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泥”传奇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890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曾经和所有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锄,秋收冬藏,不断地重复着安定平和而又单调的小农生活。然而,和一般农民不同的是,在他的心底,蛰伏着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梦想。终于,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从此,开始了他的——
  
  偶睹抢险现场 激发发明灵感
  
  1982年,王衡回老家天津探亲时,赶上开滦煤矿发生特大水害。他看到成车皮的抢险物资送往煤矿,成麻袋的大豆填进了钻井里面。实际上,当时是利用大豆遇水膨胀的原理来抢险应急。这个场面让他很受刺激,终生难忘。
  所谓地下水害,就是地下建筑工程受到地下水的侵泡后,出现严重渗漏的状态。大型地下工程普遍都是由钢筋水泥浇筑的,但普通水泥结构只有支护作用,不具备防水功能,一旦遭遇地下水浸泡,就会形成渗漏,给生产或生活带来不便,情况严重的,就形成了灾害。
  回家的路上,王衡反复思考,为什么不研究个材料,代替大豆呢?王衡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不仅是煤矿,在人防、城建、铁路等行业都存在着地下水害的问题,而且这是一个世界性工程难题。如果能发明一种掺到水泥里,让水泥凝固后既不影响强度,又有防水功能的防水剂就好了——王衡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说干就干。取得妻子的支持后,王衡拿出了家里的积蓄,开始了他的防水剂研究。
  


  矿井水害,这是多少专家都没有攻克的难题。王衡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凭着一腔热情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折腾开了。
  
  连遭挫折失败 拷问英雄梦想
  
  一切从零开始。由于不懂水泥的性能,光了解摸索和水泥的方法,就用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和水泥不成问题了,他决定往水泥里加点儿新东西。
  王衡想,塑料布是不透水的,这个东西加到水泥里面再形成一个塑料布的时候,肯定是抗渗能力强。他就把这个物质加到水泥里面去。
  几个月后,王衡觉得自己的研究有了阶段性的成果,于是得意地展示给乡亲们看。他在墙上抹了大约一平方米,刚抹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赞赏,说干活挺好干,挺柔,挺好的。可是三天以后,抹上去的水泥墙面全裂开了,一平方米大的墙面裂得没有一块完整的地方。
  乡亲们七嘴八舌,有人说王衡不务正业,有人好心劝说王衡别瞎折腾,这里吃水都困难,想弄出治水的东西,肯定不行。王衡尴尬、懊恼地承受了发明中的第一次失败。
  王衡决定换个做法。他选了几百种有膨胀性能的无机物,一样样买来加进去,却没有一次满意的结果。面对一次次的失败,王衡感觉到应该改变一下思维。最后他就干脆停下来,决定出去走一圈。他走访了很多相关单位,了解了一些专业知识,知道了水泥的酸碱度等一些理化属性和技术参数的意义,收获还真不小。他又一次信心百倍地投入了实验。
  
  梦想渐成希望 英雄前路正长
  
  与第一阶段相比,这次他的目标清晰了不少:先制作出供试验用的水泥饼,然后再专攻抗渗性能。不久,试验初见成效。
  因为买不起仪器,王衡就在家里弄个水盆,做成个水泥饼子放在里面泡,用这种简陋的方法来检测水泥的抗渗性能。王衡相信,总有一天,他能碰对一种物质,和进去就能让水泥具备抗渗性能。
  将近一年半的时间,他整天做这个水泥饼子。
  熟能生巧。试验做多了,就摸出了规律。水泥饼往水里一放,就知道行不行。有一天,做水泥饼时,王衡发现手下的感觉非常特别,他决定按原定的配方多做几个水泥饼,仔细观察这组的情况。
  他把水泥饼泡进水里,冒了两三个泡就没有泡了。打开一看,就湿了很少的一点点,里面是纯白的。
  王衡依稀看到了成功的希望,这时,家里的积蓄已经被他花光了。两天后,他带上妻子东挪西借的200块钱,背着水泥饼出了门。
  
  看似一箭之遥 如此千辛万苦
  
  王衡第一站去的是洛阳,但是,做一次抗渗试验需要3000元钱,不交费不能做。这对两年来做试验用光积蓄的王衡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
  王衡进退两难,他该怎么办呢?难道他的发明就这样因为没钱而中断吗?
  天无绝人之路。一位热心人介绍王衡到南京人防办的一个材料试验室去试试,他连夜踏上了开往南京的列车。在南京,王衡的材料被允许免费检测。但检测的结果还是未能达标。
  王衡留在南京修改材料配方。而购买各种材料的费用却是一大笔开支,王衡必须节约手中的每一分钱。
  为了省钱,王衡不坐车,不下饭店,每天买两片一毛六的方便面充饥。结果,两个月过去了,还没有改出样本来。
  迫于经济压力,他决定回山西老家改进材料配方,然后再来。
  那年,他往返南京好几次,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一年后,一项项检测指标陆续接近合格了。
  
  成功如期而至 好事接二连三
  
  一天早晨,王衡去实验室咨询试验结果,负责人见面就说,老王给你报个喜,你成功了!王衡当时就愣了(图2)。
  


  王衡的防水材料性能达标的消息在试验室传开了,有人让他去试试这种材料的防水性到底如何,于是,王衡被接到工程兵南京某部。
  到了渗水现场,忙活了两个小时,把渗漏问题解决了。对方很高兴,说,你干脆给我发两吨货过来算了。
  至此,王衡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发明,签下了第一份订货合同(图3)。
  


  从此以后,五吨,七吨,20吨,订单接踵而至,王
  
  挑战技术峰颠 摘取梦想桂冠
  
  有一天,他偶然获得了一个下矿井的机会。
  王衡到了井下一看,不禁大吃一惊,渗漏的严重程度是在地面上根本看不到的,也是想象不到的。
  地下工程水害按照水量和压力分为渗、淋、涌、泄四种。从前王衡的防水材料是治理水量不大的渗水,对水量较大、带有一定压力的淋水就不管用了。
  当时,巷道开出以后,要先喷水泥浆来固定巷道上方的碎石块,但是因为水泥防水性能不好,遇上多水地带,经常出现淋水现象,矿工们或是顶水作业,或是在齐膝深的水中作业。王衡想能不能研制一种顶着水也能喷上去的防水剂呢?
  针对现场的渗漏状态,王衡一遍遍修改配方,一次次下井试喷。6个月后,针对淋水问题的防水剂研制出来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大约两千米的巷道全部按这个方法做完了。王衡在特大型有水的环境中间,做出来了一个比较干燥的巷道。工程特别漂亮!客户喜出望外。
  这种防水剂经当时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鉴定,各项指标全部合格,于是迅速在全国推广。10多年来,先后被40几家煤矿使用,效益巨大。王衡申报的地下工程水害防治新技术,也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了利国利民的大发明,王衡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水害防治专家。(图4)
  


  
  英雄不问出处 天下志士共勉
  
  掌声平息之后,人们忽然想起,他不过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山西农民!他激情演绎的英雄梦想,令人拍案惊奇。
  惊奇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是什么力量让“农民”和“专家”这两种身份重合在了一起?仅仅是因为一个美丽的梦想?还是因为他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可以想见,1982年开滦煤矿水害的抢险现场,围观的人一定很多,当时闪过发明防水剂念头的人应该不止王衡一个,可为什么功成名就的人单单是王衡?
其他文献
摘要 经初步的健康人预试验、短期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逐饮法治疗重症心力衰竭有一定疗效,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针对目前中药治疗心衰的速效制剂相对缺乏的现状,逐饮法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逐饮法;重症心力衰竭;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 R54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75-2156(2009)04-0010-01    随着人群年龄老化,心脏病的发病率增加,心力
期刊
1 POVAS的发展
期刊
十八世纪末期,芬兰的驼鹿种群几近走到灭绝的边缘,但从二十世纪30年代起,驼鹿在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及良好管理下,数量迅速增长,目前,每年猎杀的驼鹿可提供大约1.5万吨鹿肉。芬兰驼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自然资源才能可持续地发展。  欧洲驼鹿,在美国又称之为北美麋,上世纪20年代曾在芬兰濒临灭绝。在芬兰被瑞典王国统治的700年间,驼鹿曾是贵族们参加王室狩猎的主要捕杀对象,但到了十八世纪末,
期刊
海洋学家把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称为“深海”,那是一个几近完全黑暗,海水冰冷彻骨,而且水压极高的世界。水深每增加10米,海水的压力就增加一个大气压。  就在100多年前,科学家还不知道深海中有生物,他们认为深海是彻头彻尾的不毛之地。今天,人们已经在深海中发现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认识到深海同样是生命的乐园。不过,任何生物要想在深海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没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能力是难以胜任的。如果人类赤身裸
期刊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1981年,一种叫舞毒蛾的森林害虫在美国东北部的橡树林大肆
期刊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是当今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调侃。且不管对错与否,人们将疾病与有驱鬼推磨之能的孔方兄视为个人喜恶的两个至极,不是没有道理的。且不说每年都要遭遇三五次的感冒发烧。坏肚子拉稀;不久前令人们谈之色变的“非典”;仍是不治之症的癌症以及春风吹又生的“禽流感”,就是那些层出不穷的如“办公室综合症”、“星期一综合症”等也是让人们应接不暇。而如今,随着全球气候的无常变化,科学家、医生们
期刊
提及“与狼共舞”,人们会马上想到那部由好莱坞巨星凯文.科斯特纳执导并主演的同名大片。这部描写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冲突故事,宣扬人与人、强势与弱势之间应相容相惜、和平共处为主题的大片,因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感触,从而获得了7项奥斯卡大奖。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若要人与真真正正活生生的狼“共舞”,在多数人看来那无异于找死,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在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童话故事中,狼“扮演
期刊
你可能在上海附近见过混杂着泥沙的黄色的海,你也可能在青岛见过因为很多浮游植物而呈现绿色的海。不过大多数人对于“海的颜色”这个话题,第一反应还是“蓝色”。为什么是“蓝色”?海真的是蓝色的吗?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光线在水中的传播吧。当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时,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基本上就是直接一头扎进水中,勇往直前直至被完全吸收。而蓝光、紫光这些波长较短的光,却是只要稍微碰壁,就会向
期刊
一、这里的沙丘会“唱歌”    大漠的浩瀚与苍凉,给世人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感和奇特的韵味,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喜爱的地方。但是有一处沙漠会“唱歌”,不能不让人惊叹。(图1)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其沙漠中有一处沙丘经常会发出浓重而悠长的轰鸣声。这声音仿佛来自远古,它穿越时空,在天地间回荡,像是上苍对芸芸众生的神秘召唤,让听到这种天籁之音的人心存敬畏。这里也因此而得名叫“响沙湾”。当地的蒙
期刊
长城内外,陆上交流    连云港是江苏省沿海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之一(图1),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在东西方贸易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欧亚大陆桥,指的是贯穿欧亚大陆,西起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东至连云港的一条重要交通线,它承担着欧亚大陆各个国家彼此贸易往来的陆地运输。也许是一个巧合,在2000多年前,还有一条线由西向东贯穿着中国大陆,那就是长城。  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