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金狗,金狗的浮躁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jc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贾平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塑造了主人公金狗这个复杂而又简单、平凡而又神奇的艺术形象,他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缩影,反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状态、命运变迁与心路历程。
  【关键词】:浮躁;金狗;灵与肉;复杂矛盾
  贾平凹在《浮躁》的序言中曾说:“《浮躁》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部描写商州生活的作品,我试图表现中国当代社会的时代情绪,力图写出历史阵痛的悲哀与信念。”[1]贾平凹先生正是立足于对改革时代变迁的敏锐认识,塑造了金狗这一艺术形象,写出了以金狗为代表的时代改革大潮中一部分乡土知识分子的命运沉浮、性格特征和时代情绪,并试图通过他去展现20世纪80年代改革时期人们的行为心理和变化历程。
  一 浮躁情绪的集者、沉着冷静的智者
  金狗是作者最为推崇的人物,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大潮中浮躁情绪的代表。金狗本身就是一个符号,与生他养他的家乡州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州河就是金狗,金狗就是州河”。作品中多次提到浮躁的河、浮躁的心、浮躁的乡镇与浮躁的人们,而金狗就是这浮躁情绪的集中体现者。金狗经历了人生中的几个大起大落,他依次成为农民、军人、撑排人、记者、水上运输领袖,并从这些角色的扮演中展现了金狗在社会变革中的浮躁情绪。作品中的考察人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论述:“在我们今天的时代里,是浮动着这种特有的时代心态的,心灵的觉醒就转化成心理的失重,虚妄的自尊逆转为沉重的自卑,因此狂躁不安,烦乱不已,莫衷一是”[1],这一段论述是很符合金狗的生活经历的。纵观金狗的命运沉浮,他出身农民有着农民的自卑意识;但是学习了传统的文化教育又在当兵期间学习了作通讯员的知识,更在州报作了一名响当当的记者,这样他可以称作是一位有着乡村气息的中国乡土知识分子;这样,作为农民又作了记者胸中有更多墨水的作为乡土知识分子的金狗比一般人在改革的大潮中则有更多的浮躁气,他不想碌碌无为,想大展身脚。而与雷大空这一形象对比中则彰显了金狗在浮躁时代中的智者气质。当金狗成功地揭穿了河运队蔡大安的阴谋后,大空自比李逵,说金狗是宋江,说明了他自认为金狗是一个比他聪明有智慧的人,不像他似李逵只会出蛮力;当小水被田中正骚扰时,大空义愤填膺把田中正的小脚趾跺了下来,事后金狗知道了这事觉得大空做得有些过分、鲁莽;大空出狱后和朋友合开了一家白石寨城乡贸易联合公司,但他利用的却是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空子投机取巧、空买空卖赚得高额利润,金狗很清楚地知道大空的做法不合法律规定,但是他对大空的劝阻却不被大空听取;甚至在小说最后大空和金狗都被投入了狱中,但大空在狱中就揭发了参与者,金狗则出狱后才说出了那本笔记本,正如七老汉所说:“大空就是缺金狗这份心劲,把什么都说了,人家才毁了证据又要了他的命。”[1]与大空相比,金狗多了一份沉着、冷静和睿智,如果大空有金狗这份心劲就不会在牢中招供被杀人灭口,最终这个风兴一时的人物被人害死在看守所里。明知是罪恶的深渊还要往下跳,终于以殉葬时代为代价,这告诉我们,在与时代的假恶丑作斗争时一定要使用我们的智慧,否则就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当然二人在道路的选择上是不同的,雷大空的浮躁是向着恶性(浅薄、盲目、失落)发展,金狗的浮躁则是向良性(深沉、坚定、完善)发展,自觉地从文化深度上思考问题。”[2]
  二、灵肉分裂的弱者、战胜自我的强者
  金狗的情感经历是丰富而复杂的,他先后经历了韩小水、田英英、石华三个女性,最终转了一个圈,又和小水走到了一起。金狗爱情的变化也使他的心灵发生了蜕变,进行了洗礼。小水是金狗青梅竹马的恋人,可是为了金狗事业的发展,小水主动退出,使金狗进一步接触英英,取得了进州城当记者的机会,可是金狗并不爱英英。到了州城后,金狗对小水的思念愈加浓厚,这促使他与非常酷似小水的石华的关系进一步发展,金狗也不爱石华,他满心里只有小水一个。“为了填补感情的空虚,金狗时常控制不住自己去找石华,但他内心深处又常常割舍不下那段与远在乡村的小水之间曾经的忠贞的恋情”[2],于是每次找过石华过后满满地只有懊悔,“有一种负罪的感觉”。回到仙游川后,他渐渐断了与石华的联系,与福运、小水夫妇的关系美好如初。不能否认,金狗依然爱着小水,心中只有小水,所以这么大年纪的金狗依然未婚。福运死后,金狗对小水母子关怀备至,有对兄弟的责任,更多的是对小水的爱恋。在金狗身陷牢狱后,小水奔走解救,金狗出狱后,他们俩自然而然,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的故事里,写男人的自卑,女人的神驭,乃至感应世界繁杂的意象。”[2]可以说,正是菩萨般的小水拯救了金狗,金狗对小水的爱恋很大程度上也是小水自身本性的纯真、善良吸引了他,最终使金狗的灵魂得到救赎。而金狗对小水的最终回归,也是金狗心灵由失重向真我的回归,是对爱情的坚守和对自我的救赎。从金狗感情的曲折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金狗灵魂的蜕变、精神的升华,他由最初的浮躁走向了冷静,知道了自己最想要什么,知道了什么最适合自己。“从而表现了改革过程中普通人所必然经历的由心灵失重到自我裂变的过程,揭示了改革并不只是完善我们的事业,更是完善我们自身这一深刻道理”[2]。
  三 凤凰涅槃后的灵魂新生
  金狗的成长过程是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发展同步的,是时代的大潮造就了金狗这一类人。改革开放后,西方的许多东西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那时候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东西,西方文化与中国几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地碰撞,激起了金狗想到社会大干一场的冲动和勇气。因此他内心骚动不安,他不想自己一辈子只待在仙游川这个小天地里,他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于是他去州城报社当了记者,他本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为民请命、伸张正义,用自己的笔去揭露社会中的不公与弊病,可是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阻挠以及思想上的强烈冲击。刚开始在与这些恶势力作斗争时,即使撞得头破血流还是不能改变现状。但是在与田、巩之流做斗争的过程中,他渐渐地明白要与恶势力作斗争、参与社会改革,必须得重铸自我。“于是他的灵魂进行了一番痛苦的蜕变:由浮躁走向现实,由盲目走向清醒,由对自我尊严的维护走向对自我改造的自觉。”[3]经过一次次的打击,金狗的心灵发生了强烈地蜕变,精神境界也发生了极大升华,生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追求过程。正是这样,金狗主动回到了仙游川,因为他意识到与田、巩之流作斗争如果仅靠盲目的横冲直撞和一味的感情发泄是不能够成功的,而必须依靠智慧、重铸自我和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因此,金狗在与田、巩之流作斗争时能够审时度势,用明智的手段、清醒的头脑、沉着的思维,最终取得了胜利。金狗是一个不断追求进步的青年,他的思想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成熟,发生在他身边的事也让他变得更加理智,从而使他的心灵状态和精神面貌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使他获得了新生。
  笔者从社会生活、情感生活和心灵蜕变过程三个方面对金狗形象作了简要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个在时代狂潮中复杂而又多元的真实的艺术形象,也正是通过金狗这个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大潮中以金狗为代表的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命运变迁和伦理道德情操。我们透过金狗和州城边上的小小乡镇社会,窥探到当时我们整个国家及民族的历史命运、文化变迁与心态特征和时代情绪。在时代改革的大潮下,新事物对人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会出现更多的“金狗”“雷大空”,但是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坚持自我,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促使个人健康发展,而且更加促使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浮躁[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 5、110、270
  [2]吕小霏.归去来兮:漂泊在城乡间的灵魂一贾平凹小说的人物塑造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18-33
  [3]李健民.时代大潮中的心灵蜕变—论《浮躁》中金狗形象的塑造[J].当代文坛. 1988.1,26-28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绿蒂、阿尔伯特、威廉三个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对歌德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小说中次要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探究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历史内涵。  【关键词】:绿蒂;维特;威廉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伟大作家歌德写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主要讲述了少年维特的悲剧爱情故事。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并引起了同代青年极大的共鸣,小说的发表引起社会上一阵
期刊
【摘要】:“述而不作”是孔子的写作思想,同时也是他对待古代典籍的态度。然而,“述而不作”并非是不假思索的“拿来主义”,而是在对古代文化的学习和甄别之后,择善而传,不妄作,不肆为。“述而不作”,实际上是“以述为作”,“寓作于述”。他通过对历史传统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了价值的叠加和转换,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为儒家文化、中国文化更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  【关键词】:孔子;述而不作;《论语》  孔子在《
期刊
再一次念起你时,些许过往,些许旧事,恍如云烟。没有了海风,没有了风里融化的咸味,身边的景物,四季交替,从陌生渐渐过渡为熟悉。家乡的那缕阳光,蓝天,白云,海上的空寂人烟,已然定格成数据拼凑成的图像。  愿你幸福,当初我留给你的最后一句。在一个路口,我们分别,有了不同的生活。  十八岁的夏天,十八岁的雨夜,十八岁的成熟,与成长。身在他乡,或许你已不记得我的地域,然而,淡淡的月光,拉长影子,托冬末的雪花
期刊
【摘要】: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诗人西川,在当代诗坛上颇具影响。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下,在世俗化、功利化、物质化日益严重的环境中,西川能够坚守自己独特的写作方式和思考方式,显得特别不容易。本文基于这一点,对西川《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在哈尔盖仰望星空》 ;天地情怀;宗教情思;远离城市;精神憩园  《在哈尔盖仰望星空》是西川早期的代表作,全诗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力量”。
期刊
【摘要】:2004年的香港和大陆,掀起一阵金枝狂潮。然而,这部在10年以后仍被捧为宫斗剧鼻祖的大型古装电视剧,带给我们的不只感动和泪水,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揭开一幅从未见识过的画面,打开另一片丰富多彩的精神领域。本文主要探讨该影视背景下展现的人文情怀与揭露的社会本质。  【关键词】:古装;宫廷;争斗;人性;情感  古色古香的雕栏玉砌,历史悠久的建筑,飞扬的屋角,浅红的围墙,苍茫寂静的雪
期刊
【摘要】:两汉时期形成了两种重要的文学观,“发愤著书说”和“诗教说”。这两种文学观启发了曹丕、韩愈、欧阳修等人的文学观,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两汉文学;后代文学  一、“发愤著书”说对后代文学观的启发:  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怨”指诗歌具有反映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到了司马迁这里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发愤著书”说。“怨”的内涵加深了,不仅可以
期刊
【摘要】:余华《古典爱情》中有关吃人的书写,以当下的历史现实和生存经验丰富了“吃人”命题的内涵,并进行了人性意义上的深层挖掘。“吃人”意象在故事情节中安插的突兀性,单线叙述中的重复与循环,以及语言的疏离与陌生无不显示余华的先锋探索。感召于鲁迅关于旧中国吃人本质的指认,余华及其他先锋派作家的文化精神和创作渊源,也就离不开文革时期留下的创伤性成长记忆。然而关乎文革的边缘性经验在与社会文化建制转型的碰撞
期刊
【摘要】:Abstract: Humor, a common word in our daily life which attracts many scholars to do some researches. And the analysis of hum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is being a trend in academia. As
期刊
【摘要】:释法天的《征南赋》以汉大赋的体制,再现了明代对云南的统一战争,高度赞扬了明朝的统治。  【关键词】:释法天;《征南赋》  释法天,号无极,太和(今云南大理)人,大理感通寺僧。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曾入京觐见明太祖朱元璋,“獻白馬一、茶花一、詩二章。……天顏喜,書二詩賜之。已而,又命諸詞臣各賦詩以送。上複製詩十八首,道其往還跋涉江山之況,且賜號無極。敕受大理府僧綱司都綱,世世無替。…
期刊
【摘要】: 《论语》作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在记述思想家孔子以及弟子言论的同时,对“君子”的形象也有意无意地进行了罗列,几乎遍布《论语》的每一章节。而对“君子”的定义,也并非拘泥于一个或某个概念,而是不同的场合、不同情境下的相同概念的多义化。对“君子”形象概念的探析也有利于研究孔子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论语;君子;德行;礼义  《论语》中关于“君子”的概念基本每章都有涉及,在全书二十章中,共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