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汉语教学在法国的应用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peip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沉浸式教学法通过讲授非语言学科内容,使学生自然进入情景,习得或无意识习得目的语,获得接受和产出性技能。近年来,沉浸式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关注。法国中学的汉语国际班自2008年开设以来,一直采取沉浸式汉语教学法,用汉语教授数学。通过汉语的跨学科使用,提升学生的汉语能力、数学素养,并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化。这样的教学是两个学科之间的衔接点,有助于增强学生这两门学科的能力。
  关键词:沉浸式教学法 对外汉语 法国汉语国际班
  一、引言
  沉浸式教学法于上世纪6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指隔断母语的影响,让学生“浸泡”在纯外语环境中习得外语。沉浸式教学法的重要措施就是用外语学习其他科目,语言学习放在学科学习的语境中,第二语言是教学语言,是学科教学内容的语言媒介和工具。沉浸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S.D.Krashe二语习得的语言输入假说,P.Jackson的隐性课程和D.Hymes的语言交际能力。
  二、法国的汉语教学
  沉浸式教学法最先在加拿大魁北克自治省的圣兰伯特学区应用于法语教学,后来广泛应用于美國、澳大利亚以及新加坡等国的二语教学。近年来,随着汉语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强势崛起,对外汉语教学也开始关注、采用和推广这种教学法。
  汉语已成为法国发展最快的外语教育,在法国有超过10万汉语学习者,其中近半数是中学生。根据法国汉语督学白乐桑(Bellassen)提供的数据1,2015~2016年,共有44227名中学生学习汉语,而在2004~2005只有9328人,10年之内增加了400%。
  虽然汉语在法国外语学习排行榜的排名从第9位升到第5位,但是,学校体制中的汉语课主要是选修课或兴趣课。以汉语为第一外语的中学生主要分布在2008年以来开设的汉语国际班内。目前,国际班的数量已经突破40个,分散在10个学区,2015~2016年共有1973位学生。汉语国际班的学生以沉浸式教学法学习汉语,与其他国际班(法国中学体制内共有15个语种的国际班)不同的是,汉语国际班除了汉语和汉语文学课外,还使用汉语教授数学,每周5~6课时,中国老师和法国老师各承担一半课时,中国老师由国家汉办派遣。其他国际班用二语教授的是历史和地理。学生既要达到数学学科要求,又要巩固和提升自己的汉语能力,毕业时Bac考试(高中业士会考)文凭上会带有汉语学习标识。
  三、用汉语教授数学的优点
  (一)为什么用汉语教数学?
  首先,数学的客观性使得学生可以依赖语境(学科内容)理解高于自己能力的外语输入,可以反复和自然地接触汉语,并用汉语进行师生和生生交际活动。
  其次,数学的普遍性使得各种主题的研究成为可能,如历史(例如古代数学)、经济(数据处理,统计)、概率及其使用(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和医药学等)、建筑(比如黄金分割)、天文、高新技术等。
  (二)用汉语教授数学对语言学习的帮助
  语言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对象,而是变成了进行有效沟通的载体,学生能用外语来交流非语言学科的相关主题。
  通过精心挑选的主题(对于话语和背景的理解、实验、猜想、探索研究途径、沟通获得的结果,对结果的评论),帮助学生掌握接受外语(阅读和听力)和表达外语(持续互动中的口语、写作)的能力。但要注意减少数学的专有术语,使用简单容易理解的词语,使它们不构成学生发言的障碍。数学比外语好的学生,讲话时会比在语言课上更大胆。
  利用数学软件(动态几何、代数、电子表格)可以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况且,恰当地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资料搜集时使用外语的网络资源、播客、视频),也有助于延长接触外语的时间。
  促进学生掌握经常使用短语和特殊的概念(原因、后果等)。如:关于上下级的短语、比较级和最高级、推理和论证、必要条件“应该”、充分条件“足以”、疑问句、表示猜想的短语“似乎”“如果……那么……”、使用复合句(有连接词)、描述几何对象、与几何结构相关的说明、数字和数量等。
  (三)用汉语教授数学对学习数学的帮助
  通过另一种语言和另一种文化的棱镜发现或重新发现某些概念,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得到加强。外语比数学好的学生会觉得更自在,从而获得自信。
  通过其他国家特定的方法了解数学概念,能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领会这些概念。例如,在盎格鲁—撒克逊国家和中国,分数被系统分解为一个整数与一个小于1的分数的和。
  某些语言的数学术语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它们所指称的对象提供了更多的含义。通常定义直接体现在单词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汉语中suanfǎ(算法)的字面意思是“计算的方法”,而这个词的法语词源无法看出这一点)。
  (四)沉浸式汉语教学具有多重文化层面
  用汉语教数学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加深了解中国文化和文明的机会。
  首先,学习相关最新统计数据让学生熟悉有关国家的文化背景。我们很容易在媒体(报刊、互联网)中找到这样的信息:中国的人口变化;经济形势(各地区之间的差距)等。通过学习均衡性、百分比、概率,会接触到中国特有的文化资料(度量单位,货币等)。
  此外,学习与科学有关的汉语文章、中国数学家的传记、传统心算技术等知识,能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
  (五)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法国政府非常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流动性”,学校重视提供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国际化课程。在学生流动性(国外学习、实习、交流)非常普遍的时代,受益于汉语数学课程,对于留学或未来的职业生涯是一个真正的附加值。
  四、结语
  沉浸式教学法既不是日常的外语翻译,也不是“照搬”最初打算为外国学生提供的课程教学法。沉浸式教学是两个学科之间的衔接点,优势在于语言学习、数学学习和文化学习三管齐下,帮助汉语教学在体制中站稳脚跟。虽然不是完美的教学方法,但对青少年来说,比普通的外语课堂更加有效。
  注释:
  ①Jo?l BELLASSEN,Le chinois,langue émergente,Etat del’enseignement du chinois en 2015-2016,http://www.google.fr/url?url=http://www.fcae.fr/pdf/Etat-du-chinois-DEC2015.pdf&rct=j&frm=1&q=&esrc=s&sa=U&ved=0ahUKEwig_dvE2JLWAhXCxlQKHZliDnEQFggUMAA&usg=AFQjCNH6l7n_rHvgxchGGJC5FDOwS2AyXQ
  参考文献:
  [1]戴理达.沉浸式双语教育中隐陛课程嵌入的动因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3,(5) :27-29.
  [2]袁平华,米保富,胡洁茹.渥太华大学沉浸式双语教育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1,(4) :141-144.
  (毕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200241)
其他文献
摘 要:电视画面转瞬即逝的特点,决定了解说词的语言必须具有形象性。在解说词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可以使解说词的语言具体、形象、生动,真正发挥出解说词“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航拍中国·新疆》 解说词 修辞  电视解说词是一种特殊的视听结合的语言,“为看而写”“为听而写”是它的本质特征。它配合画面和电视语言的其它元素共同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帮助观众看画面”“吸引观众看画面”。画面转
期刊
摘 要:随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不断普及与深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在泰国逐渐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已有的将儿歌作为教学辅助内容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证性研究不多。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在泰国彭世洛府圣尼古拉斯学校从事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研究儿歌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少儿对外汉语课堂中运用儿歌进行辅助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但在汉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百喻经》《颜氏家训》和《洛阳伽蓝记》中的一类介词——方所类介词的描写分析,尝试考察魏晋南北朝时期介宾短语前移现象。本文将三部著作中的方所类介词分为四个语义小类,并对四个语义小类介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描述和分析,结合前人对介宾短语前移的分析,解释三部文献中的介词前移现象,并总结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语法功能 语义 介词前移  一、引言  在学习汉语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介宾短语结构呈
期刊
摘 要:新汉语水平考试中的口语测试(简称HSKK)是目前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汉语口语测试。汉语口语测试可以反映出被试的真实口语水平,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重点分析新汉语水平考试中的口语考试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汉语水平考试 口语测试 HSK HSKK  汉语水平考试又称“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官方英文简称为HSK,是为测试母语为非汉语者(如外国人、华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挝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留学生汉语的运用。如何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是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重要砝码。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可以找到留学生在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的学习中的偏误来源,总结偏误产生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纠正偏误,从而使留学生尽快掌握汉语语音规律。  关键词:老挝留学生 语音 偏误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4级
期刊
摘 要:“V一下”是现代汉语中常見的表达,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至今学界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为此,笔者通过语料库对该结构中的动词进行研究,结合新HSK词汇大纲进行分析,以期能对“V一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V一下” 语料库 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V一下”是现代汉语表达中的常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该表达逐渐成为书面语的一部分,但仍带有明显的口语特点。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关
期刊
《汉语拼音方案》中有6个单元音韵母,它们是:ɑ、o、e、i、u、ü。给学前班小朋友或小学一年级学生编写的学习汉语拼音的教材,为了教学的形象化,往往画一些插图。最常见的是“ɑ”韵母旁画一个医生为一个小朋友查看口腔,小朋友大声发“ɑ”,“o”的韵母旁画一只大公鸡,“e”的韵母旁画一只大白鹅……  “ɑ、e”的插图形象贴切,但“o”的插图为什么是一只大公鸡叫呢?我们看几部字典、词典对“喔”的读音标注和释
期刊
摘 要:《蛙》是一部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小说,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该作品葛浩文译文所有政策性语言,从中选取典型例子,考察译文是否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是否创造了读者与文本的视域融合,如何做到将文本中的“空白点”具体化,归纳总结葛氏译文中所用直译、意译的翻译策略与转换、替代、增译、省译、正说反译等翻译技巧,期望能为小说中政策性语言的翻译提供些许启示。  关键词:翻译 接受美学 政策性语言 《蛙》 视域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宁波市旅游景点为例,讨论旅游景点简介英译中的文化缺失现象及其应对策略,发现导致旅游景点简介英译中文化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直接音译、对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解释不够、对汉英语言风格缺乏足够的重视。文章提出,在旅游景点汉语简介的英译中,应注意中国文化的恰当传递,并举例说明译文中尽量完整呈现中国文化因素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旅游 景点简介 翻译 文化缺失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
期刊
摘 要:《老残游记》的词汇面貌与现代汉语词汇差异较小。绝大多数的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都可以查到,但语言毕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书中词汇发展至今,由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原因,也有不少词汇淡出了历史舞台。本文就《老残游记》的词汇进行考察,对词汇的退隐情况进行描写和解释,希望对清末词汇的发展变化提供一些数据补充。  关键词:词汇 消隐 原因  《老残游记》作为清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不仅有着很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