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父辈们的精神遗产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淑梅们的个人口述史
  温馨和飘渺不是历史的基本色,也不是真正的记忆。大时代下的“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等待的不过是喊出皇帝新装的“孩子”。这也许就是姜淑梅走红的原因。一部《乱时候,穷时候》让她声名鹊起,她的文章充满细节,写出了她所见过的穷困与愚昧。
  她写《挨饿那两年》,说“庄里的榆树皮都被人扒干净,谷糠都成了好东西。儿子来顺四岁,吃谷糠大便拉不下来,俺得找个小棍捅一会儿。”诙谐之中充满了戏谑。
  她写《老广德》,绝户老广德七十三岁娶了同岁媳妇,被众人笑话,有人骂他“老不正经”。老妻去世,侄子不肯帮忙,77岁的老广德只得自己替妻子下葬。冬夜里他一个人挖坑,背着过去埋好,然后放下铁锨放声大哭,说:“下辈子咱还做夫妻,咱多生几个儿子。”一句话写尽了绝户的心酸。
  人们说她是那个乱穷时代的受难者与见证人,记录了真实的历史。可这位历经战乱、饥荒、闯过东北的女人若不是半途中捡起了笔,谁又知道她的故事?其实她不过是把历史还原,她所写的何尝不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近些年执着于还原记忆如姜淑梅者,还有很多,比如野夫的《乡关何处》。“在在江湖在在家”,人生记忆不能成为《阿飞正传》里“无脚的鸟”, 一直飞呀飞呀,飞累了就在风里面睡觉,它需要“下地一次”。借用陈毅之子陈小鲁的话说,“再不说就没机会了”。于是,“回忆顾问”“回忆录撰写制作”等职业应运而生。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就有精彩的描述。土木工程专业的张开毕业后从事的就是代写回忆录的工作,而回忆顾问显然更加贴心一点。他们能陪唠嗑,能指点文字,亦能代写回忆录。
  “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默默地倾听老人们讲述当年的故事,给老人们精神关注。我能感觉到,老人们的倾诉欲望特别强烈。”业内人士说,“尤其是那些空巢老人,平时没什么人和他们讲话,因此一见到我们就会不停地讲。”
  莫言的诺奖演讲:
  故乡情怀成为文学生产力
  2012年12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了主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40分钟里,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与一般的怀旧病不同,对于莫言来说,历史记忆成为了自己构建文学圣殿最好的给养。历史记忆在莫言的文学世界里,是母亲,是胶东,是红高粱,是灵魂烙下的故乡情怀。
  和很多人一样, 21岁的青年莫言充满叛逆,认为故乡是个令人厌烦的地方,希望离得故乡越远越好,他说,“坐上火车以后,就盼望它开得越远越好,开到西藏、新疆、云南,远离我的小村庄。结果火车开了两个多小时就到了,离家乡才二百多里路,我感到很失望。”
  若干年后,尝过离乡之苦的莫言终于发现,故乡与他血肉相连。于是,莫言写高密,贾平凹写商洲,迟子建写北极村,阎连科写河南的山沟沟,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因为那些地方,跟他们丝丝缕缕连接着,有了故乡,哪怕是一个小东西,也会串联起新的意象,破茧化蝶。冯骥才说“故乡的一切,自然都会化为作家笔端淌出的文字来。”说得更直白些,故乡就是让自己的人生传承而不断掉的个人记忆。
  对故土的认识,作家几乎都有一种顽固和执著。故莫言有言:“这个时期的记忆是刻在骨头上的,而成年后的记忆是留在皮毛上的。”在这里历史和记忆不再是简单的祭奠,成为了生产力。能够承载历史记忆之重的人,反而成为历史记忆的承载者。
  文化流民的《遗愿清单》
  好莱坞电影《遗愿清单》讲述了一个别样的人生。两个老人都得了绝症,他们在医院里结识,并列了一个清单,这个清单是自己在年轻时一直想做,却未能如愿以偿的事情。电影中,两人在一项项完成清单的旅途中而满足与快乐,找到了人生的真谛。人不能离开记忆,但记忆的承载更需要行动。
  “老家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这是78岁的高秉涵写在自己《天涯感悟》一书开篇的话。他是台湾菏泽同乡会会长,也是张慧敏小说《回家》主人公的真实原型。当乡愁无限蔓延,心头的思念便难以化解,余光中为代表的那一代台湾乡愁文学发轫而生,高秉涵则通过帮助台湾老兵寻根,来承载内心深处对母亲和故乡的怀念。
  两年前,作家潘采夫写过一篇《他们曾骑马穿越中国》,梳理了倪匡、金庸、黄沾他们历尽艰辛到香港,从此北望神州,胡适、雷震、殷海光、李敖、许倬云、余英时、唐德刚等一大批文化人,经历与黄沾他们相似,只不过走了另一条路,到了台湾。还有的到了美国。这些人离开故土,成为海外游魂,他们的踪迹,可绘成一幅文化流民图。
  当内地的文化革命造成了文化大荒芜,那一批逃难的人,致力于为中国文化存续香火。所以,港台,尤其是台湾,成了许多人多年来思念的“文化故土”。
  延伸阅读
  用镜头追寻父亲的足迹——
  一个女摄影师的“精神”寻亲记
  □宫 雪
  “我和父亲隔着一条河,这是一条我能过得去,他过不来的生命之河。天上的光洒在地上,地上的人走在天上。你的悲伤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把我抛弃。”2012年10月,当石晶从83岁的养母李瑞然手中接过一张摄于1957年的老照片时,她隐藏了半个世纪的身世之谜随即被揭开,原来石晶的生父和养父都是铁骨铮铮的军人,曾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两位父亲虽已相继离世,但他们仍然活在她的心中。
  甘肃,陕西,河北,湖南……为了追寻养父石富宝的足迹,2012年11月,石晶背着相机独自踏上寻访征程。2013年3月,通过对养母所提供的老照片进行翻拍、修复,石晶整理出两本厚重的颇具历史价值的影集,并将其取名为《往事》。
  朝鲜战场上,山西籍石富宝和江苏籍朱宫九是关系亲密的战友。1956年秋,朱宫九的妻子王玉田在朝鲜生下小女儿,取名“秋威”。秋威两个月大时,没有孩子的石富宝夫妇看到她乖巧,顿时萌生了收养之心。
  “把这个孩子给我吧?”“行!”纵然朱宫九的心中有万般不舍,但面对战友石富宝满含企盼的眼神,他还是点头应允了。
  1957年的一天,石富宝夫妇与朱宫九夫妇分别抱着年幼的石晶在朝鲜合影留念,这张老照片也成为日后揭开石晶身世之谜的一把钥匙。1958年,石富宝和朱宫九都要回国投身地方建设,自此,石富宝和朱宫九两家人再没有见过面。
  从朝鲜回国后,石富宝便跟随其所在部队开赴酒泉建设发射基地。1959年夏天,石富宝在该团三营任营长。由于建设高度保密,军人家属不准一同前往,在漫长的两地分居中,石富宝和妻子李瑞然唯有鸿雁传书。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工作,书信中,李瑞然总是写道,“孩子长大了,家里一切都好”,石富宝误以为女儿长高了很多,待其圆满完成工作赶回家后,当他为女儿换上亲自挑选的裙子时,才发现竟然大了不少。
  1966年,石富宝奉命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再次和妻儿长期分别。此时,10岁的石晶已经学会给父亲写信了。酒泉、张掖、富平、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河北峰峰矿区……由于石富宝是工程兵,需要辗转各地开发建设,在石晶的印象中,她和母亲跟随着父亲一直在搬着家。
  2007年9月,石晶的养父石富宝悄然离世。回想起养父,石晶的心中总是满含景仰之情,“父亲性格耿直,是性情中人,我不会形容他,只是觉得能在电影《英雄儿女》里的王芳生父王文清、《亮剑》里的李云龙身上找到他的影子。”
  自2008年起,石晶连续三年赶赴酒泉缅怀养父,“在茫茫的人海中,我总想对人们说,1958年我父亲建设过这里。”
  2012年11月,石晶背着相机,独自沿着养父石富宝生前留下的足迹找寻着养父当年的风采。回到太原后,石晶开始夜以继日地整理、翻拍、修复家中留存下来的老照片。每当石晶修复好一张老照片,其养母总会将其视为珍宝仔细端详,默默流泪。2013年3月,石晶将其整理成两本影集《往事》,“我把这些老照片整理成册,是为了记录留存下我国老一代军人的真实过去。”
其他文献
美国汉学家、佛经翻译家比尔·波特的作品《空谷幽兰》的问世让人们了解到在终南山中还保留着隐居的传统,有五千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在古代,这里是退出朝野、“穷则独善其身”的退守之地。在现代人的眼中,这里与世隔绝,与大自然相融,世外桃园一般。在主流社会之外,这一群人因种种原因离开城市,在群山中建造居所,住茅棚、山洞。在山泉中采集水源,种地,自给自足。
期刊
他们曾经是乡村的一部分,如今他们是寻找乡村的人。从杨丽萍到张颂仁、胡项城再到王石、丁磊,新的“上山下乡”名人运动正在文化、艺术、商业各个层面展开:物质性的建设之外,他们寻找的是与另一个自己对话的可能性。  文化返乡:  杨丽萍的田园乌托邦  杨丽萍对原生态的诠释,大多源自她的田园乌托邦。从《雀之灵》到日前上演的封箱之作《孔雀》,正是家乡洱源县的山山水水,孕育了这只纯净、飘渺的“孔雀”。  2000
期刊
对圈外人来说,时装周就像是地球上最盛大的派对,但是,它却为业内人士带来诸多的纷扰,令他们厌烦。从纽约开始,到巴黎收尾。在这个月内,数以千计的撰稿人、零售商、摄影师、博主和那些不知道为什么前来,又不得不前来的名人,完全没有休息整顿的时间。  设计师亦然,在时装周期间就像被榨干的水果。12 年前,时装秀重要得可以登上新闻日报的头版头条,但现在,它的规模是原来的两倍大,影响力却在萎缩……  时装周72年
期刊
一提到有机食品,我们联想到的便是青山绿水、牛羊漫坡的桃园化情景。这些景象代表了我们对净洁生活的一种向往,但在食联中国创始人刘全勋看来,这样的向往更多是一种文学想象与道德情操,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它甚至有可能阻碍洁净食品以正常方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食联中国,作为近年消费者和有机产品生产企业购物、展示的网络商城,注重高端有机产品资源的全面整合及独一的全程二维追溯系统,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条件和便捷的
期刊
好像一面镜子,我们在其中窥见自己,也窥见我们的父母——那个曾经以“青春三部曲”风靡电视荧屏,为中国80后们造梦、打鸡血的导演赵宝刚,在热播剧《老有所依》中白描式地勾勒出一个又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无奈与惶恐:“空巢”、“啃老”、“空虚无助”……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的《父辈的旗帜》有句经典台词,每个混蛋都自以为了解战争。我们要问,每个人是否都了解我们的爹娘?是否都打捞过他们身上的文化记忆?  1
期刊
UGG借助一双“劳保鞋”风靡欧美,Crocs凭借一双“洞洞鞋”名扬中外。多年来丑鞋家族不断诞生新成员,也被时尚界深恶痛绝,但谁都无法阻止它们如病毒之势蔓延,出现在每个人的脚上。  大碗女星也许穿过无数次Jimmy Choo,但在八卦读者眼中,那不过都是“名牌高跟鞋”罢了,就是那些能把人脚趾踩断的东西。但如果大腕们穿了一次UGG,读者一定过目不忘。就像小布什的名牌鞋成百上千,没人在意,但人人都会记得
期刊
《台湾老兵口述历史》,深入挖掘了十一位台湾老兵的身世经历,展现了小人物在时代洪流裹挟下的人生。  1950年,姜思章是舟山群岛的县城岱山中学的一名初一寄宿生,14岁还差4个月的他被国民党部队抓兵了。  看守的战士抡起枪托就打,小小年纪的姜思章被打得腰都直不起来。同行的学生中一位同学患有疝气,他以此为由上前声明此病按规定不能当兵。见没人理会,以为是得到了默许,便快步疾走准备离开。可刚走出几步,即被士
期刊
家庭是中国人的宗教,乡土是中国人的根。家里的爹娘,则是我们心中最韧性也最脆弱的那根线。本刊记者讲述了三个爹娘的故事,也讲述了几代爹娘的心灵史。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不安全感。对于我们渐渐老去的爹娘们而言,安全感也许是宛若儿童的“不着调”,“那成全了他,平衡了他的命运”;也许是故乡的那片老宅子,“在咱的‘自留地’上盖平房,住着踏实”;也许是“一个陪她喂兔子的孩子”,因为在这个孩子身上,可以看到成年
期刊
故乡是用来怀念的,故乡是用来美化的,故乡是用来失望的。从沈从文们的百年乡愁到张炜、陈忠实们的“书院”返乡,他们对于故乡的寻找,正如莫言再也回不去的高密乡:“故乡,只在想象里。”  在记忆里重塑故乡:鲁迅、沈从文们的百年乡愁  乡土文学发源于乡愁,鲁迅是其最早的践行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在还未开手来写乡土文学之前,他却已被故乡所放逐,生活驱逐他到异地去了,他只好回忆‘父亲
期刊
“不着调”是我们老家的土话,也就是不靠谱的意思。  “不着调”是母亲送给父亲的专用词。说起父亲的“不着调”,从我记事儿起就能一筐一筐地摞起来。  比如,父亲喜欢自行车,刚刚参加工作,就偷偷变卖了奶奶的家产换来一辆德国“钻石”牌自行车,在五十年代初只有一条马路一个喇叭的小县城骑着“钻石”,穿梭于街坊乡里该是一件多么招摇的事情。  有一次逛完济南府回家过黄河没了钱,聪明的父亲灵机一动,居然把自行车的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