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能“喘口气”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q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精神是21世纪人才的灵魂,教育者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先建设学生内在的心理环境,而传统教育对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造成阻碍,应该重塑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从内在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关键词】心理环境,创新精神,建设
  著名教育家李希贵先生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曾强烈呼吁:“教育的本质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灵、思维和感情,而不是舒服人,压抑人,限制人。”让我们深深的受到启发。教育呼唤创新,让我们在创新的氛围中给学生需要的教育,让每个孩子能够自由欢快的成长在教育的乐园。
  199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教授说:“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新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创新教育缺乏思考,中国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被热议,一时处于“风口浪尖”,并持续高涨,并无消减之势,很多专家学生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提出了很多方法策略,笔者认为方法固然重要,但还是要从内在的根本出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势必要从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入手,为创新精神提供积极的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旨在思考问题时,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表达。在教育中如何为学生建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还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思考和探索。
  一、 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环境
  创新是灵魂,是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创新精神常常指在具体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一种善于思考,大胆假设,敢于质疑和批判,敢于探索和冒险,敢于尝试和付出。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必然是个会问问题的学生,在活动中经常产生奇怪的想法,并产生疑惑、思索、想不通,想弄明白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有问题的学生并不一定就具有创新精神,问题需要一个解释的空间,或是自己想清楚,或是敢于提问,大胆质疑,然而当学生心理感觉到“安全”和“自由”时,他才能放松,才能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那这种“安全”和“自由”的教育氛围就是学生心理的那种感到轻松的环境,这种环境下学生更能畅所欲言,表达所思所想。
  创新精神需要鼓励,根据心理上条件反射的原理,收到鼓励和表扬的刺激,大大地强化了该动作行为。教育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的创新行为励受到鼓励的刺激,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体验,自豪、快乐、成功和幸福感,这种心理环境下的学生更能找到一种自由的感觉,伴随着这种感觉他能够放松地、自在地学习、探索和创新。因而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体验能够刺激学生创新精神的不断发展。
  二、 传统教育形成的心理环境干扰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一)传统的教育观念造成学生紧张戒备的心理状态
  传统教育知识至上,“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观念贯穿教育的过程,知识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培养过于标准化和统一化,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堂上的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探索的实践活动,教师则是课堂上的权威,组织者,主导者,执行教案,当“主演”,由学生这些“群众演员”配合着完成整堂课的学习。教师站在讲台上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面对学生的错误,严厉批评,大声呵责,学生处于紧张戒备的心理状态,身心感觉不到“自由”和“安全”,处处提防,如此心理环境下的学生机械化地学习,情感弱化,创造性一点一点的磨灭,创新精神便找不到“安身之地”。
  (二)传统的评价方式奴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评价是总结性的评价,常以学生一段时间的考试分数为唯一参考,造成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和绝对化,对于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较少,评价重视结果,不关注过程,换句话说,评价学生的好坏看的是分数,最终的成绩排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那种努力缺少肯定。此外,评价重知识轻情感,忽视学生情感体验,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逐渐趋于共性,缺少个性的发展,死记硬背,也逐渐变得“懒惰”,不去思索,不加创新。这种评价方式下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动力,不敢问,也不想问,没有问题,去又是最大的问题,思维变得单一,想象没有支撑,视野更加狭窄,内心对创新没有概念,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便成了无水之源。
  (三)传统管理方式下带来学生压力的心理感受和不自由的心理体验
  传统学校管理由上到下,从学校到老师,学生向来都是受管教的对象,在班级里老师是权威的象征,班级的纪律要求,规章制度向来也是由老师制定,并用来制约学生的,而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去遵守,没有民主的权利。在这样严厉规格的管理制度下,学生变得小心翼翼,分外留心。他们知道遵守班级规则就不会挨骂,只有自己做到服从老师的管理才会得到老师的欢喜。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要求绝对的权威和服从,久而久之,学生变得不敢问,不敢说,不敢做,只能照章办事,这种心理环境下学生谈何创新。
  三、 教育工作者应做学生良好心理环境的建设者
  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让学生当“主角”,课堂上不再一味的“满堂灌”,做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教学相长,要不但地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让学生感到又敬又爱,而不是害怕和恐惧。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要从重知识学习扩展到对学生情感能力的关注,从智力培养发展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学生的体验,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自由的课堂氛围,一个温暖和谐的心理环境,可以为提供创新教育的平台,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和探索,交流和思考,思维相互碰撞,想象插上翅膀,创新便扬起帆来、起航,渐渐远行。
  创新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这种特征或状态不断地激发人们不断进取、不断革新、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创新精神也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品质之一,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关系到学生的自我成长,从大的方面来说,它则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是教育要不断探索的话题。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初中科学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以期真正达到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科学;合作学习;对策  新课程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由此而衍生出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广泛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学中。然而不少教师实施一段时间却意外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兴趣盎然,场面热热闹闹,但无论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探究
期刊
【摘 要】历史因其过去性,无法再现的特点,决定了只能通过遗留下来的史料证据来重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是十分必要的。上海师大李稚勇教授就说到:“我们可以说史料教学已成为21世纪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①史料教学的目的在于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让学生象历史学家一样探究历史知识,这中间注重对学生处理史料技能的培养。包括对史料真伪的鉴别。对不同来源的史料的比较,对材料的判断等能力。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期刊
【摘 要】课改之前,学生每上作文评讲课,情绪都很低落,尽管教师在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也会恹恹欲睡。为了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我尝试摸索出了作文评讲八步构建法,现将拙见一谈,以便斧正。  【关键词】作文教改之路;作文评讲;八步构建法  第一步:回顾作文要求。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要按《考试说明》中的作文列出几条“基础等级”的要求:(1)符合题意。(2)符合文体要求。(3)思想健康,感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具有较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从拈连的定义、要素、类型、功能和与其他辞格辨析等方面对我国修辞学界的拈连辞格研究作了介绍和简单的评述。  【关键词】拈连 ;综述  一、 拈连辞格的定义  拈连格最初作为具有特征的一种辞格概括到修辞格里是在1932年出版的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写发凡》著作中提出的。陈望道拈连定义:甲乙两项说话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适用的词汇来表现乙项观念的,名叫拈连辞。这
期刊
【摘 要】翻译既是跨语言的活动,也是跨文化的活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文章从四方面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差异;翻译  一、引言  翻译,就是将某一语言活动的言语产物转换到另一语言中去,克服时空两方面的困难,把原文的意思在翻译中表达出来。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中有些是人类共有的,而有些是有民族性的。可见,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过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充斥着浓厚的工具色彩,它更多关注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实施后,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受到了教育者们普遍的重视。然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观的培养却被排挤到了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常被语文教学工作者忽略。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对语文学科严重的情感流失和语文教学的苍白无力。语文不仅变得难学,而且单调乏味,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偏差,一种失误。
期刊
【摘 要】试错教学法依循让学生经历尝试错误、发现错误、探究错误、防止错误四个阶段,在以AUTOCAD竞赛辅导为案例,探讨如何在掌握技巧中运用试错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技巧点,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关键词】试错教学法;AUTOCAD;竞赛训练  在职业教育中,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立足点
期刊
[摘要]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绿色转变的深入,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校成人教育在绿色经济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推动我国成人绿色教育的发展,本文以高校成人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发展绿色成人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成人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绿色经济;成人教育;发展  绿色经济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合理使用资源与能源为目标的一种寻求经
期刊
【摘 要】故事教学法的方式是保持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呵护,在彰显英语教学情趣的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带来最有效的滋养。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利用故事学习文化意识、发挥故事教学法的优势、故事教学法的注意点。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故事教学法是学生学趣体验的重要形式,更是教师利用教学智慧让学生得到健康而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手段。  【关键词】 兴趣、引领、英语课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
期刊
【摘 要】通过自己的教育智慧,通过点滴细节来营造理性的课堂,营造情感的课堂,营造合作的课堂,更要营造学生的,人的课堂。这是教学的艺术,更是教学中应该时刻遵循的法则,本问通过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案例来阐述了如何营造“学生人”的合作课堂,让每个孩子在愉悦、合作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生人、生态课堂、合作  古时候有一个故事:一个铁匠打了一枚钉子,可钉子的火候不够,但是为了完成军队的任务他也没有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