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什么是"黑色幽默"文学?
  "黑色幽默"文学,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期风行于美国文坛的一个文学流派。作为文学上的一种表现手法,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传统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说法,它是"一种绝望的幽默,力图引出人们的笑声,作为人类对生活中明显的无意义和荒谬的一种反响"。黑色幽默是"现代小说和戏剧中,运用病态和荒诞,已取得可怕的喜剧效果。它既指愤懑,辛辣的笔调,更指荒诞,病态的处境,这种处境与苦难,不安与死亡紧密相连。"它之所以产生并盛行于当时的美国,有着极为深刻的社会根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的美国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黑色幽默的社会,面对不断恶化的各种社会矛盾,人们看到了社会的畸形与弊端,看到了所处的世界与自我的对立,于是,开始对"社会和谐与进步"的梦想及人类的"完美境界"的前景产生了质疑,对现存的社会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并对人类的处境和未来惶惶不安。使他们感到,只有人的自我存在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这种抑郁、沮丧及绝望的社会心理既有黑色的性质又含有愤怒讽刺的情绪。一代人从社会灾难中产生的绝望却要在幽默、讥讽中获得精神上的安慰,表现在文学领域里,便是"黑色幽默"文学的诞生。
  二、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海勒的代表作,小说以二次大战为背景,描写一支驻扎在意大利附近的皮亚诺扎岛上的美国空军部队的生活内幕,中心情节是飞行员轰炸手尤索林要求停止飞行复员回国的斗争经历。空军大队指挥官卡思卡特一次次任意提高飞行员执行任务的指标,致使飞行员们个个得了恐惧症。尤索林为逃避飞行,躲进医院装疯。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疯子可以停止飞行。但又规定停止飞行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军规的附带条件是凡能提出申请的就证明此人不疯。所以他只能继续飞行。他又寄希望于军规另一规定:飞满32次的人可不再执行任务。但在他飞满后,卡思卡特又下达了新命令。因为军规的附加条件是,停止飞行前不能违抗上级命令。他飞了70次后终于明白军规是个圈套,是场骗局,就驾机向中立国瑞典逃去。
  作品中的人物分别属于军事官僚集团和普通军人两大部分。军事官僚集团操纵着第二十二条军规,利用它制造悖谬来维护权威,愚弄下属,主宰普通人的命运。特种警备司令佩克姆将军"是一个恶劣的家伙","在一切重大问题上他都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对别人的缺点相当敏感,而对自己的缺点则熟视无睹。他发现别人都荒谬可笑,惟独他是例外"。他认为自己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缺点。他训诫下属时声明:"凡是法律不禁止的事大家都可以去做。而法律又没规定不许对你撒谎。"军事官僚集团利用战争满足私欲,为求得个人的飞黄腾达,置他人的生命于不顾。飞行大队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冷酷残忍,"是个有勇气的人,不管有什么轰炸任务,总是毫不犹豫地主动要求他的部下去执行"。他公然宣称:"我对损失人和收音机根本无所谓。","他患有精神分裂症,性格十分矛盾。他时常为自己36岁就当了上校指挥官而洋洋得意,又常常为自己36岁才不过是名上校而懊恼沮丧。为早日当上将军,他自告奋勇地向联队司令官德里特将军讨来战斗任务,利用军规,一再增加轰炸飞行次数,从40次一直提高到70、80次,甚至想提高到100、300次,迫使飞行员们无休无止地去面临死亡威胁。为了讨好佩克姆将军,他命令随军牧师祈祷:"让炸弹落得更加集中。"因为佩克姆认为炸弹集中爆炸时拍的照片分外好看。他也想借此机会把自己的照片同时登在《星期六晚邮报》上,以扩大个人影响。
  主人公尤索林是处于被主宰地位的普通军人的代表。他本是个热情、诚实、富于正义感的爱国青年。入伍初,他把战争看成张扬正义维护真理的神圣事业,空战十分勇敢,出色完成飞行轰炸任务,为此获得一枚勋章,被晋升为上尉。后来,他在军营里听到的指挥官训诫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要么你拥护我们,要么就反对你的国家";看到军用收音机上象征勇敢、正义、真理和爱国的标志被涂掉后刻上了迈洛的"水果土产联合公司"标志,以及写着"凡有利于联合公司就有利于国家"的油印说明书。这使他对战争大失所望,认识到替卡思卡特之流升官发财卖命是毫无意义的愚蠢行为。从此,他变成了怕死鬼,"活下去"是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和"最高准则"。他或者以对话机出故障为名从前线突然返航,或者藏身医院装病。但听了丹尼卡对军规的说明后,他只好离开医院继续飞行,硬着头皮去完成军规另一条规定,即飞满32次指标,可以不再招待任务。可是卡思卡特根据军规的附加条件不断给他增加任务,由32次到40次,到70次。他感到自己非死不可,就公然拒绝飞行要求回国。上级答应了他,但指定他必须"作为英雄送回国去",去为五角大楼进行忠于部队、献身战争的宣传。只要他接受这一条件,就可提为少校,再得一枚勋章,否则便送他上军事法庭。他一时软弱,表示同意。但转念一想,这岂不是跟卡思卡特们同流合污,哄骗飞行员弟兄去送死吗?于是放弃了这笔交易。在几个知心朋友帮助下,他驾机逃往瑞典去了。
  三、《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以其鲜明的特点、泼辣的语言和淋漓尽致的嘲讽堪称是"黑色幽默"的经典性作品。"黑色幽默"使作家置身于当代美国这样一个荒谬与疯狂的特定社会中,采取极其强烈的嘲讽方法,用荒诞表现疯狂。在海勒看来,战争把世界的荒唐和人心的疯狂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海勒所说:"我要让人们先敞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所知的一切"。因此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直接讽刺和抨击了战争的荒唐与疯狂,从主题到内容都迎合了当时美国人民中强烈的反战情绪。海勒刻意地追求作家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审美距离",恰到好处地"后退一步",用冷漠克制、假装无所知的态度去描写人间的不幸,去涉猎严肃重大的社会问题。在不经意的调侃之中,显露出锐利的讽刺锋芒,直指荒诞的要害,初看忍俊不禁,细品则余味深长。"黑色幽默"的嘲笑讽刺表现得很含蓄,带有寓言性质。作家并不明确做出道德、政治的评价,而是让读者从这些冷峻的幽默和喜剧形式的笑声中,领悟出某种含蓄的寓意来。作家不拘泥于传统的描写现实的手法,总是用放大镜、哈哈镜来看待世界、反映世界,采取无限夸大的手法来表现客观事物,因而使其扭曲、变形,促使那些阴暗、丑恶的东西更突出,更可憎,更可笑。尽管作家抱着冷眼旁观和不加评判的态度,读者却能在思考和回味中悟出其中深刻的寓意。海勒抨击战争,主要以夸张和讽刺来表现战争的非理性。在这个前提下,发生在战争时期的所有小说事件和人的行为,不是出于理智,而是出于一种疯狂。虽然作者截取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但他以想象发挥代替写实,不对小说中的事实负责,也不指望读者对小说人物和事件信以为真。他的意图是抓住战争和现实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放大,进行讽刺嘲弄,使读者无法不正视现实社会中赫然存在的荒唐。以不严肃的玩弄态度对待严肃重大的事件,从而将它转变成荒诞不经的笑话,这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作为一部社会批评小说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既然战争搅浑了甚至颠倒了一切,在战争环境中谁是清醒者,谁丧失了理智,就不能用通常的标准去衡量。
  小说的主要人物尤索林在别人看来神经错乱:他的行为不合逻辑,不可思议。但有一点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不愿充当美军的炮灰,要活下去。尤索林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摆脱战争,要么死。世界上到处都是像"第二十二条军规"那种荒唐的专横,令人无法理解而又无法摆脱。尤索林最后当了逃兵,作者没有指责他的军事道德。小说的全部内容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如果他还有点儿理智,不想葬送自己的话,叛逃是唯一的生路。对尤索林来说,中立的瑞典代表一种希望,一个战争之外的清醒世界――但这仍可能是一种假象。在这个疯狂世界中,理智和非理智是颠倒的。军事集团的所作所为,好像要消灭理智;而不愿介入战争、貌似丧失理智的尤索林,才似乎有点清醒头脑。他们中最典型的人物是卡思卡特上校和米洛中尉,前者正用飞行员的生命换取晋级的机会,而后者则代表了金钱世界的一切疯狂行为。
  《第二十二条军规》从内容到形式都着力于体现一个主题:战争及其官僚机器的荒诞,疯狂与不可理喻;并且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象征,创作了一种基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形而上的艺术境界,表达了西方人对人类处境所感到的困惑。作家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通过幽默的手法表达了愤怒与厌战情绪。在无可奈何中用"幽默"来对待人世间的荒诞与丑恶。
  当然"黑色幽默"和传统文学中的幽默不同。在西方传统文学中,一般来说,悲剧和喜剧的区分是很分明的。喜剧讽刺反面人物的丑恶和畸形,悲剧表现正面英雄的痛苦和不幸。但"黑色幽默"文学打破了这种界限,作家所描写的种种事件,所刻画的异化了的各色人物性格,属于社会悲剧的范畴。但是,这些被戏剧化了的荒诞事件,又含有滑稽幽默的喜剧意义。没有传统文学中的那种理想人物、正面人物,尤其是不以这样的人物为主人公,这是"黑色幽默"文学的又一个特征。海勒以彻底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为己任。
  
  参考文献:
  [1]程巍.在疯狂中照章办事――评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J].百科知识,2000.
  [2]冯亦代.第二十二条军规续集[J].读书,1995.
  [3]黄俊祥.悖论与黑色幽默文学──读第二十二条军规[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4]刘才林.荒诞世界里的清醒者与反抗者──试析尤索林[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其他文献
校园文化是以育人为宗旨,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共青团组织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始终以服从和服务于高等教育目标为指导思想,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尝试从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角度探索其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本模式和由此产生的育人功能。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形式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主要通
期刊
一、引言  设{0,1,2…} , …是一列正数。考虑上的――矩阵:  (1)  众所周知,当 时,满足唯一性条件,这是对应的马氏链{}称为纯生过程。当时,{}是参数为Poisson过程,由Kolmogorov强大数定律,我们有对于一般的情况,我们知道。那么,对于一般的情况,当时,的发散速度如何?  在一般的经济学论著中,宏观的GDP等经济学量是以指数方式增长的。近年来出现的重构宏观经济学学派试图
期刊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资源,做好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高职院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如何有效和积极地激励教师和优秀拔尖人才,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求期望而实现这种刺激作用的。近半个世纪以来,近50年以来,西方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们从
期刊
学校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是保障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重要环节,充分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改善师生生活,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做好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期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教育的现代化也正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逐步展开。 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的广泛应用领域)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在20世纪中期,教学系统方法在教育技术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教学系统方法的文章,
期刊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以儒家为首的经典著作和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的治国安邦、民族精神、立人处事、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经验智慧,在今天仍有其生命力,值得我们来发扬光大。不可否认,这些经典著作、思想学说带有明显的时代和阶级烙印,但我们可以以科学的态度汲取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主干,它经长期的整理加工、丰富发展,早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比较严密
期刊
会计史是研究会计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先导。事实上对于任何一个重要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都不能脱离历史考察与研究这一课程,对任何一个重要会计事件的认识,都必须进行历史的回顾、思索、分析与论证。会计学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研究领域,而会计史的研究却始终涉及到它的精华部分。中国1200万会计工作者与国外会计工作者一样,在工作中也都有充
期刊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西方文化和以儒教文明为中心的中国文化交相辉映,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化奇葩。由于社会历史条件不同,这两大文化在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问题的看法以及思维方式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  (一)中国文化的形成期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动荡、时代变革。以私学为基础,一个以"劳心"为名、从事精神性创造的士阶层崛起,出现了诸子峰
期刊
"高住低练" (HiLo)最初由美国学者levine于1991年提出,它是在传统的高原训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的的模拟高原训练,通常指运动员居住在相当于2500m左右高度的缺氧环境中,而训练则在正常氧浓度环境[1]。高住低练它解决了传统高原训练中运动负荷与缺氧负荷同时存在的矛盾,让运动员避开了持续性缺氧的种种负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高住低练能明显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2, 3]
期刊
一、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从历史渊源维度探寻,罗马法奉行与贯彻"任何人不得将大于其所有的权利让与他人"及"发现己物,我即收回"的原则,侧重对所有权人的保护,无善意取得制度的踪迹。善意取得起源于日尔曼法的"以手护手原则",缘起并形成于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因其契合近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后逐渐被普适于包括英美法系国家在内的诸多国家。作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制度,传统民法中善意取得制度仅适用于动产,是动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