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其课堂教学尤其应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
  对学生进行美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正确认识美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方法途径,在教学中引入美育、渗透美育。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善于发现美。美,无处不在,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美育应该是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字词教学,阅读文章,写作训练,语文活动,处处可以引入美育。教师要注意把握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段语言,发现美的闪现,适时地进行美的教育。
  一、营造美的气氛
  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活动。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支点呢?应该给学生信心,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美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的前提。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微笑它不费什么,但产生许多,它使得者受益,给者不损。”的确,在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许安慰的话语,可以使学生如沐春风;一句幽默、一声鼓励,可以让学生如释重负;一句点拨、一番讲解,可以令学生如鱼得水……在美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领学生去感受美,鉴赏美,鼓励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体会美的语言
  高尔基说:“文学是借助语言雕型描写的艺术。”语文教材被誉为“语言的图画”,“生活的教科书”,是真善美相结合的美的世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之作。优秀的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文字结合体,多数为文学作品。即便是普通一文,它既有被选入精读教材的资格,多少带有点文学的意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工具,语言作为文学艺术的手段,它的美产生于文采,教材中作家运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来反映生活,突出了语言的艺术魅力。诗歌用字传神精炼,散文句式自然优美,小说故事节奏紧凑、对话生动、构思奇妙……这些既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又可以丰富他们的语言库存。教师可以从语言文字入手推敲传神的词语,欣赏美的句子,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披文入情,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那些表情达意的文字,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知、感悟、培养语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和谐,让学生受到美的启迪,受到情感的熏陶,产生审美的效应,达到内化积累和正确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
  三、体验美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中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作家在创作时都是把自己个人的感情强烈的渗透到作品中去的,这使得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浸透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形成了“以情动人”的巨大审美感染力。
  情感体验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是语言教材中渗透美育的重要途径。现行的语文教材,题材多样,内容丰富,集作者人生态度与审美情趣于一体,特别是那些名家名言,无一不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体验的上乘之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情感体验有机统一起来,由文及意地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教材内含的思想感情,使他们与作者之间产生共鸣。只有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和丰富的情感去指导学生读书,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萌芽形成兴奋中心,使学生在愉快、饱满的精神状态中受到美的熏陶,促进情感的升华。
  四、感受美的形象
  语文教材大多是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的显著特征是用文学形象来宣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作家的政治倾向、审美观点、道德标准一般不在作品中直接表露,而是潜隐于形象之中。形象是美的载体,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藤野先生》中满怀爱国热情的鲁迅,《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言行一致的革命家闻一多,《邓稼先》中博学睿智的科学家邓稼先,等等,无一不是。教师要抓住这些感性的、具体的、美的形象,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外貌、心理去感染、教育学生。以充沛的感情传达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
  五、品味美的意境
  意境是作品中情景结合形成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根据课文语言描述进行想象的思维过程,就是让学生品味诗词艺术境界的认识深化过程。课文中的优秀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具备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教师要抓住那些有色彩影响的形体特征的词句和精彩的比喻去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多种功能,展开想象来体验诗词的意境美。
  六、启迪美的创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对美的感知,而要学生富有形象力地创造性地理解美、表达美。课文中的优秀诗词,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创造空间。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让他们张开想象的风帆,启迪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开拓美、创造美。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审美器官,把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从而尽可能多的为他们创造美的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把握住教材中每一个美的因素,努力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美、接受美,从而自觉地创造美。
其他文献
摘 要: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情乃歌之魂,情感在声乐艺术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声乐的“情感之功”不是一日形成的,而是一个不断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关键词: 歌唱 情感 表现    歌唱是心灵感情的抒发,是一门综合艺术,而一个作品的根本生命力就在于通过歌唱者的演唱来体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两年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是我国
处理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这两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生态文明实践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这个基础,但是人口与物质再生产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自然再生产,特别是在有限的生态资源及环境容量下更是这样。对这个问题的清晰认识,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人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和可持续发展。  1.协调人口再生产与物质
摘 要: 对于文言文基础很差的普通班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其兴趣,重视其基础积累,使其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是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普通班 文言文 教学策略    我校是生源较差的学校,本来学生的素质就不好,加上学校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还分出了3个重点班,如此普通班学生的素质就可想而知了。就文言文知识而言,他们基本不懂文言特殊句式,不知道词类活用,文言词汇的积累也很有限。面对这样的学生,
纵观当前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领悟不够深刻,对课程改革要求掌握不够全面,在组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制约了教学成效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师
摘 要: 职业中专的学生,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是推进当前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加强口语训练并置于教育的首位是学生上岗就业的前提,也为建立良好的社会交际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职专生 语文教学 口语训练    口头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人只要在社会上生存一天,就离不开口语的运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彼此同人之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要求新老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从而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我
目前的语文教师存在诸多问题,要上好语文课,就要让学生与课文作者对话,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与课文作者对话,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剖析.
分子成像通过分子对比剂靶向特异性受体获取肿瘤的功能信息,并结合其解剖信息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许多上皮组织源性肿瘤上高表达,是一种重要的肿瘤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眼界、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完成。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的实
尿道下裂是一种较为常见小儿泌尿系疾病,可引起患儿排尿功能异常和阴茎发育不良。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唯一根治的方法,但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较多,主要包括尿道狭窄和尿瘘等。尿流率是一种无创的、简便的实验室评估指标,对尿道下裂手术前后的尿道状态可以起到评估作用,但是尿流率检查在尿道下裂手术前后的应用仍存在争议。现就近年来关于尿道下裂及其手术治疗前后的尿流率的应用和评估作用做一综述,主要分析尿流率检查在尿道下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