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主任可以尝试以退为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动力,通过寻找后进生和优等生中两者的最大公约数,发现后进生模仿和学习优等生的最大程度,最后实现后进生的轉化。这要求老师揣摩和熟悉学生的心理以及建立与学生特有的对话方式。
◆关键词:读书;后进生;学习动力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领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是永恒的话题。在教育案例《装装读书的样子》中,郑学志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郑老师的班级里,的确存在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但是,郑老师通过调侃性的话语,“看人家读书,装装读书的样子”,给予我们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启示。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老师选择以退为进,在后进生和优等生中寻找到两者的最大公约数——后进生可以模仿和学习优等生的最大程度。学生听到老师如此“有趣”的建议后,他们表示怀疑和戏谑的同时,也会对老师的建议以及读书产生兴趣。
如此,在郑老师精心的设计下,读书象征性地成为了一个游戏。在得力军师郑老师的带领下,不喜读书的后进生在闯关——装装读书的活动中,有着新颖的体验,内心的好奇和兴趣被老师点燃了。郑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闯关成功、提升自信,让学生明确闯关步骤,使学生有路可走。
闯关共分为五步。第一,老师引导学生发挥表演特长,尽可能模仿优等生读书的样子。第二,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是装装读书的样子。第三,带领学生到优秀的班级学习,观察优等生读书的样子。第四,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样子需要具备的因素。第五,老师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读书。
在案例中,老师有两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是揣摩和熟悉学生的心理。
郑老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特别透彻。他能洞察到学生心理的细腻之处,知道学生喜欢以糊弄老师家长为乐。而郑老师恰恰巧妙利用学生战胜老师家长的优越感来引导他们体会读书的获得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学生以为老师是蝉,自己为螳螂。但实际上,老师既是蝉也是雀,他先放低姿态让学生获得颠覆认知的尊重。装装读书样子的行为,学生其实是十分在行的。老师鼓励学生装作读书样子的同时,也传达着老师理解学生的信号,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这一份别致的关爱。
老师以一种雀的姿态,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学生在装作读书样子的过程中,让老师和家长误以为他们转变了学习态度,并以此为乐。与此同时,他们不知道老师和家长正有意或无意享受着这一份“糊弄”。随着老师的强化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读书,在班级读书氛围的影响下,逐渐习惯读书的样子。再有,引导后进生观察优等生学习的画面,老师同样抓住优等生的心理,利用学习榜样的力量影响后进生。
二是老师与学生特有的对话方式。
学生与老师讨价还价:“老师,我不会读书!”“我读不懂!”
老师:“好,我尊重你,就当这些书都太难了。太难的事情我们不做,我们首先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入手,总有一件事情你是能够做的。”
学生问:“哪件事情?”
老师:“看人家读书,装装读书的样子。”
所有学生都笑:“这件事情确实太容易,我们能够做到。”
老师:“能够吗?那么我们现在就从装读书的样子开始。不要让校长从我们教室门边经过,说郑学志老师班上的学生,就只知道搞活动,不知道搞学习,那多羞耻啊!我们读不好书,先把读书的样子装起来,好不好?”
通过对话,可以发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有点身份转化的意味——老师在下,学生在上,老师求着学生读书。实际上,这是郑老师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对话方式。郑老师内心十分清楚,他不能够命令学生,于是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体现着师生间的平等,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老师对待自己诚恳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老师多数是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对待后进生更是如此。但是,当郑老师打破这一局面,学生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不会因为自己成绩不优秀而“另眼相待”。自然,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下,后进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
对于后进生,学习的兴趣程度容易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即便老师有十分优秀的教育方法,如果与学生的关系不融洽,那么教学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教育是一门有温度的艺术。老师发挥个人魅力,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领略到学习的乐趣。此后,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慢慢从外界刺激转化为求知欲望。
通过分析案例可以发现,郑老师巧妙地将优等生作为后进生的模仿对象,给予后进生应有的尊重,而不是将二者置于对立当中。这就是郑老师教育智慧所在:将优劣差距转化为读书动力大小和自身努力程度。后进生慢慢会发现,优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当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后,会发现自己还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参照系一变,后进生对此也会多一分自信和动力。
郑老师说道:“我尊重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能够做的最低要求入手,以退为进,让他们问自己几句话:‘虽然我做不到……但是我能够……’”郑老师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一无是处,学生亦是如此。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做什么,其次是自己要做什么。尊重学生,不仅仅尊重人格,还需要尊重需求和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关于学生差距的问题,我们可以融入时代背景辩证地看待,例如因材施教的潜在前提是不是老师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想必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无论学情怎么变化,不变的是,老师需要理解学生的能力,一份可以将劣势转化为动力、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学志.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1.刘晓璐(1998—),女,广东,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2.王令侣,男,广东,硕士研究生,世界史。
◆关键词:读书;后进生;学习动力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引领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是永恒的话题。在教育案例《装装读书的样子》中,郑学志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
在郑老师的班级里,的确存在学习不积极的学生。但是,郑老师通过调侃性的话语,“看人家读书,装装读书的样子”,给予我们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启示。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老师选择以退为进,在后进生和优等生中寻找到两者的最大公约数——后进生可以模仿和学习优等生的最大程度。学生听到老师如此“有趣”的建议后,他们表示怀疑和戏谑的同时,也会对老师的建议以及读书产生兴趣。
如此,在郑老师精心的设计下,读书象征性地成为了一个游戏。在得力军师郑老师的带领下,不喜读书的后进生在闯关——装装读书的活动中,有着新颖的体验,内心的好奇和兴趣被老师点燃了。郑老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闯关成功、提升自信,让学生明确闯关步骤,使学生有路可走。
闯关共分为五步。第一,老师引导学生发挥表演特长,尽可能模仿优等生读书的样子。第二,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是装装读书的样子。第三,带领学生到优秀的班级学习,观察优等生读书的样子。第四,引导学生总结读书的样子需要具备的因素。第五,老师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读书。
在案例中,老师有两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一是揣摩和熟悉学生的心理。
郑老师对学生心理的把握特别透彻。他能洞察到学生心理的细腻之处,知道学生喜欢以糊弄老师家长为乐。而郑老师恰恰巧妙利用学生战胜老师家长的优越感来引导他们体会读书的获得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学生以为老师是蝉,自己为螳螂。但实际上,老师既是蝉也是雀,他先放低姿态让学生获得颠覆认知的尊重。装装读书样子的行为,学生其实是十分在行的。老师鼓励学生装作读书样子的同时,也传达着老师理解学生的信号,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这一份别致的关爱。
老师以一种雀的姿态,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学生在装作读书样子的过程中,让老师和家长误以为他们转变了学习态度,并以此为乐。与此同时,他们不知道老师和家长正有意或无意享受着这一份“糊弄”。随着老师的强化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读书,在班级读书氛围的影响下,逐渐习惯读书的样子。再有,引导后进生观察优等生学习的画面,老师同样抓住优等生的心理,利用学习榜样的力量影响后进生。
二是老师与学生特有的对话方式。
学生与老师讨价还价:“老师,我不会读书!”“我读不懂!”
老师:“好,我尊重你,就当这些书都太难了。太难的事情我们不做,我们首先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入手,总有一件事情你是能够做的。”
学生问:“哪件事情?”
老师:“看人家读书,装装读书的样子。”
所有学生都笑:“这件事情确实太容易,我们能够做到。”
老师:“能够吗?那么我们现在就从装读书的样子开始。不要让校长从我们教室门边经过,说郑学志老师班上的学生,就只知道搞活动,不知道搞学习,那多羞耻啊!我们读不好书,先把读书的样子装起来,好不好?”
通过对话,可以发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甚至有点身份转化的意味——老师在下,学生在上,老师求着学生读书。实际上,这是郑老师为学生量身定制的对话方式。郑老师内心十分清楚,他不能够命令学生,于是以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体现着师生间的平等,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老师对待自己诚恳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老师多数是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对待后进生更是如此。但是,当郑老师打破这一局面,学生便感受到老师的重视,不会因为自己成绩不优秀而“另眼相待”。自然,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下,后进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建议。
对于后进生,学习的兴趣程度容易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即便老师有十分优秀的教育方法,如果与学生的关系不融洽,那么教学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教育是一门有温度的艺术。老师发挥个人魅力,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让他们领略到学习的乐趣。此后,后进生的学习动力慢慢从外界刺激转化为求知欲望。
通过分析案例可以发现,郑老师巧妙地将优等生作为后进生的模仿对象,给予后进生应有的尊重,而不是将二者置于对立当中。这就是郑老师教育智慧所在:将优劣差距转化为读书动力大小和自身努力程度。后进生慢慢会发现,优秀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当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后,会发现自己还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参照系一变,后进生对此也会多一分自信和动力。
郑老师说道:“我尊重学生的需要,从学生能够做的最低要求入手,以退为进,让他们问自己几句话:‘虽然我做不到……但是我能够……’”郑老师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毕竟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一无是处,学生亦是如此。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能够做什么,其次是自己要做什么。尊重学生,不仅仅尊重人格,还需要尊重需求和能力。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关于学生差距的问题,我们可以融入时代背景辩证地看待,例如因材施教的潜在前提是不是老师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想必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无论学情怎么变化,不变的是,老师需要理解学生的能力,一份可以将劣势转化为动力、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学志.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1.刘晓璐(1998—),女,广东,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2.王令侣,男,广东,硕士研究生,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