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土木说话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_2036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杀死了建筑,雨果如是说。
  雨果毕竟是文人,很有可能夸大了文学的本事,笔者的文化水平当然远远不及雨果,但自问对21世纪国情的了解比他多。如果大文豪再活上一百几十年,见到我们那些超前卫的城市实验,说不定就会怀疑自己给错了证供。这位法国代表当日在圣母院面前宣布建筑命不久矣的时候,大概怎样也想象不到许多年后反而是中国人继往开来,担当了巴黎气派的忠实粉丝,积极拷贝凯旋门和凡尔赛宫装饰大大小小的华夏城市。建筑分明还在给力嘛,只要有梦想,乡县市镇都可以拥有自己的金字塔、白宫或者泰姬陵。
  建筑好端端的怎么会死?要是我们有机会向外星人介绍人类文明,最易入门的当然还是让他们看看地球上的建筑,历史的流动基本上就是人类在进行无数大大小小的工程,大型工程更每每关系到一国兴衰。对于这种宏观历史,大众耳熟而不能详,我们自小就听说“法老王建造金字塔”、“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粗浅得可以跟“小明砌了个模型”做排比。像电影,这一刻拍了一下动土仪式,下一刻历史的镜头就回到陛下的宫闱床笫,观众固然一般都比较关注明星主角的事态发展,但为了剧情完整连戏,我们很应该留一组摄制队在同样热闹的工地,看看罗马诞生前尘土飞扬、血汗交融的每一天。
  假大空了半天,我要讲的这部其实不是什么气魄恢宏江山美人超越时空的科幻大片,但毫无疑问我会将此书视作史诗。作为工程业专著,《香港工程考》没有抬出什么叫人仰望的世纪伟大蓝图,而是拿着放大镜引领读者细意检视岁月里的一砖一梁。作者埋首旧档案、老报纸,奔走城中各处,从开埠以来到1950年代这个百年巨型舞台上,采摘得11则都会布景的幕后专访。书上介绍说本书作者“原是专业结构工程师,退休后爱上历史”,说到爱,读者不难发现推动作者著书的,应该还有一份浓浓的香港情怀,这使其笔下的学术考据不经意散发出怀旧传奇的风味逸趣,而同时因为方法严谨,这些片段章节又足以盛载一般掌故未必具备的历史重量。
  作者详细考证圣约翰教堂和大潭水塘的兴建过程,亦追踪了量地官卫信被革职的事件,背后呈现的是早年殖民地与英国本土之间的人事、技术、财政、商业以至政治及法律的互动实况。必达码头历尽千帆,后来易名卜公码头,中间几度拆迁,是回首眺望维港故事的最佳地点;油麻地戏院与“红砖屋”这对难兄难弟,功能用途变了又变,上演的是人口流转、经贸抑扬的民生剧场。
  作为故事场景,集体回忆发酵之处,建筑的感性地位相对明显,毕竟人人都能体会与身边建筑物的独特情缘。有赖作者的专业知识加上细心考证,使外行读者能够在大厅耍乐之余,亦得以从门缝中一窥这些建筑物作为建材博物馆以及建筑技术实体档案的文物价值。笔者于网上发现戏院专家黄夏柏先生与本书作者相识(注:《戏院志》http://talkcinema.wordpress.com,博客作者黄夏柏;本文参考了2012年1月17日文章《考工旧痕:叩问瓦梁砖墙》),提到作者原想将此书命名《考工旧痕:香港历史与工程》,黄先生亦偏爱此名。此名无疑比较韵味深长,尤其一个“痕”字,的确十分切合文物研究者纤毫无遗、抚摸历史的影像。
  除了关注个别工程和人物,书中亦用上颇多篇幅探讨楼宇安全问题及相关法例的发展。我们看到随着时代进步,人的确逐渐远离危险,但原来安全标准的提高步伐并非想象中的直线。开埠早年屡次发生街道大火,正规消防服务却迟迟未出现;从前人们接受房屋毁于台风是正常现象,慢慢才开始参考一直存在的风速记录,做出防风设计;然而对于地震,香港却继续心存侥幸,直到现今,高楼大厦依然缺乏一套法定的抗震规格。作者在卷末剖析了几宗塌楼惨剧,带出了何为“安全”的定义。离开了工程师的桌子,“安全”就不再是一个纯科学技术的问题,而牵涉到社会上普遍对灾害事故的态度和认知,有时候也受利益集团或其它政治力量所左右,政府订立建筑物安全条例一再延误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说明。
  放下书卷,回头看雨果举报的案件,笔者姑且在此大胆陈词。过去统治者和权贵一直利用孔武有力的建筑独家雕凿神话,后来文学通过印刷术道成小巧肉身,率先挣脱劳役飞入百姓家,自此为人民服务;不善辞令的建筑复受体重限制,一直被困街外,得不到适当的阅读和喂饲。但人在未来始终需要健康的建筑继续开垦历史。膨胀有可能是腐坏的征兆,喧哗的说不定是僵尸,文学如果认得旧日的阶级兄弟,大可以尽一己之力向世界转载建筑平易近人的温馨一面。
  与其容许“建设社会”一类的口号过于轻而易举地进入日常语言,我们何不花时间发掘更多修桥补路、建屋造楼的真实故事?
其他文献
2012年1月份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现代出版社的宣传品上印着的这一句“阅读现代,春暖花开”宣传语给北京冰天雪地的寒冬带去了徐徐暖风。  现代出版社,创办于1982年,原隶属于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后于2010年被归入中国出版集团。创办初期,出版社的主要图书类别是字典工具书,出版领域较为单一。然而现在,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现代出版社”就会发现,“漫画”是该社诸多出版物中的一个关键词。  一个本来
期刊
侦探小说源于欧美,传入亚洲后,在日本演变为“推理小说”,产生多种流派。中国于19世纪末开始引进、翻译推理小说,不过一直缺乏系统和规划性,且不受文学界、出版界的“待见”,几乎沦为“地摊文学”,难登庙堂。  这几年,推理小说渐已成为大陆读者追捧的类型文学。谈及大陆推理小说的兴起,“午夜文库”功不可没,而其背后的策划统筹者——不到三十岁的“午夜文库”副主编褚盟更是重要推手。  以推理为终生事业,俟机  
期刊
一所战时联合学府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宣告解散六十余年之后,仍然让人由衷地产生崇敬之情,让人缅怀不已,一方面可以说是历史的欣悦和丰碑,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现实的无奈与悲哀。关于这所由国立北大、清华和私立南开组成的联合大学,美国学者易社强(John Israel)教授孜孜矻矻,锲而不舍,苦心经营,于1998年推出《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Lianda: A Chinese University in W
期刊
多年前,一篇《如何在金融业内出类拔萃》的帖子风靡网络,成为大陆金融院校学生和金融圈内人士争相传阅的教材。这篇台湾大学期货研究社内训的经典文本指出:想要在金融圈内出类拔萃,必读罗马史,读罗马史首推盐野七生的《罗马人的故事》。企业家王石、并购专家王巍多次表达对盐野七生女士的倾慕,并在企业界、金融业内的读者分享会上向大家推荐此书。无独有偶,在日本,这套书的出版首先引起商界震动,索尼集团董事长、日本钢铁公
期刊
在二月份的“台北书展”上,同为华美作家而风格各异的哈金和张翎,围绕“从海外人眼中看华美文学创作”的主题,侃侃而谈。  问:海外移民经验对你们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哈金:80年代末90年代初时,我找不到跟汉语有关的工作,就只能用英语写作。用英语写作,就得注意到很多华文以外的东西,最起码英美作家或是其他用英文写作的作家在这个领域做到了什么,我不能再重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的写作又不太一样。其中有很多困
期刊
以往报品是出版社人员/经销商针对通路采购的非公开、行业行为。今年开春,“小小书房”举办的“报品趴”,将行业内的专业报品带入大众读者的视野,让报品成为出版社人员针对读者的公开活动,赋予了行之有年的报品新的内涵,也是台湾出版界行销活动上的一次创举。    台湾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但对出版业界而言,透过独立书店“小小书房”全新策划的“报品派对”,却迎来了一阵春风,为生机开启了另一种可能。  包括大块、
期刊
对每位作家而言,“第一本书”无疑是写作生涯第一座里程碑。在此之前,他们可能只是一篇篇文章的作者;在此以后,因为有了具体可见的成果,他们才是一本本书籍的“作家”。  台湾关于“作家第一本书”的活动,目前已知有三次。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爱书人》杂志策划的“我的第一本书”专栏。第二次是《文讯》杂志社于1987年举办“作家的第一本书”展览,第三次便是25年后的今天,2012年春天由台北市文化局主办之“
期刊
在艺术语言研究中,色彩是最具感性的一种视觉形式。同一种色彩会产生无数的视觉感知,这种相对性使得对色彩系统地研究和应用,增加了一些理解的难度。包豪斯的第一位基础课教师约翰·伊顿写过一本《色彩构成》,1990年代初被翻译介绍到中国。阿尔伯斯在伊顿离开包豪斯之后继任基础课教师,并且第一个把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带到美国。在包豪斯的许多著名大师中间,阿尔伯斯虽不如克利与康定斯基等人那样引人注目,但是阿尔伯斯的科
期刊
在认同混淆的年代,或许谁都曾经历过自我怀疑、身份认同危机的艰难阶段;尤其是曾被殖民过的地方,经过的、停留的,大小历史都在它们身上一览无遗,谁也无法否认自身的复杂性。那参杂了历史、阶级、种族、宗教文化等等的矛盾,从来不是用一句“我是○○人”这么简单的直述句就可以解决的。拉丁美洲如此,当然,亚洲也如此。  把场景拉回现代,我们对于历史伤痕已可以宽容理解,但对于“故乡”却仍是迷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仿
期刊
何谓侠客?旧小说里,仿佛互通声气的黑道帮派,又仿佛替人解难、打工换宿的背包客。落实来想,则隐身于万千盲流,比如工厂遇台商欠薪漏夜卷逃,任你上访吧,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忽然有人赤手空拳只身把祸首押了来。谁都不知,工人原是某乡武术冠军。不管他是叶问或尚万强,总之算是古代(想象中)的社会安全网。  武侠小说仿佛中世纪骑士文学,用爱情当决战动机;侠客常周旋于名媛郡主、蓝领村姑、女强人、见习ㄚ环间,惹动明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