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社会新闻报道的度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新闻,是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的报道,俗称“八小时之外的新闻”。社会新闻大致可分为正面的、负面的两大类。正面社会新闻的传播,有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负面社会新闻的泛滥,则会消磨人的意志,甚至引人误入歧途。社会新闻的报道,存在着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一、社会新闻的采写
  
  社会新闻的采写,很多新闻记者都有感受:难。由于社会新闻涉及领域广阔,题材分散,由于它的趣味性、民间性、突发性等特性,记者采写存在特有的难度。笔者认为,社会新闻“采访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访路途的曲折艰辛;二是事件真相云遮雾罩;三是相关人员特别是有关层面进行阻挠。一些采访社会新闻的记者感慨地说:我们就像刑警一样地工作。
  社会新闻以动态性、事件性新闻居多。事件性社会新闻,尤其是重大突发性社会新闻是记者“必争之地”,受众极为关注,更是传媒的一大“亮”点。记者获悉线索后,应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投入采访,正所谓闻风而动,刻不容缓。当记者克服困难赶到事发现场后,就要立即进行采访。时间就是新闻,时间也就是效率。谁最先抓到报道素材,谁就可以最先发稿。否则,如果贻误采访时机,收获就要大打折扣。快速采访并非盲目采访,心中要有一个计划。先采访什么,后采访什么,在采访途中就应想好。但突发事件的现场常常千变万化,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记者应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计划,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快速采访要想获得预期成果,必须运用新闻智慧。由于不少社会新闻的发生往往渗透着某种人为因素,是“天灾”中的“人祸”,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很可能会极力阻止记者的正当采访,这时要靠记者动脑筋、想办法,力争圆满完成采访任务。记者要运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对事件的发展态势作出预测,进而策划好下一步的报道。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采访中,我们强调记者要不怕危险,要有勇敢精神,但这决不是提倡莽撞蛮干。我们提倡积极的安全观,就是记者在出色完成报道任务的同时,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避免各种伤害。对于那些危险的场合,记者不能去口头采访,而又必须报道的新闻,可用眼睛采访,记录下自己所观察到的情景。暗访也是现代记者在社会新闻的采访中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一些电视记者用袖珍摄像机,能够拍摄到公开采访时拍不到的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镜头。
  许多社会新闻虽然有突发性、偶然性特点,但这种突发性、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只要记者平时对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经常把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放在脑子里多转转,是能够较好地把握社会新闻采写主动权的。记者脑子里要装下“小社会”,凡是比较容易出社会新闻的社会各个角落、场合,如车站、码头、公园、商店、自由市场、急诊室等地,要经常放在脑子里转转、想想,怎么样了?有什么变化吗?脑子里想到了,两只脚便会自然朝这些地方迈。越是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如监狱、火葬场等,越要想到,往往采写出来的社会新闻,也就越能引发受众的兴趣和共鸣。
  
  二、社会新闻的视角
  
  社会新闻的报道,存在一个视角问题。视角决定范围,视角决定内涵。社会新闻的写作,在选题包括立意上,切记不要打黄色新闻的“擦边球”,中国特色的社会新闻应该是“红色新闻”,即健康的、积极的、有教育意义的新闻。其报道形式可以多样,“十八般武艺”都可以使用。较多采用的是消息、通讯、小故事,也可用新闻图片,写作时力求针对读者的阅读心理,采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的手法,力争写出真情、写出思想、写出故事,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
  整个社会新闻的采写要体现出“人在现场”的理念——写好“目击记”,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视其人。其中,有纯客观的描述,也有主观的认识和评论,还有的要补充一些背景及宏观的材料。目击记属亲历式报道,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事件处置者的艰巨工作、责任人的心路历程和记者的真实感受等要素应该成为写作的重点。
  不能忽视社会新闻的复杂性。社会新闻的发生,来得快,变化快,有时候背景复杂,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以独特的视角看清问题的实质,不被复杂的现象所蒙蔽,也不被事件的表象所左右,更不要被人为的因素所干扰。理性地报道客观事实真相,是我们必须倡导的,但我们更要理性地分析事件的本质,不能囿于事件本身的真实,关健是报道给读者阅读后,除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知情权之外,有什么启迪和思想意义。
  
  三、社会新闻把握的度
  
  社会新闻这些年日益受到我国媒体和受众关注。不少社会新闻宣传了社会的新风尚、好人好事,揭露、抨击落后、低级的社会习俗和形形色色的迷信现象,社会效果是好的。另一方面,一些媒体,特别是某些都市报、小报,在新闻报道上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新闻事件的报道细致描写淫秽、色情,如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女体盛宴”,个别媒体竟然细致描写,不堪入目;炒作明星影星的绯闻、隐私和各种无聊琐事;一些犯罪案件的报道详尽展示作案手段和血淋淋场面;宣扬各种低俗文化与习俗,如成都、沈阳个别报纸2003年4月“客观”报道成都市一对名贵宠物犬举行中西合璧的隆重婚礼,详尽描述了它们的“结婚礼服”、特别的红色婚车、在婚礼进行曲下举行婚礼,现场“热闹非凡”;宣扬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如一些媒体渲染伪气功表演;炒作某些特殊人物;其他失实报道,等等。编发这些低俗的报道,在读者和观众中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非常不负责任。
  从古今中外许多失实报道中可以发现,社会新闻失实现象最为严重。上海的《新闻记者》杂志从2001年起,每年都推出十大假新闻盘点。细细分析之,很容易得出社会新闻是虚假新闻“重灾区”的结论。避免社会新闻失实最有效的办法,除了在新闻观上解决猎奇的问题外,记者一定要在采访上下功夫。具备务实求真的采访作风,深入采访。在采访中,对了解到的情况要勇于怀疑。但怀疑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把调查搞得更深入,防止记者受骗上当导致报道失实。为防止有的社会新闻发表后产生负面效应,要正确把握好社会新闻报道的度,根据笔者体会,在写作时该注意把握以下“规则”:
  善于取舍,详略得当。社会上确有凶杀、奸情、乱伦、盗窃、赌博、腐败等丑恶现象,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给读者,要考虑舆论导向和社会效果。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要严格选择和取舍。否则报道会有宣扬阴暗面甚至教唆犯罪之嫌。要提炼出正确的主题。有家小报登了一条社会新闻,标题为《少见》,副题是《妻子与人私通丈夫借机敲诈》,全文报道了丈夫如何对私通者敲诈一步步加码,最后丈夫受到法律制裁。新闻重点在批判丈夫“敲诈”,对于私通行为却不加谴责。这种单方面的报道,读者得不到全面的教化效果。
  奇异现象,解释明白。自然界中有许多奇特现象,在报道时要给予科学的解释,否则很容易被迷信所代替。如有个农村妇女一连生了四胎,婴儿都是生下就死了,村上人说这妇女是“妖精”变的。当第五次怀胎时,她去了一家大医院作检查,发现夫妇均系稀有的特殊血型。后经给婴儿换血,婴儿得救了,这名妇女也摘掉了“妖精”的帽子。
  雷同题材,找出特点。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以及对坏人坏事的揭露批判等雷同题材,往往除时间、地方和人名不同外,基本事实和情节几乎相同。遇到这类题材要抓住其特点。
  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讲究品位,反对庸俗。我们追求健康、积极的情趣,要求有趣不俗,有益无害,对情趣要求有所选择,反对一味猎奇,反对“有闻必录”。而西方有些记者,则是偏重一方,为了迎合和刺激受众的某种变态心理、低级趣味,不惜猎奇,“有闻必录”,他们全然不顾报道的负面影响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作者单位:江淮时报社)
其他文献
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以与时俱进的创新打造辅政而亲民的时政新闻节目,打造有吸引力有观众有市场的时政新闻节目,使之卸下冰冷生硬、干瘪空洞的面罩,散发光度和热气,呈现
在工作中,我们一直致力于做一个好人,也致力于把事做好。结果发现,原来做事与做人是个永不平衡的天平。又想做好事,又想做好人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罢了。在做人和做事方面你是如何
在全国纸质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新闻同质化已经成为困扰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对地方都市报而言,由于新闻来源单一等原因,日趋严峻的新闻同质化不仅暴露出报纸自身特色的缺乏,更降低了报纸的影响力,甚至为其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作为地方都市报的一名一线记者,数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经历,使得笔者对此的体会尤为深切。在此,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供参考。    一、新闻同质化的一项小型调查: 
本刊讯 近日,由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动力”)研发的“天然气输送用燃驱管线压缩机组研制开发”项目进行了国家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议。专家鉴定组一致认为:该机组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其中压缩机效率、调节范圍、防喘裕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是陕鼓动力承接的“靖边至西安天然气输气管道三线系统工程(二期)燃气轮机驱动离心压缩机组项目,是“气化陕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读者评报在业内不算是新鲜事,但长年坚持让读者对每一期、每一版、每一篇稿件进行评判,读者评报“常态化”,这在目前国内可能还是少见的。《安徽日报农村版》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
20多年前,在中央政策的感召下,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顿时民工潮涌,席卷神州。有关专家指出,“民工潮”持续20多年来,这一特殊群体的总数已经超过1.2亿人,且数量还在增长,其流动的范围也在继续扩大。  20多年间,各类媒体以不同的视角,一直持续不断地关注和报道这一庞大的群体。《安徽经济报》作为一家省级财经类报纸,也一直将农民工群体作为报纸的关注和报道重点。在我们关注性报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20年间
本刊讯 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第一条LNG生产线已于近日正式投产。  亚马尔项目是全球最大的北极LNG项目,也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議提出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对中国海外能源合作、提升中国在世界能源市场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油全价值链参与该项目运作,持有该项目20%的股份。  据悉,该项目第二条、第三条生产线将陆续投产,届时亚马尔项目将具备每年1650万吨的生产能力,
1临床资料患者,女,15岁,因“双眼视力差且逐渐加重10a”于2005年11月28日到我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手动朋艮前,左:手动/眼前;右眼角膜中央带状变性,前房中央1CT,周边1/3CT,瞳孔膜闭,晶
一名称职的新闻摄影记者不仅要能拍出好的照片,而且还要能写出精美的说明文字(包括提炼标题)。但是有些新闻摄影记者习惯于重视拍摄照片,而轻视文字写作。文字修养和语言表达的能
震前怪夜    时隔32年,66岁的吴应坤仍清晰记得那个诡异的夜晚。  1976年7月27日晚,唐山大地震前夕。“那晚好热。”时为唐山钢铁公司质检员的吴应坤,晚饭后早早躺在床上。蒸笼般的闷热让他辗转反侧,百无聊赖中他起来撵狗。但那只原本性情温和的老狗此时却紧张得如临大敌,不愿入窝。周边邻居的鸡也异乎寻常地乱叫起来。天边偶尔闪现的蓝光让吴应坤倍感不安。  同样心绪不宁的还有唐山二五五医院传染科护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