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岁马识途封笔之作《夜谭续记》面世 百年逐梦终不悔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小传
  马识途,重庆忠县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从事中共地下党革命活动。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196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清江壮歌》《夜谭十记》《巴蜀女杰》《魔窟十年》《沧桑十年》等,长篇纪实文学《在地下》,中篇小说《三战华园》《丹心》,短篇小说集《找红军》,《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等作品,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出版《马识途文集》。



  当代著名老作家马识途创作的30万字《夜谭十记》,因部分篇章被著名导演姜文改编为电影《让子弹飞》而广为人知。
  马老是我尊敬的作家。晚年的马老,无论为别人题词、写字,或是给自己雕刻的一方印上,总喜欢署上“识图老马”这四个字。让人看了总觉感到它有一种丰富的内蕴。采访中他思路清晰,开口前先问,你大概想谈些什么?此后,围绕话题不曾偏离半点,年月、人物、事件均记得清清楚楚。马老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却是老革命家,1938年入党,西南联大毕业。解放前,曾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在1985年前,一直担负着繁重的党政领导工作。
  文学梦一直伴随着其漫长人生。他自己说,一边“当官”,一边不忘写作。“很多事情都是那个时代的真事,只不过做了艺术加工……”他在纷繁的世界中,思考爱与生命。也许,革命斗争的火热生活,革命斗争的高亢精神,以及革命家的崇高境界,都给了马老的创作带来了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2020年6月,马识途先生新作《夜谭续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这何尝不是他为自己的文学人生交上的又一份答卷。听到106岁的马老又出新书的消息,忍不住感慨和惊叹。与新书一同到来的,是马老一封深情的“封笔告白”:“我年已一百零六岁,老且朽矣,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因此,拟趁我的新著《夜谭续记》出版并书赠文友之机,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未计工拙,随赠书附赠求正,并郑重告白:从此封笔。”
  马老的决定让人惋惜却又令人敬重!祈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
  “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
  《夜谭续记》的创作过程与其姊妹书《夜谭十记》近似,也经历了曲折的近40年。当初开笔不久,癌魔第二度入侵马老,住进了医院,“咋个,癌魔和他斗,落荒而逃了吗?”
  在《夜谭续记》后记中,马识途先生如此感慨,一个人只要不怕死,便會勇气百倍,一有勇气,更有力量战胜危险和痛苦。“我曾经对朋友说过,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投降’二字,我决不会就此向病魔投降,我要和病魔斗争,和它抢时间,完成这本书稿的创作。”十分敬佩不老的马老!其实,在他90多岁时,马老还坚持每天写日记和随笔,从1988年便开始用电脑写作,写了几百万字!这在一般的离休干部和老作家中都是少见的。
  2002年马老突患肾癌,顺利做了手术。当子女们事后告诉他真实的病情时,他坦然地说:“我从革命战争年代走过来,多少战友都牺牲了,我这命是捡来的,得癌有什么大不了!”那次,在北京书展会上,记者就聆听到了马老如此风趣幽默的话语:“我没有做完我要做的事呢,阎王爷却打发几个小鬼来找我,我说我不去,不去,就是不去!结果我战胜了小鬼们,健康地活下来了。”
  2016年12月,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记者在名单里看到,马老已经102岁,是本次大会年龄最长的作家。
  这么努力而艰苦的脑力劳动,身体上吃得消吗?马老对自己却是充满信心和把握,他透露说身体之所以很棒,完全是凭借着两样精神支撑:一是乐观,二是运动。另外还有两个字,就是战斗。庚子年春,全球突发新冠肺炎疫情,马老于3月4日,为支援抗疫捐款2万,并为抗疫作词、挥毫,令人感动。
  “追求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始终不移
  马识途先生少年立志,投身革命,矢志不渝。“无愧无悔,我行我素”八个字是马老的座右铭。“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革命文学。”马识途先生众多作品以革命题材为主,既是革命家又是作家的他,用鲁迅的话作了证明。
  1938年初,马老在武汉从事地下党的工人工作。在湖北省委组织部长钱瑛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钱瑛鼓励他说,“你是可以做‘职业革命家的’。”也是在这一年,他首次使用“马识途”这一名字,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报告文学《武汉第一次空战》。
  记者曾看到他在地下工作时期一张照片,1947年拍摄,两撇胡子是为了摆脱特务跟踪,紧急时刮掉。无论经历再多的曲折,马老仍能找到前进的路。正是在时代风起云涌之际,马识途先生找准了人生的方向,树立起了自己的价值观。
  读过马老小说的读者,不唯被它的内容所感动、激励,也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手法和语言所吸引。在文学创作中,他注重将自己的革命情怀与巴蜀文化联系起来,其艺术风格,用马先生自己的话来说,是在“追求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正是由于长期与人民大众接触,因而形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独特讽刺艺术风格的特色。尤其是那些描写战争的作品,如《夜谭十记》《老三姐》《找红军》《清江壮歌》……里面每一个人物都鲜活、有力,爱不释手。
  历经风云,百年逐梦终不悔。在马老回忆起出生入死、起起落落的往昔时,我们看到的是历史,是信仰……马老的精神即是终生信仰光明之精神,马老之风骨就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追求光明之风骨。“清江之水浪滔滔,壮士横眉歌且啸。为使人民求解放,拼将热血洒荒郊!东看雨花英魂远,北望长城云梦遥。雾散霞开天欲曙。红旗满地迎风飘!”马识途先生作品《清江壮歌》里这首激情澎湃的歌曲,久久回响在我的耳边……
其他文献
6月8日19点06分,曾经六演宋庆龄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肖惠芳女士因突发脑溢血,在汉口同济医院去世,享年86岁。肖惠芳1934年出生于汉口,新中国成立之初加入文工团,后来一直在湖北省话剧团工作。1978年在话剧《大江东去》中首次扮演宋庆龄,并受到宋庆龄本人亲切接见。此后又先后在《陈赓蒙难》《开国大典》等影视剧作品中五次塑造宋庆龄这一重要角色,众多剧照被宋庆龄身边的工作人员誉为“可以乱真之作”。肖惠芳的
期刊
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  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1928年8月3日出生于河北唐县。12岁那年,她离家投奔八路军,从此踏上革命文艺之路。16岁入党,面对党旗,她立下“一辈子对党忠诚,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的誓言。1950年,她在电影《白毛女》里饰演喜儿初登银幕,让观众熟知和热爱。1962年,由于在电影《党的女儿》中树立起一个坚贞无畏女共产党员不朽的闪光塑像,被评为“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  2
期刊
制作山西老陈醋需经蒸、酵、熏、淋、陈五大工序,中国调味品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颜景宗感官“犀利”,能快速鉴别醋的质量;他创新制醋技艺,善于“养曲”,精通制醋工艺全流程。热闹的太原柳巷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但这一切似乎跟颜景宗无关……他的老屋里弥漫着陈醋的味道,老人一生痴迷于酿醋工艺,已是90多岁高龄,仍和屋里的醋相伴。他常说,“没事就闻一闻醋,能杀菌消毒。”  颜景宗,外号“醋大王”,中国调味品协会技
期刊
中国羽毛球队是一支王者之师,在各种世界大赛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羽毛球在国内也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那些明星球员更是深受国人的爱戴。  大家还记得那个曾被誉为“打不死的湘妹子”的中国女羽“一姐”龚智超吗?她现在生活得怎样?  龚智超,1977年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她的父亲龚高提、母亲谌瑞容都是湘华机械厂的普通工人。她还有个哥哥叫龚智力,有个姐姐叫龚智慧,她在家里排行最小。当时,龚智超的父母还需
期刊
大美女林青霞写了一篇名叫《闺蜜》的文章,写的是香港最像亦舒女郎的职场丽人施南生。  施南生是徐克的前妻,在一起的时候,她像保护手头最贵重的珠宝一样保护着徐克的才华、灵气。如果说每个艺术家都是长不大的孩子,天生需要一个母亲似的伴侣,徐克无疑是很幸运的。  他在年轻的时候遇到了施南生。施南生对徐克的爱,不仅是男女之情,更掺杂着一个有才华的女性对才子的热爱,这个才子,是女人心中的另一个自己。施南生是真的
期刊
“远征已经完成,祖国是我的骄傲!”  日前,记者连线了中国女探险者冯静,由她发起的“行则将至”远征队一行三人,去年11月初,从南极大陆的俄罗斯新拉扎列夫科考站附近的海岸线出发,历时80天,行程1800多公里,终于北京时间今年1月25日晚7点18分,徒步抵达南极大陆难抵极,坐标S82毅6.655’ E55毅1.957’,海拔3715米。这是人类首次依靠双脚到达此地。  去年11月初,冯静和两名向导,
期刊
“流川枫”是日本漫画家井上雄彦的漫画作品《灌篮高手》中的男主角。其人物特点是英俊、单纯、面冷心热,敢于接受挑战,并永不服输。王志文向有“北电流川枫”这样一个雅号,那他这个雅号是怎么来的。  11992年,是赵宝刚从演员转行导演的第三个年头,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视剧《皇城根儿》反响平平。之后,他给自己放了一年的长假,其间,他一直在分析当时的电视剧市场,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要拍,就得拍爱情片!  于是,
期刊
正在朝阳公园举办的北京书市,是不少书迷淘旧书的好去处。在这些发黄的故纸堆中,有心有缘之人往往能发现不少宝贝。66岁的老北京人方继孝就这样淘了30多年,收藏了包括陈独秀、胡适、陈寅恪、曹禺、茅盾、巴金等在内的上万份名家书信、手稿,还出版了近20部研究专著。  集邮集到曹禺冰心的亲笔信  “收藏是一个偶然的事。”方继孝回忆,自己刚开始接触收藏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玩得
期刊
2018年,李鑫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后,参加了北大研究生支教团,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支教一年。重返北大校园后,李鑫偶尔会想起在弥渡的那一年。她有时觉得,这段时光仿佛就在昨天,脑海中的人和事还很真切;有时又恍惚感觉,这些似乎已经过去了很久。  到弥渡一中支教的北大研支团成员中,有人想走出从小到大身处的名校圈子,有人想走出习以为常的城市生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有人尝试在此寻找人生的价值。支
期刊
关于李小龙,无须做过多介绍。他的功夫电影,他的武术哲学,他的传奇故事,他的短暂人生,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您读过李小龙亲笔英文书信吗?  近日,后浪出版公司策划引进了一本《李小龙信札》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该书收集了李小龙亲笔138封信札,囊括了他生平所有的重要信件。虽然这些信件是李小龙写给家人、师长、朋友、弟子、同行和影迷的,但在今天看来,李小龙也是写给你我每一位正在翻阅它们的读者。通过阅读他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