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地理学科涵盖的内容广泛,而学会读图是學习地理最重要的能力,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本文就高中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地图是实际地理情况的浓缩展现,它对学习地理具有着重要意义,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内容就可以观察到教材中未明确标出的内容,对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因正确培养学生的自主读图能力。
1.培养高中生读图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地理这门学科内容广泛,包括气候、时区、经度、维度以及山川河流等,有些东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切感受,只有结合自身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才能切实理解掌握知识内容。学生们利用形象思维从事物的表象来获取信息,而图文资料的相互结合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主体逐渐由教师转换为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多方面培养。现在,地理素养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素养,而读图能力是地理素养的重要部分,因此,学生熟练掌握自主读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高中学生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加强练习,夯实基础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图标占了很大部分其作用不仅能够形象的呈现出地理状况以及地理分布特点等。经观察发现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要求学生具有读图能力的试题逐年增加,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探究、观察、描述的能力,因此,学生应该掌握正确读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快速的掌握题中给出的信息,在解读地图时,要着重注意到图中给出的图例与注记,进而进行相关的知识迁移。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基础地理名词、基础概念等的掌握训练。例如,在进行时区与地方特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概念性的引导,将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与此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进行“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学时,教师应对该名词的形成进行一定的讲解,该气候的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农业生产的特点,利用地图进行知识串联,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教师、学生有力的学习工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高中地理课堂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换为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形式。例如,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类似知识点如“赤道低气压带”等进行简易的地图制作,同时播放相应现象的动态视频,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气压带的形成现象,在以后的读图过程中,自然就能想到该过程。
2.3锻炼学生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地图运用能力
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主绘图,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绘图展示,培养学生的地图运用能力。例如,在进行“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我国区域地图上自主绘制洪涝旱灾的频发地,并进行标记,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温习旧知识,加强记忆。如此以来,当学生遇到类似题目分析时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地图中的重要信息,解题时更加轻松容易,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由简到难引导学生绘制简易地图,通过描摹地图进行反复记忆;在填汇地图的过程中,将重点知识点加以标注,并着重进行记忆;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同时对已掌握知识进行检测,对知识点即时的查漏补缺。
2.4引导学生重视地图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地图本身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它还是学习地理的“敲门砖”,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时将插图、文字、注释等进行结合串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查看地图时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会遗漏重要的知识内容,只有在意识上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才能自主自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一边看图,一边看文字的习惯,以及养成对知识点不懂、不确定时随时查看地图的习惯,自然而然形成“心里地图”,在解答题目时,能够快速的在脑海中找出需要的信息。
3.总结
简而言之,良好的读图能力利于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教师应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形成严谨、缜密的思维,运用多样化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读图能力的练习,培养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20,(14):80.
[2]张静.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5):22.
高娟娟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地图是实际地理情况的浓缩展现,它对学习地理具有着重要意义,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内容就可以观察到教材中未明确标出的内容,对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因正确培养学生的自主读图能力。
1.培养高中生读图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地理这门学科内容广泛,包括气候、时区、经度、维度以及山川河流等,有些东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真切感受,只有结合自身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才能切实理解掌握知识内容。学生们利用形象思维从事物的表象来获取信息,而图文资料的相互结合能让学生更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熟练运用。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主体逐渐由教师转换为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多方面培养。现在,地理素养是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基础素养,而读图能力是地理素养的重要部分,因此,学生熟练掌握自主读图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高中学生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加强练习,夯实基础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图标占了很大部分其作用不仅能够形象的呈现出地理状况以及地理分布特点等。经观察发现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要求学生具有读图能力的试题逐年增加,其主要目的在于考察学生探究、观察、描述的能力,因此,学生应该掌握正确读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正确快速的掌握题中给出的信息,在解读地图时,要着重注意到图中给出的图例与注记,进而进行相关的知识迁移。其次,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基础地理名词、基础概念等的掌握训练。例如,在进行时区与地方特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概念性的引导,将知识点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与此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结合,更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如,在进行“亚热带季风气候”教学时,教师应对该名词的形成进行一定的讲解,该气候的特点以及对人类活动的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农业生产的特点,利用地图进行知识串联,进而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2.2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为了教师、学生有力的学习工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习效率。高中地理课堂利用多媒体等技术集图、文、声于一体,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换为直观,生动、易于理解的形式。例如,在进行气压带和风带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类似知识点如“赤道低气压带”等进行简易的地图制作,同时播放相应现象的动态视频,学生能够直观的观察到气压带的形成现象,在以后的读图过程中,自然就能想到该过程。
2.3锻炼学生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地图运用能力
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地理思维,“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因此,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主绘图,鼓励学生在课堂进行绘图展示,培养学生的地图运用能力。例如,在进行“中国的水文灾害”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我国区域地图上自主绘制洪涝旱灾的频发地,并进行标记,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温习旧知识,加强记忆。如此以来,当学生遇到类似题目分析时能够准确快速的找到地图中的重要信息,解题时更加轻松容易,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由简到难引导学生绘制简易地图,通过描摹地图进行反复记忆;在填汇地图的过程中,将重点知识点加以标注,并着重进行记忆;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同时对已掌握知识进行检测,对知识点即时的查漏补缺。
2.4引导学生重视地图
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地图本身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它还是学习地理的“敲门砖”,因此,教师引导学生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时将插图、文字、注释等进行结合串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查看地图时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会遗漏重要的知识内容,只有在意识上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才能自主自愿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养成一边看图,一边看文字的习惯,以及养成对知识点不懂、不确定时随时查看地图的习惯,自然而然形成“心里地图”,在解答题目时,能够快速的在脑海中找出需要的信息。
3.总结
简而言之,良好的读图能力利于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教师应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形成严谨、缜密的思维,运用多样化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实际情况,加强读图能力的练习,培养学生全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J].情感读本,2020,(14):80.
[2]张静.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5):22.
高娟娟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