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书籍生活的地方”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布科维纳位于欧洲东部的东喀尔巴阡山脉与德涅斯特河之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地。历史上它曾经几易其主。来自不同民族的布科维纳人共同努力,使当地的德意志文学达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高度。回顾历史,可以说,布科维纳是对德意志文化兼容并蓄的一个完美范例。如今,政治意义上的布科维纳已经不复存在,但是作为“文学国度”的布科维纳却没有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成为了布科维纳人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布科维纳 德意志 犹太民族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A Place, Where People and Books Live"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Value of German Literature from Bukovina
  SONG Yun
  (German Department of Institute for foreign languages,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Abstract Bukovina is located between Carpathian Mountains and Dniester River in eastern Europe. Because of its special geographic location, it became a politically hot spot in history and therefore also integration poin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Its rulers have been changed several times in history. The Bukovinians from different kinds of nations have paid much effort to promote the local German Literature to an unprecedented boom. When looking back into the history, it can be said that Bukovina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dealing with German Culture. Although Bukovina in political sense exists today no longer, it doesn't lose its own significance and value as a "literatural nation". It becomes the eternal spiritual home in the heart of Bukovinians.
  Key words Bukovina; German; the Jewish Nation; World War II
  
  在当今德语文学圈内,如果一个人承认自己是一个“布科维纳人”,那他的名字就会与保罗·策兰①以及他口中的这块“生活着人与书籍”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即使这个人与文学无甚关联,他还是会被先入为主地认为具有一种无法言明的策兰式的语言能力。
  多民族特色决定了布科维纳无法发展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因此它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度很高。因此,当奥地利德意志文化漫及至此,立即受到了当地人的广泛推崇与学习。德意志文化由此开始了在布科维纳长达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即使二战后这一地区政治意义上不复存在,但被几代布科维纳人发展并保留下来的德意志精神及文化却深深根植于布科维纳人的心中,成为支持这些布科维纳德语诗人及作家文学创作的精神支柱。没有这种历史背景的认识,这些诗人及作家很可能会被看作德意志文学领域的“边缘人物”,而其作品也将会被误读甚或忽视。
  在这个多民族地区,德语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1775年至1918年,布科维纳隶属于哈布斯王朝,因此德语成为当时布科维纳,尤其是切诺维茨知识分子阶层许多非德意志家庭的日常生活语言。②一战后,这一地区被划归罗马尼亚,直至1924年为止法定国语仍然为罗马尼亚语和德语,1924年后罗马尼亚语被定为唯一国语。即使如此,德语仍然是绝大多数布科维纳人日常的交流语言,而犹太民族就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布科维纳的犹太德语作家几乎都认为自己归属于德意志文化;即使其中一些信仰犹太教的作家也对自称“德意志作家”③这一行为没有丝毫犹豫。
  在布科维纳产生的第一部德语文学作品,是一首制作于1792年的教堂诗歌。而法瑟尔(H. Fassel)认为布科维纳的德语文学是以一部浪漫主义的“骑士剧”作为开端的——1825年才以手抄的方式留存下来。④这一地区最早的德意志文学选集是于1864年出版的,其中包括了德国人、鲁提尼人及罗马尼亚人的作品。⑤
  如果说19世纪上半叶布科维纳的文学发展是缓慢的,它谨慎地吸收着来自奥地利的德意志文学精华,那么从19世纪后半叶起,尤其是从1875年建立切诺维茨大学起,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发展,进入全盛期。学界对于这段将近两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史多以历史事件为标记进行划分,从而也显示出了该地区的文学发展与政治历史之间的紧密联系。
  有关该地区的重要历史事件主要有:(1)1775年奥地利兼并布科维纳;(2)1848年欧洲革命,反抗君权独裁;(3)1875年切诺维茨大学建立,对德意志文化的传输与拓展;(4)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宣布共和,布科维纳被归并入罗马尼亚;(5)1940年布科维纳作为政治体开始被瓜分,绝大多数德意志人被安排离开布科维纳,犹太人被送入集中营并遭到集体屠杀。
  由此可以将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发展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前期(1775-1848年)。一批非德意志人士开始吸收当时奥地利的德意志文学,尤其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并进行模仿借鉴。其中最为积极的是犹太人,他们投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当地的文化与教育领域,如报刊媒体、剧院演出、设立教育机构、创建各种文化社团等。除了对德意志文化诚挚的兴趣与热爱外,通过接受并与这种文化融为一体使得在东欧国家处于边缘地位的犹太人在情感上找到了一种民族归属感。
  (2)第二阶段(1849-1875年)。第一批比较有价值及规模的文学作品——新古典派风格如诺伊鲍尔(Ernst Rudolf Neubauer)与施陶芬(Ludwig Adolf Simiginowicz-Staufe),或带有地域特色的现实主义如弗兰佐斯(Karl Emil Franzos)与弗兰科威尔(Karl Umlauff von Frankwell)。
  (3)第一个全盛期(1876-1918年)。奥地利统治后期,后古典主义的尾声,致力于社会史与文化史的小型叙事文学,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弗兰佐斯的《文化印象》(,,Kulturbilder“)。
  (4)第二个全盛期(1919-1940年)。罗马尼亚统治时期,接受当时的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文学思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32年出版的《布科维纳德意志诗人选集》中施佩贝尔(Alfred Margul-Sperber)与德罗兹多夫斯基(Georg Drozdowski)的作品,此外还有战后涌现出的一批抒情诗歌(莫泽斯·罗森克兰茨与罗伯特·弗林克)以及阿尔弗雷德·克鲁克(Alfred Klug)的小型叙事文学等。
  (5)尾声:1940年至今的“流亡文学”。除了在第二个全盛期中提及的一些作家外,还有罗泽·奥斯兰德、保罗·策兰、阿尔弗雷德·宫以及阿尔弗雷德·凯特纳等。而在文体种类方面,相对于占绝大多数的诗歌,叙事文学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如葛来高·冯·莱佐瑞(Gregor von Rezzori)。
  事实上,最后一个阶段是传播范围最广、知名度最高的时期,用“尾声”来命名有点矛盾。二战后,从地域意义上来说,布科维纳已经消失了,各个民族开始大量迁徙。切诺维茨德意志文学圈最后一批代表人物,如阿尔弗雷德·马尔古-施佩贝尔、阿尔弗雷德·凯特纳、保罗·策兰、艾玛努尔·魏斯格拉斯与罗泽·奥斯兰德并没有停止文学创作,而且其中绝大多数,仍然是用德语写作。
  研究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首先应该了解其在整个德意志文学中的特殊位置:它处于德意志文学的边缘,同时又是向当时的周边地区传播德意志文学的媒介。这种特殊的地位本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但事实上学界是从尝试研究策兰诗歌开始才关注这一地区的德意志文学的。⑥
  最近的五十年中,德意志文学研究者热衷于研究文学名人如策兰(Paul Celan)与奥斯兰德()等,并以此为契机开始探讨“德意志文化的边缘地区”——布科维纳,然而部分观点主观色彩过浓,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者对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的不实印象及误解。而学界探讨的重点仍落在首都切诺维茨。作为布科维纳犹太及德意志精英阶层的聚居之地,这个城市不仅是布科维纳政治、教育及文化的中心,而且它的文化影响力遍及整个欧洲。
  德意志文学之所以能在布科维纳发扬光大,除了政治历史因素外,当地的犹太人也功不可没。他们是德意志文化的积极推崇者,大力发展当地教育业与报刊业,将满腔热情投注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去,就这样将布科维纳变成了一个令外来人士惊叹的德意志文化绿洲。用犹太诗人保罗·策兰的话来说:“这曾经是人与书籍生活的地方”。⑦而首都切诺维茨,无疑是这一场文化漩涡的中心所在。作为布科维纳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它被赋予了多种称谓:“沉没的多瑙河君主国的荣耀回响”、“小维也纳”、 “普鲁特河畔的小耶路撒冷”等等。⑧当地人在文化领域力争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看齐的向往与决心,从中可见一斑。
  两代犹太德语作家,主要是:阿尔弗雷德·马尔古-施佩贝尔(Alfred Margul-Sperber)、维克多·维特那(Victor Wittner)、弗林克(Flinker)兄弟、莫泽斯·罗森克兰茨(Moses Rosenkranz)、大卫·哥特菲尔德(David Goldfeld)、阿尔弗雷德·凯特纳(Alfred Kittner)、罗泽·奥斯兰德(),以及最后的阿尔弗雷德·宫(Alfred Gong)、艾玛努尔·魏斯格拉斯()和当时仍叫做安彻尔(Antschel)的保罗·策兰(Paul Celan)。其中策兰与奥斯兰德是最重要的德意志战后文学的革新者。他们成长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切诺维茨,对这一事实的确认是客观全面理解这群犹太德语作家的前提。
  关于移居巴黎,策兰认为他的这一选择并不是由于“德意志苦难”所造成的集体心灵创伤所推动的,而是期待在巴黎的语言隔绝状态中建立一个新的布科维纳。他曾频繁提到,语言隔绝对完善其诗歌语言所起的作用之大。⑨确切地说,策兰的诗歌所承载的意义,不是把人们心中已开始愈合的伤口再一次撕开,而是从暴力语言的手中解救出原本不属于它的东西——语言。奥斯兰德在回忆录《1941年的切诺维茨》中写道:“(……)对抗当时令人无法忍受的现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自身被绝望吞噬;另一种就是进入精神层面的现实中去。我们这些精神已被判处死刑的犹太人渴望慰藉的心情是无法言说的。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我们中的一些人活在梦语中——无家可归的我们那梦中的家园。”⑩
  即使是在移居巴黎之后,策兰对维也纳仍抱持着一份如同对待家乡一样的罕见的忠诚,一种他实际上已经失去但却想要再次获得的忠诚。策兰的死是德意志文学史上的一个标志,尽管当时和之后它仍然不能够深入到人们的意识中去:即犹太民族精神与德语从这一时刻开始无可挽回地分裂开了。
  尽管对于现今的德意志文学研究者来说,策兰与奥斯兰德以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布科维纳德语诗歌无疑是最热门的研究对象,然而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文学类别来看,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绝不仅止于此。叙事文学的产量虽然相对诗歌来说很小,但却能真实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状态。对于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发展史方面的知识的缺乏并不会影响一般的德意志文学研究者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但如果研究古奥地利文学或德意志战后抒情诗歌,则在没有关于布科维纳德意志文学方面的精深认识,是无法成功的。
  
  注释
  ① 保罗·策兰(Paul Celan, 1920-1970),二战后影响最大的德语诗人。出生于布科维纳一个讲德语的犹太血统家庭。1942年,父母相继惨死在纳粹集中营,策兰在朋友的掩护下幸免于难。1948年,策兰定居巴黎,以《死亡赋格》一诗震动德语诗坛,使德国诗歌发出最有力和最有革新精神的呼声。他的诗集主要有《骨灰翁里倒出来的沙》、《罂粟与回忆》、《语言的栅栏》、《呼吸的转折》、《光的力量》等。1960年获德语文学最高奖——毕希纳奖。1970年4月,投塞纳河自溺身亡.
  ②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32.
  ③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30.
  ④ 迪特·凯斯勒.特兰西瓦尼亚、巴纳特与布痕兰德的德意志文学:从欧洲革命至一战尾声(1848-1918).科隆:布劳,1997:502.
  ⑤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39.
  ⑥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35.
  ⑦ 1958年策兰在做不莱梅文学奖获奖感言时所说过的一句话(Es war eine Gegend, in der Menschen und lebten.“)。Paul Celan: Ansprache der Entgegennahme des Literaturpreises der Freien Hansestadt Bremen. In: P.C.: Gesammelte Werke in . Hrsg. v. Beda Allemann [u.a.]. Bd. 3. Frankfurt/M. 1983, S. 185.
  ⑧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28.
  ⑨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15.
  ⑩ 帝特马·高特史尼西,安东·施瓦伯.布科维纳:对一个沉没了的文化国度的研究.图宾根:弗朗克出版社,1991:16.
  
  参考文献
  [1] [美]费尔斯坦纳著.保罗·策兰传:一个背负奥斯维辛寻找耶路撒冷的诗人.李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以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说为理论基础,对《红字》中的主要人物的心路历程加以剖析,并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指出海斯特、丁梅斯代尔和齐灵渥斯三位主人公的“罪“之根源。  关键词 《红字》 弗洛伊德 三重人格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Why are They Crimed?  ——Analysis
期刊
摘 要 经济法是法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对于新时期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许多经济法教材体例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之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应在遵循优化经济法教材体例原则下,采取合理设置具体经济法律知识结构、完善参考引文与注释体系、增加经济法律实务问题与案例等具体措施来优化经济法教材的体例,以推进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经济法教材 体
期刊
摘 要 一节语文课采取怎样的方法固然值得研究,但一节语文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同样值得深思。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应该关注“教什么”。即确定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而确定合理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根据文本,确定教学内容;二、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关键词 语文课 教学内容 确定  中图分类号:G633.3
期刊
摘 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城市化时期,如笔者所处的武汉市,城区面积近几年扩张迅猛。城市公园的建设在发展的同时也因缺少个性,而与其他城市的公园趋于雷同。本文拟通过武汉江夏区新近建成的谭鑫培公园的调查研究,对其人性化场所与文化特色建设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成功与不足,提出建设特色城市公园建议。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景观特征评价 人文特征   中图分类号:TU986.51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方文山歌词《青花瓷》为例,从作者对古典诗词的巧妙运用并创造了“素颜韵脚诗”的新型格式,选取传统意象元素用新笔法和视角创新,探求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转型之路。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流行歌曲 转型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The Transformation of C
期刊
摘 要 当前,我国大部分音乐院校硕士研究生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但其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自己学习音乐专业英语的体会以及对其他院校的调查,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引起关注,以促进音乐学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进行,进一步拓宽新一代音乐学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关键词 音乐院校 研究生 专业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
期刊
摘 要 《祝福》文本中祥林嫂形象,凝聚着鲁迅丰厚的文化批判意蕴与深切的忧患意识。因此,本文拟从祥林嫂的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入手,探析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 祥林嫂 性格悲剧 社会悲剧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The Old Life in Double Paradox  ——Analysis
期刊
摘 要 就实用类文本教学本研究提出了“在尴尬中出走,从出走中突破”的研究思路,教师结合学情,提出了教材选编有序化、阅读过程清晰化以及实战演练多样化的策略。  关键词 实用类文本 阅读 信息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Run away in Embarrassment, Breakthrough
期刊
摘 要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至关重要。但在我国许多家庭中却往往被忽视了。调查中发现:“留守家庭”构成中,由母亲或爷爷、奶奶、亲戚、朋友来陪伴孩子的占据多数,引发的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本文认为解决“留守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增强父亲角色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 留守家庭 教育问题 父亲角色  中图分类号:G521
期刊
摘 要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推进思政课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思政课的课程体系,切实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完善考核模式,已成为全面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其考核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考核模式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