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以“健康第一”为核心,坚持贯彻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基石。在此基础之上,西安交大附中秉承“更多选择、更多快乐”的多元化体育教学原则,构建“蛛网式”校园体育活动体系,培植了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项目。
校园体育的多元化开展形式
“蛛网式”校园体育活动体系是在保障体育课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综合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时间段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体育锻炼。在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同时,以运动会为节点展示师生运动风采,加强全体师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以运动队为核心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拔尖提高,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西安交大附中的“蛛网式”校园体育活动体系构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选课模式多元化。为满足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内驱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采取模块教学形式设置体育课程,依据保证基础、强调选择、关注融合、重在运动的理念,开设体能、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啦啦操、武术、棒球、花式跳绳、健康教育12个教学模块,每年挑选不同模块组成体育课程群。高一年级采取半开放式选课模式,将体能作为必选,同时开设3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选学习;高二采取指导性选课模式,共开设5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身学情,在教师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下自主选课;高三采取完全开放式选课模式,5个模块自由选择。三个年级不同的选课方式,既让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足够的锻炼,又确保了体育教学的个性化。
课外活动特色化。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根据年级需求和学生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特色课外活动,如定期举办的拔河比赛、三级跳远比赛和不定期举行的年级主题活动、趣味比赛、拓展团建等,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中。
学科节多样化。举行体育学科节,通过讲座、问答、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创设多样化学习情境,开阔学生眼界,挖掘学生潜能,将体育理论传递给学生。
运动会规范化。以规范和专业的态度举办运动会,全真模拟专业田径赛场体验,让师生共同参与规范化的校园体育盛事。
体育社团自主化。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由学生会体育部组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由体育学科中心指导和协助学生组建单项体育俱乐部,定期举办校内俱乐部赛事,如五人制足球俱乐部联赛、三人篮球俱乐部联赛、乒乓球俱乐部挑战赛等。
课间操有效化。创编具有本校特色的课间操(武术操两套),根据天气、季节等因素,变换课间操的表现形式,通过校内比赛、展演、过程性考核等多样化形式提高课间操参与度和完成质量。
运动队管理科学化。根据项目需要为高水平运动队设专职教练、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坚持系统训练、科学管理,形成良好的训练体系。武术队、啦啦操队、网球队等校园体育特色兴趣队为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和运动爱好发展的平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化校园体育的效果与潜力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西安交大附中根据学情制订学校《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按计划认真开展训练和测试工作,鼓励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6年时间,学生体测不及格率由5.7%下降至2.1%,优秀率由3.7%提升至7.1%。
形成“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运动队模式,体教融合效果显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注重体教融合,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工作出发点,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工作抓手,通过篮球和武术项目的特色建设形成“一校多品”学校体育运动队模式。
一是普及提高,面向全体师生,将篮球与武术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竞赛规则、文化等在各年级的模块教学中进行普及与提高,形成项目特色。
二是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俱乐部、体育社团、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会开幕式武术表演等阳光体育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篮球、武术知识技能进行运用、拓展、延伸,打造校园体育文化。
三是校品拔尖,继承和发展传统优势,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专业教练,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和挖掘有潜力和兴趣的学生相结合,科学、系统训练,不断创新,勇争第一。学校女子篮球队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中学组女子篮球比赛,取得亚军,2020-2021赛季还获得中国高中女子篮球联赛总冠军,创陕西省高中女子篮球最佳战绩。多名队员入选国家集训队、国奥队、国家青年队等,为国家体育运动发展输送了后备人才。
多元化校园体育的建设要坚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业余训练为突破口,以群体活动为落脚点。西安交大附中以加强体育科研,探索科学训练为动力,在多元化校园体育建设的探索中实现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飞速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也因此取得了“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獎”“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等荣誉。
责任编辑:李英菁
校园体育的多元化开展形式
“蛛网式”校园体育活动体系是在保障体育课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综合利用阳光体育大课间、特色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时间段组织学生进行多元化体育锻炼。在提高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同时,以运动会为节点展示师生运动风采,加强全体师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以运动队为核心对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拔尖提高,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西安交大附中的“蛛网式”校园体育活动体系构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选课模式多元化。为满足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内驱力,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采取模块教学形式设置体育课程,依据保证基础、强调选择、关注融合、重在运动的理念,开设体能、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啦啦操、武术、棒球、花式跳绳、健康教育12个教学模块,每年挑选不同模块组成体育课程群。高一年级采取半开放式选课模式,将体能作为必选,同时开设3个模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自选学习;高二采取指导性选课模式,共开设5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身学情,在教师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下自主选课;高三采取完全开放式选课模式,5个模块自由选择。三个年级不同的选课方式,既让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足够的锻炼,又确保了体育教学的个性化。
课外活动特色化。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根据年级需求和学生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特色课外活动,如定期举办的拔河比赛、三级跳远比赛和不定期举行的年级主题活动、趣味比赛、拓展团建等,充分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中。
学科节多样化。举行体育学科节,通过讲座、问答、知识竞赛、游戏等形式创设多样化学习情境,开阔学生眼界,挖掘学生潜能,将体育理论传递给学生。
运动会规范化。以规范和专业的态度举办运动会,全真模拟专业田径赛场体验,让师生共同参与规范化的校园体育盛事。
体育社团自主化。拓展延伸课堂教学,由学生会体育部组建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由体育学科中心指导和协助学生组建单项体育俱乐部,定期举办校内俱乐部赛事,如五人制足球俱乐部联赛、三人篮球俱乐部联赛、乒乓球俱乐部挑战赛等。
课间操有效化。创编具有本校特色的课间操(武术操两套),根据天气、季节等因素,变换课间操的表现形式,通过校内比赛、展演、过程性考核等多样化形式提高课间操参与度和完成质量。
运动队管理科学化。根据项目需要为高水平运动队设专职教练、助理教练、体能教练,坚持系统训练、科学管理,形成良好的训练体系。武术队、啦啦操队、网球队等校园体育特色兴趣队为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和运动爱好发展的平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学训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元化校园体育的效果与潜力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西安交大附中根据学情制订学校《体质健康标准》达标计划,按计划认真开展训练和测试工作,鼓励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升。6年时间,学生体测不及格率由5.7%下降至2.1%,优秀率由3.7%提升至7.1%。
形成“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运动队模式,体教融合效果显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注重体教融合,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工作出发点,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工作抓手,通过篮球和武术项目的特色建设形成“一校多品”学校体育运动队模式。
一是普及提高,面向全体师生,将篮球与武术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竞赛规则、文化等在各年级的模块教学中进行普及与提高,形成项目特色。
二是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俱乐部、体育社团、课间操、课外活动、运动会开幕式武术表演等阳光体育活动,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篮球、武术知识技能进行运用、拓展、延伸,打造校园体育文化。
三是校品拔尖,继承和发展传统优势,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专业教练,将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和挖掘有潜力和兴趣的学生相结合,科学、系统训练,不断创新,勇争第一。学校女子篮球队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中学组女子篮球比赛,取得亚军,2020-2021赛季还获得中国高中女子篮球联赛总冠军,创陕西省高中女子篮球最佳战绩。多名队员入选国家集训队、国奥队、国家青年队等,为国家体育运动发展输送了后备人才。
多元化校园体育的建设要坚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业余训练为突破口,以群体活动为落脚点。西安交大附中以加强体育科研,探索科学训练为动力,在多元化校园体育建设的探索中实现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飞速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也因此取得了“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獎”“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等荣誉。
责任编辑:李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