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的OO教学法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教育分为学术性教育和技术性教育。既然教育类型不同,也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独特教学方法。由于学术性教育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所以学术性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科理论上的系统性、研究性。而技术型教育技术则主要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所以技术型院校的教师应该以技术这个对象为核心建构教学过程,采用OO(Oriented Object)即面向對象的教学法。
  一目前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职业性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的职业性院校,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但是在我国很多职业性院校教学的职业性、技术性并不凸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内容重理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从学术的角度去阐述内容,更注重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各层次职业性院校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同层次学术性教育教学内容的缩减版。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实例也大都是验证性实例,其目的主要也是为了验证所讲授知识点在理论上的正确性,对知识的应用和对技术的传承重视不足,忽视了技术这个核心对象。
  2教学过程轻用
  某些职业技术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习惯于OP(Oriented Procedure)教学法,即面向过程的教学方法(面向过程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思想。面向过程编程就是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步骤,用过程或函数实现个步骤,再依次调用过程或函数构建软件。在面向过程的编程过程中,程序员不仅要设计程序的整个框图,还要具体设计实现每一个过程和函数,编程工作量大,软件编写效率低。)。教学设计中心不重。在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考核等活动中,教师侧重知识点讲授,侧重围绕这些知识点构建整个学科理论体系。忽略了对学生掌握技术、灵活利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3教学产品发虚
  在上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影响下,某些职业院校的教学产品———学生就会发虚。一是在理论知识上发虚。二是操作技能发虚。三是在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的心态上心虚。由于学生既不具备学术性院校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无法开展理论性研究,又没有掌握实际的应用技术,因此他们在受领工作任务时,总感觉心虚。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剖析
  很多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任职能力不强的根源应该在学校教育。虽然其原因很多,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尤应引起职业院校教师的重视。
  1教学理念轻技
  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师是在OP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很多教师潜意识中也更看重教学内容的理论性,更愿意追求教学内容理论上的高层次。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或者进行教学设计时,忽略了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中理论知识与技术的主次关系。没有认识到职业院校教学中,知识是为技术服务的。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习惯于沿用OP教学模式,讲授时更偏重知识在理论上的系统性。个别教师如果理论功底不足,而又缺乏实际操作技能,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甚至以讹传讹也就不足为怪。
  2教学内容滞后
  职业性教育的最主要特征是时代性极强。但是,由于教材编写的滞后性、教材使用的周期性等,职业教育院校教材中的知识技术总是落后于日新月异的技术。比如,很多人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换成了Windows7,办公软件用的是Office2007、Office2010,服务器操作系统已换成了成熟的Windows2003 Server,但是我们的很多教材讲授的可能是Windows XP、Office 2003、Windows 2000。再比如,汽车发动技术已普遍采用了电喷,但是有些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还在认认真真地讲化油器。
  3教学设施缺乏
  对于职业技术性院校,实践性教学应该是其最鲜明的特点。随之而来的教学及实验设备在购置和更新上的投入也是很大的。但是很多院校在各种设备上的投入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办学经费的不足,无法投入;二是教学设备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定的周期,影响职业技术学校设备投资更新的动力;三是由于技术发展迅速,设备更新快,职业技术性院校在设备添加、更新上产生疲惫。
  二职业技术教育中的OO教学法
  提升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知识技术水平,就要端正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OO教学法就是一种尝试。
  (一)OO教学法
  OO(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是一种以事物为中心的软件开发思想。它有以下几个关键步骤:一是根据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二是将对象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三是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对象需求;四是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实现对象目标。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OO教学法是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思想的借用和引申。它首先对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抽象;然后将不同专业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再根据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方法引入各模块;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达成以技能培养为主旨的教学目标。
  (二)OO教学法的几个特征
  1模块化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各种技术为支撑的教育。让学生熟练、系统掌握各种技术是其重要教学目的之一。OO教学法就是把学科教学目标分解成模块,而模块就是各种设备对象及相关技术对象的有机结合体。
  2抽象化
  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技术传承与创新为支撑的教育,但不只是以某个具体设备的操作规范为其教学目的。现实生活中同类设备及其使用技术既具有很大的共性,也具备各自的差异。如果教学过程中只是就某个具体设备进行讲解,学生一旦遇到同类的但没有接触过的设备就可能无从下手。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教学,不仅要传授某类设备的使用技巧,更应该将同类设备的相关技术抽象出来进行升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信息隐藏
  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学术性教育,对某类设备或者技术中使用的背景知识,可以进行分层次隐藏。例如对于某类设备、技术的讲授可以依据培训层次,分为熟练使用某种设备、熟练使用某种设备并了解其工作原理、熟练使用某种设备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等。
  4低耦合
  耦合主要指不同对象之间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低耦合有助于使得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化对其它部分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低耦合是OO教学法的一个自然特性,因为OO教学法是一种基于某项设备及其相关技术的教学方法,这些设备及技术相互之间就是低耦合的。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只是更换交换机对下层的网卡和上层的路由就没有太大的影响。
  (三)职业技术教学中实施OO教学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理论与技术相结合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各种设备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理论与技术是辩证的关系,理论是技术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技术是理论的具体实现。只讲理论不讲技术与职业技术教育目的相悖,只讲技术不讲理论,技术就缺乏灵活性。
  2技术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一切实际活动。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根源、目的和动力。没有通过实践的技术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技术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化为学生自己的。所以教师不仅要面向技术这个对象教,更要让学生面向技术这个对象学。
  3书本技术与现实技术相结合
  书本作为知识的一种载体,它的出现必然落后于现实技术。但现实技术的发展是迅速的。因此,作为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在采用OO教学法时,各种对象的设计既要立足书本也要囊括现实中成熟的新技术,只有这样学生掌握的技术才不会脱离现实。
  三职业院校面向过程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一)理论水平更加全面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真正的理论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作为任职教育院校的一名教师,只有将技术讲授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课才能讲活。学生才能将技术学活,才能创新性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否则,所谓的面向技术对象的教学就成了照猫画虎,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技术也只能是肤浅的、散碎的。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一旦遇到类似的新的问题也必然手足无措,无法触类旁通。
  (二)实践技能更加完备
  实践是认识的根源、目的和动力。作为与学术性院校的教师相比,职业教育院校的一名教师,要求更高、更加全面。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必须经常性地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实践活动。只有教师自己能够熟练的进行各种操作,才能在讲课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三)视野更加开阔
  在信息化时代,各种知识曾几何级数增长,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难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例如作为一名网络课程的教师如果几年一贯制地停留在Windows NT时代,而不去熟悉再Windows 2003、Windows 2008、新的Unix、新的Linux操作系统中的新技术,那么他的课程难以为继。
  (四)创新意识更加突出
  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旺有重要意义。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那么什么是创新?“创新之父”熊彼得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要培养出具备创新素养的学生,必须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新知识对象、新技术对象与新的思维相整合,并在面向对象的教学过程中把这种创新思维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
其他文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年大计,教育为先。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是实施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因此高校教师的素质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面对经济的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不仅要求高校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也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高校教师基本素
期刊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扩招、学分制、并轨制、后勤社会化、自主择业等一系列变革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侧重于纪律和制度约束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显露出其弊端,管理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为使高校学生工作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则必须把高校学生管理置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实践,柔性管理应运而生。  一柔性
期刊
一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而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根本保证。  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师资队伍薄弱,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组织过程不周密,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合理。虽然学校和学院一直强调和重视实践教学,也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
期刊
一美、中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美国创业教育现状  美国院校经过50多年的不断探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创业教育模式。从总体上分析,开展创业教育主要遵循两条轨迹:第一条发展路径是以建设创业学学科为目标,主要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第二条路径是以提升学生创业素养、能力为本位,主要是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1]。美国的创业教育有如下特点:雄厚的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以及人文环境的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调了教师在整个国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课程即教师”理念,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课程资源概念逐渐被介绍到我国以后,強调教师要从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注重对周边环境中与教育对象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师范教育承担着培养我国基础教育师资的重任,理应高度重
期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勤工俭学在高校逐渐开展。“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可见,勤工俭学的本质是可获得酬金的工作,同时也是学校开展的一种教育形式。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实际上身兼双重身份———劳动者和受教育者,他们从中获得的收益也是多样性的。  一高校圖书馆接收大学生勤工俭
期刊
二自我效能感在课堂教学领域应用的理论依据  自我效能感是只针对特定任务领域而言的,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个性特质。班杜拉认为,不同活动领域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亦不同。不同的领域给人以不同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国外很多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都被等同于一个人的自尊、自信水平,但自我效能感与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把
期刊
一所大学真正的精神传承,不仅靠文章,还在于这所学校所有先贤们活灵活现的、甚至可能在学生口中已经得到了一定夸大的事迹。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大学校长跟行政挂上了钧,身上若隐若现出现了一定的官气。但是当年的复旦大学校长谢希德,虽然身为中央委员,却始终坚持着学者的姿态。她上下班都跟学生和老师们一起在班车上聊天,没有一点官气。  “文革”刚结束时,极左思想还相当严重,谢希德就提出来,要把最好的学生送出去
期刊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确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目标,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指明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地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提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从中可见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评价的重要性。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中逐步构建形
期刊
《左传》为编年体史书,其记事总体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似乎不存在主观意义上的布局谋篇问题,但另一方面从《左传》叙事完整性的角度看,打破纪年的禁锢后作者稍加整理,《左传》又确实记录了许多很完整的事件,也即是说,《左传》在保证记事真实性的同时,也尽量保证了记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此,后世众多文选中的《左传》故事是最好的佐证,这也体现了《左传》高度的艺术性及对后代文学所提供的宝贵借鉴。  我们认为,《左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