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冯万如先生,字醉墨居士,原籍江苏泰州。擅楷、行、隶、草等书体。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香港书法协会会长、香港硬笔书艺会秘书长、墨华轩书法艺术学院创办人、书法导师,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担任香港服装业总工会会务顾问、江苏省泰州市旅港同乡会副会长、江苏省靖江旅港同乡会会长等职。
如果说文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助推中华文明延绵发展,那麽书法则是文字的语言,以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表现艺术,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声的乐。中国书法界,湧现出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唐寅等耳熟能详的名家,而冯万如先生,正像前人一样,追逐着自己的书法之梦。正是一代代书法爱好者在书法技巧的不断探索中,让书法在文化瑰宝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因缘起,而聚合
冯万如先生出生成长在泰州靖江,年少时,对书法就很有兴趣,常买字帖临摹,按他的话说,那时候还谈不上书法,只是喜欢写字。在家乡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之後,跟从父亲来到香港。1983年,当时对书法兴趣浓厚又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结识余寄梅、余寄抚两位书法名师,得到了老师的指点,他书法之路逐渐清晰。在1985年,两位老师带队到华南师范大学的汉语文化中心,培训了九个月的书法基础,从技法到理论的学习,完成了书法证书课程,这段时间系统的学习,让冯万如先生打下扎实的书法功底,也预示着经过多年的铺垫,他真正踏上了书法之路。
回忆往昔,他仍然十分感激两位余老师,虽然他从没正式拜入他们名下,但二位老师对他的发掘、培养,才成就了今天在书法上的造诣,在他心中,也一直以恩师敬待。之後,因为书法,结识了众多书法界的朋友,切磋技法,相互学习,渐渐地,在楷、行、隶、草等书体中,有了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
可以说,冯万如先生的人生轨跡,因书法而改变着。在书艺的世界里,他万般投入,每一次创作,都心无旁骛,下笔有神,他很享受书法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书法,也传递着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生生不息,每一笔都是对生活的歌颂。
君子之交,与笔会友
传统观念中的文化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这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居士等,都是後人熟知。
冯万如先生号醉墨居士,斋名墨华轩。醉墨居士,顾名思义,醉心墨宝,说明其志趣所在。而别号的由来也费了些功夫,“当时我想给自己取一个别号,当时也有想到‘铁笔’或者‘百变书生’,後来想到居士,郑板桥叫板桥居士,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灵感一现,我就取为醉墨居士。”对於一位书法家,如何取一个别号是一件讲究的事情,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不为利禄的志趣。
冯万如先生勇於探索,多种书体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他书法作品早在1990年就荣获西安国际硬笔书法大展的优秀奖,1996年他担任全港中文硬笔书法公开大赛评判,1997年获邀参展《中日新硬笔书法家作品邀请展》,2006年担任全港书法公开大赛评判,2008年获全国规范汉字公开大赛二等奖,2010年获邀为香港庙街两端牌坊题字,2011年担任工联会主办全港书法大赛毛笔组首席评判。所获荣誉数不胜数,荣誉背後是勤奋的练习与付出。
为了更高技法的书法追求,冯万如先生有幸结识了众多书法界的朋友,並加入了诸多书法协会的社团。早在80年代後期,他即加入了香港硬笔书法协会,“香港硬笔书法协会由黄柱河先生创办,集结了一众爱好书法的朋友,当时来说,香港书法类的协会也就三五家,在社团中认识了很多笔友,学习他们的长处,增加对各类型书体的了解,受益良多。”而香港书法协会同样由黄柱河先生创办,现今冯万如先生担任会长,秉承着弘扬中华文化,推广书法艺术的理想,带领着同仁们积极推广书法艺术,翰墨豪情承前启後,中华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他的家人对此十分支持,女婿更是花重金购置会所,供香港书法协会使用,没有後顾之忧,纯粹是为了书法的的更高追求。平时,冯万如先生都忙於书法的探索和授课,他接下来八个书法培训班,开班授课,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开班授课,书法传承
如今电脑手机等新科技的普及,人们运用笔写字的时间骤减,但是即便如此为什麽还要学习书法?冯万如先生的解释足以让人们唤起对书艺的向往。“第一,随着中国的崛起,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世人开始从文化的视角了解中国,而书法正是独特的中国元素;第二,人们经济条件好了,不用为温饱发愁,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书法就是缓解压力充实精神的很好选择;第三,练习书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气功,善书者长寿,很多书法家如齐白石柳宗元都是高寿,此外还可以因为书法结交很多朋友。”
他把对书法的理解,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在二十几年我就教硬笔书法,那时候学硬笔的人很多,开支票做会议记录都比较实用,在十年以前慢慢转变,人们开始推崇毛笔的艺术性。”他的教学经验也验证着人们更加追求书法的艺术性。
他的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夯实基础,而特色之处在於每个班他都会选举一个班长,负责在他教学课程的录製,“因为很多学生可能看不太清楚,录製下来放在班级的交流群里反复练习。”他以开放的方式,让书法更有吸引力,借助现代科技,广泛传播书法的妙趣,在互联网上,感兴趣的人可以搜到他的教学视频,此举也被学生们讚赏不已。
除了书法界的职务,冯万如先生还担任着香港服装业总工会会务顾问、江苏省泰州市旅港同乡会副会长、江苏省靖江旅港同乡会会长等职,积极参与家乡和香港的公益活动。工联会的朋友知道他书法上的才能,每年都会邀请冯万如先生上街写挥春,为街坊免费提供帮助。
为了迎接农历新年到来,很多人家都有贴挥春的习俗.其实挥春的款式很多,总括来说都是一些吉利的词句,目的是祈求在新的一年有好运降临。冯万如先生带领着学生们,从农历十一月中旬开始的一个月里,每天忙碌在各个街道,挥毫助兴,为街坊送上春节的祝福。挥春时的墨水都是特殊材质配置而成,金光闪闪,烘托喜庆的氛围,也通过挥春的活动,许多学生得到锻炼,在书法上长进不少。
2012年,冯万如先生出版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集,他的好友中国古文字艺术学会会长中帑先生在书序中说道:“他成功秘诀,是谦虚好学,平易近人,将昔日听到、看到的文理真意及相关滋养,像甲骨文一样刻在脑海深处,需要时再把内心世界的情愫,像拓片一样,综合、灵活的升华在他的作品中。”
这段话概括他的书法成就再合适不过,即便如今在书法界有口皆碑,但他依然保持着对书法纯粹的热爱,遒劲有力的每一笔,力透纸背的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把中国书法发扬光大,这就是他追逐的书法梦!
冯万如先生,字醉墨居士,原籍江苏泰州。擅楷、行、隶、草等书体。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香港书法协会会长、香港硬笔书艺会秘书长、墨华轩书法艺术学院创办人、书法导师,同时他也积极参与社会工作,担任香港服装业总工会会务顾问、江苏省泰州市旅港同乡会副会长、江苏省靖江旅港同乡会会长等职。
如果说文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助推中华文明延绵发展,那麽书法则是文字的语言,以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独创的表现艺术,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声的乐。中国书法界,湧现出了王羲之、颜真卿、苏轼、唐寅等耳熟能详的名家,而冯万如先生,正像前人一样,追逐着自己的书法之梦。正是一代代书法爱好者在书法技巧的不断探索中,让书法在文化瑰宝中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因缘起,而聚合
冯万如先生出生成长在泰州靖江,年少时,对书法就很有兴趣,常买字帖临摹,按他的话说,那时候还谈不上书法,只是喜欢写字。在家乡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之後,跟从父亲来到香港。1983年,当时对书法兴趣浓厚又不知何去何从的他,结识余寄梅、余寄抚两位书法名师,得到了老师的指点,他书法之路逐渐清晰。在1985年,两位老师带队到华南师范大学的汉语文化中心,培训了九个月的书法基础,从技法到理论的学习,完成了书法证书课程,这段时间系统的学习,让冯万如先生打下扎实的书法功底,也预示着经过多年的铺垫,他真正踏上了书法之路。
回忆往昔,他仍然十分感激两位余老师,虽然他从没正式拜入他们名下,但二位老师对他的发掘、培养,才成就了今天在书法上的造诣,在他心中,也一直以恩师敬待。之後,因为书法,结识了众多书法界的朋友,切磋技法,相互学习,渐渐地,在楷、行、隶、草等书体中,有了自己独到的心得体会。
可以说,冯万如先生的人生轨跡,因书法而改变着。在书艺的世界里,他万般投入,每一次创作,都心无旁骛,下笔有神,他很享受书法给生活带来的乐趣。书法,也传递着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生生不息,每一笔都是对生活的歌颂。
君子之交,与笔会友
传统观念中的文化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这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如唐代李白的青莲居士、杜甫的少陵野老、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明代唐寅的六如居士、清代郑燮的板桥居士等,都是後人熟知。
冯万如先生号醉墨居士,斋名墨华轩。醉墨居士,顾名思义,醉心墨宝,说明其志趣所在。而别号的由来也费了些功夫,“当时我想给自己取一个别号,当时也有想到‘铁笔’或者‘百变书生’,後来想到居士,郑板桥叫板桥居士,宋代苏轼的东坡居士,灵感一现,我就取为醉墨居士。”对於一位书法家,如何取一个别号是一件讲究的事情,别号是使用者本人起的,不像姓名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标榜使用者的某种情操。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之类就是为了表示使用者不为利禄的志趣。
冯万如先生勇於探索,多种书体得心应手,融会贯通。他书法作品早在1990年就荣获西安国际硬笔书法大展的优秀奖,1996年他担任全港中文硬笔书法公开大赛评判,1997年获邀参展《中日新硬笔书法家作品邀请展》,2006年担任全港书法公开大赛评判,2008年获全国规范汉字公开大赛二等奖,2010年获邀为香港庙街两端牌坊题字,2011年担任工联会主办全港书法大赛毛笔组首席评判。所获荣誉数不胜数,荣誉背後是勤奋的练习与付出。
为了更高技法的书法追求,冯万如先生有幸结识了众多书法界的朋友,並加入了诸多书法协会的社团。早在80年代後期,他即加入了香港硬笔书法协会,“香港硬笔书法协会由黄柱河先生创办,集结了一众爱好书法的朋友,当时来说,香港书法类的协会也就三五家,在社团中认识了很多笔友,学习他们的长处,增加对各类型书体的了解,受益良多。”而香港书法协会同样由黄柱河先生创办,现今冯万如先生担任会长,秉承着弘扬中华文化,推广书法艺术的理想,带领着同仁们积极推广书法艺术,翰墨豪情承前启後,中华文化更加源远流长。
他的家人对此十分支持,女婿更是花重金购置会所,供香港书法协会使用,没有後顾之忧,纯粹是为了书法的的更高追求。平时,冯万如先生都忙於书法的探索和授课,他接下来八个书法培训班,开班授课,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开班授课,书法传承
如今电脑手机等新科技的普及,人们运用笔写字的时间骤减,但是即便如此为什麽还要学习书法?冯万如先生的解释足以让人们唤起对书艺的向往。“第一,随着中国的崛起,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文化得到重视,世人开始从文化的视角了解中国,而书法正是独特的中国元素;第二,人们经济条件好了,不用为温饱发愁,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书法就是缓解压力充实精神的很好选择;第三,练习书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气功,善书者长寿,很多书法家如齐白石柳宗元都是高寿,此外还可以因为书法结交很多朋友。”
他把对书法的理解,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在二十几年我就教硬笔书法,那时候学硬笔的人很多,开支票做会议记录都比较实用,在十年以前慢慢转变,人们开始推崇毛笔的艺术性。”他的教学经验也验证着人们更加追求书法的艺术性。
他的教学理念,注重因材施教,夯实基础,而特色之处在於每个班他都会选举一个班长,负责在他教学课程的录製,“因为很多学生可能看不太清楚,录製下来放在班级的交流群里反复练习。”他以开放的方式,让书法更有吸引力,借助现代科技,广泛传播书法的妙趣,在互联网上,感兴趣的人可以搜到他的教学视频,此举也被学生们讚赏不已。
除了书法界的职务,冯万如先生还担任着香港服装业总工会会务顾问、江苏省泰州市旅港同乡会副会长、江苏省靖江旅港同乡会会长等职,积极参与家乡和香港的公益活动。工联会的朋友知道他书法上的才能,每年都会邀请冯万如先生上街写挥春,为街坊免费提供帮助。
为了迎接农历新年到来,很多人家都有贴挥春的习俗.其实挥春的款式很多,总括来说都是一些吉利的词句,目的是祈求在新的一年有好运降临。冯万如先生带领着学生们,从农历十一月中旬开始的一个月里,每天忙碌在各个街道,挥毫助兴,为街坊送上春节的祝福。挥春时的墨水都是特殊材质配置而成,金光闪闪,烘托喜庆的氛围,也通过挥春的活动,许多学生得到锻炼,在书法上长进不少。
2012年,冯万如先生出版了自己的书法作品集,他的好友中国古文字艺术学会会长中帑先生在书序中说道:“他成功秘诀,是谦虚好学,平易近人,将昔日听到、看到的文理真意及相关滋养,像甲骨文一样刻在脑海深处,需要时再把内心世界的情愫,像拓片一样,综合、灵活的升华在他的作品中。”
这段话概括他的书法成就再合适不过,即便如今在书法界有口皆碑,但他依然保持着对书法纯粹的热爱,遒劲有力的每一笔,力透纸背的每一个字,都是中华文化的延续传承,把中国书法发扬光大,这就是他追逐的书法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