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对大学生课堂教育教学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手机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活动规则,影响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活动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减少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的负面影响,是当前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惯、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动机、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自我认知、措施的效果预期的四个方面做详尽调查研究与探讨,认为目前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影响弊大于利。学生对于课堂中使用手机的行为的认知与该行为造成的影响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高校应以引导性措施为主,积极探索手机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高校教育新模式,为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大学生;课堂;手机;应对策略
  一、引言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自下而上地渗透了传统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大学教育。手机是现代信息网络的高速移动终端,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面对手机给传统教育场景的规则带来的挑战,正确处理其中强制与自由的矛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新趋势的冲击和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只有深刻认识其内在的机理,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磨合中发展出合理的应对策略,顺势而为,才能在矛盾的调和中发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手机使用的习惯、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动机、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自我认知、措施的效果预期的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索大学生群体中手机对高校课堂教育的影响机理,并以此做进一步指导课堂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据。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实践需求为导向,选取的调查对象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计算机学院2016—2019级的本、硕、博学生。
  (二)研究方法及问卷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手机对其课堂学习的影响机制。问卷共编制18道题,题目顺序设置原则为保持学生填写问卷过程中的心理连续性。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信息的收集。主要是收集学生的性别、年级、专业、手机操作系统等基础信息,包括第1~4题共4道题。第二部分主要从手机使用的习惯、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动机、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自我认知、措施的效果预期四个维度调查手机对学生的课堂的影响。
  为分析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编制了第5~8题、第14题共5道题。其中第5、6题询问学生课堂外的手机使用情况。作为对照,与后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手机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使用手机行为的影响。第5题请作答者自我评估每天的使用手机时长,该问题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其每天使用手机的大致平均时长。第6题用来调查作答者晚上熄灯后的平均使用手机时长,可以反映学生对于使用手机娱乐的依赖程度。第7题、第8题、第14题调查学生在课堂上对手机的依赖情况。其中第7题用来调查学生上课携带手机的频率及其携带的必要性,第8题用来调查学生携带手机后的使用频率,通过第7、8题调查,可以对学生上课携带手机的频率、态度进行基本分析。第14题则用来统计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平均时长。
  为调查学生在课堂上手机使用的动机,编制了第10~12题共3道题。其中,第10题询问学生在何种类型的课堂上更想要使用手机,设为多选,希望从调查结果中得到手机使用的课堂分布情况,改进后续的课程内容,对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第11题调查学生对于自己上课使用手机的原因,设为多选题,并设有一个其他的必填选项,希望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出学生上课玩手机的诱导因素的比重情况,并针对性地给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意见。第12题询问学生实际上使用手机的应用软件类型,希望从调查结果中分析得出学生在课堂上相对较长时间停留使用的应用软件类型分布,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以及软件的设计给出针对性的意见。
  为分析学生对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自我认知,编制了第9题、第13题和第15题共3道题。第9题调查学生主观上对于手机对自己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及相应的态度。对于选择自认为没有受到不好的影响的被试,问卷将跳转到第13题,询问其免于手机影响的原因。以期由此给出针对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意见。第15题则是询问学生对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行为对授课教师的影响的认知,设有其他的必填选项,考查学生对课堂是一个双向的学习活动的认知情况。
  学生对于目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应对手机影响的策略的认同程度,以及其对自身效果的预估主要由第16题给出。该题列出了许多目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应對手机不良影响的策略,让学生给出预计效果的评分。由于所列措施较多,为保证一定的精度,评分等级设置为1~10级。根据该题可以分析出学生对于每一个措施的认同程度,以及其对自身效果的预估。
  最后,问卷设置了两道开放性问答题,以弥补问卷调查研究方法的不足。第17题请作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畅想如何利用手机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第18题呼应第17题,请作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本校的教学楼、教学设施及教学活动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北京理工大学在校学生,共计收到问卷901份,有效问卷为873份,其中男生占比75.03%,女生占比24.97%,从学历角度来看,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分别占比81.67%、 13.63%和4.7%,符合北京理工大学新工科专业学生分布情况。
  (一)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每天玩手机平均时长与晚上熄灯后玩手机平均时长具有正相关性,可以用每天玩手机平均时长代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依赖手机的情况。每天玩手机平均时长与其上课携带手机频率的交叉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一般来说,学生平均每天玩手机时长越长,其参与课堂教育活动时对手机的携带要求越强烈,即日常对手机的依赖会促进课堂教育活动中对手机的依赖心理。学生每天玩手机平均时长越长,其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的概率就越大。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生活中对手机的依赖问题。   (二)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动机
  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原因与外在诱因两大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自认为对将来的发展不会产生实际用处的科目课堂上会更想玩手机,比如超过半数的人在思政、心理健康等通选课、学生感觉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课上会更想玩手机。超过1/3的人在对将来的规划中不会涉及其内容的课上会更想玩手机。而对于数学、物理等理论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则只有不到1/10的人选择了更想玩手机。说明学生与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目的上的偏差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玩手机的内在原因。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大学生明白其所授内容的意义所在,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
  对于课堂中使用手机时所用软件的类型,学生所选选项可以认为是其一般情况。结果显示,87.77%的学生选择了课堂需要而使用手机的情况。除此之外,超过半数的学生经常因为社交软件而去使用手机。其次,有超过1/3的学生经常因为看时事新闻而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不到1/5的人在课堂上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还有不到1/10的人在课堂上用手机追剧。而选择其他选项的学生占比不到2%,因此可以认为,这些选项大致涵盖了所有可能情况。以上统计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外在原因。
  (三)对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自我认知
  对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自我认知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手机有依赖表现的学生的态度,另一部分是自我认为在课堂上对手机没有依赖的学生的认知。
  学生在课堂中对手机的态度统计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对手机有依赖,不过很清楚后果,能够自己克服对手机的依赖的学生占大约1/3,而有8.05%的学生在课堂上对手机是较为依赖(无法忍受没有手机)的态度,还有约1/5的学生则十分希望能够借助外界的干预,帮助自己克服在课堂上对手机的依赖。由此可见,在课堂上采取一些强制性地措施是有必要的。
  而另外1/3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对手机没有依赖。因此调查问卷让其回答在课堂上免于手机的影响的因素,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养成了认真听课的习惯。其次是近半数的人选择了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或者课堂风格的吸引。1/4的人选择了不想影响到同学的原因,只有少数人选择了课堂纪律严格的约束作用。
  综上,虽然手机也有服务于课堂需要的情況,但平均来看仍是不良影响偏多。约2/3的学生自我感觉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手机的不良影响。
  (四)措施的效果预期
  在课堂上规范手机的使用行为的措施可分为压制类和引导类。对于目前课堂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应对手机影响的策略,通过学生的认同程度的评价和效果的预估结果显示。其中教师提醒、教学形式多样化、鼓励学生自我约束等措施得分较高,表明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引导类措施,压制类措施在学生心里引起的厌恶可能超出教育者的预期,起到反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小班授课是一项纯课程设置上的措施,影响度评分达到5.92。主要是因为在小班授课中,学生人均受到教师的关注更多,学生参与感也就更强。如若师资条件允许,小班授课是一项不错的措施。
  四、总结与建议
  首先,从调查问卷可以看出,手机已经紧密地参与到学生的生活以及学校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手机与高校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已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如何处理手机对大学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影响上,大学实践性教育面临的问题可转化为如何正确认识手机对教学活动产生影响的机理,进而立足教育的目标,进行顺势而为的改革,实现新兴事物与传统教育模式之间的有机结合,让手机也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见缝插针的玩具”。
  对于如何正确地引导手机对教学活动的影响,使其向我们预期的、具有促进作用的方向发展的问题,本文基于调查分析,给出以下建议措施。
  第一,从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上来看,学生每天玩手机平均时长与其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的概率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有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有意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生活中对手机的依赖。比如丰富学校的集体活动;加强学校文化、风气的引导;将学生对手机娱乐功能的沉溺转移到对手机的历史、功能、结构原理等科学技术方面来,或者是引导到手机生产销售链、手机厂商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上来等。
  第二,从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动机来看,内在原因有学生学习目的与课堂授课目的的偏差,导致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无用”或者与自己“无关”。对此,教育者应该坚持遵循“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1],比如学校在设计安排教学计划时,可向学生适当地表达清楚设计的原因和考虑,教师在开课的同时,向学生恰当地表达课程的意义等基本认识,十分有必要。比如说,可以在学校学院的网站上都详尽清晰地公布出来该系学生从入学到合格毕业的学习路线、进修拓展的可能性。还可以在学院或者专业的平台下,以呈现多样化的工程项目学习为目标,以学习路线的方式进行开课学习。总之,要以尽可能地保证课堂里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授课目标相一致为原则。
  外在因素有课堂所授内容过难或过易、手机软件消息通知、手机查资料、课堂风格无趣等。在手机中软件的使用影响最大的是社交软件,其次是时事新闻类软件,然后是游戏、小说、追剧类。对于外在诱因,则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合理安排教学节奏,优化教学风格,合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改善。另外更加严格规范课堂纪律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完善课程学习评分制度。
  第三,从学生对课堂使用手机行为的认知来看,平均来说手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不良影响偏多。对于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措施是有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自我感觉没有受到手机不良影响的学生,其归因情况则相对单一,并且只有极少部分学生将其归因为课堂纪律的严格。另外,学生在课堂中使用手机的行为与学生对该行为对授课教师的影响的认知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建议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认知要适度地进行合理的引导、细化课堂纪律。比如可以在课上或者网站上明确公开告知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行为的内容及比例、对自身、同学和对授课教师的影响。   第四,从措施的效果预期来看,对于压制性措施的使用,短期内可能产生一些表面上比较好地效果,但由于该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观念和想法,甚至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从长期来看收效甚微,应该尽量减少此类措施的使用。引导类措施则比压制类措施有更高的认同和效果预期。其评分超过5.5的措施有教师课堂积极又自然地引导课堂互动、教师课堂形式多样,内容紧密联系当下热点、教师及时发布可供学生使用的课程资料、教师口头禁止并影响平时成绩、教师发现学生使用手机时,用课堂提问来提醒、小班授课。这个结果对课堂教学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第五,在问卷最后两题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中,除去极少数极端的回答和许多空白答案外,绝大多数的回答表示希望从教学模式上将手机与传统的课堂结合得更为细致。比如利用手机进行教学活动的签到、即时于网上公布课件资料、采用线下课堂与线上课件放映并同步开启弹幕的方式加强课堂活跃度、参與度等[1-4]。
  五、结语
  总的来说,面对手机全面渗入学生生活的大趋势,传统课堂应当顺应发展变化,创新性地拓展教学活动的外延,积极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利用手机带来的移动便捷提高教学效果,为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奠定基础。鉴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线下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有的师资和教学体系是高校最为根本的优势所在。如若高校积极探索自上而下的传统教学模式与自下而上的互联网 教育的有机结合方式,有望极大提升国家教育体制的效率。另外,高校教育也不能与初中等教育脱离,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的引导需要从低等教育就开始。
  参考文献
  [1]巩建闽,萧蓓蕾.课程大纲的制订给谁看——论学生中心理念的落实[J/OL].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3):143-150[2020-07-0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026.G4.20200615.1024.032.html.
  [2]俞跃,赵玉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方式研究——以智能手机和QQ群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4):187-191.
  [3]王琦,王振友,梁馨予.一种基于弹幕课堂讨论的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高教论坛,2017(5):24-28.
  [4]孔维宏,高瑞利.微信墙促进智能手机融入大学课堂的策略与案例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0):88-91.
其他文献
模式是儿童早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前儿童具备一定的重复性模式能力。研究选取134名4-5岁儿童进行了重复性模式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多数4-5岁儿童具有较好的模式复制、填充和延伸能力,但在模式抽象和核心单元识别方面的能力较弱,仅少数儿童能够对模式的内在规律进行清晰的自我解释。基于此,在早期数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儿童关注重复性模式的核心单元,采用适宜的语言进行模式描述,并鼓励儿童进行模式的多元表征。
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的组织形式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打破常规同龄班级限制开展混龄形式的劳动教育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考察其内涵和目标、组织形式和实施方式,我们可以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混龄劳动教育:目标上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地进行混龄,活动内容上合理地归类,实施上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幼儿任性行为成为很多教育者经常遭遇的难题。它阻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和谐亲子关系、师幼关系的建立。据此,通过典型案例的现象学分析,幼儿任性行为背后反映的是其对“完整性缺失”“真实性缺失”以及“主体性缺失”的补偿。教育者应该正确理解幼儿任性行为背后的意义,适当满足幼儿任性行为内含的合理需要,引导幼儿通过合理方式补偿自我缺失。
幼儿有参与户外自然游戏的需要。幼儿园应结合已有的课程资源,从幼儿的游戏经验和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挖掘园内的资源创设实习场,在此过程中,邀请幼儿参与规划设计,重视幼儿的兴趣,通过多种方式扩充内容、优化实习场环境。文章以“树房子活动区”实习场为例,阐述了幼儿在其中游戏并获得关键经验的过程。
特岗计划对我国中西部乡村教师转型换代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是我国中西部地区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机制的重要举措.基于一位少数民族地区优秀特岗教师的叙事研究,发现不同
在高校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方向,专业课教师也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力量。专业课教师要从升华教育教学的理念、坚守人才培养的使命、深化高校教师的职责、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落实立德树人的要务、遵循三全育人的根本等方面高站位、多维度理解课程思政的价值蕴涵,充分认清专业课程思政在潜移默化育人、激发价值认同、提升教育效能等方面的优势。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着眼于顶层统筹规划、教师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方法探索等方面,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追求自然的思政融合,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推进广泛的校企
大学生“三下乡”即文化、科技、卫生下乡,大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基层,传播先进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调查社会基层
学界对师源性隐性伤害的概念、特点、后果和避免策略有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对师源性隐性伤害的具体发生过程尚缺乏探讨。研究者通过对学生陈述的被教师“毁”的文本进行分析,发现师源性隐性伤害的核心是教师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让学生获得了关于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消极认识和体验,以致于形成了消极的自我图式。消极的自我图式使得学生在注意、记忆关于自我的信息时偏向负面的信息,并会做出消极的评价和不恰当的应对行动。这又会继续强化学生消极的自我图式,从而使得学生的认知与行为陷入恶性循环,也就是学生感觉到的“被毁”。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驱动人工智能教育由理念走向实践,并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以此为契机,江苏省K中学创生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项目化学习理论与问题解决五步法为理论假设,开发了验证性项目式人工智能课程和问题解决项目式人工智能课程,并从课程教学流程、课程教学评价以及课程成果展现三个方面有序推进教学实践。
2011年,韩国将推进韩国特色的中小学STEAM教育作为教育部的重点项目,旨在培养不仅掌握科学、技术、工学、数学知识,而且具有艺术感受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概述韩国STEAM教育的引入背景与目标的基础上,以小学STEAM教育卓越项目为例,具体分析STEAM教育实施的构成要素、内容和评价方式等。同时综合韩国STEAM教育的国家政策保障及推进策略,导出对我国发展STEAM教育的启示,以期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