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急需专业知识和外语都要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时代需求开设了专业课双语教学,合理运用双语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之一,但缺乏经验不太规范。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客观的阐述了高职化学双语现状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为完善双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化学;双语教学;建议
一、 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程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外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活动;在高等院校中,双语教学尤指在非语言类学科课程中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原版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1]。
二、 开设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与国际合作也是层层深入,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需要快速准确的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只有专业知识和外语都要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方可解决燃眉之急。在此社会背景下,人们比以前更迫切的希望运用英语与外界交流,当今对大学生的要求越发严格,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广的知识面,同时得具备专业英语翻译能力、交流能力。高校与时俱进修改了培养方向,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以适应大环境的需求。双语教学任务可以促使教师通过翻阅大量的原版教材及前沿科技资讯,丰富自身的知识深度,提升自我水平。双语教学对学生也有帮助,无论对考研的、要到国外深造的还是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都是有益而无一害的,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外资企业专业人士交流,为学生成为新型综合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化学双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方面
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缺乏实用性。化学是一门特殊的自然学科,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部分学校将原教材翻译成外语为双语教学直接使用,教材内容虽然变了模样,但仍是中国式思维思考问题;部分学校干脆直接使用原版教材,以为这样就能原汁原味上汲取精华,其实不然,文化背景的矛盾对学生消化理解专业知识还是有很大障碍的。所以这些教材都不能满足当今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师资方面
教师自身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性质特殊,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同时能将二者巧妙、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当前情况不容乐观,具备以上条件的师资极为稀缺。首先,大多数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但是外语功底薄弱,由他们来担任双语教学太过牵强,很难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任课工作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有效的学习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外语水平。最后,教师间的沟通也不充分,对其他教师情况不了解,亦不能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和经验。
(三)教学模式方面
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师在双语教学教法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环节有很多薄弱的地方。首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强调化学专业词汇的发音,语法。其次,教师没有掌握好双语教学的适用范围,对于抽象难理解的部分仍然坚持外语讲述,适得其反,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后,教师随意增加难理解或者尚未学到的陌生词汇,只关注课堂效果,忽略了课后复习部分。上述问题积少成多,导致学生厌学弃学,那双语教学就是形式主义教学了。
(四)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外语基础存在差距。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外语水平仅是纸上谈兵,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学生尚未意识到双语教学中的外语仅是沟通的工具,学习方向错误,正常的双语教学课堂无法顺利开展,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五)学校监管方面
学校对“双语教学”缺乏有效的调控管理。新形势下高校盲目的开设了双语教学这门课程,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指标中也纳入了是否能够胜任双语教学课程,但相应的监督体系、评价标准、统一培训与指导却没有配备齐全,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就没有规范化的教学、没有持续性的监管体系,就不能使化学双语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
四、 对于高职化学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适合的实用性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若想教学效果显著,选择适合的实用性教材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各国的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原版的外语化学教材内容很难吸收和理解,高校需要对选用的原版外语化学教材进行甄别、筛选,取其精华,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归纳及改写。化学双语教学伊始,建议采纳高校内自编的,专业词汇量相对小的,阅读理解相对简单的化学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示范教材。在化学双语教学中期,学生对外语专业词汇熟练掌握后,可采纳由我国化学学科带头人与外语杰出人士,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最适合中国学生的实用性化学双语教材。在化学双语教学后期,建议采纳化学外语原版教材,吸收原汁原味的原版精华,达到化学双语教学的最佳状态。教材的选择可逐渐增加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能够胜任化学双语教学授课的教师比例小,一般高校采用聘用外籍化学专业教师授课,或者招聘海归派,聘用的外籍派和海归师资流动性强,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培养本校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化学专业青年教师才是正道,对青年教师提供技术性的支持,高校及政府提供政策性的扶持,激发青年教师提高自身外语专业水平的积极性,多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化学双语教学水平,为成功开展化学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手段方面。 在化学双语教学中采取游戏竞猜、分组调研等教学手段的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将教材中微观的、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以及繁琐的化工设备、工作原理、内部构造等用形象的3D动画、视频影像展现出来,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吸收新知识的效率,为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学方法方面。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简到难得分段教学方法,即学生由调整状态阶段→夯实基础阶段→转换思维阶段→提升拔高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呈现出民主、合作、趣味、共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班级规模方面。调查表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会影响课堂的活跃程度,小班授课则能有效提升授课效果[2]。建议根据学生的外语能力分小班进行教学,这样就避免出现能力强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如白开水一样乏味,能力差的学生也不会认为在听天书的现象,小班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强化学生化学专业外语修养
长期以来,学生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讨研究,建议让学生以科研人员的角色进入课堂,那么课堂不仅是教与学,而是用外语的思维共同切磋研讨,卸下沉重的负担,吸收新内容更容易些,对于提高学生专业外语修养有一定帮助。化学专业外语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应该多组织各项有关的课外活动,强化学生专业外语的知识。最后,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模式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被提问就感到恐慌,回答问题就胆怯,教师应多赞扬,多慰勉,鼓励式教学更有助于教学的开展,为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提升打下牢固的根基。
(五)健全评价体系
大多数高校管理层只关注教学成绩,用此来评价教学效果,却没有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作出全方位有效的评估。建议高校完善化学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设置为学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评价范围增加到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课堂效果、案例分析、实训技术、课后作业、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等。参与评价人员是全体师生互评,注重师生的参与度、真实性,通过此评价方式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教学效果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保障。
五、结束语
我国的化学双语教学仍处于初级时段,需要在化学双语教材等很多部分进行完善,然而研究有效的化学双语教材及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项目,我相信在政府机关教育部门的扶持下,载专业教师队伍、学生及高校的共同努力合作下,化学双语教学一定能够获得优异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秀玲,李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8—80.
[4]杨昕,许卉,姜雪梅,王萍,周志才. 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新模式的调查分析. 化学教育, 2014,35(8).
【关键词】化学;双语教学;建议
一、 双语教学的含义
双语教学是指在教材使用、课程讲授、考试等教学环节中同时使用外语和母语两种语言进行部分或全部的教学活动;在高等院校中,双语教学尤指在非语言类学科课程中采用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原版教材,并用外语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1]。
二、 开设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与国际合作也是层层深入,为了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需要快速准确的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只有专业知识和外语都要过硬的复合型人才方可解决燃眉之急。在此社会背景下,人们比以前更迫切的希望运用英语与外界交流,当今对大学生的要求越发严格,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广的知识面,同时得具备专业英语翻译能力、交流能力。高校与时俱进修改了培养方向,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以适应大环境的需求。双语教学任务可以促使教师通过翻阅大量的原版教材及前沿科技资讯,丰富自身的知识深度,提升自我水平。双语教学对学生也有帮助,无论对考研的、要到国外深造的还是毕业就参加工作的学生都是有益而无一害的,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外资企业专业人士交流,为学生成为新型综合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化学双语教学现状
(一)教材方面
化学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缺乏实用性。化学是一门特殊的自然学科,专业知识要求比较高,部分学校将原教材翻译成外语为双语教学直接使用,教材内容虽然变了模样,但仍是中国式思维思考问题;部分学校干脆直接使用原版教材,以为这样就能原汁原味上汲取精华,其实不然,文化背景的矛盾对学生消化理解专业知识还是有很大障碍的。所以这些教材都不能满足当今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师资方面
教师自身水平有待提高。双语教学的教学性质特殊,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需要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同时能将二者巧妙、有效的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当前情况不容乐观,具备以上条件的师资极为稀缺。首先,大多数教师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但是外语功底薄弱,由他们来担任双语教学太过牵强,很难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任课工作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有效的学习途径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外语水平。最后,教师间的沟通也不充分,对其他教师情况不了解,亦不能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优秀教学方法和经验。
(三)教学模式方面
教师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师在双语教学教法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环节有很多薄弱的地方。首先,在授课过程中,过分强调化学专业词汇的发音,语法。其次,教师没有掌握好双语教学的适用范围,对于抽象难理解的部分仍然坚持外语讲述,适得其反,影响了教学效果。最后,教师随意增加难理解或者尚未学到的陌生词汇,只关注课堂效果,忽略了课后复习部分。上述问题积少成多,导致学生厌学弃学,那双语教学就是形式主义教学了。
(四)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学生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外语基础存在差距。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外语水平仅是纸上谈兵,既不会听也不会说,学生尚未意识到双语教学中的外语仅是沟通的工具,学习方向错误,正常的双语教学课堂无法顺利开展,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情绪,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五)学校监管方面
学校对“双语教学”缺乏有效的调控管理。新形势下高校盲目的开设了双语教学这门课程,衡量教师教学水平指标中也纳入了是否能够胜任双语教学课程,但相应的监督体系、评价标准、统一培训与指导却没有配备齐全,没有规范化的管理,就没有规范化的教学、没有持续性的监管体系,就不能使化学双语教学顺利的开展下去。
四、 对于高职化学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采用适合的实用性教材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若想教学效果显著,选择适合的实用性教材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各国的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对原版的外语化学教材内容很难吸收和理解,高校需要对选用的原版外语化学教材进行甄别、筛选,取其精华,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选择、归纳及改写。化学双语教学伊始,建议采纳高校内自编的,专业词汇量相对小的,阅读理解相对简单的化学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示范教材。在化学双语教学中期,学生对外语专业词汇熟练掌握后,可采纳由我国化学学科带头人与外语杰出人士,根据我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最适合中国学生的实用性化学双语教材。在化学双语教学后期,建议采纳化学外语原版教材,吸收原汁原味的原版精华,达到化学双语教学的最佳状态。教材的选择可逐渐增加难度,学生更容易接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二)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能够胜任化学双语教学授课的教师比例小,一般高校采用聘用外籍化学专业教师授课,或者招聘海归派,聘用的外籍派和海归师资流动性强,不是长久之计,唯有培养本校有一定外语基础的化学专业青年教师才是正道,对青年教师提供技术性的支持,高校及政府提供政策性的扶持,激发青年教师提高自身外语专业水平的积极性,多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化学双语教学水平,为成功开展化学双语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第一,教学手段方面。 在化学双语教学中采取游戏竞猜、分组调研等教学手段的同时配合使用多媒体,将教材中微观的、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知识以及繁琐的化工设备、工作原理、内部构造等用形象的3D动画、视频影像展现出来,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视觉感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吸收新知识的效率,为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教学方法方面。建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由简到难得分段教学方法,即学生由调整状态阶段→夯实基础阶段→转换思维阶段→提升拔高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呈现出民主、合作、趣味、共享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班级规模方面。调查表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会影响课堂的活跃程度,小班授课则能有效提升授课效果[2]。建议根据学生的外语能力分小班进行教学,这样就避免出现能力强的学生认为课堂内容如白开水一样乏味,能力差的学生也不会认为在听天书的现象,小班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四)强化学生化学专业外语修养
长期以来,学生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的探讨研究,建议让学生以科研人员的角色进入课堂,那么课堂不仅是教与学,而是用外语的思维共同切磋研讨,卸下沉重的负担,吸收新内容更容易些,对于提高学生专业外语修养有一定帮助。化学专业外语的学习时间、地点、内容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应该多组织各项有关的课外活动,强化学生专业外语的知识。最后,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模式在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被提问就感到恐慌,回答问题就胆怯,教师应多赞扬,多慰勉,鼓励式教学更有助于教学的开展,为提高学生专业外语的提升打下牢固的根基。
(五)健全评价体系
大多数高校管理层只关注教学成绩,用此来评价教学效果,却没有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作出全方位有效的评估。建议高校完善化学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设置为学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评价范围增加到教学的全过程,例如课堂效果、案例分析、实训技术、课后作业、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等。参与评价人员是全体师生互评,注重师生的参与度、真实性,通过此评价方式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教学效果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的保障。
五、结束语
我国的化学双语教学仍处于初级时段,需要在化学双语教材等很多部分进行完善,然而研究有效的化学双语教材及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艰辛的项目,我相信在政府机关教育部门的扶持下,载专业教师队伍、学生及高校的共同努力合作下,化学双语教学一定能够获得优异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秀玲,李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8—80.
[4]杨昕,许卉,姜雪梅,王萍,周志才. 基础化学双语教学新模式的调查分析. 化学教育, 201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