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是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内在灵魂,黄石地域的山川湖泊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在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的转型过程中,挖掘和保护已有的文化元素,提炼城市的核心价值,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尤其周边城区规划建设之中,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本地域的文化元素,彰显黄石地域的文化特点、提升城市形象的整体品位、并体现地域文化内涵、强化民众的认知归属,塑造有特色的城市品牌形象。
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探究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手段,深度挖掘文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把区域文化底蕴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品牌建设。
文化的发展植根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是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范畴的文化特征或文脉传统。1作为楚文化一部分的东楚文化,黄石地域环境和矿产资源决定了以青铜文明和冶炼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发展脉络,黄石地区及周边的一些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名风名俗、地方特色的艺术种类都非常之多,如何发掘和提炼这些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元素的内涵,为转型期黄石城市建设所用,强化大众对黄石区域品牌的认知,并能为区域的文化旅游发展所用。
(一)青铜文明、冶炼文化元素提炼
1、青铜文明、冶炼技艺文化特征
黄石地区在历史上先后属吴、楚、秦,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矿冶文化,黄石地区铜、铁等金属矿藏丰富,开采、冶炼金属铸造兵器技艺发达,是青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冶金铸炼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从青铜冶铸走向冶铁锻铸;而东楚地区的青铜文明发展,与楚地经济文化紧密相关的冶炼技术,也是东楚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并将工业化过程中的冶炼、工业遗址,作为文化记忆进行保持和文化创新载体,向国内外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成功的案例学习,借鉴和效仿对遗址进行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文化休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场所。铜录山冶炼遗址是青铜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铁山铁矿、矿山公园、华新水泥等一批著名冶炼和工业遗址,从张之洞时代到建国初期冶矿文明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大冶铁矿等,冶炼铸造技术过程中的一些文化符号、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都为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留下许多的文化元素可深入挖掘和提炼,加强冶炼文化品牌特质,城市建设发展所用。
2、东楚文化元素提炼
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更新使地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使东楚地区的民间美术、音乐、戏曲、技艺等各类文化元素基因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东楚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都能百花齐放,为区域的发展增添光彩。转型期的黄石地区的现代化工业进程中能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脉络传承,其中最具有黄石地区特征的一些文化元素有,陽新布贴、大冶石雕古建、佛像雕塑、大冶刺绣、谷酒酿制工艺、阳新采茶戏、龙灯舞蹈等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如何将这些地域文化符号提炼加工,深入人心,将其文化内涵提升和扩展到城市转型发展的轨道上去,为黄石城市区域品牌建设注入活力。
(二)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科学规划
黄石区域的城市建设应与市区和周边的自然山川湖泊自然有机的融合起来,可打造钱学森曾经提倡的山水园林城市,深入挖掘区域以及周边城市“三山三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地域特色的各类湖泊\河流\风景名山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以及和山川河流相关的各类文化资源,结合城市的人文风情湖山风光,塑造黄石地域城市特有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
1、城市建筑和文化景观突显地域文化元素
对黄石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生态格局、自然景观、特色风貌在规划上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础上,体现千年冶炼文化的特色。
城市建筑风貌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区域人民群众审美观念、艺术思想、建筑特征、地方历史文化风貌的承载体。积极营造优美的城市建筑地域文化元素,对黄石城区和周边的城市建筑,大型的场馆、建筑、桥梁、公园的设计,应该将东楚地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各类建筑、场馆、设施的外观设计,视觉形象中去,包括建筑的命名、文化内涵之中去,让大众感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熏陶,重点突出黄石区域文化元素的特征。
2、公共场馆、广场、公园体现地域文化元素
从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活动场馆的建设中体现东楚地区的文化元素。在建筑外观、内部空间优化上,体现黄石地域文化特点,展现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内涵;将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纪念雕塑、标志建筑、公园绿地等公共区域中合理的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充分发挥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地域文化的作用,让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建设中去,体现青铜文化特色和黄石地域文化特征,真正体现东楚文化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
3、标识引导系统
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城市引导标识系统的设计,将具有东楚文化特征的图形、图案、色彩、地方文化符号在城市标识指示系统中统一出现和表达,以强化视觉表达和品牌记忆;将历史人物、典故传说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服务机构、道路、桥梁、新区的命名和视觉识别系统中去,对整个黄石市区乃至于区域的公共标识系统进行整体设计,统一规划视觉识别系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形成城市品牌,加强视觉强化,使大众时刻感受和体会到地方文化元素的内涵和表达。
(三)区域旅游文化品牌:
黄石地域的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怎样将东楚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黄石以及周边城区城市规划建设之中,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地方人文历史、山川湖泊、民风民俗等区域文化元素,加以彰显地域特色、提升黄石区域的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1、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阳新铜录山、华新水泥遗址等
与黄石地区矿产冶炼文化相关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工业遗址等,几千年冶炼技术文明相关的场地\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等,从这些特征中提炼一些文化特征融入美学元素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所用,政府投资建设的矿博园\大冶铁矿的生产场所矿坑,国家支持建设的矿山公园等等;这些都是黄石区域的文化符号,能够强化城市品牌的特色,有利于旅游城市和品牌的推广,也有利于各类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2、自然景观、山、湖、庙宇及文化传说
黄石城市的建设和转型发展,借助丰富的自然景观、山水湖泊资源,融合黄石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形成具有东楚地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钱学森主张把山水诗词、园林建筑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 他说:“我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微观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结合起来。2
黄石地域山川湖泊资源众多,人文传说数不胜数,都是城市转型发展建设中的鲜明文化元素,大山大水和人文资源的融合,深度挖掘文化名人和著名山水湖泊的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对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和推广非常有利,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和功能。
3、深挖东楚地区文化元素促进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符号,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地域所显示出来的风土人情、历史内涵、以及民间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来提升和丰富黄石区发展的生命活力,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形象决定了黄石城市形象的个性与灵魂,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区域城市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青铜文化是黄石地域的重要品牌文化,应着力构建以山川湖泊河流融为一起的山水城市,并加强对市区及周边人文资源的整合,形成山水人文融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和核心文化魅力。
注释
1冉燕 基于地方文化的旅游工程开发对策与实践 《改革与开放》 2014
2 顾孟潮:钱学森山水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中国建设报》 2007(104)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苏卷(精)陈进玉 主编 中华书局,2013.07
[2] 彭敏,宋代湖湘诗人群体与地域文化形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03;
[3] 马瑞华 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12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
地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探究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建设作为城市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手段,深度挖掘文地域文化的历史沉淀,把区域文化底蕴和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市品牌建设。
文化的发展植根于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是特定的地理区域、空间范畴的文化特征或文脉传统。1作为楚文化一部分的东楚文化,黄石地域环境和矿产资源决定了以青铜文明和冶炼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发展脉络,黄石地区及周边的一些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方言土语,名风名俗、地方特色的艺术种类都非常之多,如何发掘和提炼这些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元素的内涵,为转型期黄石城市建设所用,强化大众对黄石区域品牌的认知,并能为区域的文化旅游发展所用。
(一)青铜文明、冶炼文化元素提炼
1、青铜文明、冶炼技艺文化特征
黄石地区在历史上先后属吴、楚、秦,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矿冶文化,黄石地区铜、铁等金属矿藏丰富,开采、冶炼金属铸造兵器技艺发达,是青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冶金铸炼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从青铜冶铸走向冶铁锻铸;而东楚地区的青铜文明发展,与楚地经济文化紧密相关的冶炼技术,也是东楚地区的重要文化符号。
并将工业化过程中的冶炼、工业遗址,作为文化记忆进行保持和文化创新载体,向国内外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成功的案例学习,借鉴和效仿对遗址进行创新改造,使之成为文化休闲的旅游景点和文化场所。铜录山冶炼遗址是青铜文明的重要文化遗址、铁山铁矿、矿山公园、华新水泥等一批著名冶炼和工业遗址,从张之洞时代到建国初期冶矿文明都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大冶铁矿等,冶炼铸造技术过程中的一些文化符号、历史遗迹、名人故居都为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留下许多的文化元素可深入挖掘和提炼,加强冶炼文化品牌特质,城市建设发展所用。
2、东楚文化元素提炼
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更新使地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使东楚地区的民间美术、音乐、戏曲、技艺等各类文化元素基因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东楚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都能百花齐放,为区域的发展增添光彩。转型期的黄石地区的现代化工业进程中能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脉络传承,其中最具有黄石地区特征的一些文化元素有,陽新布贴、大冶石雕古建、佛像雕塑、大冶刺绣、谷酒酿制工艺、阳新采茶戏、龙灯舞蹈等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如何将这些地域文化符号提炼加工,深入人心,将其文化内涵提升和扩展到城市转型发展的轨道上去,为黄石城市区域品牌建设注入活力。
(二)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科学规划
黄石区域的城市建设应与市区和周边的自然山川湖泊自然有机的融合起来,可打造钱学森曾经提倡的山水园林城市,深入挖掘区域以及周边城市“三山三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地域特色的各类湖泊\河流\风景名山的自然风光资源和以及和山川河流相关的各类文化资源,结合城市的人文风情湖山风光,塑造黄石地域城市特有的文化品牌和城市精神。
1、城市建筑和文化景观突显地域文化元素
对黄石中心城区周边地区的生态格局、自然景观、特色风貌在规划上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基础上,体现千年冶炼文化的特色。
城市建筑风貌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区域人民群众审美观念、艺术思想、建筑特征、地方历史文化风貌的承载体。积极营造优美的城市建筑地域文化元素,对黄石城区和周边的城市建筑,大型的场馆、建筑、桥梁、公园的设计,应该将东楚地区的历史文化元素、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各类建筑、场馆、设施的外观设计,视觉形象中去,包括建筑的命名、文化内涵之中去,让大众感受到地域历史文化的熏陶,重点突出黄石区域文化元素的特征。
2、公共场馆、广场、公园体现地域文化元素
从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活动场馆的建设中体现东楚地区的文化元素。在建筑外观、内部空间优化上,体现黄石地域文化特点,展现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内涵;将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纪念雕塑、标志建筑、公园绿地等公共区域中合理的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充分发挥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地域文化的作用,让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建设建设中去,体现青铜文化特色和黄石地域文化特征,真正体现东楚文化元素,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
3、标识引导系统
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城市引导标识系统的设计,将具有东楚文化特征的图形、图案、色彩、地方文化符号在城市标识指示系统中统一出现和表达,以强化视觉表达和品牌记忆;将历史人物、典故传说等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服务机构、道路、桥梁、新区的命名和视觉识别系统中去,对整个黄石市区乃至于区域的公共标识系统进行整体设计,统一规划视觉识别系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形成城市品牌,加强视觉强化,使大众时刻感受和体会到地方文化元素的内涵和表达。
(三)区域旅游文化品牌:
黄石地域的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怎样将东楚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到黄石以及周边城区城市规划建设之中,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地方人文历史、山川湖泊、民风民俗等区域文化元素,加以彰显地域特色、提升黄石区域的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1、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阳新铜录山、华新水泥遗址等
与黄石地区矿产冶炼文化相关的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工业遗址等,几千年冶炼技术文明相关的场地\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等,从这些特征中提炼一些文化特征融入美学元素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所用,政府投资建设的矿博园\大冶铁矿的生产场所矿坑,国家支持建设的矿山公园等等;这些都是黄石区域的文化符号,能够强化城市品牌的特色,有利于旅游城市和品牌的推广,也有利于各类文化的挖掘和保护。
2、自然景观、山、湖、庙宇及文化传说
黄石城市的建设和转型发展,借助丰富的自然景观、山水湖泊资源,融合黄石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形成具有东楚地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钱学森主张把山水诗词、园林建筑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 他说:“我设想的山水城市是把微观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结合起来,同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结合起来。2
黄石地域山川湖泊资源众多,人文传说数不胜数,都是城市转型发展建设中的鲜明文化元素,大山大水和人文资源的融合,深度挖掘文化名人和著名山水湖泊的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对旅游文化品牌的塑造和推广非常有利,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作用和功能。
3、深挖东楚地区文化元素促进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是城市的符号,挖掘文化内涵,通过地域所显示出来的风土人情、历史内涵、以及民间艺术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特征,来提升和丰富黄石区发展的生命活力,特点鲜明的地域文化形象决定了黄石城市形象的个性与灵魂,也是文化元素融入区域城市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青铜文化是黄石地域的重要品牌文化,应着力构建以山川湖泊河流融为一起的山水城市,并加强对市区及周边人文资源的整合,形成山水人文融合的城市文化品牌和核心文化魅力。
注释
1冉燕 基于地方文化的旅游工程开发对策与实践 《改革与开放》 2014
2 顾孟潮:钱学森山水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中国建设报》 2007(104)
参考文献:
[1] 袁行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苏卷(精)陈进玉 主编 中华书局,2013.07
[2] 彭敏,宋代湖湘诗人群体与地域文化形象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03;
[3] 马瑞华 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12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