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关“证券版银联”(下称“证联”)拟筹备成立的消息密集涌现,目标直指证券支付业务。同时,在行业和市场各方看到证券支付业务恢复的曙光之时,“证联”实为两个版本的消息再次搅动了市场。
据了解,前有2013年8月华创证券与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研讨的证联支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证联支付”),后有2013年末由国泰君安证券、中信证券等30余家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联合发起的证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联股份”)方案,前后两方均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开启券商支付革命。
接近中国证监会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证券支付业务涉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故监管层会对此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但他同时表示由于事件正在协调中,故不方便透露相关协调进展。
当然,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证券支付功能的恢复,已是行业共同的心声。
两个“证联”
5月14日,有媒体报道,证联股份的申请方案已报至证监会机构部,进入审核阶段。证联股份拟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总股本接近11亿元,主要经营范围是证券行业联网互通平台建设、资金转账与电子支付结算服务、金融产品信息发布及交易支持等。
这也是“证联”第一次曝光在公众视野下。
随后,5月15日,有关“华创版”证联支付的报道,让另一个版本的“证联”轮廓渐次清晰。
证联支付成立于2011年,由华创证券相关股东发起设立。目前已取得央行支付业务牌照、基金结算资格、证券资金支付无异议函和网络证券业务专业资格。2013年8月,证联支付向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报送了共建支付平台方案。此外,该系统目前已在为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提供服务支持。
5月1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并在完善基础功能中提到,推进统一证券账户平台建设,建立与私募市场、互联网证券等业务相适应的账户体系。规范证券行业支付系统,研究建设支付平台。
上述有关行业支付的相关细节被迅速捕捉,市场期待在次日召开的第三届证券业创新大会上找到答案。
在是次会议上,证联股份的发起方之一的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在发言稿中明确提到,证券行业须进一步恢复证券公司作为投行的基础功能……建议尽快批准行业内30余家证券机构联合发起设立的联网互通支付平台公司;建议证监会与人民银行沟通,赋予证券公司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资格。
耐人寻味的是,5月16日下午,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行业部分机构正在研究论证有关证券行业支付平台建设方案。我会尚未受理“证联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方案。
另一个细节是,证联支付总经理胡未名以会员身份参加了证券业创新大会。
据了解,目前证联股份还只是个一致性较高的意向性事宜,相关执行细则亦未出台。考虑到与先行者的竞争,证联股份的多家发起人单位较为谨慎。有证联股份发起方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存在诸多敏感和不确定因素,不愿意多谈此事。
缘起创新
“证联”产生,离不开两个历史渊源。
其一是,在10年前那轮券商清理整顿后,监管部门建立第三方存管制度,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统一交由独立于券商的第三方存管机构(商业银行)进行存管。
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虽有效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但也造成了实体账户分割、证券账户功能单薄的问题。近年来,在银行理财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证券账户功能缺失凸显了行业的发展瓶颈。
其二是,在上述背景环境下,券商早已按捺不住的“松绑”需求以及2012年以来掀起的行业空前的创新大潮。
证联支付即是在上述两个大背景下成立的。据证联支付总经理胡未名介绍,公司成立的出发点考虑的即是证券公司的支付应用。
按照证联支付的规划,其互联网账户体系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允许存管于证券账户中的资金,通过许可的证联支付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支付;二是允许未来接入这个平台的各家券商的金融产品,除对已在券商开户的客户销售外,还可对通过券商风险识别的互联网客户进行销售。
目前,证券公司也推广了一些金融产品,其在收益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可以和银行系产品媲美。但是在支付环节、流动性安排方面薄弱,导致产品的购买、转让环节并不便捷,也就削弱了行业的推广。
基于上述这些考虑,证联支付先后于2011年8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2013年6月取得证券投资基金结算业务资格;同年7月,华创证券获得证监会互联网证券资金结算方案无异议函和网络证券业务专业资格。其间,证联支付还参与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
证联股份的未来构想同样基于恢复证券行业的基本功能。记者获得的一份《证联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草案)》对此亦有明确表述。而两个“证联”的第一次交锋正是在证联股份申请筹建的4月初。
不过,有知情人士说,适逢证监会刚刚完成机构改革,考虑到机构部相关负责人需要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故对目前两版“证联”方案都有过类似询问、沟通的情况,但并未作出进一步指示。
有接近证联支付股东方人士表示,目前正在按照股权分散的原则引入其他券商增资入股,实现对证联支付的联合控股。他表示,作为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支持和服务方,这项行业基础设施希望能与行业共建共享。
据悉,目前证联支付正在就自身的一揽子支付方案向行业进行推介,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证券账户支付系统和解决方案成为其重要砝码。
行业共识
招商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证联一旦问世,有望盘活业内6000亿元左右的客户保证金存款,使得产品供给方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利好综合性大券商。而目前两版“证联”的角逐,已显示出证券行业对此的高度共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中也提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
胡未名介绍说,在证联支付与券商们的接触中,券商对于支付功能恢复的迫切性以及针对自身不同特点的产品提供个性化支付安排的需求较为强烈。
如果说券商第一类经纪业务是买卖股票的话,那么证联支付则开启了券商的第二经纪业务——私募产品经纪业务。
中信建投证券也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证券资格的出台,对行业账户体系的松绑带来了实质性的动作,而证联的成立将会大力推进券商财富管理等业务的发展。
在胡未名看来,随着证券行业不断发展,场外业务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私募基金产品的蓬勃发展趋势明显。这十分契合证券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未来会呈现证券公司场内、场外市场业务并重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券商大资管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且进一步提升了投资银行的功能。
证联股份同样在其可行性报告中强调,成立“证联”目的是以新的组织架构来恢复证券机构基础功能,更好地便利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的安全自由流动,满足其投资理财、资产配置及日常消费支付等多样化需求。
但无论是证联支付,又或是证联股份,都须要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即在证券行业支付功能恢复和证券支付创新已达成共识、行业支付平台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如何真正保障这个平台的公平性与公共性?
据了解,前有2013年8月华创证券与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研讨的证联支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证联支付”),后有2013年末由国泰君安证券、中信证券等30余家证券、基金、期货公司联合发起的证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证联股份”)方案,前后两方均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开启券商支付革命。
接近中国证监会的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证券支付业务涉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故监管层会对此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但他同时表示由于事件正在协调中,故不方便透露相关协调进展。
当然,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证券支付功能的恢复,已是行业共同的心声。
两个“证联”
5月14日,有媒体报道,证联股份的申请方案已报至证监会机构部,进入审核阶段。证联股份拟在上海自贸区注册,总股本接近11亿元,主要经营范围是证券行业联网互通平台建设、资金转账与电子支付结算服务、金融产品信息发布及交易支持等。
这也是“证联”第一次曝光在公众视野下。
随后,5月15日,有关“华创版”证联支付的报道,让另一个版本的“证联”轮廓渐次清晰。
证联支付成立于2011年,由华创证券相关股东发起设立。目前已取得央行支付业务牌照、基金结算资格、证券资金支付无异议函和网络证券业务专业资格。2013年8月,证联支付向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报送了共建支付平台方案。此外,该系统目前已在为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提供服务支持。
5月15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并在完善基础功能中提到,推进统一证券账户平台建设,建立与私募市场、互联网证券等业务相适应的账户体系。规范证券行业支付系统,研究建设支付平台。
上述有关行业支付的相关细节被迅速捕捉,市场期待在次日召开的第三届证券业创新大会上找到答案。
在是次会议上,证联股份的发起方之一的中信证券董事长王东明在发言稿中明确提到,证券行业须进一步恢复证券公司作为投行的基础功能……建议尽快批准行业内30余家证券机构联合发起设立的联网互通支付平台公司;建议证监会与人民银行沟通,赋予证券公司银行间市场结算代理资格。
耐人寻味的是,5月16日下午,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行业部分机构正在研究论证有关证券行业支付平台建设方案。我会尚未受理“证联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方案。
另一个细节是,证联支付总经理胡未名以会员身份参加了证券业创新大会。
据了解,目前证联股份还只是个一致性较高的意向性事宜,相关执行细则亦未出台。考虑到与先行者的竞争,证联股份的多家发起人单位较为谨慎。有证联股份发起方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因为存在诸多敏感和不确定因素,不愿意多谈此事。
缘起创新
“证联”产生,离不开两个历史渊源。
其一是,在10年前那轮券商清理整顿后,监管部门建立第三方存管制度,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统一交由独立于券商的第三方存管机构(商业银行)进行存管。
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虽有效保障了客户的资金安全,但也造成了实体账户分割、证券账户功能单薄的问题。近年来,在银行理财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证券账户功能缺失凸显了行业的发展瓶颈。
其二是,在上述背景环境下,券商早已按捺不住的“松绑”需求以及2012年以来掀起的行业空前的创新大潮。
证联支付即是在上述两个大背景下成立的。据证联支付总经理胡未名介绍,公司成立的出发点考虑的即是证券公司的支付应用。
按照证联支付的规划,其互联网账户体系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允许存管于证券账户中的资金,通过许可的证联支付公司,在互联网上进行支付;二是允许未来接入这个平台的各家券商的金融产品,除对已在券商开户的客户销售外,还可对通过券商风险识别的互联网客户进行销售。
目前,证券公司也推广了一些金融产品,其在收益性、安全性等方面都可以和银行系产品媲美。但是在支付环节、流动性安排方面薄弱,导致产品的购买、转让环节并不便捷,也就削弱了行业的推广。
基于上述这些考虑,证联支付先后于2011年8月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2013年6月取得证券投资基金结算业务资格;同年7月,华创证券获得证监会互联网证券资金结算方案无异议函和网络证券业务专业资格。其间,证联支付还参与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
证联股份的未来构想同样基于恢复证券行业的基本功能。记者获得的一份《证联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草案)》对此亦有明确表述。而两个“证联”的第一次交锋正是在证联股份申请筹建的4月初。
不过,有知情人士说,适逢证监会刚刚完成机构改革,考虑到机构部相关负责人需要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故对目前两版“证联”方案都有过类似询问、沟通的情况,但并未作出进一步指示。
有接近证联支付股东方人士表示,目前正在按照股权分散的原则引入其他券商增资入股,实现对证联支付的联合控股。他表示,作为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支持和服务方,这项行业基础设施希望能与行业共建共享。
据悉,目前证联支付正在就自身的一揽子支付方案向行业进行推介,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证券账户支付系统和解决方案成为其重要砝码。
行业共识
招商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证联一旦问世,有望盘活业内6000亿元左右的客户保证金存款,使得产品供给方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利好综合性大券商。而目前两版“证联”的角逐,已显示出证券行业对此的高度共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中也提到,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
胡未名介绍说,在证联支付与券商们的接触中,券商对于支付功能恢复的迫切性以及针对自身不同特点的产品提供个性化支付安排的需求较为强烈。
如果说券商第一类经纪业务是买卖股票的话,那么证联支付则开启了券商的第二经纪业务——私募产品经纪业务。
中信建投证券也在研究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证券资格的出台,对行业账户体系的松绑带来了实质性的动作,而证联的成立将会大力推进券商财富管理等业务的发展。
在胡未名看来,随着证券行业不断发展,场外业务已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私募基金产品的蓬勃发展趋势明显。这十分契合证券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未来会呈现证券公司场内、场外市场业务并重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券商大资管的专业优势得以发挥,且进一步提升了投资银行的功能。
证联股份同样在其可行性报告中强调,成立“证联”目的是以新的组织架构来恢复证券机构基础功能,更好地便利证券公司客户资金的安全自由流动,满足其投资理财、资产配置及日常消费支付等多样化需求。
但无论是证联支付,又或是证联股份,都须要共同回答一个问题,即在证券行业支付功能恢复和证券支付创新已达成共识、行业支付平台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如何真正保障这个平台的公平性与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