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医疗器械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ao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校企合作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并针对本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最后总结了课程改革实施后的效果与益处。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作过程 生产工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3-02
  一、引言
  教育部教高[2006]16號《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由此可见,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本文以《医电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为例,谈谈校企合作下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具体实践。
  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医电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是我校“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医用电子仪器设备方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课程开设初期,我们选择“指针式万用表”作为实践教学载体:从购入成套的万用表散件,让学生认识基本的电子元器件、机械零部件开始;到元器件、电路板的焊接制作,从而锻炼学生的焊接能力,提升焊接水平;再到电路板及机械部件的组装,让学生掌握简单产品的装配技巧;最后到整机的校准、调试,从中掌握调试的技巧。
  通过这一系列过程的学习和操作,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对电子产品的典型生产过程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深感其中存在的不足:
  1.与专业特点不够贴近。尽管万用表是一种电子产品,具备一般电子产品的特点和共性,但与医电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在授课过程中,难免给学生造成“文不对题”之感。
  2.授课教师缺乏一线生产、管理经验,对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方法等的认识与理解主要来源于教材。教师缺乏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一方面易造成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脱节,另一方面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
  3.学生的质量意识薄弱,自我约束能力差,没有以“准员工”的心态来对待。很多学生抱着“老师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或敷衍了事的态度,导致制作出来的成品往往有各种缺陷,也偏离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课程改革思路
  要改变上述不足,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以“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对课程进行分析和设计,并通过校企合作将其落实到位。
  1.指导思想:校企合作,基于工作过程
  以往的经验表明,只有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才能使校企合作健康而长久,本课程改革在酝酿之初,就非常注意这一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根据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课程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培养目标。它以学生为中心,把传统的教—学—做“三段式”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动手能力的培养[2]。
  在本课程中,就是以某医电产品的生产过程为教学载体,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实训车间)中,通过担任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岗位角色,掌握医电产品典型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职业素质。
  3.设计思路:贴近生产,仿真实训
  首先,在“硬件”上模拟企业实际的生产车间,将实验实训室内建成为具有32工位的生产线,以满足以班级(约30人)为单位的日常教学,并配备必要的焊接、组装工具,模拟真实的职业氛围。目前,校内的“电子产品加工实训车间”就是按照上述要求建成、配置的。在该实训室内,可完成小型电子产品的焊接、组装。
  其次,按照产品生产中的工作过程,实施教学任务。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作,由其提供合适的医电产品;双方共同对产品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变为相应的教学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身份,而是“准员工”的角色;教师也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开展教学任务的引导者,又是工作过程中的管理者。
  从电子原材料领用开始,到医电产品成型,学生可以是仓库管理员,原材料质检员,电路板焊接员、调试员、质检员,产品装配员、调试员、质检员,工艺管理员等。学生在不同的工作任务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类似于实习过程中的“轮岗”),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则起引导作用。通过“轮岗”训练,学生对典型的医电产品的生产过程会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树立“质量”意识,提前完成“学生”向“员工”的身份转变。
  3.确定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对医电产品的装调、检验和生产工艺管理的学习,掌握医电产品生产工艺的关键要素和流程,培养学生焊接电路板,产品组装、调试和检验的能力,并对医电产品的生产运作与管理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日后走上医电产品生产、管理等相关岗位奠定基础。
  四、具体实施
  1.产品/教学载体的选择
  我们选择了“高清视标仪”产品为教学载体。该产品是由笔者与本地一家生产医用光学仪器的企业合作开发的,选择该产品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该产品属于医疗器械范畴,符合课程和专业特点;
  (2)笔者对其结构和原理较为熟悉,便于开展教学;
  (3)它的结构相对简单,便于学生学习了解和安装操作。
  该仪器由笔者参与研发,既服务于医疗器械产业,又能服务于教学,可谓是微型“产学研”的结合,是本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
  2.学习情境的设计
  学习情境是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学习情境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现实教学条件的制约[3]。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及对合作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分析后,按照产品的生产流程、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路设计5个学习情境:情境1电子原材料的识别与检验,情境2手工焊接与检验,情境3自动焊接(回流焊)与检验,情境4整机装配、调试与检验,情境5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根据每一个工作过程来传授相应的课程内容,完成该工作任务即完成了相应知识模块的学习。   3.实施
  由合作企业提供制造“高清视标仪”的原材料,最后的成品再由企业负责回收。教学中可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法。學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完成“轮岗”。在教学组织上,视工作任务的难易,将学生分成若干班组,每组选出一个班组长,由班组长管理本组的生产、组织分工等。教师相当于“车间主任”,有工作任务时,只需向班组长传达即可。这样可避免教师需要同时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从而更有精力进行教学和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几个班组之间的竞争,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此外,还可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共同参与上述过程的教学、管理与指导。
  4.评价方式
  结合企业的考核或奖惩机制,制定各环节的考核标准。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主要考察学生在平时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团队精神、产品质量、生产工艺文件质量等方面的表现或完成的质量。
  五、结论
  通过校企合作,以“基于工作过程”理念为指导的课程组织、教学方式,最终可使学生和教师、学校和企业均从中受益:
  1.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通过此过程的训练,学生在学习兴趣、课堂互动、技能掌握和自我管理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从以往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探索,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日后走上相应的实习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可扬长避短,弥补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而且通过有效的组织,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
  3.通过校企合作,为学校减少了实验耗材的经费开支。同时,由于企业回收成品,为实验室节省了储存空间,减少了“电子垃圾”的产生。
  4.企业可从中物色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扎实的学生,缩短其培训上岗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 陈祖新.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课程改革初探[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26-27.
  [3] 宋丽.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实践》课程改革[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0-62.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法和教材分析法,考察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中所蕴含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的丰富度,以评价教材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体现情况。并结合当前状况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化学必修教材 情感态度价值观 呈现方式 实施策略  【中圖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
期刊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新生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实践性较强,传统的笔试考试形式无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考核,因此大部分高校目前均采用上机考核方式。本文根据我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无纸化试题库的建设及使用情况,分析了无纸化考试在课程考核、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教考分离等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试题库 无纸化考试 教考分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语音信号处理是现代通信和信号处理领域中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语音增强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小噪声干扰以获得更为纯净的语音信号。传统的语音增强技术采用单个麦克风,虽然能对噪声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复杂的声学环境下,其噪声抑制性能将急剧退化。麦克风阵列以阵列处理和自适应滤波作为基本工具,具有空间选择特性和高信号增益特性,基于麦克风阵列的语音增强技术已经逐渐成为语音增强技术的研究热点。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确定并实现一种适用于类似于嘈杂赛场环境中使用的语音增强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与语音增强有关的基础知识,这些
【摘要】专业转型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主动对接区域行业、产业,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提高专业竞争力、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本文以光纤通信技术课程为例论述了通信工程专业向应用型转变的重要要性,提出了专业转型建设的思路和方法,研究了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如何创新校企协同途径。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
期刊
【摘要】史华慈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洞见及深切的人文关怀,展开“轴心时代”诸子百家关于伦理道德与个人修身问题的论争,呈现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内在张力。在道德动源的“义利”之争、道德意向的“内外”之辨、道德修身的“学思”之论的解读中,史华慈既看到人性的可堕失性,也注重人的自主性与超越性,倾向于道德修身思想的内在诉求,肯定道德的内在动能。重视对人内心世界的探求,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
期刊
【摘要】幼儿文学是一种以幻想,拟人,夸张为表现特征的幼儿文学样式。它用独特的艺术形式来传达与幼儿的心理,生理相适应的知识。童话是幼儿所特有的,童话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有利工具和手段,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童话,童话对幼儿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价值,是幼儿成长的好伙伴。  【关键词】童话 幼儿思维 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主动投身到短期义务支教的行列,随着支教活动的增多,该活动带来的影响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以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校地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飞鸾下村小学、霍童文峰小学、赤溪小学等5所小学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针对宁德部分农村小学及其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角色,探析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短期支教活动对农村及受教学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
期刊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实训课程以真实的临床生化检验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组合并序化实训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行动导向实施教学过程,是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必要的过渡。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生化检验技术 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32-02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以下简称《生化检验技术》)是医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以往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以课程改革探索方式,从各方面对高职专业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熏陶,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活动及自我修养中将人文知识、人文思维内化为人文品质、升华为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在首次上课中,对于没有实际教学经验的新教师来说,会遇到很多之前没有遇到的情况。本人结合自己首次上课经历,对所遇到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拘谨、缺乏教学机智等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于还未进入课堂的高校新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教师 角色转变 提升素质  【中圖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46-02  一、引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新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