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视阈下学校管理支点的选择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学校管理概念及一些新管理理念,如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可以引入教育、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在实际管理中运行情况如何、怎样寻找学校管理的支点等,通过典型案例说明了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中学学校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校管理 制度管理 人本管理 管理支点
  
  一、问题的引出
  有些学校在交流工作时常提起学校管理人性化问题,而且说某某学校管理很人性化。这个话题经常困扰着我,也常质疑管理人性化问题。当了好几年校长,深知人性化管理的难度,为了此事,我走访了部分全国名校、重点中学、普通中学、民办中学,实际上,真正管理很人性化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也许是笔者孤陋寡闻!日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因为是初级阶段,所以就要承认还有许多地方有待于完善。学校是社会中的一小分子,学校的发展也是要有个过程。我国大学在世界排名都是比较靠后的,中学教育也是很落后的,这一点应该正确面对。在中学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帜,吹嘘着各种口号,有些名校基本上是以高考升学率去衡量的,而高升学率的背后归因却是有优质的生源。许多学校都以人本管理著称,实质上离人本管理相差甚远,也许是对人本管理的一种误解,有时把“人情化管理”或“放任性管理”当成了“人本管理”。
  笔者作为第一线的校长,非常想为教育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但总觉得达到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还有相当距离。分析一下最主要的原因,有“人”和“物”:人的素养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准,实行人本管理,是不切实际的;物质基础也是人必需的,一定的物质奖励也是人性化管理不可或缺的环节。但难做并不是不可做,笔者的观点是:不要强求什么样的管理,只要找到合适的管理支点,就是成功的管理。
  二、学校管理概念的诠释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学校管理?众说纷纭:是控制协调,是岗位服务,是教育说服,是组织艺术,是决策过程,是评价手段……都有一定道理。关于学校管理的概念,说法颇多,中外学者有诸多界定。日本久下荣郎等人认为学校管理的概念是包括为达到学校本来目的的一切行为,一般可分为物的管理、人的管理和经营管理。所谓物的管理,就是指对设施设备的维持、保全作用;人的管理是指对教职员的任免、服务、惩戒、监督等;经营管理包括班级编制、教育课程、校务分担、儿童和学生的管理等。
  我国学者张济正主编的《学校管理学导论》对学校管理做了这样的两种表述: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合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笔者认为学校管理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述:学校管理是服务、学习、决策、监督。
  我国教育的研究者常把企业的管理引入到学校管理,这种理念是否可行呢?
  【观点1】
  企业确实有许多理念值得借鉴。如玛克利克(H.MClikc)发表的《管理的人性面》和《管理者》,阐述了如何启发人性潜能以激励员工。他指出,传统的管理(X理论)对于人性皆偏于“性恶”的观点,但现代的管理(Y理论)则肯定人性的优点,重视人格的尊严,认为工作的热忱、发展潜能、责任皆在于员工身上,主要取决于管理者因势利导,促其发挥;员工在工作上的愿望及其行动皆有其原因,这源自人类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管理者只有切实地满足员工的需要,达到其愿望,才能发挥激励更大的效果。
  【观点2】
  学校和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学校是培养人,企业是生产产品。产品是有固定规格和标准的,而人是有可塑性的,它没有统一的模型,这就决定了学校的管理不能完全照搬。广州穗一中学采用企业的模式竞选班主任,不是所有学校都适用,公立学校由于体制的弊端,是不可行的。
  三、回归现实寻找合适的管理支点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管理,科学的管理能成就一所好学校。
  学校管理是一门艺术,管无定法,贵在得法,管是为了不管。但在现实管理中,有时要考虑诸多因素,如与学校所在当地的社会大环境有关,与学校的学生总体素质有关,与是重点中学、普通中学还是职高有很大的关系。还与学校的体制有关,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机制灵活,许多管理方式可以引用企管模式,但公立学校的“铁饭碗”体制给学校的管理带来的弊病是很多的。基于目前教育大环境的实际情况,要极力推行依法治校,立足制度管理,尽量追求人本管理。下面举例说明:
  首先,立足制度管理。
  學校管理制度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进行、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和各种管理体系的总称。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重要保证。学校管理制度是随着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地发展起来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许有人提出质疑,这种时代还用制度去管理,不是OUT了吗?其实不然,不管用何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制度管理是基础,是不可忽视的。
  【案例1】
  2011年3月15日傍晚4时许,钱库高级中学高一级两名寄校女学生董**,林**,下午放学后乘坐出租车回龙港,在龙金大道龙港薛家桥村段遭遇车祸抢救无效死亡,据说两学生因学校没有热水回家洗澡,也没请假就溜了出来。
  【网友评价】
  钱库中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两名学生都是住校的寄读学生,学校收到两名学生寄宿的一切费用,在星期一至星期五是不准离校的。而3月15日是星期二,两名学生没经请假而私自离校,这说明是学校管理不到位而导致两名学生遭遇车祸身亡。
  以上案例的确说明学校在制度落实方面监管不利,如门卫制度不健全、学校热水器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许多大事都是由小事引起的,学校如果在细节处注重过程管理、过程监督,就不会发生此类事故,可见制度管理的重要性。目前,有人担忧在学校制度管理中存在过分注重统一性和服从性的现象,这种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笔者认为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个学校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监督机制不断跟进,制度管理的效果才会呈现出来。
  其次,要正确认识人本管理。
  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这正是人本管理的思想。人本管理包括两层意思:一通过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以及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核心思想,而将资源中的人回归到了人本身;二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追求组织高效运转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通过竞争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提高人的智力、增强人的体力的目的,使人获得超越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这也是人本管理应有的哲学含义和理想境界。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与物化管理相对应。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概括为3P管理,即从管理对象角度看,是人的管理(Management of the poepel)、依靠人的管理(Management by the people)、为了人的管理(Management for the people)。
  【案例2】
  A学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学校硬件很好,学校工会要推出《教工慢跑健身活动》,要求每周至少两次下午第三节统一在操场跑步,到期末学校将奖励价值500元的运动服或运动鞋。学校一宣布,大家积极性很高。由于是重点中学,学校领导认为教师素质高,以为老师们都会自觉参加。实际情况却是这样,第一周基本全到,以后每周逐步减少,真正坚持到底的没几个,学校也没有监督。到期末了,要发奖励了,人人都说自己有参加,最后学校给每人都发了500元奖励。可是又有教师有意见:不公平啊,有些老师坚持到底而有些老师没几次!学校发了钱,又得不到教师的认可。
  以上案例说明,学校要进行人本管理,制度是保障。人本管理并不排斥制度,没有规范的制度,就好象大厦没有根基;同时,人的素质是进行人本管理的关键,而人的素质的提升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社会的文明进程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基于目前教育的现状,我们只能尽量去追求人本管理,完全实现人本管理是很难的。
  再次,寻找合适的支点。
  学校管理没有固定模式,要因校而宜,合适是最重要的。私立学校由于体制灵活,打破了教师“铁饭碗”制,采用制度管理是很有成效的,如果渗入人性化管理成分效果则更好。公立学校因体制的原因,学校管理务必在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中间地带寻找合适的支点。这个支点可能靠近制度管理,也可能靠近人本管理。
  【案例3】
  温州都市报2011年3月22日A8版有一报道:一顿早餐引发的纷争。永嘉某中学高三(6)女生陈晓丹于当天6∶40前在教室吃早餐,鲍老师进来检查,要她把早餐扔掉,她顶了几句,鲍老师用话筒敲她的后脑勺(学生说的,老师不承认),要把她拉出教室,期间头撞到墙上。做早操时候,觉得身体不适并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后到医院检查,是一般软组织挫伤。家长对此事不满,到本报反映情况。
  此案例则说明“早餐不能在教室吃”的制度实施还不成熟,学校制度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如果学生认同了,则她不会与老师顶嘴,反而会反思自己的错误之处。鲍老师缺乏人本管理的意识,学校里许多制度不一定都是刚性,要考虑这个女生今天是否有特殊情况如身体不好要吃家长送的东西、是不是还不知道这个规则等等。由此可见,管理者心中务必要找到合适的管理支点,如果鲍老师先去了解一下情况,渗透人性化的教育,可能就不会发生此类事件。
  四、结束语
  学校管理亟需智慧型的校长和领导用新的理念去创新制度、追求人文,在教育实践中寻找与时俱进的管理支点。美国著名教育家阿瑟·W·库姆斯深刻地指出:“除了家庭,学校是最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组织。”然而:“不幸的是,这种新的认识进入教育思想可实践的主流的过程很缓慢,造成先进思想与学校实践延迟的原因是大多数教育部门的领导者没有认识到人本主义运动的意义,或没有受到人本思想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高万祥 我的教育苦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2.殷树风《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3期。
  3.王洪达《普通中学的人性化管理研究》.苏州大学2009硕士论文。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学习新教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阐述了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学生兴趣培养的认识与具体做法,强调学生兴趣的升华应重在转变观念,推进教学创新,在新面孔、新气氛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中加以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改革 学习兴趣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从事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我认为,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有很大关系。以下是我对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又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思想、方法都是在问题中形成的,所以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问题的设计与创想的过程。合理设置各种问题,能够激起学习主体内心的矛盾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
期刊
摘 要:校本培训是教师成长的主渠道,也是学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的校本培训才是最有效的呢?本文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分析了一系列有效的校本培训措施,为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校本培训 有效性 教师成长    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教师会教,学生才能会学;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好。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期刊
摘 要:多媒体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同时大大增加了课堂容量。而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助益。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 化学教学    毋庸置疑的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确实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尤其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助益。  一、巧用多媒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托尔斯泰语)。语文教学需着意于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教育,都要以一定的情感为基础。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创造和谐生动的课堂情境,使教学富于情感,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境中,引起共鸣,使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气韵与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的普及和进步,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上升,逐渐显示出了传统教育教学不能比拟的优越性。由于生物学科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静态又有动态、既有结构生理又有情景过程,所以这一点在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生物课堂教学 应用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计算机多媒体
期刊
我国已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国的每一个少年儿童都有机会和义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体现了国家对祖国未来一代的关怀,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具体表现。在边远偏僻的农村,少年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保证尤为重要,为了巩固“两基”成果,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各届都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加大了控辍保学的力度。但是,从几年来我校的情况来看,学生流失的问题还是比
期刊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新课程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化教学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个别化教学决定了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师生合作探究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教学的这些多样性、变动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娴熟而高超的教学设计者、决策者、支配者、发展者和创造者,如果不是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是绝难胜任的。而我们农村基础
期刊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有自己的特点:一、由一系列的概念、定
期刊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初中生物教学对生物教育地位的定位已做到正本清源,即生物科学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承,更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及科学价值观的综合教育,其目的就是确定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追求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