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人学
  生命的现实存在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是人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的物质基础。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中存在着重专业知识的提升轻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重理论知识的答疑解惑轻情感和价值的培养、重真善美的培养轻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的方法创新等误区,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人的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其对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发展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教育工作者准确、全面地理解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新时代推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向以人为本的转向提供了基本的遵循。
  一、逻辑起点: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应当立足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
  人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它看似简单却又令人难以准确而全面地回答。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对“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深邃的思考,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性作用,故而掉入到了唯心主义之中,于是产生了把现实的人等同于自我意识的黑格尔绝对精神的人,产生了感性世界感觉与直观的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坚持物质的第一性,他认为人就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实现了对“绝对精神的人”和“抽象的人”的超越,它强调了人的物质属性,从而使对人的理解成为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看到大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现实个人的存在”。人的这种现实存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是一种有肉体生命的“自然存在”。生命的存在是人进行实践活动、寻求发展的前提,如果人没有了生命的自然存在,其他任何事情都将无从谈起,所以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要树立以生命为本的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引导大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既珍爱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另一方面,人是一种现实的“有意识的存在物”,物质虽然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对物质也能产生能动的反作用。积极健康的意识能够激励人不断向前发展,而消极落后的意识则可能导致人腐化堕落,甚至导致部分人轻视生命。大学生正值人生中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但是部分大学生鉴别能力不够强,容易受到线上线下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大学生健康向上。
  二、核心要素: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要准确理解“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一种自然存在,更是一种社会存在。马克思“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存在”的论述揭示了人的自然属性,展示了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但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角度来思考“人”的问题,提出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与动物不同,在于人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群体性的社会实践性活动来增强自身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单独的、离群索居与人类社会完全脱离联系的人是不存在的。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精辟论述揭示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历史性,体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活于世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打交道,这就涉及到如何与他人相处的问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心情愉悦、享受生活、克服困难的稳定剂,也是自身价值实现和超越的助推剂;紧张的人际关系既不利于身心健康,也是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造条件,增加大学生间的交流频率,使他们在寝室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校园才艺展示、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处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自我价值的发挥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个体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前提;社会价值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就无从谈起。当前,我国正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进,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为国家兴盛、人民幸福的不懈奋斗中实现自我价值。
  三、实践路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要坚持“人始终是主体”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人的实践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仅仅把人看成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客观对象的一个直观反映者,因而不可能从主体人的实践角度去思考客观世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虽然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他们把这种能动性归结为“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从而使这种能动性具有片面性和抽象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角度给人的主体性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或者人之外的其他物,是“能动性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直观反映的人,从而实现了哲学向人的真正回归。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因为教育目标的达成依赖于大学生对教育内容内化的程度,而内化这一过程只能靠大学生自身去完成。一方面,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大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特别是挖掘先进典型的大学生事迹来引导他们判断、思考、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防止脱离大学生实际而抽象地谈论生命。另一方面,大学生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创新教育方法,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命观教育中来。
  四、目标归属: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旨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的异化和旧式的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在深刻批判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以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自由发展”是指人在实践中不断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和社会异己力量的控制,使个人发展真正的体现自身意志;“全面发展”从词义上理解,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多维度的协调发展,但其“实质上特指个性发展”。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自由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是人能够广泛涉猎各个领域,获得全面发展的基础。个人在知识、能力、智力等方面发展得越全面,越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和需要自由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虽然当前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距离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熠熠生辉,时刻指引着包括生命观教育在内的各项工作向以人为本转变。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个体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富强、社会演进的一个必然趋势。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作为一种直接与生命对话的教育,更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并把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奋斗目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自由发展并不是要放弃教育引导,而是强调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按照他们自身的意愿去发展,因此生命观教育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一些沁人心田的启发,少一些枯燥乏味的灌输。全面发展不是各个方面都要尽善尽美,而是强调大学生在多个领域都能获得锻炼的机会,积累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大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在清晰地认识自己优劣势的基础上,发展个性特长。
  五、结语
  总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始终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不仅要看到人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存在,还要看到其本质在于社会存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要注重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性,发现并培养他们的个性特长,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珍爱生命并奋力达成生命价值之实现和超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6.
  [2]吴才智,江光荣,段文婷.我国大学生自杀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5):95-99.
  [3]苏瑞莹.马克思主义人学经典理论的内在逻辑[J].山西師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7-30.
  [4]吴仁平,刘善玖.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原则的扬弃及其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4(4):58-61.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7.
  [6]李娉.新时代“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与现实[J].天中学刊,2020(6):1-7.
  [7]吉莉莉.对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的再认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8):7-10.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4).
  【本文系南充市社科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青年项目“后疫情时代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策略研究”(NC2020C010)、川北医学院2020年度校级科研发展计划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医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7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
其他文献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究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并阐释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信念、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红旗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层次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丰富与支撑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应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与良性互动。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载体  高职院校围绕学生的教育实践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校园文化建
【关键词】大学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径  一、高校大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一)理想信念不牢,思想易受误导  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各种信息充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市场经济下的开放自由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他们的思想更趋多元化,创新思维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一些有悖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观念正在侵蚀他们的思想,使部分大学生逐渐形成了崇尚奢华、追求享
【关键词】高职学生;廉洁教育;职业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等特点,尤其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一定范围滋长蔓延,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其是廉洁观,为国家培养清正廉洁的人才,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一、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贯彻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党风廉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政课;有效性  微时代的显著特征体现在“微”上,信息传播呈现出流动性、迷你性、瞬时性,简言之,“短小精炼”为微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人们可以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实时互动。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微时代在促进信息快速传播、交流的同时,也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主要是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关键词】课程思政;研究生;思政课程;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指出:“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共中央和教育部也多次出台文件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本文探讨了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意义及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 研究生思政课的含义  思想道德影响着人的一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很多学生党员没有足够的学习意识,对党的相关理论没有兴趣,而且在行为上没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党员的教育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管理,增强学生党员的党性,提高其思想意识和政治素养,让每一位学生党员都能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对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
【关键词】思政课;问题;创新路径  一、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学生在接受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不仅充实了精神生活,还能提升精神层次、思想觉悟和基本素养,因此,思政课对提高学生的素质起着关键作用。  (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认识矛盾、解决矛盾。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学生提升认识世界的能力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路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这100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党史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