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的催化剂——阅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jt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有其特殊地位,它培养的是其他学科所需要的清晰思维。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课堂上,通常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而单调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易滋生惰性心理和行为,随着学习内容增加和难度加大,还会诱发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厌倦,从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何谈全面提高数学质量呢?笔者认为,重视学生对教材阅读尤为重要。阅读是学好数学的基础的催化剂。
  在数学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必须开展自主的学习活动,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开端,就是给予一定时间、空间,进行阅读。教师再很好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存在,理解知识的结构,从而激发下一步听课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带着问题在听课。学生在阅读过程出现“茫然”或“困惑”,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步的议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
  如,笔者在讲“圆”用点的集合来定义时,学生读到“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集合”,必须符合两个条件:(1)圆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符合某个条件;(2)符合某个条件的点都在圆形上。同学们大都瞪大眼睛,不思其意,很“茫然”。当时我是这样点拨的:“同学们,现在教室里是三年级6班的全体同学集合吗?”学生们一愣,多数学生即刻回答:“不是,因为老师不符合条件。”同时我马上离开教室(站在门外),又问:“那现在教室里是三年级6班全体同学的集合吗?”此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了。这样学生在“读”与“导”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理解条件(1)的“纯粹性”的要求。之后我又马上请出班上一位同学走出教室,又问:“现在教室里还是三年级6班全体同学的集合吗?”同学们整齐地回答:“不是。”至此,同学就又理解了图形满足的条件(2)的要求——“完备性”。本例充分说学生“阅读”所起的推动作用。他们发现问题又渴望及时得到解决的信心很足。当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感到自己成功了,感到数学是一项非常有乐趣的活动。
  在学生的“阅读”中,还必须有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如我在教初一数学时,给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并自行解决):“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1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原壶中有多少酒?”
  A答:設该酒壶中有酒x斗,则2[2(2x-1)-1]-1=0,解答x=7/8,即酒壶中有7/8斗酒。附:李白买酒路线:“店——花——店——花——店——花”。
  B答:当李白买酒路线为“店——花——花——店——店——花)”时,设酒壶中有x斗酒,则(2x-1-1)×2×2-1=0,得x=9/8,酒壶中有9/8斗酒。
  C答:当李白买酒路线为“花——店——店——花——店——花”时,设酒壶中有x斗酒,则[(x-1)×2×2-1-1]×2=0,则x=3/2,酒壶中有3/2斗酒。
  学生仍在回答,个个都投入动脑、动手并进行操作解决问题,争论也很激烈……最后总结出共计有16种不同的答案。那么谁对谁错?同学们处于困惑中。笔者开始谈出问题的原由:“同学们实际上都回答正确。因为李白买酒的路线没有受限制,所以共计有16条线路可走。”从这个阅读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创新的能力,对一题多解的问题加深了理解。
  所以在课上,学生要“阅读”成功,对教者的要求是:课前必须制订好、设计好趣味性的问题,同时做好导向性的工作。教学时必须有针对性、整体性、启发性,才能随时让学生有问题提出。这样,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的可能,提出问题就是创新的开始了。因此,望每位教者都能利用好这副催化剂。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活动形式之一。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必须由学生通过咀嚼、消化才能被学生吸收,数学作业就是学生咀嚼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知识的过程。在数学作业上,除了精选练习题、控制作业的量以外,数学作业的批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每个数学教师都应掌握好批改作业这一基本功。批改作业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具有极强的技巧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于是让开放式教学方式走进数学课堂,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高学生分析、思考问题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我们在机遇与挑战
期刊
初中階段学生数学成绩呈现两极分化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对284名学生抽样调查表
期刊
以教材为源头,变例题为活水,多角度、多层面地对课本例题进行探究与开发,为不同层面的学生提供难易不一的习题,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以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P129的例题为范,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  原题题目:如图1所示,在等腰△ABC中 ,底边BC=60cm,BC边上的高AD=40cm,四边形PQRS是正方形。  (1)△ASR和△ABC相似吗?  (2)求正方形PQRS的边
期刊
在學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师版)七年级数学第四章第三节“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时,学生总是弄不清哪些图形可以作为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让学生动手剪纸然后折叠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然而很多时候操作起来并不十分方便。其实只要找到了规律,就很容易判别。因为正方体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一个面都有一个面相对,四个面相邻,所沿着正方体的棱展开,它的表面展开图应是六个相连的正方形,而在同一平面内六
期刊
【教材依据】  苏教版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设计思想】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地学习认识人民币,以现实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知识和经验系统化、结构化。整节课以购物为主线,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    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
期刊
小学数学科几何知识中涉及4种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而立体图形的拼与分会引起表面积的变化,而体积不变。    一、立体图形的拼会引起表面积减少    例1:把两个棱长都是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它表面积比原来减少多少厘米?  解析:如右图:通过观察可知,把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表面积明显比原来减少了两个正方形的面。所以减少面积的为:6×6×2=72(平方厘米) 
期刊
人教社初中四年制《幾何》第二册第95页“想一想”有一道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点O是正方形A′B′C′O的一个顶点,无论怎样转动,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总等于一个正方形面积的,想一想为什么?  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OA=OB ∠OAB=∠OBF=45°  ∠AOB=∠AOE+∠BOE=90°  ∵四边形A′B′C′O是正方形  ∴∠A′OC′=90°∠EOB+
期刊
在求函数的解析式时,关键是确定未知数系数。这在求二次函数y=ax2+bx+c(a≠0)的解析式中对a,b,c的求解形成一定规律。现总结如下:  一、一般式求解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1,2)、(3,0)、(-2,20)三点,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已知一个二次函数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可以设为一般式y=ax2+bx+c(a≠0)而求出。  解:设所求二次函数是y=ax2+bx+c,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