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是世界上除了“母亲”以外,最温馨的词。
  有两种人,大概对故乡的概念要淡一些。一种是在故乡终身厮守的人。生于兹,长于兹,老于兹,“故土难离”。有说不完的乡情、乡音,有说不完的故乡。但也缺少距离感,也就缺少了乡愁的美感。另一种是城里人,苛刻一点说,单从字面理解,城和乡就是泾渭分明的两种人类生存状态。城里人有故居、故友,有说不完的故事,但却难以和“乡”相搭,难以体验“乡”的感觉。那生长着绿色的生命和充满金色希望的土地上,那遥远的切割天地的地平线,那华发回溯久远的童年,那现实和曾经梦一般的存在感,在种种对比、回忆中,故乡便愈发显现出深刻的内涵了。我理解,故乡在词典的诠释中,应加入“温馨”的含义。
  故乡情浓的,应是少小离乡,在城市打拼到老,或在异域他乡,孤独羁旅之人。
  城市,这源于庄稼地却“高于”庄稼地的水泥庄园,诱惑了多少人背井离乡。但是,多少人一旦年老,最思念的,恐怕还是故乡。“叶落归根”成为外乡、外域华人的共同心曲。
  从小生于城市,本与“故乡”一词无甚瓜葛。但却有幸,儿时在“老家”生活过一年,有了故乡的体验。
  老家,就是祖籍,履历表上称作“籍贯”。那是祖辈的故乡。我的老家一直是我的自豪:大连旅顺。一个人倘若一生中没有在老家生活过,那老家就不一定就是故乡。
  我喜欢奶奶这个词,亲情,尤其在老家——我祖辈的故乡,我的故乡。奶奶鹤发童颜,端庄和蔼,像《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就为此,我对电影《红灯记》有特别的感情,曾经一天内连看4场。
  那一年,奶奶还未到60岁。一双小脚,永远的青布褂,青鞋,白袜。领着我,走在回故乡的小路上。频频大声向路边田里干活的乡亲们打着招呼。人们惊喜的眼光和询问,换来奶奶宏声自豪的回答:这是俺大孙子,从哈尔滨来。那具有辽南和山东坚硬骨骼般的重音,如歌唱的低起高行却又重重落地的尾音,让我终生以为,大连话是最好听的乡音,也是最能代表性情的语音之一。
  后来我才懂了,一向低调,语音和蔼低缓的奶奶,那天高调的原因:不到30岁守寡,独育3个子女。因父亲是长子长孙,奶奶才没有被赶出家门,保住了祖宅;辛勤劳作,供子女上学,后来都去了大城市,成为国家干部。如今,又一个长子长孙“返乡”,奶奶的心情,不亚于光宗耀祖的游行。姑姑透露过奶奶喜欢我的另一个原因:我的叔叔,在5岁时死于天花,我和他长得一模一样。“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我一人独占。
  有人说,故乡,是用来回忆的。也有人说,回忆故乡,人就老了。
  我不愿苟同。因为,几十年来,我时常想起,祖辈的故乡,我的故乡,每每想起都会“走神”。回忆是一张滤网,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几乎都是美好。就是痛苦,也都发酵成了一种营养。
  今年,是奶奶去世33周年。前些日子在电视上又看了一遍《红灯记》,不禁泪流满面。我怀想起奶奶的鹤发童颜,她的端庄和藹;那一双小脚,永远的青布褂,青鞋,白袜;那低起高行,却又重重落地的尾音……
  仿佛又推开那扇被称作“故乡”的门。
  责任编辑:秀 丽
  美术插图:可 可
其他文献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苔》的诗,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在浩瀚璀璨的中国诗海中并不出彩,鲜为人知。直到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与悠扬婉转的流行民谣音乐相遇,竟迸发绚丽的火花。一夜之间,它从三百年的孤独沉睡中被唤醒。  支教老师梁俊带着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动情地演绎了这首小诗,演唱视频全网播放突破5000万,传播量超过了过去三百年来的总和,被千百万中国人记
期刊
单车,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一种价格低廉的代步工具。  而对于单车一族来说,单车几乎是我们业余生活的全部,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都要与单车相伴了。骑车上下班、郊游、聚会、参加各种活动,不骑车的时候就是保养车子,聊天的话题离不开单车,离不开骑行,开口闭口就是拉爆、破风、踏频、齿比这些专业术语;即使上网,也是为了搜寻骑行路线、学习单车知识,偶尔上网店看看,八成是为了淘骑行装备
期刊
何为风流?   李白嗜酒,大醉,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为风流。明人张岱,晚年著《陶庵梦忆》回忆年少过往,叹息“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白黄昏”,闲适之心,不失为另一番风流。而早在公元三世纪,《列子》里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杨朱》篇,反映了人们的外、内两个层面的“风流”:“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之
期刊
小时候,特别盼着过年。  这一个年刚刚过完没几天,就开始盼着、数着过下一个年了。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女孩子还可以扎上几条鲜艳漂亮的绫子。过年还能分到几块糖和几个冻梨,还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还有炒瓜籽。晚饭后还可以拎着用红纸或者粉纸糊的小灯笼和小朋友们一起到户外玩耍。有时候不小心,摔个跟头灯笼破碎了,或者风大把纸吹着了,就哭得小脸儿像花蝴蝶一样。每到过年,还能和小弟弟一起抢几个小洋鞭儿放。过
期刊
2017年的冬天,暖冬。我们从深山里回到老家,和奶奶一起晒太阳。  奶奶今年九十有六,身子骨硬朗,可腿脚不便。暖暖的冬阳晒在身上,舒服极了。小狗狗依偎在奶奶脚下,母鸡在地上觅食,骄傲的公鸡踱着方步,头东扭扭,西扭扭,像一位保护神。奶奶坐在古铜色的竹椅上,懒慵慵地晒太阳,眯着眼,打着盹,发出均匀而细小的鼾声。我们坐在奶奶的身边,静静地欣赏奶奶:圆圆的脸盘,白白的皮肤上透着褐色的老年斑,格外打眼,村里
期刊
我娘,姓康,名招香,出生在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娘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妇女。8岁被外公送给一户有钱的人家做童养媳,娘看不起那户人家的男人,一直不愿成婚,但娘没办法,始终无法脱离童养媳的苦海。  新中国成立后,娘一直守住那户人家,过着艰辛的日子。18岁那年,正遇上了破旧立新,反封建的高潮,于是,娘冲破枷锁,在公社革委会妇女主任的干预下挣脱了苦海。  可何去何从,娘又到哪里去呢?  娘的一个亲戚知道娘脱身童养
期刊
再过几天,就是“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祭,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闪现出一个清晰的影像。  他,就是远在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自治乡的胡宗裔老师。  我与胡老师偶识于2000年4月下旬。当时,我还在乡镇工作,有幸应邀参加《四川农村日报》社举办的首届新闻培训班。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后,我径直朝房间走去。刚放下行李,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衣着朴素的长者快步走了进来,笑容满面。我还未开口,他就主动搭讪:“
期刊
那是我幼小的时候。一个夜晚,突发高烧。父亲背着我,在山路上步履匆匆,向医院奔去。寂静的山谷中,偶尔的一两声鸟叫,怪异,惊恐,让人不寒而栗。母亲在前面打着火把,照亮着长满茅草的小路。父亲背上的我,随着父亲脚步的高低,起伏沉浮着。只有那红红的火把,在我眼前晃来晃去,一时模糊,一时清晰……从此,那火把的影子,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深处。  长大一点,我学会了打着火把,跟着哥哥姐姐照泥鳅。哥哥一手提着火笼,一
期刊
到达婺源,已是黄昏,小小的县城显得神气十足,整洁的街道旁车辆不多,没有想象中的拥挤,似乎过了看花的时机。  不知道什么时候,江浙一带也兴起了一股辣旋风,现在上饭馆用餐,想点一份一点不辣的菜难上加难。不过,浙江的辣掺杂着四面八方的味儿,汇聚了四川麻辣,贵州香辣,辣辣湘气,于是演变成既麻又香的浙辣了,越是往西南方向,吃辣越是适合其口味,究其原因,就是靠近江西的缘故。稍稍吃点辣的我既然到了吃辣的地方,一
期刊
暮春的傍晚,我离开外祖父的坟前,只身走在山路上,夜色在远处的山头徘徊。阴冷的山风从山谷里吹出来,我望着山头朦胧的树影和灰暗静默的岩石,总以为是外祖父在注视我。茫然中又想起外祖父,我不禁在这将黑未黑的暮色中默然而住。  外祖父是因病离世的。当时,听说外祖父患上癌症时,我正在离家数百里外工作。母亲在电话中哭着说起了外祖父病重的事,于是,我连夜往回赶。第二天下午在住院部的病床上看到了外祖父。那时候的外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