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沈力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视是1958年5月开始试播,当然都是直播,因为那时还没有录像技术和设备。当时,由中央广播电视实验剧团为主力,担负起大部分电视节目的组织、生产、播出等。每天北京时间19点整,全是由剧团的笪远怀、高方正、冯英杰、宋亚芬、余琳、赵丽平、李燕、李晓兰等人轮流值播,虽然无可借鉴,确也积累了经验,有了教训。
  9月初,电视台正式开播。沈力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部培训实习之后,回到电视台正式上岗,开始播音。沈力是中国第一个正式的电视播音员,那时电视还是个陌生的新兴事物,广播的特点可以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电视,既能看到人,又能听到声音,就感觉和观众的距离特别近。
  我是1958年9月1日报到,迈进广播电视大门成为广播电视剧团一员的。我们剧团被分在新建成的广播大厦八、九两层楼上班,中央广电系统的主控机房是在我们上一层的十层,而电视的办公、直播、演出是在大厦西小院四层,一间约二三十平方米封闭了窗户的屋子里播出,每次播出都是直播。数千瓦各种灯光打开后,屋内温度很高,没有空调,不能开电扇(有噪音),没有提示器……每晚就是在如此条件下,沈力以死记硬背的方式直播稿件。
  她每次出镜的特色就是朴素大方,很亲切自然,不扭怩不做作。对一些重要、有分量的文章或者是慷慨激昂的稿子,她都会以一种严肃庄重的表情,甚至循循善诱的语气面对镜头告诉你,激发你的共鸣,而不是扯着嗓子嚷嚷着强加于人。那时电视节目宣传性很强,她即便是在播报严肃新闻的时候,也可以让人觉得她说得对,说得有道理,就有可能如沐春风般自然地接受她的讲述。这样亲切,无论是播大文章或者是日常节目,都会让观众觉得离自己不远,愿意看到她听她跟你说。
  沈力的“工作服”
  我保存着一张黑白照片,里面老沈所穿的衣服,是当年美工组多面手、与老沈同岁的陆德芬找了一块蓝灰色华达呢为老沈定做的,是陆女士自己动手,一针一线缝制成的中西式罩衣,纽扣是她从自家针线盒里找出的、当时很时髦的长方形的纽襻,背景也是陆女士设计并用聚光灯投影的。沈力每天播出上镜。从服装到化妆到背景,都是陆女士的工作成果。可以想见,在沈力出镜播音主持的背后,有各工种的许多同志付出了辛勤劳动。所以,老沈和各工种同事的关系都是既尊重又融洽又合作的作风与态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视台文艺组以及灯光、舞美组等,几乎全是剧团的成员兼任,甚至是主力骨干。
  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也是全国最早开播的第一家电视台)刚成立的那几年里,老沈可以说是一名“全能运动员”,新闻、社教、文艺,包括一些大型活动的直播、转播,都能担起来。后来。男播音员来了赵忠祥、白钢,女播音员有了吕大渝等,一点点帮她分担了任务。老沈担任播音组组长,再后来,电视节目栏目化之后,她又作为组长分管《文化生活》栏目,开创了选题立意、既编又导还播音、解说和主持的新局面。
  老沈转行编导,担子其实更重了,涉及的面更宽,需要注意的科目更多,她还是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我看过老沈的采访,她不会问那些片汤话,肯定是仔细认真地做了功课,才去采访提问题交流的。《文化生活》当时也是令人耳目一新、深受观众欢迎的节目。
  老沈退休了,她是在不少同事的惋惜声中离开的,其实最不舍的还是她的观众。那些年,全国各地观众给她写了那么多信,有观众迷她、爱她,甚至一针一线织好毛衣、围巾送给她……她真是拿真心换来观众的真情,是一位非常得人心的好人。
  老沈跟与她同年离休的闺蜜陆德芬一起,为“今日枫叶正红”等中老年服装大赛当评委,还携手合作开发各种款式的中老年服装服饰的展示和表演,特别是亲自主持陆女士设计的100多套旗袍专场表演,又深受欢迎并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
  后来总算《夕阳红》又把她请回来了,又是一大批一大批的观众向她聚集,老朋友不少,新朋友也很多,她,深得观众喜爱。
  《夕阳红》开播,老沈是主力核心骨干。老年人想什么?需要什么?怎么为老年人服务?她有体会,还细致地调查研究,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依然是和全组同志团结合作,一起努力才推出了一期又一期的好节目。
  她就是个很单纯、很可爱的老大姐
  1990年时,国家就播音主持设立了“开拓杯”特别金奖,第一次给广电系统的从业者评奖。当年五个人获金奖,电视台系统就是沈力、赵忠祥和我,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徐曼和广东台的李一萍。
  在颁奖典礼上,雷洁琼副委员长给我们颁奖,同时也还有同行们的演出。赵忠祥和杨澜合作表演了一个魔术,我则扮演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奥赛罗,跟上海和厦门的两位同行演了一段《奥赛罗》戏剧的片段。当沈力到化妆间时,有人指着化好黑人妆穿着戏服的我问沈力:“这是谁?”我在她面前做了几个特别的动作表情,她竟然没认出我来,还很认真客气地说“您……是我们请来的……哪个剧院的艺术家吧?”她呀,就是个很单纯、很可爱的老大姐。
  去外地工作时,我家和老沈家两对夫妇一起参观、散步、游泳、打乒乓,有说有笑,开心放松,外人說我们四个是“快乐老人”。老沈的先生性格活跃,笑称自己是“老沈的贴身秘书”,当我和老沈要工作时,他会调侃说,“二位首长放心工作吧,有事就请随时找我们俩秘书”。
其他文献
夏日的雨,如珍珠,夹着丝丝凉意,温柔有韵地敲打在独钓的鱼伞上,滴滴答答,象时钟的指针,分分秒秒为岁月摆渡,悦耳着,动听着。雨伞下的世界很宁静,除了雨点,喧闹的世界再无声音。雨水洗涤了这山川大地,尘埃已尽,万物清新。呵呵,青青世界,青青自己!  夏日的雨,撒落在摇曳的江面上,叮叮咚咚,象跳跃的琴键,用爱恨离愁演绎碰上红尘中一曲曲悲欢的歌。水无棱,天地合,敢与天地绝,不敢与君别,自古多情伤离别,化作夏
期刊
时辰到了,在枝头颤栗着,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声音和香气在黄昏的天空回荡,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每朵花吐出芬芳像香炉一样。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忧郁无力的圆舞曲令人昏眩。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壇!  小提琴幽咽如一颗受创的心,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的空虚,  天空又愁惨又美好像个大祭坛,  太阳沉没在自己浓厚的血液里。  一颗温柔的心,他憎恶大而黑
期刊
演讲者:梁建英  尊敬的院长,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毕业典礼。  置身典礼隆重又快乐的氛围,看到各位同学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样子。我想起了二十多年前,自己199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那些期待、忐忑,跃跃欲试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20多年间,世界发生了很多变化,更新迭代时刻在各处发生。以我亲身参与的中国铁路的发展为例:从1997年到2007年的6次大提速,到
期刊
事由篇:  想去看看世界之大?不可!  我国很早便出现了“旅游”相关词汇。《周易·观卦》中的“观国之光”是“观光”的由来。南北朝诗人沈约《悲哉行》“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则是迄今为止中国典籍中“旅游”一词的最早记载。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曾火遍网络,成为无数人旅游的理由,但这在古代可行不通。古人常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时,只有游豫、游宦、镇戍、游学和经商等正当理由方可远
期刊
1967年11月,年满8岁的我新生入学,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不知道是哪位伟人说的:知识从你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伴随着你来到世上。我从小就不喜欢上学,喜欢在家自学。直到8岁没办法了,街坊家的孩子都上学了,我再不上學真成社会上的混子了。不过,别看我8岁才上学,但我十一二岁就树立了世界观和人生观。  1967年,制度和秩序还极其混乱。小学我上了6年半,最后半年用来学拼音,玻坡摸佛、得特讷勒一通狂练,还学会了
期刊
病毒学家顾方舟走了,2019年1月2日3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他走后,人们试图在儿时记忆里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然后给予他“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可能是小时候最甜的回忆”的评价。  在《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书中,顾方舟将自己的人生概括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他研制的脊灰糖丸活疫苗,使中国于2000年实现了无脊灰状态,这意味着千百万儿童远离了小儿麻痹症。  
期刊
1946年“二战”结束时,海军老兵艾德·罗伊回到密歇根州。接手父亲的大宗货物运输业务。他家销售的产品之一是漂白土——一种窑内烘干的黏土,可用于吸收溢出的机油。这种土能够多次吸收自身重量很多倍的液体,减轻了清理车库地板的负担。罗伊意识到该产品的性能同样可用于吸收鸡粪。因此,他把一些黏土装袋,码在他的1943年产雪佛兰轿车里,打算去养鸡场出售“鸡砂”。  这位27岁的准企业家没有找到买家。鸡民们根本看
期刊
“谁不夸俺家乡好”,这是传统中国的说法。现在不是这样了,说这城市很好的,不一定是本地人。那是谁呢?什么人都可能——为官一任的领导、偶然路过的游客、本乡本土的读书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广告商等。我关心的是,谁的“夸耀”最有效——传播广且容易被接纳。  首先应该排除的是官员的夸夸其谈。其实,我接触的官员中,有許多兢兢业业、一心一意想做好事的。而且,今日中国大城市里的官员,大都见多识广。只不过世人坚信,
期刊
今天,  如同每一天,  被我失去了。  一半用于想昨天,  一半用于想明天。
期刊
声乐家席慕德女士有一次搭计程车,车上正大放流行曲。她请司机调低一点儿,司机说:“你不喜欢音乐吗?”席慕德说:“是啊,我不喜欢音乐。”  一位音乐家面对这样的问题,真可谓啼笑皆非了。首先,音乐的种类很多,在台湾的社会最具恶势力的一种,虽然也叫作音乐,却非顾曲周郎所愿聆听。其次,音乐之美并不取决于音量之高低。有些人聽“音响”,其实是在玩机器,而非听音乐。计程车内的空间,闭塞而小,哪用如此锣鼓喧天?最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