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间的韵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楹联是我国传统的、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徽州楹联指在古徽州地域及受徽州文化影响的其他地区的楹联。徽州楹联种类繁多,其作用、内涵也十分丰富,包括装饰和教化两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习俗的改变,徽州楹联也面临着危机。
  关键词:徽州;楹联;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63-04
  徽州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黄山、天目山、白际山、怀玉山等山脉包围之中,地形较为封闭,受外界影响有限,自古便为北方世族逃避战乱及文人墨客隐居的理想之地。北方迁徙而来的世族构成了后世徽州人的主体,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后世的徽州人将中原文化与徽州地区其他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徽州文化,并成为当世三大地方显学之一。而徽州楹联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有利于更全面了解和传承徽州文化。徽州楹联反映的是徽州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信息,是后世人窥探徽州文明的窗口之一。由于徽州楹联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文化价值,2006年徽州楹联被列入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此,我们通过对徽州楹联各方面的了解来加强对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一、徽州楹联的种类
  徽州楹联名目繁多,目前已经发掘整理的徽州的楹联有近千条,按不同的划分标准也可以分出很多类别。
  (一)按楹联内容划分
  按楹联内容划分指通过对楹联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划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警醒后世,教育后人。这类教化楹联较常见,一方面体现了徽州人严谨治家,重视家庭教育;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徽州人的社会价值观念。教化楹联一般以孝、善、修生养性、为人处世及教育等内容来教化后人。如黟县一民居厅堂联“惟孝惟忠聪听祖考彝训,克勤克俭先知稼穑艰难”,上联教育后人要明于听取、辨察祖先的教导与告诫,才能做到尽忠尽孝;下联则向子孙阐述了要做到勤俭节约就必须要懂得耕作中的辛勤与劳苦。此联体现了徽州人忠孝传家、勤俭持家的传统。该联把忠孝勤俭品德具体化,教育后世从基础做起,达到目标。
  2.咏物言志,鞭策自身。言志联与教化联类似,只不过教化一般是长辈对晚辈、先人对后人的要求期望,而言志联则一般为自己所撰写,表达自己对待工作、生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徽州人也许正是靠着这股鞭策自身的信念,造就了徽商时代。如宏村承志堂厅堂联“淡泊明志,清白传家”,该联短短8字便体现了主人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的远大志向。同时,下联还指出了要以清白为家风,代代相传。
  3.借景抒情,亲近自然。徽州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徽州如世外桃源。历代有不少在徽州为官的因流连于徽州的山水而定居徽州。徽州的村庄一般背山面水,建筑则粉墙黛瓦,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山水画般。徽州的雅士自然不会落俗,通过他们的才智添加了文化印记,抒情联流传开来。如许承尧为唐模所撰楹联“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上联描绘此地四时的景色,“四序且凭花事告”又体现了此地的隔绝。下联交代了此地四面环山,山深少来人,宛若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最后“全村同在画中居”也表现了作者对此地的喜爱。
  4.纵观社会,思考人生。这类楹联较多出现在路亭、关隘等建筑物上。这类楹联颇具有哲学意味,反映了徽州人对人生的思考并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如潜口善化亭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此亭原址在许村徽青古道上,后移至潜口。徽青古道是当年徽州府通往池州、安庆的重要通道,也是徽商前往长江航运的必经之路。当年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山道上,此楹联告诫人们停下脚步,休息片刻,享受人生。
  5.宗族荣耀,歌功颂德。徽州地区宗族历史悠久,宗族意识强大。宗族内一旦有人取得荣耀,整个宗族都会为之骄傲,而不同宗族间的相互比拼造就了徽州大地数量庞大的宗祠、牌坊。为了突出本族的与众不同,徽州人更是绞尽脑汁,产生了诸如八脚牌楼、四面牌坊等特殊造型建筑。当然,徽州人也没有忘记楹联这一艺术形式来彪炳宗族的荣耀,如昌溪周邦头豫顺堂楹联“父进士统管钱财道光朝中户部理财手,子进士一代廉吏同治年间直隶周青天”,该联即是对父子进士的形象写照。考中进士已属不易,而父子进士的更为罕见。于是,周家人将祖先的功绩写入了楹联,既彰显家族的荣耀,又激励着家族的后人。
  (二)按楹联所处位置划分
  1.厅堂联。徽州民居多为木结构,且民居间进数较多,使得徽州民居内柱子多。崇尚文化的徽州人自然不会让这些柱子空着,柱子上的楹联既装点了屋子,又体现了主人的品位。现存的徽州楹联中,厅堂联占多数。居家厅堂联更贴近村民的日常生活, 蕴含着朴素的道德观。在做人方面注重自我品德的提升和以诚待人,如西递膺福堂厅堂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将徽州人崇尚的行善、教育融入厅堂联之中,既体现了主人的价值观念,也引导着宅里的后人。
  2.祠堂联。祠堂被称为“徽州三绝”之一,是宗法制下的产物,是家族最神圣的地方。它在徽州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反映。宗祠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居聚落多以规整、严明的规划与布局来表现宗祠的至高地位,如村落建筑群中的各个单体建筑都会明显地带有向心性,强调以宗祠为主导的中轴线。呈现家族历史及其延续的祠堂联则有着精神上的调控作用,加强了社会伦理道德教化,将封建伦理纲常内化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内心信念,并激励下一代奋发图强,光宗耀祖,客观上促进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1]。如歙县汪满田宗祠联“亲顺承纲嗣续象贤垂世训,端严律品慎修作对振家声”。宗祠联往往是一个宗族价值观念的体现,也是对这一宗族的行为要求。因此,宗祠的楹联常被用作辈分排行字。   3.牌坊联。顾名思义,牌坊联就是牌坊上的楹联。徽州现存牌坊数量众多,徽州府歙县更是被誉为牌坊之乡。但牌坊联的形式并不多见,现存的牌坊联也不多。如绩溪巧川木牌楼联“明清两代无双事,上下三村第一人”。巧川木牌楼为一考中秀才的孩童而建,孩童考中秀才是不多见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徽州重视教育[2]。
  4.寺庙联。与其他地区的汉族人类似,徽州人并不笃信某一宗教。徽州文化也可以说是儒释道及徽州地方信仰的结合体。宗教中,佛道影响较深。不过,徽州人更信仰神灵祖先,土地庙、汪公庙在徽州乡村比比皆是。如歙县北岸廊桥佛龛外联“若不回头谁替你救苦救难,如能转念无须我大慈大悲”。与其他楹联相比,宗教建筑的楹联更显得超脱物外,更具有哲理性,更意味深长。不过,寺庙并不只是给神灵建的,对于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忠烈,也建有庙宇。如唐模忠烈庙楹联“童可烹,妾可杀,城不可降,矢志保江淮半壁;生同岁,死同年,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忠烈庙祭祀的是河南节度副使张巡和睢阳太守许远平叛“安史之乱”时,由于张巡和许远坚守孤城十月之久,为唐军的平叛创造了条件,阻挡了安庆绪南侵,使江淮等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得以保护,徽州各地也因此而过着太平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两位忠义英雄,特许建庙祭祀。
  5.书院联。书院是宋代地方教育组织。徽州人重视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窠猪”的谚语至今仍在徽州地区流传。自然,徽州书院数量众多。道光《徽州府志》卷三《营建志·学校》记载:“歙在山谷间,垦田盖寡,处者以学,行者以商。学之地自府县学外,多聚于书院。书院凡数十,以紫阳为大。”婺源《董氏宗谱·凤游山书屋记》记载说:“古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来尚矣。我郡邑曾建紫阳书院,以甄别取士。四乡或间立书院,以讲学、会文。”至今仍有紫阳书院、竹山书院留存。书院楹联是书院有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副副内涵丰富的书院楹联中都蕴涵着古代书院尊师重教,师生关系融洽、强调学统,崇仰先贤先圣、提倡学术自由,扬弃门派之见和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修身明理等价值追求[3]。如歙县紫阳书院联“春色秋香,种种纷呈我目前,真个畅快时,二月杏花八月桂;晨钟暮鼓,声声敲入人心里,最宜深省处,三更灯火五更鸡”。又如雄村竹山书院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此副楹联不仅揭示了竹山书院名称由来,同时又蕴含着做人与治学的道理,虚心做人,注重积累。
  6.古桥、古道、路亭、关隘联。徽州地少人多,为了生存,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除了走水路之外,徽州人也开辟了众多山道。这些山道大多经过无人区,为了给赶路客人歇脚,就又在古道上修建了不少路亭。不少亭子的柱子上也写着楹联。如绩溪扬溪岭脚茶亭联“这边到路南,那边到路北,浮生匆匆,世事悠悠,保不住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玉貌。富如石崇,贵如杨素,绿珠红拂竟何在?请子且坐片刻,喝一杯说三道四,得安闲处且安闲,历经坎坷皆顺境;此日在河东,明日在河西,前途渺渺,后顾茫茫,夸什么碧血丹心,掌什么青灯朱卷。勇若项羽,智若孔明,乌江赤壁总成空。劝君姑息片刻,听两句论古谈今,有快乐时须快乐,出得阳关多故人”。这副长对联表达了人生匆匆,功名利禄无非都是过往云烟,何不坐下享受生活,及时行乐。又如黟县挹秀桥敞轩廊柱联“踞渐水上游,驷马高车,过此定多题柱客;入桃源深处,渔夫樵父,登临尽是问津人”。亭桥楹联往往都有对人生匆匆、何不停下歇息的思考。
  二、徽州楹联的作用及文化内涵
  (一)装饰门庭
  徽州楹联的最基本作用应为装饰门庭。徽州人尤其看重对房屋的装饰,从现存的徽州民居内精细的木雕、砖雕便可窥见一二。木结构的徽州民居中存在大量廊柱,风雅的徽州人自然不会让这些廊柱显得单调。于是,廊柱成了楹联最好的载体,楹联成了廊柱最好的装饰。
  (二)教化作用
  除了装饰作用,徽州楹联最重要的作用还是教化作用。徽州楹联的内容不是简简单单的祝福语句,每副楹联后面都饱含着徽州人的精神世界,而徽州人也希望通过楹联向子子孙孙传递家风,正直做人。教化内容主要集中在劝孝、劝善、处世、修身方面[4]。而要细究楹联的教化作用则要从徽州楹联的文化内涵谈起。徽州楹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世代相承,不忘根本的宗族意识。徽州是个宗族社会,徽州人多为战乱时期南迁的中原汉族,他们将当时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入徽州,并与本地文化融合发展,创造了灿烂的徽州文化。在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同时,徽州人也不忘祖先,将自己的来源融入一幅幅挂在祠堂的楹联,时刻警醒着、教育着子子孙孙不要忘记我们来时的地方。如西递明经祠楹联“枝繁实茂,托上苑仙根,洞洞乎,属属乎,数典无亡,十八叶绳其祖武;源远流长,沿生川嫡派,绵绵尔,延延尔,通经致用,亿万年贻劂孙谋”。西递明经胡为李唐后裔,这一楹联概括了西递胡氏的源头,既让明经胡后世子孙不忘祖先的来处,也让族人自豪本族的血统,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增强认同感[5]。
  2.贾而好儒,儒商并重的价值观念。徽州人多地少,向号“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在当时中国“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下,徽州人并没有歧视商人,反而走上了经商的道路,诞生了盛极一时徽商群体。徽商们在发家致富之后,也不忘教育,建造书院,教育后代,以至于形成了人文郁起、商业繁荣的局面,而在徽州楹联中,也处处透露着重商重教色彩。如西递笃敬堂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又如歙县昌溪祠堂楹联“科第尚哉,必忠孝节廉自任畿端,方可无愧祖宗;读书贵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这两幅楹联都透露出同一种思想,无论行业贵贱,只要能专一一业,无愧于心,无愧于人便都是好的。
  3.儒家“纲常”思想的体现。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正统。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作为“程朱阙里”的徽州更加热衷,儒家的思想文化渗透到了徽州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装裱门庭的楹联也处处透着这种思想。如西递民居楹联“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此副对联中8个字所代表的8个方面,正是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   4.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徽商在明清商界执牛耳与徽州人的这种处世态度息息相关。“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徽州的少年们跟随着父叔兄长走出徽州,来到陌生的土地,其间所经历的各种困难,若无强大的精神支持,也难以形成徽商的辉煌。而徽州人也将这种精神融入楹联中,激励着后世。如西递瑞玉庭楹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来”。此联被誉为“西递第一联”。这也是一副很有意思的“错字联”。书写此联时,书家有意写“错”字。上联“快乐每从辛苦得”中的“快”字少一竖、“辛”字多一横;下联“便宜多自吃亏来”中的“多”字少一点,“亏”字又多一点。错字联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少一分享福,多一分辛劳,就会快乐;多一分付出,少一分索取,便是占便宜,吃亏是福。
  三、徽州楹联面临的传承危机
  徽州楹联传承百年,延续至今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机。
  1.作为徽州楹联载体的徽州民居越来越少。徽州古民居建造时间久远,有的甚至已历经几朝。随着时代的发展,徽州古民居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们的要求。我们说,徽州古民居虽然很具有文物价值,但确实不适合居住,更难以符合现代人的要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房屋改造与陈年老宅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6]。一方面,徽州古民居不符合现代人居住要求,而另一方面山多地少的现实状况,使得徽州人不得不通过拆除老房子翻新新房子来提高居住质量。徽州古民居大量被拆除。总之,留存下来的古民居,或因管理不善,或因资金缺乏,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存量越来越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缺少了载体的徽州楹联危机重重。
  2.徽州楹联与徽州古建相伴而生,而楹联往往被视为古建筑一部份而受到忽视。绝大多数人不会关注到楹联的文化价值,缺乏保护意识。由于缺少关注,许多楹联在历史长河里渐渐散失了,若没有作好记录工作,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徽州村落分散,交通也相对闭塞,各村落的保护状况不尽相同,想要做好调查记录工作相当困难。而那些藏在深山的古楹联也许未能等到人们的发现,就已经彻底消失了。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也渐渐忽视,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楹联也面临危机。从楹联创作方面来说,随着如今教育方式的改变,能创作楹联的人越来越少,楹联的内容鲜有创新,不知何时才会有“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来”这样的至今仍有深刻意义的楹联。从楹联的功能来说,楹联现在主要出现在春节贴春联这一习俗中了。由于现代建筑格局的改变,楹联的装饰作用已几尽消失,在城市已经很难寻觅到楹联的踪迹了,只有在农村还存在装饰的中堂联。而至于楹联的教化作用,则更无觅处。在物资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楹联的功能日益衰弱,楹联文化也日渐式微。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创新,需要不断推陈出新,而徽州楹联面临的却是难以继承又鲜有创新的尴尬局面。
  尽管徽州楹联面临着重重危机,但经过近年的宣传,徽州楹联出现了转机。诸如黟县西递、宏村、南屏等地,随着古民居旅游的兴起,楹联得到了较好保护。此外,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到楹联这一文化载体,加入到楹联的搜集保护,如《黟县楹联大观》就对黟县主要古村落的楹联进行了整理收集。政府的投入也对楹联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广大徽州农村,婚丧嫁娶、祝寿祭祀等方面,楹联有着复苏之势。
  作为一种纯粹的徽州文化载体,徽州楹联广泛地反映了徽州昔世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生活,其内在的历史文化组涵尤为宏富,对于现代社会也仍然具有极高的鉴取价值[7]。徽州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楹联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对于他们,我们应抱着去粗取精,继承发展的态度,保护好,传承好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守住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李建萍,余艳艳.徽州古民居厅堂联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2〕唐云路.徽州楹联文化与其保存现状和利用——以绩溪县为例,http://www.docin.com/p-242 18395.html.
  〔3〕黄梅珍.从书院楹联看古代书院的价值追求[J].学理论,2011,(03).
  〔4〕孙春玉.浅析徽州楹联所蕴含的教化意义——以黄山市黟县西递、宏村楹联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3,(16).
  〔5〕王亮.门堂印迹——西递楹联文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0.
  〔6〕王晓丽.徽州古民居保护现状探析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12-22.
  〔7〕郗延红.古徽楹联文化蕴涵[J].探索与争鸣,1998,(10).
  (责任编辑 姜黎梅)
其他文献
摘 要:2014年3月,对河套学院2012级、2013级文、理等不同专业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从4个维度进行设计:艺术教育的本体功能、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艺术教育的智育功能、艺术教育对就业的影响。艺术教育本体功能是本项问卷调查的主线、主题,其他3个方面,是在考察其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联度。依据单选、多选共12道题48个统计子项数据分析,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对于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看法
期刊
摘 要:新《刑事诉讼法》首次正式规定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渉罪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但通过对西宁市的司法实务机关的调研,该制度还存在适用范围过窄、适用条件缺乏具体标准、监督考察期限不尽合理等问题。因此应当改进具体规则,包括逐步扩大适用范围、细化审查适用的条件、调整监督考察期限等,以期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关键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适用范围
期刊
摘 要:20世纪末以来,网络玄幻小说异军突起,依托新媒体迅速壮大。新媒体在新兴的网络玄幻小说的特异性形成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沧月的小说就集中体现了新媒体对其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时空世界的建构、神仙形象的塑造、文本结构的创新3个方面。变异后的网络玄幻小说呈现出的活力表明在网络玄幻小说创作中,新媒体应占有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玄幻小说;沧月;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加快推进了法治建设,也为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提供了相应条件,我国要更好的发展法治,有必要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关键词:法治;法律职业;法律职业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9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55-03  建设法治国家一直是我国追求的目标,但实现的过程是缓慢而艰辛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让我
期刊
摘 要:小产权房是一个涉及多元利益主体的社会问题,关于其合法化争议颇多。庞德在社会利益理论中提出利益权衡的标准是以最小的损失换取利益最大化,但该标准比较模糊,可将其转化为成本收益分析。小产权房能否合法化无法进行精确定量的成本收益分析,但其合法化前后利益分配的格局却有着显著差异。从保护社会弱者,维护社会稳定,藏富于民的角度,允许小产权房合法化的利益分配更具有合理性。  关键词:小产权房;利益衡量;成
期刊
摘 要:政治人物如何利用新媒体,对自身形象进行成功塑造和传播是广受关注的课题。总之,新媒体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受众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加之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进一步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多种内容来提升政治人物的公共形象显得非常必要。因此,政治人物应该进一步强化形象意识,媒体也应该为政治人物的形象传播提供良好的媒介环境。  关键词:新媒体;政治人物;公共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期刊
摘 要:学术沙龙的上课方式,最大的收获并非具体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思想交流发生碰撞的乐趣,让学生们享受到比较丰盛的营养学术餐,让学生了解学术的基本套路;纠正以往课堂教学的教法过于呆板、讲解叙述而外无互动、互动少的现象,改变灌输知识而非启发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课堂系统三要素之间的合理结构,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历史专业选修课;学术沙龙  中图
期刊
摘 要:在欧·亨利众多短篇小说中,《婚姻手册》与《饕餮姻缘》虽然算不上最优秀的作品,但无论从语言上,还是叙述抑或主题上,都毫无例外地呈现了欧·亨利短篇小说创作构思精巧、风格独特的艺术特质。  关键词:幽默;情境;人生;《婚姻手册》;《饕餮姻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99-03  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三大短篇小说作家之一,欧·亨利因其
期刊
摘 要:《一个小时的故事》叙述了一个在婚姻中深受压抑、内心渴求自由的女性经历短暂的自我意识觉醒之后生命陨落的故事。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从懵懂到觉醒,从而建构自我身份,再到幻灭,不过短短一小时,近乎浓缩的悲剧。内心建构自我身份,却无力抗争现实,她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了内心的诉求。19世纪末期美国南方社会一个想要追求自由、建构自我身份女性的艰难之路与悲剧所在令人深思。  关键词:身份;建构;自我意识;自由  
期刊
摘 要:穆旦被誉为是中国最优秀的现代派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作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晚年的穆旦在历经沧桑、体验了人世艰辛后开始变得超脱与平静,他以诚挚冷静的笔触记下了自己心灵活动的轨迹和对现实人生深情的关注,结合着一个凄风苦雨、电闪雷鸣的时代,将自我对世界的怀疑、质问、矛盾与痛苦的过程通通呈现出来。  关键词:穆旦;晚期;诗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