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四种群际偏见理论,即权威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冲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这四大理论相互联系又自成一体,使群际偏见理论不断扩大,对于理解群际偏见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群际偏见,权威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冲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
一、前言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常会按照某种标准被划入某个群体中,例如按照地域划分的南方人和北方人;按照职业划分的教师、医生等;按照国家划分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等等。由于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群体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冲突,出现群际偏见现象。
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际冲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偏见、歧视以及人际互动的动机上,由此提出的理论比比皆是,例如权威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冲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群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以往理论做简单总结。
二、群际偏见理论
1、权威主义人格理论
在社会科学的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人格影响偏见”这一观点。Allport在他的经典著作中提出“偏见的普遍性”,以此来说明“偏见是一种人格特质”。
权威型人格理论由Adorno和他的同事于1950年提出,他们认为权威型人格的个体易受社会上偏见态度的影响,并提出 “F量表”来测量权威型人格。但由于“F量表”受潜在默认偏见支配,为了克服“F量表”方法上的缺陷,Altemeyer试图用一种新的人格理论来解释偏见,这一理论就是右翼权威主义理论。“F量表”和右翼权威主义量表在很多方面很相似,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右翼权威主义理论来源于权威型人格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Sidanius和Pratto 提出另一个解释偏见的人格理论,社会支配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具有层次结构,那些占支配地位的人们为了维持其优势地位,所以对其他人展现出歧视态度及行为表现。
2、现实冲突理论
Reynold 和Turner 指出,人格理论并不能对社会因素对群际歧视的影响做出合理解释,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当一个国家动乱时,人们的偏见和社会支配倾向水平可以突然提高。所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用人格来解释偏见的变化,显然是有问题的。所以研究者为了解释情境因素对群际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最为著名的便是现实冲突理论。
现实冲突理论是最早的群际偏见理论,其根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当代,现实冲突理论认为人们不喜欢外群体成员的原因是内群体与外群体存在竞争关系。现实冲突理论提出,人们的动机是為了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回报最大化,即使这意味着其他人获得的回报会减少。因此,人们加入群体的一个原因是,与群体成员合作使得获得回报变得更容易。然而,由于不同的群体追求的资源经常相同,所以群体间最终会为了这些回报而相互竞争。
3、相对剥夺理论
相对剥夺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把自己当前的处境与过去经历过的类似情境进行比较,或者将自己与当前处境中的其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缺乏应有的资源,那么人们就会变得不满意。James Davies提出,当现实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时,以往亲身经历会导致相对剥夺的产生;同时,由于实际结果更好,人们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根据James Davies的模型,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预期,人们就会满意。但是,一旦结果开始下降,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差距开始增大,当差距变得过大时,相对于过去的经历,人们会产生被剥夺感。
研究者将相对剥夺分为个人和群体相对剥夺。个人相对剥夺是指个人作为个体被剥夺的程度。相反,群体相对剥夺是指一个人感到他或她所属群体被剥夺利益的程度,不依賴于相对剥夺的亲身经历。这种区分是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说,群体相对剥夺与偏见相关,而个人相对剥夺与偏见关系较小。相对剥夺与偏见的关系来自于人们对剥夺感觉的反应:如果人们认为另一群体是造成剥夺感产生的原因,从而指责另一群体,他们就会不喜欢这个群体及其成员。
4、社会认同理论
欧洲心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他们认为北美心理学家过分强调个人层面的认知过程是导致偏见的原因。相反,他们认为研究人员应该更多地关注群体对偏见的影响。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有动力发展和维护积极的社会认同,明确地将群体与其他群体分开。也就是说,人们希望他们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不同,希望比其他群体更好。Tajfel和他的同事使用最简群体范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阐明了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的关系。尽管在此类研究中发现的内群体偏爱的数量通常是很小的,但这种影响是一致的。为此社会认同理论家提出了“群体偏见效应”的两种解释,即“分类-竞争假说”和“自尊假说”。简单来说,分类-竞争假说认为,将自己和他人归为不同群体就足以产生群体间的竞争;自尊假说认为,人们受实现和保持积极社会认同动机的驱动,积极的社会认同会导致高度的自尊,即当我们认同的群体做得很好时,我们也会自我感觉良好。
三、评述与展望
群际偏见理论的研究对于群际偏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阐述了偏见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偏见问题研究的新成果,而且对于偏见行为的减少和控制具有深远启发意义。但是就现有文献来看,群际偏见理论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除了上述四种理论外,还有许多理论需进一步挖掘,例如综合威胁理论等;另一方面,关于群际偏见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比较系统,成果较多,而国内对此研究比较零散,成果较少,未来应注意偏见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本土化,使其更符合本土特点。
参考文献:
[1]Adorno, T. W. , Frenkel-Brunswik, E. , Levinson, D.J. , & Sanford, R. N. (1950). 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2]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
[3]Sidanius, J. and Pratto, F. (1999). Social dominance: An intergroup theory of social hierarchy and oppress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ary E. Kite Bernard E. Whitley, Jr. (2016).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关键词:群际偏见,权威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冲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
一、前言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通常会按照某种标准被划入某个群体中,例如按照地域划分的南方人和北方人;按照职业划分的教师、医生等;按照国家划分的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等等。由于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限,群体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冲突,出现群际偏见现象。
社会心理学中关于群际冲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偏见、歧视以及人际互动的动机上,由此提出的理论比比皆是,例如权威主义人格理论、现实冲突理论、相对剥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索群际冲突产生的原因,对以往理论做简单总结。
二、群际偏见理论
1、权威主义人格理论
在社会科学的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人格影响偏见”这一观点。Allport在他的经典著作中提出“偏见的普遍性”,以此来说明“偏见是一种人格特质”。
权威型人格理论由Adorno和他的同事于1950年提出,他们认为权威型人格的个体易受社会上偏见态度的影响,并提出 “F量表”来测量权威型人格。但由于“F量表”受潜在默认偏见支配,为了克服“F量表”方法上的缺陷,Altemeyer试图用一种新的人格理论来解释偏见,这一理论就是右翼权威主义理论。“F量表”和右翼权威主义量表在很多方面很相似,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右翼权威主义理论来源于权威型人格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Sidanius和Pratto 提出另一个解释偏见的人格理论,社会支配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社会具有层次结构,那些占支配地位的人们为了维持其优势地位,所以对其他人展现出歧视态度及行为表现。
2、现实冲突理论
Reynold 和Turner 指出,人格理论并不能对社会因素对群际歧视的影响做出合理解释,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当一个国家动乱时,人们的偏见和社会支配倾向水平可以突然提高。所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用人格来解释偏见的变化,显然是有问题的。所以研究者为了解释情境因素对群际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最为著名的便是现实冲突理论。
现实冲突理论是最早的群际偏见理论,其根源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当代,现实冲突理论认为人们不喜欢外群体成员的原因是内群体与外群体存在竞争关系。现实冲突理论提出,人们的动机是為了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回报最大化,即使这意味着其他人获得的回报会减少。因此,人们加入群体的一个原因是,与群体成员合作使得获得回报变得更容易。然而,由于不同的群体追求的资源经常相同,所以群体间最终会为了这些回报而相互竞争。
3、相对剥夺理论
相对剥夺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把自己当前的处境与过去经历过的类似情境进行比较,或者将自己与当前处境中的其他人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缺乏应有的资源,那么人们就会变得不满意。James Davies提出,当现实无法满足人们的期望时,以往亲身经历会导致相对剥夺的产生;同时,由于实际结果更好,人们对未来结果的预期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根据James Davies的模型,只要结果符合他们的预期,人们就会满意。但是,一旦结果开始下降,期望和结果之间的差距开始增大,当差距变得过大时,相对于过去的经历,人们会产生被剥夺感。
研究者将相对剥夺分为个人和群体相对剥夺。个人相对剥夺是指个人作为个体被剥夺的程度。相反,群体相对剥夺是指一个人感到他或她所属群体被剥夺利益的程度,不依賴于相对剥夺的亲身经历。这种区分是重要的,因为一般来说,群体相对剥夺与偏见相关,而个人相对剥夺与偏见关系较小。相对剥夺与偏见的关系来自于人们对剥夺感觉的反应:如果人们认为另一群体是造成剥夺感产生的原因,从而指责另一群体,他们就会不喜欢这个群体及其成员。
4、社会认同理论
欧洲心理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提出社会认同理论,他们认为北美心理学家过分强调个人层面的认知过程是导致偏见的原因。相反,他们认为研究人员应该更多地关注群体对偏见的影响。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人们有动力发展和维护积极的社会认同,明确地将群体与其他群体分开。也就是说,人们希望他们的群体与其他群体不同,希望比其他群体更好。Tajfel和他的同事使用最简群体范式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阐明了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的关系。尽管在此类研究中发现的内群体偏爱的数量通常是很小的,但这种影响是一致的。为此社会认同理论家提出了“群体偏见效应”的两种解释,即“分类-竞争假说”和“自尊假说”。简单来说,分类-竞争假说认为,将自己和他人归为不同群体就足以产生群体间的竞争;自尊假说认为,人们受实现和保持积极社会认同动机的驱动,积极的社会认同会导致高度的自尊,即当我们认同的群体做得很好时,我们也会自我感觉良好。
三、评述与展望
群际偏见理论的研究对于群际偏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阐述了偏见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偏见问题研究的新成果,而且对于偏见行为的减少和控制具有深远启发意义。但是就现有文献来看,群际偏见理论的研究仍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除了上述四种理论外,还有许多理论需进一步挖掘,例如综合威胁理论等;另一方面,关于群际偏见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比较系统,成果较多,而国内对此研究比较零散,成果较少,未来应注意偏见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本土化,使其更符合本土特点。
参考文献:
[1]Adorno, T. W. , Frenkel-Brunswik, E. , Levinson, D.J. , & Sanford, R. N. (1950). 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2]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Addison-Wesley, Reading, Mass.
[3]Sidanius, J. and Pratto, F. (1999). Social dominance: An intergroup theory of social hierarchy and oppress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Mary E. Kite Bernard E. Whitley, Jr. (2016).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