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诊所的机遇与陷阱

来源 :E药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ckham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3月20日,微医全科诊所开业,从选址、装修、试运营,用了180天。时间往前回溯到2016年的7月26日,丁香园第二家线下诊所在杭州开业。从2015年开始,春雨医生、平安好医生、杏仁医生都已纷纷开始建立线下诊所。
  从2014年9月起,丁香园就透露了开办全科诊所的规划,受制于行政审批程序,第一家互联网医疗线下诊所最终落地春雨,而春雨诊所其实是在春雨医生“私人医生服务”的商业模式上建立起来的。过去的咨询、随访等医疗周边业务并不能真正解决医疗问题的痛点,以此切入医疗领域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商业模式的多次碰壁,已经逐渐认识到隔靴搔痒般的问诊费、诊疗费等无法支撑企业长久发展,布局线下成了盈利模式转变的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鼓励社会办医、医生多点执业等政策打开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巨大市场,创业者们蠢蠢欲动,纷纷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城略地。线下诊所即是在他们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试水的其中一种方式。
  表面看来,互联网医疗布局线下诊所有着天然的优势:有早期积累的品牌效应、有丰富的线上用户,有在医疗领域的长久涉足,但互联网医疗走向线下并非简单的流量变现,创业者们要考虑资金、人才、运营模式、盈利等诸多因素。
  机会显现,挑战重重
  早期从医疗周边业务切入的互联网企业拥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和医患资源,这两个因素对诊所运营而言至关重要。已在线上运营成熟的服务模式也可以进一步延伸到线下,或是与线下进行衔接,从而打造医疗生态闭环。
  筹备开设线下诊所之时,春雨每天有超过8万的问诊量,在这8万个问题中,30%的服务是线上不能满足的,开设线下诊所刚好将检查、开药、手术、住院等一系列就医流程完善。公开报道显示,春雨诊所的所有医生都是线上签约,患者也是春雨应用上用户的延伸,将服务从线上自然转到线下。春雨选择切入诊所的角度也是由线上延伸而来的私人医生服务,每一位用户都会配备一位线上私人医生,线上完成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监测日常身体数据等简单操作,病情复杂时则转诊至線下的春雨诊所,完成实体诊断治疗的工作。
  但看似水到渠成的模式背后似乎挑战更重。首先,医疗是一种属地性很强的服务,就医最看重的是医疗“半径圈”,诊所新增客户一般都是来自周边,线上流量不一定能很好的转到线下。丁香诊所在前期尝试了3种方式吸引用户,包括线上提供科普知识,并在线下及时跟进相关服务,通过线上导流到线下;通过线上的微信群、微课堂等做口碑传播;通过开展线下活动在附近的社区公司等做患者教育。试行6个月后发现,线下活动的效果明显,而线上获客的数量经历了最初的上涨之后便趋于饱和。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对此有充分的认知:“你不可能指望金华、宁波的跑到杭州的一个诊所来看病。”
  其次是成本问题。诊所是一个相对重资产、重财务成本的模式,选址装修、器材引进、人才招聘、医生培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而大部分互联网企业刚刚走到C轮融资,资金链本来就很紧张。再者,诊所成本不仅仅指实实在在的资金,还包括医生的医术进阶需求,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如果没有门诊量,即使工资照给,医生也会因心慌而离开。正如美中宜和门诊CEO于莺所形容的那样:“当我手里掌握着几十个医生的命运,而我不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患者,我心里会很慌。”
  最后就是医生来源和实体运营思维的欠缺。虽然多点执业已经放开,但医生大多还处于观望的状态,实际落地面临的更多是“院长不愿放,医生不敢走”的局面。互联网医疗拥有大量的线上医生,但线上与线下多点执业的概念是不同的,线上回答患者问题占用碎片化时间,线下却需要完整充裕的时间。诊所管理团队也惯于用互联网思维做实体运营,实际运作过程中必然试错不断。现有的案例表明,营业执照的获得、诊所选址、装修细节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无数陷阱。
  建什么?怎么建?
  春雨和丁香园分别是线下诊所运营的轻资产和重资产模式的代表。
  根据战略规划,春雨采用了合作、托管、加盟、自建诊所四种模式。前期主要是与民营医疗机构合作,春雨提供病人和医生资源,合作医疗机构提供医疗资质、场所、检查设备和报销,双方共同搭建从线上到线下的全病程服务体系。托管制的思路是把诊所托管给社区或企业所属医院,借助物业房屋,在里面开诊所。这种模式多与慢病管理有关,具体的操作模式是把三甲医院医生带到社区诊所做诊疗,由春雨结算工资。加盟制则需要打通商业保险,由春雨的在线问诊平台提供客源,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付费方。
  自建诊所则是丁香园目前正在尝试的模式。从战略层面上看,丁香园自建诊所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完整的就医体验,重资产下力求轻运营,丁香诊所的定位是治疗常见病,不涉及大型设备,还通过流程标准化、第三方外包服务、异步互动等模式降低成本。
  自建诊所成本高昂,而以春雨为代表的轻资产模式却因与其他诊室合作,存在医疗质量无法把控、医疗服务流程不一、融合成本过高等弊端。线上流量无法导流到线下、无法实现医保报销是二者共同面临的问题,有分析表示,短期内无论是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模式都会因高运作成本而无法快速变现。
  建全科诊所还是专科诊所?选择什么科室?我国全科医生和儿科医生缺口很大,从全科领域切入诊所,聚焦于常见病、多发病、慢病,深入家庭健康管理,于互联网诊所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当前移动医疗公司展开线下诊所的情况来看,丁香园、春雨、医联、微医等都选择了自建全科诊所,专科诊所主要是有以妈咪知道为代表的的儿科诊所、新氧自建的美容诊所以及微医自建的区域手术中心等。总体来讲还处于初步的探索期,发展方向可以一定程度上借鉴民营诊所,口腔科市场化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不言而喻成人口腔是最赚钱的科室;眼科因市场需要和客单价较高,也屡被看好;民营诊所能很好的而满足妇科“维护客户隐私、方便”等需求,是公立医院没有的优势,这三科是被民营诊所创业者看好的赚钱科室。不过,随着市场饱和、竞争加剧,诊所未来也在朝着技术门槛更高的心血管、肿瘤等专科领域发展。
  那么是否要将诊所定位于“高端”呢?首先,在北上广开高端诊所的竞争其实相当激烈,如和睦家、港澳国际诊所等,其营收大部分来自出境体检、医疗保险等,新进入者的优势在哪里?复制?竞争?抑或是瞄准全国的中高端人群?再者,消费者是否会买单?诊所的定位需要符合三个关键词:就近、便利、可及。患者生病的时候,最需要的一定是是就近看病,而不是医疗服务有多么高端,以及诊所的咖啡有多么好喝。
  此外,高端诊所的另一个概念就是符合循证医学。而诊所运营、管理、医学本质本身就是一个三方博弈,过度坚持医学原则时,诊所可能会举步维艰。反之,一些二线城市很多的个体诊所,或依赖经验就近做养育指导、健康指导,或靠输液维系,却能活的很好。
  至于线下诊所的未来发展,有分析人士给出了3种猜测:公司资金链断裂,倒闭或被收购;被线下连锁诊所收购,成为其线上工具和流量来源;自建或收购线下诊所,转型做实体。后者有爱康网收购国宾体检,合身爱康国宾,从互联网公司转为连锁体检实体机构的案例。至于前者,曾经放言2015年年底要开300家诊所的春雨诊所业务已经整体收缩。春雨公开表示,未来诊所业务可能会自然消亡,因合作门诊短期内尚无实现盈利的能力。
其他文献
第九城市旗下新游《神仙传》自ChinaJ0y首度公开以来就受到了众多玩家热切支持。除了一些大家熟知的经典系统以外,最受关注的应该就是门宗与五行这两个系统了。关于门宗与五行的关系,和门宗与主五行、副五行的选择一直让许多刚接触到这款游戏的新人感到棘手,因为没有明确的职业概念,也不存在常见的战法牧分类,角色的成长和职业的走向完全需要靠玩家自己选择。现在,笔者就为大家揭开门宗与五行关系的神秘面纱。
期刊
2010年12月3日,空心秘密地前往上海,悄悄地下了飞机之后,直接被接到一所超级豪华的宾馆。次日清晨,又被秘密地转移到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看到这里,大家肯定纳闷了,空心这是被绑架了吗?错,我是去参加一年一度的——腾讯游戏嘉年华。
期刊
在西方奇幻小说里。龙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生物。它们个体实力之强。绝大多数种族是难以望其项背的。“普通”种族里只有极少数极其优秀的强者,才具备与龙族普通个体一战的能力。遇到龙族中的强者,比如龙王、龙后之类,这些强者也不过是拥有能够“伤害”它们的能力。看上去。龙族是如此强大且不可战胜,可实际上,不管在那部小说里面,龙族都很难避免被英雄的主角杀死。因为它们的不可战胜,所以故事通常会设置一些“意外事件”人为地
期刊
说实话,大树本不是一个非常专于某一个职业的玩家,强烈的好奇心总会让我心痒痒去尝试其他职业,导致目前贤者6级、元素38级、箭神29级、剑圣38级、战神一个40级、另一个战神33级、魔导师35级、游侠14级、祭司18级……经常看着这几个号我就头疼,从来不担心疲劳刷完,每天担心的是这些疲劳刷不完!所以对于冲级也经常草草了事。
期刊
2016年5月3日,360搜索在网络中发布了一封“致用户的公开信”,公开宣布称,“经过审慎研究,即日起,360搜索放弃一切消费者医疗商业推广业务”。  抛开最终是否真正实现了承诺的“放弃医疗推广”不说,奇虎360在医疗领域中的布局实际上由来已久,只是与BAT等互联网大佬的强势布局不同,奇虎360在医疗领域的动作显得低调许多。“两条腿走路”是其独特方式:一面针对个人用户销售自营和第三方医药平台的药品
期刊
“我连死都不怕,可真的很怕疼。”2016年初,一位苦受疼痛折磨的带状疱疹患者向张天雄哭诉。这是张天雄第一次意识到疼痛的可怕。  当时,曾长期担任人力资源服务上市公司高管的张天雄,正筹备其第二次创业,并试图进军医疗领域。而彼时的国内移动医疗行业,构建综合的多,专注单科建设的少;瞄准患者的多,扎根基层学科建设的少。尽管此前对医疗知之甚少,但患者的哭诉猛然让张天雄意识到:为什么不能从疼痛科学入手呢?  
期刊
2015年2月之后,杨文龙做自我介绍时有两个身份:仁和集团董事局主席和叮当快药的创始人。后者让这位在传统医药行业浸染将近20年的企业家的人生,有了更多色彩。  秘密开会酿叮当  叮当快药是时代的产物。它之于仁和集团而言是一块新的业务,而互联网之于杨文龙也是一个新的领域。事实上,在决定创立叮当快药之前,杨文龙坦言其与仁和的高管团队几次“秘密开会”,最终时年53岁的杨文龙决定在互联网医疗领域再创业。 
期刊
前有百度进军人工智能,宣布“智能医疗,奇点临近”;后有百洋医药引进沃森肿瘤智能助手。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正在更快、更深地进入医疗领域。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制造以人类智能的方式学习并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和计算机程序的科学工程。该领域包括自然语言处理与翻译、视觉感知与模式识别,以及决策制定等。  推动人工智能进展的三大基石是更多的数据、更快的硬件、更好的算法。近年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应用领域
期刊
4月22日,春季刚刚过去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气温回升,雨量增多,夏天已经悄然而至,一如参与“未来医药·华为同学会春季游学—走进天士力”的60多位中国医药企业家们的心情。  这个春天,国务院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13号文”)被视为近年来最有指导意义的行动大纲;也是在这个春天,新版医保目录发布,诱人的市场蛋糕在操盘手们的面前打开,随即而来的医保支付标
期刊
“我们企业正在进行一次大的管理变革,但是遇到了一个现实的状况。请问当每一次变革进行之后,淘汰下来的干部应该如何安置?”4月22日,在由E药经理人与天士力控股集团合作举办的“未来医药·华为同学会”上,一位近期正经历企业变革阵痛的医药企业家向华为公司前高级副总裁胡彦平诉说了心中的困惑。“都是跟着老板打天下的老员工,改革必须要做,但这些员工怎么安排才算妥善?”  这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以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