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极拳称雄武林三百余年,自问世以来,涌现出一大批技击名家,如黄四海、张克明、李大中、李书文、吴会清、吴秀峰、马英图、马凤图、强瑞清、季云龙、霍殿阁等(排名不分先后)。他们在神州大地上打出了八极拳的赫赫声威,让世人了解并喜欢上八极拳,为八极拳的弘扬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八极拳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八极拳的广泛传播与先贤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是八极拳的功臣。
八极拳发展至今,在传承上分吴氏、霍氏、强氏、李氏、季氏等。但他们都以吴、钟为二祖,都恪守八极拳硬打硬上、寸接、寸拿、寸打、三盘连击、挨、膀、挤、靠、脚不离地(无二起脚、旋风腿等腾空动作)的特点。在具体内容上,均以练小架奠其基、单打练其艺。辅以靠桩、打桩、对练、散手等练习步骤。从功力、技法、速度等方面去训练,最终引上技击正途。
现在八极拳之所以分为几个支派,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支派创始人在社会阅历、个人习惯、武学修为等方面的不同,对自己所学八极拳内容进行了取舍,和对别派好的内容进行了吸收,各有特色,这是无可厚非的,是正常的,是在八极拳的发展和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
至于现在网络和杂志上争论的八极拳各个支派套路多与少的问题,其实这并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其是否继承了八极拳的精髓。只要有八极拳的风格特点,人们就会认同并喜欢习练。任何事物只有发展创新才会进步,但这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
有的支派套路多,技法就多,这是创拳者自己在修炼过程中的体悟和心得体会。实战技法变化的具体体现,是对八极拳发展的进一步总结。套路多,技法就会丰富,在学习内容上就会有选择的余地,可使学习者增加学习兴趣。从技击方面讲,有拳打不知的说法,技法多,无须重复使用单一动作,不易被对方识破与防。如八卦掌由最初的老八掌,经后人充实到现在的六十四掌,赵道新自创心会掌,王芗斋在形意拳、鹤拳等基础上创立大成拳,这都是修炼者武学修养的提高以及武学视野面广阔和善于总结的结果。
至于说套路少就继承不全面,试问,拳击、散打、空手道有多少套路?习练者在一天能花费多少时间,没完没了地练习几十个套路,他们能全面掌握吗?是否能深刻体悟?郭云深只用半步崩拳便可打遍天下。要知道,在武术的理论中有很多例如“有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力不打拳,拳不打功”这样万变不离其宗的谚语。
套路少也不能自认为是对传统八极拳的尊重,书画界自古就有师古而不泥古之说,任何事物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以“精练”、“浓缩”之说去愚弄习练者也是不可取的。通俗地讲,如果“精练”只练八极拳的“两仪顶”就可以了,因为八极拳所有技法可从“两仪顶”变化而来,可谈得上“浓缩”了。而套路多,可从技法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让习练者实实在在练习多种技法变化,是练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综上所述,八极拳各支派套路的“多”与“少”,不代表一个支派的优劣,从技法和功力方面讲,只是侧重点不同,只要继承了八极拳的风格特点,掌握了它的精髓,让八极拳习练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习练就可以了。只要刻苦练功,认真体悟,不懂就问,敢于实战,练任何支派的八极拳都是可以练出真功的。
少林真传红拳揭秘
保 宗 祁美娟
少林嫡派红拳绝非世面上所流传的红拳,其套路古朴纯真,为武林所罕见,其技击特点讲究:碰、搂、拢、打、踩、连、走、靠八个字,还有沾、粘、贴、靠、起、伏、转、侧八个字。进则抓、打、拿、摔,退则闪、展、腾、挪。身法要求为轻、重、快、慢、转、侧,灵活,充分发挥头、手、肩、肘、膝、胯、脚的作用,特别是手上三把五节劲的功夫。
武林中相传红拳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有大红拳和小红拳之别。我所介绍的红拳内容是少林寺正宗嫡传大红拳,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与世传所谓红拳截然不同,它是由少林寺和尚冯佩传于苏州镖局的王恒佩(1865~1964年),此二人在山东滕县一带人人皆知,此地会大红拳者极多。
大红拳套路丰富,有十二趟,分别是长拳、拆拳、短打、六路势、花拳势、单挑势、子母捶、埋伏拳、黑虎拳、帽子拳、九龙摆尾、梅花落地。套路可谓新鲜而又不落俗套,如其中的长拳,属两人单练对练兼有的套路,两人上场各练各的,练到一半即互为抵牾而厮打起来,变化为对练,拆开后叉各练各的,谁知一会儿又打到一块儿了,十分钟不到,如此反复有三个回合。
大红拳兵器有十八件,即刀、枪、剑、戟、钩、叉、拐子、流星锤、鞭、锏、锤、抓、铁尺、棍、斧等。兵器套路就更为新奇,为武林罕见,如其中的梨花枪,一般枪法有“枪不离怀”之说,为拦、拿、扎三把。可梨花枪为“枪不离肩”,为拦、拿、拦、拿、扎五把。还有剑中的判官剑,剑法奇特,一蹦三跳,形神俱备,令人毛骨悚然。其它如李逵的鼋头斧、典韦的方天戟、马超的闭眼抓,以及独有的羊角拐等,独具特色,别具一格。
大红拳的练功方法也极多,有抓空打空、铁砂掌、金刚捶、跌扑翻滚等,其中尤以五毒掌最厉害,是红拳门秘而不传的绝技。
八极拳发展至今,在传承上分吴氏、霍氏、强氏、李氏、季氏等。但他们都以吴、钟为二祖,都恪守八极拳硬打硬上、寸接、寸拿、寸打、三盘连击、挨、膀、挤、靠、脚不离地(无二起脚、旋风腿等腾空动作)的特点。在具体内容上,均以练小架奠其基、单打练其艺。辅以靠桩、打桩、对练、散手等练习步骤。从功力、技法、速度等方面去训练,最终引上技击正途。
现在八极拳之所以分为几个支派,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支派创始人在社会阅历、个人习惯、武学修为等方面的不同,对自己所学八极拳内容进行了取舍,和对别派好的内容进行了吸收,各有特色,这是无可厚非的,是正常的,是在八极拳的发展和继承的基础上做出了创新。
至于现在网络和杂志上争论的八极拳各个支派套路多与少的问题,其实这并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其是否继承了八极拳的精髓。只要有八极拳的风格特点,人们就会认同并喜欢习练。任何事物只有发展创新才会进步,但这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
有的支派套路多,技法就多,这是创拳者自己在修炼过程中的体悟和心得体会。实战技法变化的具体体现,是对八极拳发展的进一步总结。套路多,技法就会丰富,在学习内容上就会有选择的余地,可使学习者增加学习兴趣。从技击方面讲,有拳打不知的说法,技法多,无须重复使用单一动作,不易被对方识破与防。如八卦掌由最初的老八掌,经后人充实到现在的六十四掌,赵道新自创心会掌,王芗斋在形意拳、鹤拳等基础上创立大成拳,这都是修炼者武学修养的提高以及武学视野面广阔和善于总结的结果。
至于说套路少就继承不全面,试问,拳击、散打、空手道有多少套路?习练者在一天能花费多少时间,没完没了地练习几十个套路,他们能全面掌握吗?是否能深刻体悟?郭云深只用半步崩拳便可打遍天下。要知道,在武术的理论中有很多例如“有千招会不如一招精”、“力不打拳,拳不打功”这样万变不离其宗的谚语。
套路少也不能自认为是对传统八极拳的尊重,书画界自古就有师古而不泥古之说,任何事物只有发展才有生命力,以“精练”、“浓缩”之说去愚弄习练者也是不可取的。通俗地讲,如果“精练”只练八极拳的“两仪顶”就可以了,因为八极拳所有技法可从“两仪顶”变化而来,可谈得上“浓缩”了。而套路多,可从技法上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让习练者实实在在练习多种技法变化,是练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综上所述,八极拳各支派套路的“多”与“少”,不代表一个支派的优劣,从技法和功力方面讲,只是侧重点不同,只要继承了八极拳的风格特点,掌握了它的精髓,让八极拳习练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习练就可以了。只要刻苦练功,认真体悟,不懂就问,敢于实战,练任何支派的八极拳都是可以练出真功的。
少林真传红拳揭秘
保 宗 祁美娟
少林嫡派红拳绝非世面上所流传的红拳,其套路古朴纯真,为武林所罕见,其技击特点讲究:碰、搂、拢、打、踩、连、走、靠八个字,还有沾、粘、贴、靠、起、伏、转、侧八个字。进则抓、打、拿、摔,退则闪、展、腾、挪。身法要求为轻、重、快、慢、转、侧,灵活,充分发挥头、手、肩、肘、膝、胯、脚的作用,特别是手上三把五节劲的功夫。
武林中相传红拳是宋太祖赵匡胤所创,有大红拳和小红拳之别。我所介绍的红拳内容是少林寺正宗嫡传大红拳,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与世传所谓红拳截然不同,它是由少林寺和尚冯佩传于苏州镖局的王恒佩(1865~1964年),此二人在山东滕县一带人人皆知,此地会大红拳者极多。
大红拳套路丰富,有十二趟,分别是长拳、拆拳、短打、六路势、花拳势、单挑势、子母捶、埋伏拳、黑虎拳、帽子拳、九龙摆尾、梅花落地。套路可谓新鲜而又不落俗套,如其中的长拳,属两人单练对练兼有的套路,两人上场各练各的,练到一半即互为抵牾而厮打起来,变化为对练,拆开后叉各练各的,谁知一会儿又打到一块儿了,十分钟不到,如此反复有三个回合。
大红拳兵器有十八件,即刀、枪、剑、戟、钩、叉、拐子、流星锤、鞭、锏、锤、抓、铁尺、棍、斧等。兵器套路就更为新奇,为武林罕见,如其中的梨花枪,一般枪法有“枪不离怀”之说,为拦、拿、扎三把。可梨花枪为“枪不离肩”,为拦、拿、拦、拿、扎五把。还有剑中的判官剑,剑法奇特,一蹦三跳,形神俱备,令人毛骨悚然。其它如李逵的鼋头斧、典韦的方天戟、马超的闭眼抓,以及独有的羊角拐等,独具特色,别具一格。
大红拳的练功方法也极多,有抓空打空、铁砂掌、金刚捶、跌扑翻滚等,其中尤以五毒掌最厉害,是红拳门秘而不传的绝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