变化真的如同黑格尔预言的那样变得越来越哲学化,但单纯的平面无法负载艺术家的期望,当安迪,沃霍尔和波依斯把艺术的神圣降低到普通百姓,艺术或艺术家的精英身份就被逐渐取消了,尽管很多人毫不吝啬的把名声与贡献的花环献给了那些不断制造效应得捣乱者,但我更愿意把鲜花送给封达那,特别是他作品里的玄机与潜藏的能量,正逐渐的改变着后来者的观念,他串联的不仅仅是传统与当代,还将指向遥远的未来。
  结语:
  对封达那艺术的梳理不无难度,而且从一个后学者的角度,我刻意的回避了他的几次宣言和他参与的艺术活动与大的展览,当然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仅仅把他作为一个在艺术上苦心经营的劳作者,他的作品和作品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至于要给他什么地位,那是艺术史家的事,我们要做的只是从他作品中那一个个小洞或那一个个豁口中聆听到属于他自己的隐秘的回声,并心存喜悦的告诉自己,无论身边的世界多么喧哗与浮躁,艺术的本质从来也没有变过,它从来都关乎人们的情感,冥想与智慧。
  参考文献
  [1] G 拉斯科尔,《卢乔,封达那得洞和缝隙》
  [2]《卢乔,封达那》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
其他文献
摘要: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hereafter The Bridges) describes an unforgettable extramarital story about a farmer’s wife and a photographer.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Brid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政府每年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影响力逐年增大,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研究文件。所以《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语翻译版本所承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文本类型理论为指导,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类型进行了定义并探讨了其语言特点,分析了文本类型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实践应用,表明了文本类型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可用性,旨在为
期刊
摘要:是枝裕和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代表,其作品有着非常明显的个人化美学风格,他的作品游走于剧情片和纪录片之间,始终聚焦普通家庭,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将深刻蕴藏于平凡之中,传达了对于当下日本的现实状况和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思考。本文对是枝裕和的多部影片进行总结,从三个角度对是枝裕和的电影风格进行分析。  关键词:是枝裕和;家庭;创伤共同体  是枝裕和被称为“独一无二的导演”和“同辈人中思想最严肃
期刊
摘要:在我國文学艺术史上,杜甫有“诗圣”的美誉,通过分析与研究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能够较好的把握杜甫诗歌的文学艺术特点,并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认知与了解杜甫诗歌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影响力。  关键词:杜甫;诗歌;叙事艺术  引言  纵观杜甫一生所创作的诗歌当中,叙事诗所占的比重较大,其通过充分运用“叙之以事、抒之以情”的诗歌创作表现手法,较好的进行叙事抒情。在浩如烟海的唐诗当中,杜甫诗歌之
期刊
摘要:女性主义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研究的视角,它对传统翻译理论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差异的解释成功地解构了原作和男性的霸权地位,为翻译研究中的忠实、文化差异、译者主体性以及语言的本质等重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角度,进一步提升了译者和译作的地位。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探讨译者主体性,并结合张爱玲在翻译《老人与海》过程中所采用的翻译策
期刊
摘要:陶淵明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在诗歌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文学艺术成就,并开创了我国田园诗这一文学艺术形式。而其散文和辞赋创作,也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关键词:陶渊明;散文和辞赋;特点  引言  陶渊明的诗歌、散文和辞赋,以自身独特的文学艺术风格与内容,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与文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自然平淡、深远隽永、淡然多姿,同时,还展
期刊
摘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与应用成为了可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数据速率高、延迟小、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并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创造出了更有活力和前景的行业。大数据在健康医疗、智能车联网服务、互联网智能营销、智能灾害预警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应用和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5G;大
期刊
摘要:声樂艺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方面较广的创造性艺术。其中的艺术创造包含了多方面不同的造型手段与环节,在声乐表演过程中情感处理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声乐表演者需要把音乐中的丰富情感全面地传递给听众,从而引起听众的共鸣。在某种角度上看待声乐表演这门艺术,我们会发现声乐表演并不是单纯的追求歌唱技巧,更多的是对于歌词内情感的表达和积淀。  关键词:声乐表演;歌词;气质美;诠释  声乐表演艺术对表演者的内在涵
期刊
摘要:古筝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之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古筝至今仍较完整地传承着其艺术流派。其中,河南筝艺术流派不仅是中国古筝最古老的流派之一,而且具有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本文从河南筝乐的历史发展、创作风格的表现、特性演奏技法及主要代表流派几个方面,试图对演奏技巧和河南筝曲创作风格的全貌进行阐述。  关键词:演奏技法;河南筝曲;创作风格  一、河南筝曲的发展历史及艺术风格
期刊
摘要: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毛笔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因汉字具有象形等特点,并且结构丰富,这就为书法艺术的表现奠定了基础。在中国传统的重字轻画的文化情境中,书法成为中国较早成熟的一门艺术形式,同时它以其独特的审美观照,虽历经千年的发展,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有赖于无数的书法家为其源源不断的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可以说书法这门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也是一门书法家的历史,正是因为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