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教人向善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月底的一个深夜,新昌中学里,行政楼三楼的灯还亮着。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一幅“厚德载物”的字显示着主人的追求。
  见到王伟勇的时候,这位47岁的校长正在办公桌前准备省党代会的材料。这是王伟勇第一次当选浙江省党代表,“我以前没有参加过,所以要提前多准备。”
  王伟勇2004年开始担任新昌中学校长。在这8年时间里,他最关注的一件事情,不是分数,是“德育”,让学生学做人。
  外界对王伟勇的评价是:他在分数和素质教育之间找到了发展的平衡点,尖子生群体不断涌现,形成了特有的“新昌中学”现象。
  学生丢掉的热水瓶,他用了好几年
  王伟勇办公室的桌子上放着几个新的热水瓶。
  “你要是几个月前来,我们用的还是学生留下的热水瓶,上面都还标着各色的寝室号。”他笑着说。
  原来,每年的毕业季节,学生们从寝室里搬走,留下了很多热水瓶。王伟勇觉得丢了可惜,于是,“捡回”到了办公室里用,这样就不会浪费。
  用的时间长了,热水瓶就很旧。不久前,王伟勇才把它们换了。
  除了热水瓶,学生们毕业丢弃的棉被、书本、脸盆等物品,王伟勇都会让人搜集起来,有些留在学校用,有些则送到偏僻的山区。
  王伟勇说,他提倡的是一种“文明离校、爱心留校”,倡导毕业生捐赠书籍和衣物等日常用品,学校再将这些物品寄到四川,在当地设立了“爱心阅览室”。
  “让学生认可主流价值观,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用积极的态度去热爱人生、热爱社会,这是他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王伟勇这样认为。
  讲故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王伟勇的桌子上,放着一本故事集。
  每年,新昌中学都会举办一次讲故事比赛,故事的主题是:道德。
  “我们都知道,有些道理,硬给学生灌输,是没有多少效果的,搞不好,有时候还会产生反效果。”
  王伟勇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就是讲故事。
  王伟勇出生在新昌一个偏僻山区,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灯,很早就上床睡觉了,睡不着,怎么办?这个时候,父母就会给他讲故事。
  “这些故事在农村代代相传,虽然很朴素,但都包含着做人做事的智慧,都是教人向善的。”在王伟勇的印象中,很多道理都是从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的。
  讲故事的是学生,讲的故事是他们平常看到的、听到的,然后加以改编,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听故事的也是学生,听着听着,就被感动了。
  有一个学生叫周宇翔,参加了两届故事会。去年,他讲的是在种族歧视的年代,一个黑人男孩为了证明白人能做到的事情黑人也能做到,在受伤的情况下坚持跑完马拉松的故事。
  “我看到很多老师和同学都流泪了,有位拍照片的同学,不得不放下相机掏出纸巾擦眼泪,这个情景让我觉得震撼。”
  “让学生教育学生,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王伟勇表示。
  学校,该给学生更多美好回忆
  宁静的新昌中学里,一块牌子特别醒目,上面写着励志语。每星期,王伟勇都会从书本里挑选出有意义的句子,写在黑板上,和学生们共勉。
  这成为新昌中学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学生们的心中,王伟勇还是个很有特点的校长,因为他喜欢找学生们聊天,没有架子。


  有一年高考前几天,王伟勇接到一位学生家长发来的短信:有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您能在高考前拍拍我女儿的肩膀,使她更有信心迎考。
  结果,两天4场考试,王伟勇都会在考生入场前准时出现在门口,看到学生出现就会拍拍她的肩膀,鼓励她沉着应考。
  学生毕业离校了,他也会带着老师们在校门口欢送学生。
  除了高考成绩,一所学校该给学生留下什么呢?王伟勇给出的答案是:“让学生留下高中生活的许多美好片断,使新中成为学生永远的心灵故乡。”
  党代会愿望:教育改革要稳一点
  党代会愿望:教育改革要稳一点
  王伟勇是第一次参加省党代会。他说,最关注的还是教育改革的话题。
  王伟勇说,2006年,我省对高中课程进行了一次改革,现在又要改革。
  “改革会增加选修课的内容,减少必修课的内容,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化。”但他有些担心,这样的改革会影响浙江的生源质量。
  “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改革要有耐心,步子要慢一点,稳一点。”他如此希望。
其他文献
近几年在和年轻人的交往中,有一个词汇——“纠结”,使用频率特别高。纠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清、道不白、但还放不下。校长在学校管理中有没有纠结呢?比如在教师的管理中,制度和人性化孰重孰轻;在课堂教学中,求稳和求变如何能形成共识;在国家利益—提高公民素质和家长利益—升学之间,能否寻找到学校教育的快乐;在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和现实的安全高压威胁之间,到底怎样选择我们的教育方式。其实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的正确
期刊
一、探索实践,主动发展——围绕中心有效开展工作  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相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知识残缺灌输型,知识传授型,智慧开发型。我们的教师基本是以讲、灌为主的传授型,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重讲授成功轻学习成功,会教教材不会用教材教,重知识不重情知,重记忆不重思维,只统一要求不愿区别对待。被动学习、一刀切的课堂学生厌学是必然的。要改变课堂这种现状,只有让学生积极参
期刊
语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人人练就一张“铁嘴”,写有一手好字,作好一篇文章。  这是我们几十年来始终坚持的做法。我校作为辽宁省重点实验学校、全国名校,早在1960年因在全国首创“集中识字”教学法受到中宣部、教育部的高度重视,由此,学校声名远播,享誉全国。进人新世纪以来,我校的教改工作不断深化,使传统的教改经验与现代课改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
期刊
怀柔区培智学校在校学生45名,残障程度为中重度,残障格局为智障、自闭症、情绪障碍、脑瘫。学生智力落后的程度严重,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文化知识更加困难,九年义务教育后,最大限度只能达到普小低年级水平。针对这种情况,通过多年实践提出了以生活化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路。  一、生活化教育特色的提出  根据我校学生目前的现状,实施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让他们将来融入社会,与社会共他成员交往、共处
期刊
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都依赖于教辅,教辅成了“教主”,课本成了“教辅”。学校、教师被教辅绑架了,学生、家长被教辅绑架了,结果是“发奋苦读十年书,社会业界均不容”的难堪局面;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不让使用教辅,成效不大;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谈不上,培养尖子生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每一位教师身心疲惫,呕心沥血,可是我们的工作却被冷眼相对: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凡此种种,谁之过?教辅之过!所以
期刊
人类教育史上有三次大的变革,第一次是捷克的夸美纽斯,把一对一的教学变为班级授课制,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夸美纽斯却没有详细阐述与班级授课制紧密相关的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第二次是德国的赫尔巴特,把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化、程序化,赫氏提炼的 “五段教授法”,第一次系统地构建了教授过程的模式,使得课堂教学的流程模式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从而极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次是美国的杜威,他提出教
期刊
在寿州古城,说起寿州幼儿园,人们无不翘指称赞——这颗幼教行列中的新星;无不想起一位充盈着幼教思想,流溢着挚爱与智慧的幼教工作者——洪绍兰园长。  寿州幼儿园自1995年9月建园以来,在洪绍兰园长的带领下,禀承着“师德树园、科研兴园、质量立园、创新强园”的办园理念,在短短的时间里获得快速有效的发展,一举成为六安市示范幼儿园。而今,幼儿园团队优秀、理念先进、科研成果突出、教育特色明显,拥有良好的社会声
期刊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脊柱,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的基础上,逐步积淀而成和培育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和恪守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办教育就是办文化,培育学校文化特质,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理念文化,达到“文化化人”的目标,对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广州市华颖中学的发展历史出发,提出了在师生中培育“勤奋、仆实、宽和、乐观”的学校文化特质
期刊
一、传承古典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注入生机。  多年来.新惠三中一直坚持古典文化在育人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力开展了系统的文化建设,时时处处做到教育为本,点点滴滴渗人学生心灵。  1.全力营造用古典文化育人的氛围  早在六年前,学校领导就聘请当地的画家,在学校的北墙绘制一百四十米长的文化长墙,以经典的历史故事,汇成“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画卷”。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绘声绘色的映在每个来往于此的学生眼中、深入心
期刊
课堂是学校中最普遍、最常态、最基本的细胞,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实践表明,没有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就不可能有新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从2006年开始,宜川中学通过完善课程管理规程,坚持多维学习,增强与名校的多元联系和合作,从课前预习和课堂检测人手,以突出学生主体性为核心,以实现高效课堂为目标,在有效性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  一. 启发引导,合作互助  课改,教师角色转变是关键,要给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