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i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不断改革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不断推陈出新,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问题情境教学成为当前教学中的运用广泛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学习思路,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效果,根据问题将知识进行有效衔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习更加自主、自觉、自律。问题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能力,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以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上沉浸在应试教育模式中,采用“黑板+教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课堂氛围从始到终过于平静,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低下,从心理上产生厌倦感。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打造一个问题课堂,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开启问题引导,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探讨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关于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问题情境从字面意思就能够了解到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通过问题的引导丰富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真实的问题背景。同时,在课堂上还可以由学生提出相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敢于提出质疑,共同学习探讨、思考分析,逐渐将问题一层层剥开,最终探索出最终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带来强烈的兴趣感和好奇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维交换,通过问题展开将知识进行有效衔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是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模式,营造出真实的课堂氛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学习之中,对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强旧知识的巩固,新知识的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全新手段,需要教师结合课本内容,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源,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展现,在情境的渲染下刺激学生的学习意识,在情境中主动思考、主动提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设置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仅限于师问生答环节,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事物,对任何事情没有太多的耐心,喜欢追求新鲜感。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以丰富多样、灵活趣味的内容呈现在课堂之上,不拘泥于单一模式,创设问题情境也要多变、多元,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问题讨论、问题辩论,通过一个情境剧给出一个话题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由学生制造问题后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等情境。设置问题情境一定要围绕教学主题、课本内容来展开,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产生质疑并加以思考,结合所学内容将知识内化,从而达到对知识点、概念、观点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提出问题,还要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问题点”、“矛盾点”,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进行深度讨论,对某一个知识产生争议或分歧,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视角、不同方向进行思考,尽可能获取更多的答案,积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促进小学生今后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当朗读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师问:“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

生答:“口渴了”

师问:“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是什么样的状态呢?谁来表演一下”

这时,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希望能够在班级中展示自己。当然,学生们的表演十分精彩,课堂教学的氛围也非常高涨,充满热情和活跃。接下来,教师继续提问:“乌鸦用什么办法喝到水的?”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文,并参与到讨论和思考之中。这种问题引导的方法,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给予学生一个学习方向或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钻研,围绕这一任务主题来展开思考,使学生带着好奇心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完成任务的结果来检验和总结,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从中获得乐趣和信心。在课堂上学生之间得到有效地交流互动,共同探讨研究新知识,在语文知识中有很多种未知,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带着求知欲摸索前行,善于思考、总结、分析,同时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解决不同的问题,以此来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

例如,在學习《火烧云》这篇文章时,这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通过阅读课文,能够了解到火烧云颜色和形状不断地变化,呈现出绚丽多彩的美丽画面。在进入正式课程之前,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眼里的云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们自由讨论、议论纷纷,积极踊跃地说出自己眼睛里云的形状、颜色。当学生们通读课文后,也从中找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尝试创新思路,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观察到美丽的火烧云,大胆展开自己的联想共同分享。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深度思考的能力,使其对文章能够有更好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考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为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教学质量和效率会逐步提升。通过创设多样丰富的问题,使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充满期待和欲望,调动学生的行动力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充分发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新慧.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策略的实施[J].学周刊,2020(22):119-120.

[2]徐文姬.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1):88-9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它起到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和补充所学内容的作用,可以有效锻炼小学生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自主完成作业有利于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老师在作业布置上会照搬他人的作业形式,缺乏创造设计,影响作业的有效性。本文就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展开了讨论分析。【关键词】小学数学 优化作业设计 有效性 策略前言:受新课改理念的积极影响,小学教育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小学数学教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教学实
期刊
【摘要】音乐无国界,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在小学阶段,音乐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秉承音乐育人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情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情感态度、思想格局等多方面能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心智发育不成熟,这是培养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最佳时期,音乐是每个学生都喜欢的,百听不厌能够让心情变得舒畅、兴奋,教师可以凭借这一大特点,利用音乐教学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音乐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收获更多的快乐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的客观影响力符合社会对于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融入课程思政,则能够突破傳统教育课程的弊端,使学生思维得到活跃。基于此,本文将从“课程思政”在高中教学中体现的特点,“课程思政”在高中教学中实施的策略的两个方面浅析如何把“课程思政”巧妙的融入高中物理教学中。【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阶段;物理教师引言随着“课程思政”在社会中的热度不断增加,把“课程思政”融入到高中物理的教学之中的呼声越来越高。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全民的德育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思政课程
期刊
【摘要】学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强健的体魄,通过初中体育教学让学生在形成体育锻炼自信的同时,不断进行自主锻炼和合作锻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意识到传统田径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很难获得学习动力,在全面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趣味田径教学法逐渐与初中体育教学相融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趣味多元的体育教学空间内,形成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解决初中体育教学的不同问题,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学目标的有效传递中,通过趣味田径教学法激发学生将自主运动与学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阶段开设美术课程,不仅能够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美术教师要重视美术课程的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的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特别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实践、观察的机会和空间,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逐渐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策略前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是其中重要的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的关乎着学生未来的发展。高中学习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比较多,课文十分繁重。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缓解作用。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也使学生更加能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去。生物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但是生物的知识点比较琐碎,不方便学生进行记忆。传统的教学记忆的方式已经不再满足当今教学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的利用其他教学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微课教学。下面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学习与实践探索。【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取得更加优秀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使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更明显提高。教师要结合数学知识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会使教学目标更好落实。【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一、指导交流预习结果,引发浓厚学习兴趣预习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去指导学生预习数学新知识,才会更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同时,还会使学生奠定良好的课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也在不断的改革,现阶段的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在初中阶段,数学是比较重要的学科,老师要从这一学科的特点出发,对此进行改革,最大化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课堂上,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理念,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此外,老师要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下文中,主要对初中阶段学生展开培优补差的角度展开讲述,仅供参考。【关键词】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培优补差;方法策略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的提升
期刊
【摘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一直存在不同的声音,“局外人”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一种对这句名言视为真理;另一种对它嗤之以鼻;还有一种顺其自然的泰然处之。作为“局内人”这句名言的提出者陈鹤琴老先生,在特殊的背景下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不仅是对自己的自勉,更是对于教育信念的无限追求。【关键词】局内人;局外人;教育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存在极大的争议。《中国教育报》官方公众号曾盘点最坑人教育名言,其首当其冲位居榜首2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时代发展产生的变化,学校在开展当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也应当对此不断地进行改革发展,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在这一过程当中应当明确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学生、对于教师的重要意义,并且不断地对进行深化改革。【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新时期引言:学校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的加强对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并且通过创设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机制体制,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以便于当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推动其得到发展创新。一、目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