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当随时代”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墨当随时代”是清初扬州画家石涛的名言,继承石涛艺术的“扬州八怪”就以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出名。在扬州,“当随时代”不仅是书画界的追求,也是曲艺界的追求。
  扬州曲艺,是摇曳在绿杨城郭里的清音雅韵,是荡漾在扬州人民心灵深处的集体记忆。不久前,“寻声·绿杨记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场演出在新落成的扬州戏曲园剧场上演,受到了业界和观众的广泛好评。这台扬州市曲艺研究所全体演员参演的“寻声·绿杨记忆”演出,几乎每个节目都能看到新意,正体现了当代扬州曲艺人的艺术追求:曲艺“当随时代”。

节目内容: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寻声·绿杨记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成立60周年专场演出不仅是一场回顾、总结、庆典式的晚会,更是属于扬州曲艺人的艺术探索和精神展望。在回望过去60年的同时,他们毫不迟疑地把目光投向了当下和未来,寻找扬州曲艺弦歌的时代之声。
  扬州清曲《又见茉莉花》《绿杨记忆》、古韵新声《粉红莲》等节目都是新创清曲节目,力求改变扬州清曲固定坐唱形式,拓展了清曲表演的舞台空间。《又见茉莉花》既呈现了传统扬州清曲《鲜花调》的艺术韵味,又在唱词、音乐旋律中展示出时代特色,雅致而唯美。《绿杨记忆》采用清曲表演唱的形式,活泼轻松,展示了古老清曲的时代风情。《粉红莲》将扬州清曲的传统曲牌与流行音乐的旋律有机嫁接,古韵遇上新声,跨越时空,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
  《扬州小巷》已经是10多年前创作的节目,曾多次在央视等重要平台上展演,在扬州更是家喻户晓。早在2004年的首次演出中,《扬州小巷》的伴舞就使用了屏風作为道具。本次演出,《扬州小巷》依然使用了屏风,这既是致敬首演,更是有意识地“碰撞”。当屏风合上再分开时,现场有观众低呼“太惊艳了”。曲艺演员不再固定坐着弹唱,而是跟随屏风队列的变化而变化,营造出蒙太奇般的奇幻效果。曲艺演员、舞蹈演员不再是演唱与伴舞的关系,而是有机地融为了一体。
  扬州评话《艺说王少堂》《三国·群英会》,扬州弹词《瓜洲余韵》等节目,也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与扬州曲艺人力求创新的探索。《艺说王少堂》借鉴了脱口秀、海派清口等艺术样式的表现手法,以轻松写意、收放自如的表演,在短短不足10分钟的时间里,打破时空的界限,讲述了马伟求学、王少堂倡议建团、王少堂授徒、武松打虎等多个故事,既延续了王派《水浒》的艺术特色,又注入了时代元素,从现场专家、观众的反应来看,这样的尝试是成功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尝试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将传承扬州优秀曲艺传统做到了极致。扬州评话注重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情感故事,类似于史家的纪传体。如王派的代表书目《武松》,截取了《水浒传》中武松的故事,很多前因后果并没有交代得特别清楚,但观众并不觉得突兀。《艺说王少堂》将这一传统做到了极致,将王少堂心系扬州曲艺发展、关心曲艺未来的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难得的是,这段书没有正书、闲书之分,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王少堂与扬州市曲艺团的创立、发展”这个核心,这是对传统扬州评话的一大突破。
  这台演出引入了导演团队,这在扬州曲艺史上还是首次。清曲节目请舞蹈编导排练,看似是“外行指导内行”,但舞蹈编导们给曲艺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理念,让传统曲艺有了新的呈现,这是这台演出成功的一大关键。
  与兄弟艺术交流,向姊妹艺术学习,是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近年来的治团理念。正是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他们先后策划了“江南曲美”“运河风情”两大品牌交流活动,先后与20多个城市的曲艺院团交流,既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给扬州曲艺带来了新风。本次演出,可以说是扬州市曲艺研究所这一理念的又一次成功实践。

舞台呈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寻声·绿杨记忆”演出给人的一个鲜明印象就是“美”。过去,对扬州曲艺的定位经常是雅俗共赏,更注重其谐趣的一面。而这台演出,向观众呈现了扬州曲艺的另一面——“美”。
  有醇厚之美。姜庆玲、金丽生、包伟等优秀演员,将原汁原味、味道醇厚的评话、弹词、清曲奉献给了观众,让观众们欲罢不能。
  有新秀之美。李琳、王智超、张一丞、倪真扬、周佳越等演员,“雏凤清于老凤声”,他们清新脱俗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扬州曲艺后生可畏。
  有呈现之美。扬州清曲《又见茉莉花》领唱赵松艳端坐二十四桥桥头,凝望头顶一轮明月,低头嗅见一脉清香,曲艺演员与舞蹈演员一起,将茉莉花的美演绎得惊心动魄,让人久久回味。刘芓君、李琳领衔表演的《扬州小巷》则把扬州小巷的幽静深邃、风雅韵致演绎得摇曳生姿。
  有内容之美。《绿杨记忆》说的是扬州市曲艺研究所的过去、现在、未来,意味深长;《粉红莲》说的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荷塘与乡愁,传统清曲与现代流行音乐碰撞出共通的情感。
  有大家之美。刘兰芳、金丽生,一北一南两位艺术名家的祝贺演出,让扬州曲艺有了标杆。高山仰止,当代扬州曲艺人只有向大师学习,永远在学习的路上,才能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策划创排: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笔者有幸参与到这台演出的策划与创排工作中,见证了这台演出台前幕后的故事。
  策划案方面,从立意到结构,从样式到演员,召开了10多次的创作会议,方案十易其稿。在演出的前一天,节目顺序还做了重大调整,以使演出的节奏更为合理。
  《陈毅进香》首次由双人演说,青年演员倪真扬也是第一次表现僧人形象。扬州曲艺演员的表演讲究神似而非形似,倪真扬不断调整,经历了不似和尚、太似和尚到神似和尚的升华,体现了这个青年演员驾驭角色的能力。《粉红莲》是扬州曲艺的首次尝试,青年演员周佳越先后向清曲演员刘芓君、作曲家戈弘、扬剧表演艺术家葛瑞莲、歌唱家丁荷求教学习,在短短的一周内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
  本次演出中还有一个插曲。为表现扬州曲艺融汇古今、交流中外的特点,特意新创扬州清曲《扬州的桥》。为了创作好这个节目,主创团队先后请4位词作者创作了4稿,最终决定选用曹廷昌同志(《扬州小巷》词作者)的版本。但在音乐制作完成后,主创团队觉得这个节目未能超越前作,平时一般演出可用,在这台主题演出上不能用,最后决定割爱。
  在扬州,每一种艺术都得到了最好的传承,拂去岁月的风尘,艺术火种代代相传,千年不熄。传统扬州曲艺在新时代的鼓点里,积极适应、追随新时代的审美需求,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交融奋进,历久弥新。我们期待扬州曲艺牡丹花开,永远绚丽芬芳!
  (责任编辑/朱庭萱)
其他文献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曲艺源自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对自然、对历史、对自身的集体认知,他们以方言和民族语言或说、或唱、或说唱演结合的艺术形式抒发心意、畅想美好生活。这是源自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不曾断流的坚韧、包容性格,更是内生荣耀与外在自信的体现。  纵观曲艺的发展史,对外交流与传播也伴随着曲艺艺术的成长与时代同步演进而不断发展。在古代,由于交通、通讯
期刊
曲艺是中华民族一切说唱艺术的统称,是中华艺术宝库中极其重要的艺术门类之一。回顾曲艺的发展史,媒体变革的力量不容小觑,广播、电视等媒体都对曲艺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兴起以及媒介融合,更为曲艺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传播载体和形式,不仅改变着曲艺的传播方式,而且反映出新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也更深层次地改变曲艺的本体。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短视频平台对曲艺发展的影响,如王兴昀的《
期刊
短视频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已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当代受众空白碎片时间的“染色剂”,我们在充分认识短视频这一作用的同时,还要对其“蔓延效应”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它可能会倒逼某些艺术形式做出自我调整,以借势获得受众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如包袱是相声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笑果”的具体表现形式,且影响不拘于相声艺术之内。当前搞笑短视频中,不少都有“翻”“抖”包袱的影子。而相声包袱小巧精炼、谐趣横生、意韻十足的特点,天
期刊
2020年9月25日是一个值得福建文艺界,特别是南音界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揭晓,福建省晋江市的南音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苏统谋先生荣膺“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他是福建省首位被授予该荣誉的文艺家,填补了福建省文艺事业该奖项的空白,在福建省文艺事业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如果说先生的一生是一幅画,那画中有海浪、海鸥和礁石,先生叼着烟斗站在礁石上,望着泛
期刊
由中国曲协和辽宁科技大学共同策划、曲艺家李立山主编的《相声表演艺术》于2020年5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之一,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曲艺高等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而且还推动了曲艺知识,尤其是与相声有关的专业内容和表演技能的传播发展。本书布局合理,观点明确,既有客观翔实的案例分析,又不乏颇有建树的学理论证,是一本实践与理论相统一、历史沿革与新兴发展相应和、概念
期刊
众家说演法  《唐耿良说演本长篇苏州评话〈三国〉》问世。7 年时光悠悠而去,苏州评话“唐三国”纸上定格。2019 年年初以来,在唐力行教授的用心指导下,我走上了一程悉心品赏苏州评话“500+7”的难忘之路。500 天中,我始终相伴着“唐三国”100 回评点、150 万字苏州方言文本整理。在100 回书目的7 轮多反复聆听、欣赏、景仰的过程中,我肺腑热腔。  长篇苏州评话《三国》说金戈铁马、家国情怀
期刊
2021年1月30日是我父亲唐耿良诞辰100周年纪念日。父亲自幼便因家境贫寒丧母辍学,12岁拜评话名家唐再良为师,随师在码头学艺8个月后就开始闯荡江湖鬻艺谋生了,1934年初登书坛破口开讲《三国》,从此游走于江浙码头,锻炼书艺,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1944年,父亲进入上海,跻身于上海响档的行列,成为蜚声江南的“七煞档”“四响档”之一,他表演的评话《三国》被誉为“唐《三国》”。一  父亲从艺之途并不
期刊
范振鈺(1927—2008)天津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从班德贵,曾与高英培合作多年,是相声界不可多得的“黄金搭档”,1979年与高英培双双加入全总文工团(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简称全总文工团),成为全国知名的相声大家。还曾与众多演员合作,留下了大量音视频资料,晚年回天津定居。2004年,范振钰在天津收徒前夕,笔者在其寓所对他进行了一次访谈,范振钰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介绍了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经历、见
期刊
创建“中国曲艺之乡”是吴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培根铸魂、担当时代责任的有力抓手,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也是获评当地曲艺发展的荣誉名片。曲艺之乡活动的开展,对繁荣发展传统文化,弘扬曲艺艺术发挥了交流窗口、展示平台、传承基地、人才摇篮的示范引领作用。  吴江是江苏的“南大门”,位于江浙沪交界,地处江南腹地,经济富庶,物产丰富,文化鼎盛,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悠
期刊
近期,上海评弹团在上海大剧院推出了评弹剧《医圣》,首演两场均大受欢迎,取得了预想中的效果。该作以一代名医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长沙郡太守,带领全郡军民抗击瘟疫,继而功成身退撰就《伤寒杂病论》,终成一代医圣的传奇故事为主线,集中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医学“杏林妙手回春景,悬壶济世为苍生”的不懈追求,更与当前国内坚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断取得胜利的现实相呼应,延展出更深邃广泛的意义。一、《医圣》是大制作  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