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启智,和雅育人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雅”教育,是为润泽童心、明礼启智、立德修身、雅正言行的教育。“和”体现在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与所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和谐;“雅”体现在学生的语言之雅、举止之雅、情趣之雅、品味之雅。
  本文强调在教学中抓住诗词表达的爱国、感恩、励志等不同情感,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传承“和”而不同,“雅”而不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诗词入手深化“和雅”的教育理念,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诗词分类整理,学习有类可“依”
  我校将《我的国学课》作为开展“和雅”诗词教育的校本教材,将小学阶段不同年级的适读诗词按“惜时如金”“家国情怀”“励志自强”等进行分类,从诗词延伸到道德情感的教育。通过学生晨读吟诵,课上教师讲解赏析,课间诗词韵律操、课后诗词小组比拼、诗词诵读会、诗词讲堂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情感与美德。这样一来便实现了有类可“依”,既充实了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又落实了“和雅”教育。
  二、营造诗境共情,和雅润泽童心
  深化“和雅”理念的古诗词课堂依旧重在引导学生读懂诗意,读出诗韵,进入诗境。教师根据诗歌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引导学生,结合班级学生特点,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進而濡染其心灵,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养。所以品诗情、入诗境,让诗词润泽童心是诗词课堂中深化“和雅”理念的关键第一步。
  然而诗境感悟难得,感受深浅又因人而异,为营造共情诗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朗读中入情入境
  古诗教学重在朗读,教师采取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有兴趣才能更投入。如《望庐山瀑布》,不妨先从字词的朗读引导入手,学生结合肢体动作,边读边想象:“生紫烟”学生举起手臂感受袅袅轻烟徐徐上升之感,“飞流直下”读出快速向下,学生手臂下挥接着重读“三千尺”,衔接音频冲击的水声,向下溅起的白色浪花浮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最后教师再拓展同写壮观山水的古诗如《望天门山》《登庐山五老峰》……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这样的朗读更能带学生入情入境。
  (二)吟诵中感悟诗心
  诗心,诗人之心,是诗人内心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诗人因内心充满情感,才会有吟的欲望,这与千年之后我们的“吟”有共通之妙。
  吟诵是古人“读”的方式。四个声调、平仄高低、格律长短的简单传授,再从日常字词入手练习唱法,之后便能实现字字可唱,句句可吟。这种吟唱方式小学生能在吟中自悟也更感兴趣,还会不自觉产生课上吟、课下唱的效果,如古诗《清明》《鹿柴》,学生在课前课后都会哼出声。诗心的传递正是在这种“轻重缓急”的调子里得到潜移默化:当吟道“咬定青山不放松”会说“原来是这样使劲,绝不松懈”;当吟道“万事空”会说“原来人到生命尽头理想还未达成是这般绝望”……
  吟诵能做到润物无声,让孩子在课堂中入情至深。他们也正是在触碰诗心,感受至深之时,受到诗中的优雅情趣、深情重义、凌云壮志等“和雅”理念很好的感染与启发,这种影响自然要比简单的言传更为深远。
  (三)手绘中引发想象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写景诗句居多,而且诗中自有画,画亦可赋诗。两者兼具色彩美、结构美、意境美,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手绘通过想象入境,让学生执笔作画绘出童心所见,传达真实之感。比如《宿新市徐公店》《惠崇春江晚景》等山水田园诗,美物美景陶冶了孩子们的身心,他们边读边画,以“我手画我心”画出自己心中对诗境之美的个性解读。同时这种心灵上的陶冶会深刻影响学生外在的品行,这就是所谓的“心至纯,行至美”。
  三、发掘德育资源,雅正学生言行
  雅正言行是个长期的过程,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需要细心发掘再适当加工。当学到《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学生对“老大伤悲”感触不深,此时不妨往珍惜时间的方向引导,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鼓励他们在同样长时间内做更多事情。再拓展其他诗歌,如教学《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时,学生能感受到蜜蜂的辛勤奉献,却较难体会感恩,教师便可从奉献的人和事入手引导思考:他们是谁?他们为谁辛苦?谁又得到那份香甜?小组讨论中学生慢慢从蜜蜂辛勤采蜜的香甜学会感恩自己在生活中得到的香甜。除此,写景诗也有可挖掘的德育资源,像《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惜”字体现泉眼对水源的爱护,因此不难想到校园中洗手池边学生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不妨建议学生改成环保标语:“清水无端尽白流,大家用水要节流”、“洗手用水惜细流,拧紧水源才对头”。这样既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感悟,又雅正了他们浪费水源的行为。
  我们相信,读诗词的孩子总会不同。古诗词课堂教学不只是传授诗词文化知识,更应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古诗词独特魅力的感染中得到感悟,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及平时的习惯,最终成就和雅人生。
  四、和雅诗词满园,经典陪伴成长
  诗词不止步于课堂教学,课下的熏陶与引导也是浓墨一笔。自我校申报揭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诗词为载体,打造“和雅”文化特色学校实施研究》立项以来,校园中萦绕着浓浓的“诗词启智、和雅育人”氛围:校园校道上的诗词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童心手绘的田园诗词风景画,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画作;楼梯转角悬着《弟子规》《岳阳楼记》等大幅书法作品;教室内外更是装饰了孩子们多形式的诗词作品,图书角书香四溢,植物台上一片生机。
  晨读课上书声琅琅、吟诵声声,令人沉醉;课间活动则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为背景音乐(《悯农》《长歌行》《寻隐者不遇》《春晓》四首组合)的古诗韵律操,尽显浓浓的诗词“和雅”文化;古诗词诵读比赛、“朝阳读书”读书、诗词插画发及诗词知识竞赛等活动。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深化“和雅”的教育理念,校园的硬文化和软文化都应该跟上配齐,才能全面而连续地给孩子们深化“和雅”理念。
  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学生个体,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教材内容。通过营造情境,学生自己体验、感悟;再从吟诵声声及童心手绘等的反馈助推学生的成长;再者,细心挖掘诗词德育资源,外在规范学生日常的言行,实现内外结合的“和雅”育人。
  【注释】
  [1]“依”:依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三个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其他文献
【摘要】盐类水解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金属跟盐的水溶液能否发生反应,究竟有什么现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在讲解“盐类水解”这一内容时,我们以氯化铵溶液与金属镁混合为例进行分析,该溶液我们一般认为能发生反应并有H2放出,原因是NH4Cl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产生H+,溶液呈酸性,然后Mg与H+反应放出H2。对于这种说法,笔者提出了两点疑问,具体的疑问在本文进行详细地分析。  【关键词】盐类水解;盐的水
期刊
【摘要】许多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见,怎样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是数学的主要载体,可见,应用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历,通过四个方面来说明笔者如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一、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主动探究的习惯。三、培养学生掌握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四、训练学生用流利的语言
期刊
【摘要】语文课堂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可见高效课堂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现状;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校园中处处可见师生上课情景,
期刊
【摘要】圓锥曲线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数学重要的考察内容,每年至少都有一道小题和大题,并且常常难度大,计算量大,是学生拿高分的“绊脚石”。由于圆锥曲线考点对学生思维、计算能力要求高,容易计算错误,特别是题目的第二问往后,学生根本不会做,或者知道解题方向,要把题目解题过程写好,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数学考试有限且紧迫的时间内,学生普遍存在放弃圆锥曲线第二问往后题目的现象。本文将着重介绍一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这其中,写作教学便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从目前来看,一些学生由于不懂得如何进行生活观察,自身语言也较为匮乏。因此,在面对作文要求时,经常会望而却步。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深入分析,提升作文教学的高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主要描述了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
期刊
【摘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文)(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中考试题命制,不仅不能遗弃基础知识,反而要凸显它的存在。《意见》提出的命题导向是一面旗帜,是教师施行中考复习的标杆,不可以有稍微的逾越。而字词积累,是构成基础知识的元素之一,是必考内容。因此,教师不能够置若罔闻,要提到重要的复习日程。提高了中考字词复习效率,中考语文成绩也会水涨船高。故此,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6月4日,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市长覃伟中到龙华区,就统筹做好高考准备工作和疫情防控进行调研检查。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龙华高中部共设置考场24间,考生总数506人,已经完成所有考务人员疫苗接种,对所有考生及考务人员进行了核酸检测。王伟中、覃伟中来到校园,检查考生入场体温检测和身份识别、考场布置和隔离考场设置、试卷安全保密监控等工作,听取深圳市高考准备工作情况汇报。王伟中、覃伟中向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稳中向好,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系统格局整体稳定,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在增加,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在提高,生态文明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民生重大社会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引导中学生生态价值观养成的主渠道,
期刊
本报综合消息 6月2日,广东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学校思政课建设暨党史进校园视频推进会。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李大胜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深入学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和青少年党史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加强学校思政课建设和党史进校园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
期刊
【摘要】生涯教育是我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渗透并具有积极导向作用的教育内容。初中阶段正值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调试,而正确认识自己是基础,乐观自信的态度是垫脚石,每个人都有追求成为更美好的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们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从以下四方面提升自己:1.生涯探索—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2.生涯选择—信息收集、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