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待著、盼望着……大奖在漫漫等待中悄悄来了!
4月8日,红河县边远的垤玛乡河玛小学教师李艳丽,像往常一样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疲惫地回到自己10余平方米的单身宿舍,习惯地拿起手机连上网,这可是她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山顶上的村小,保持与村外世界联通的重要方式。
今天的QQ群、微信群里怎么会如此热闹? 李艳丽定睛一看,“好多写儿童文学的作家、编辑在联系我,向我表示祝贺,说我获了大奖”。
原来,当天是一年一届的儿童文学界权威奖项——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17年)公布的日子。据北京评委会的专家说,以严格、公正和权威著称的冰心奖,是我国唯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分为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艺术奖、冰心作文奖、冰心摄影文学奖5个奖项。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分小说、散文、童话、幼儿文学等类别,并设置新作奖和大奖两个等级,大奖为最高奖,一般每届每个类别只评选出一篇大奖作品。2017年大赛共收到985篇参评稿件,评委会经过几轮的审慎评选,最终确定37篇获奖作品。其中大奖只有3篇。而李艳丽以自己在乡村教育的工作、生活为背景,以自己的学生为原型创作的散文《玛布的心愿》,荣登获奖名单榜首(散文类大奖)。
这确实是个意外的惊喜。“之前觉得自己能获奖,但没想过会获大奖,有点意外,后来有老师说,冰心奖设立28年以来,我是云南第二位获散文大奖的人。”
获奖的消息似汹涌的波涛,在偏僻的垤玛乡村激荡起朵朵浪花。李艳丽的生活不再那么平静了。
获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获奖后的一周,是李艳丽参加工作以来“最忙最累”的日子。
她除了上完学校安排的20余节课外,绝大多数课外时间,都“耗”在与一群“陌生人”打交道。
来自全国各地大报大刊的编辑、记者纷纷向她抛来“橄榄枝”。约稿的、采访的,赶着趟来;县里州里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把对她的宣传提上重要日程;还有一些和她一样的乡村教师把目光投向她,与她网聊、通话,并发来稿子,希望得到他们身边这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指点、修改。更有甚者,还“放心地、态度特别诚恳地”请她代笔写稿、投稿,在大报大刊上把稿件刊发出来。这样的“求助者”,着实让这位“刚出道”的作家哭笑不得。“我希望我送出的是白菜籽,而不是一棵种好的白菜,这是我们都学过的课文故事。”面对请教者,李艳丽帮忙修改文章,提出改进意见,根据文章的特点,推荐给杂志编辑,把编辑的联系方式分享出来,或者推荐进全国少儿群,让作者直接与编辑沟通,这样进步更大。
李艳丽不得不停下读书和写作,慢慢处理这些“温度高”人气旺旺的“琐事”。她把这些突如其来的新鲜事,看作是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段插曲,虽然应接不暇,可内心依旧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刊编辑、记者、老师们的殷殷美意留存感激。
夜深人静,一切归于沉寂,白天与班上的哈尼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互动的情景,不断地在李艳丽脑海中浮现。
3年前,她“被迫”中途接手现在的这个班级,原来的老师休产假去了。她一来就担起了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刚接手时,她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是对之前任教班级学生的不舍,另一方面是对这个特殊的新班级有所担忧和缺乏自信,这个班可是“差”得全乡出了名,谁也怕接这烫手的山芋:2名智障,1名患小儿麻痹,4名孤儿,5名单亲,36名留守儿童,语文教学成绩已经连续两年全乡倒数第一。可是她接过了这个担子,一挑就是三年,孩子们的成绩,在她和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进步很大,特别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老师、家长很欣慰。
初夏夜,山顶上村小宿舍很凉爽,除了村寨深处时不时传来的几声狗吠,四周都静谧。此时学生已睡熟。宿舍玻璃窗前,三五只飞蛾飞舞着,向着屋内明亮的灯光,不停地扇动着小小的翅膀,飞蛾也是有梦想的。虽然梦想和现实之间,可能永远有一道透明的、摸得着、看不清的屏障,可谁又能为这些小小的梦开一扇窗呢?
李艳丽觉得:获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与更多的编辑交流学习,哈尼孩子们写的作文,不就有了更高更多的展示平台了吗?于是,她专门找来一个蓝色的笔记本,在扉页上给它想了个诗意的名字——“梦的眼睛”。她拿出手机,把这几天每一个来找她约稿的报刊及编辑的通信信息记录下来。特别是那些能采用学生习作的刊物,能刊发老师各种稿件的刊物,她都会在后面作批注。
翻开“梦的眼睛”,李艳丽在第一页上清晰地记下这样一段文字:
《学生新报》(小学生周刊):云南本土学生报,编排精美,可读性强,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特别是“学生习作”专栏,刊发小学生日常的优秀习作,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班里哈尼族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些栏目的。可以指导修改学生的优秀作文投稿,借此来开启学生的写作梦。
《云南教育》(视界):我省教育权威期刊,对教育工作很有指导作用,个人喜欢“师路心语”“工作研究”栏目,正适合学校的老师阅读和发表稿子,可推荐给同事投稿。
……
有了名气自然会招来多方关注,短短几天下来,“梦的眼睛”就记了满满十多页。
“一粒稻谷,融入泥土,长成层层梯田,一滴露珠,沾湿草芽,汇成奔腾的红河,一望无际的云海升起,我踏上这片金红的土地。野果、松针、吟唱的昆虫、山林间自由奔跑的孩子……都是我的朋友。布谷鸟向我讲述春耕的故事,高山向我展示哈尼的勤劳,而我,只是忠诚的记录者,这个奖,应属于我的朋友,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万物。”手捧沉甸甸的获奖证书,乡村教师李艳丽内心是平静的。
她告诉记者,获奖的事先告一段落,将要更加努力阅读和写作,为哈尼孩子们写出更好的作品。
让阅读陪伴师生成长
位于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河玛村的河玛小学,距离县城迤萨109千米。
这个偏远的哈尼族村寨小学,平时显得有点冷清。李艳丽的学习、工作、生活也和其他乡村教师一样平淡如水,不紧不慢地流着。如今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不起眼”的村小,知道这里出了一位年轻的“大作家”。 可是誰又曾想到5年前,李艳丽刚来到这个村小时的迷茫与无奈呢?
2012年9月,李艳丽以全县岗位综合成绩第一,通过特岗教师选拔考试,在被录取后的县教育局分配岗位大会上,领导在台上讲了一句:你们都是未来的骨干教师。大家听了相视一笑。这是一间在山顶的阶梯教室,实际上,好像所有的房子,都在山顶上,四周是磅礴险峻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脊轮廓分明,植被极少,露出红色的土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红。“教师梦”,变成一枚小小的种子,在晴好的阳光里,悄悄种进了李艳丽的心田。
第一年李艳丽被分配到偏远的阿扎河乡洛孟小学,第二年到了河玛小学,看着孩子们坐在破旧、拥挤的教室里上课,她心情十分沉重!三四个孩子挤着共用一张课桌,连写字都很困难。而且,就是这样挤也容纳不了全部学生,学校只好简单地搭建了一间临时教室,十分简陋!教室外面基本没有学生娱乐活动的设施,孩子们只能趴在满是泥土和石头的地上玩玻璃球……看着眼前的一切,李艳丽特别心酸!
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情,抵不过现实的洗礼,周围有在乡村学校扎根近40年的老教师,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讲台上,重复着乡村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个“外乡人”,要经历多少艰苦岁月的历练,才能成为骨干教师?要怎样用心,才能为山区哈尼族孩子做更多的事呢?和其他的一些乡村教师一样,李艳丽心里渐渐变得很迷茫。
“我渴望改变自己、改变这些山区孩子的命运、我渴望知识和进步。”李艳丽认为,在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在迫切需要知识改变命运的地方,乡村教师,特别是乡村青年教师,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朝气、积极乐观的人。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我,“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至少,不负时光” 。
这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决定……
身处如与世隔绝般信息闭塞的环境,唯一能做的只有静下心来看书,阅读成为一种充实而幸福的事。李艳丽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看书,每天给自己制订阅读计划,并记录下来,自己为自己打卡,比如:读《千字文》,一开始读,艰涩难懂,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勉强读1遍,而且内心极其煎熬和痛苦,味同嚼蜡,但坚持下来了,在读到第100遍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她居然能背诵了。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中也有许多人能背诵了,更多人能自觉地捧起书本,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但她觉得,使孩子们能静下心来读诵,培养出好的阅读和背诵习惯,这样就足够了。
一开始开展阅读活动比较难,一方面是学生课外书籍匮乏,阅读量少,在开展读书活动时,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开口向同学们朗诵一段话,更不愿意站到讲台上朗读。她及时了解原因,比如:大部分孩子感到害羞、不自信,她采取鼓励、分小组朗读、再鼓励的方式来解决。另外,一些男生语文基础弱,生字学习不扎实,导致读一段话读不通顺,她采取的办法是:朗读可以自由组合,一个或几个人约成一个组,到讲台上一起朗读,朗读内容自己选,朗读结束后由学生点评、鼓励。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每次开展阅读活动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上简洁、美丽的画,每期取一个名字,如秋天、芦苇花读书会等。
李艳丽想方设法地开展阅读教学,为的是让哈尼孩子能感受到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2016下半年,在学校订阅的《云南教育》杂志封面上,李艳丽看到刊物的微信二维码,关注后她惊喜地发现一个有趣的栏目——主持人张齐开通的“一齐讲故事”,她一听就停不下来。于是,听故事,成了她每晚最期待的事情。可是山顶上的学校,周围大部分地方没有围墙,学校的厕所,齐腰高的矮墙下,是一大片芭蕉地,在凄冷的月光下,显得阴森恐怖。“我一直害怕晚上去厕所,冬夜,寒风刺骨,没办法,我只能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听着故事、走进漆黑的夜里。经常信号不好,听着听着,故事就中断了,我只能爬上矮墙,努力接收信号重新听,一遍、两遍……入了迷,张齐老师声音柔和,那声音,似充满了花香与阳光,并在我的心中,变幻出一片片洁白的、甜蜜的、棉花糖般的田地,并在这土地上,开满了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艳丽花朵。”
她头天晚上听故事,第二天,就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还把原著买来,摘取精彩的段落给学生读,慢慢地,哈尼孩子们和李艳丽都养成了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觉得自己和孩子们像一块极度干涸的海绵,想要吸收每一滴知识之水。”
“过去很长时间,我没有看过一次电影,没有刷过朋友圈小视频,不与朋友进行无意义的闲聊,我把能用的时间,都放在了阅读上,阅读改变了我,也在改变哈尼孩子的成长。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在偏僻的山村小学更需要奋斗,至少不负自己的青春。”李艳丽通过阅读,正在悄悄地蜕变;通过自创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哈尼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有了足够的能量和光明。
写个故事读给学生听
2018年5月10日上午,阳光依旧灿烂,空气依旧清新的河玛小学六年级教室里,一个年轻的戴着眼镜、眉目清秀的乡村女教师手捧一本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正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一篇名叫《玛布的心愿》的获奖散文。教室里的56名学生,身体坐得笔直,面带微笑聆听着,沉浸在老师的朗诵当中。为何会如痴如醉倾听呢?因为班里的每个学生都知道,他们听到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身边的故事,这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是来自老师那份埋藏在心底的爱的倾诉。
李艳丽在给学生朗读讲解的这篇文章名叫《玛布的心愿》,正是她获得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奖散文大奖的那篇散文。它讲述的是读三年级的哈尼族女孩玛布的故事,她的爸爸死后,过了两年,妈妈就离开家,留下玛布和她的弟弟、妹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虽然爷爷很严肃,却很疼爱她,奶奶慈祥又善良,一家人在贫苦的生活中,坚韧乐观、无时无刻都能找到美好生活的希望。玛布内心有些自卑,却对身边万物,怀有浓浓的爱意。开学第一天,一只大猫从宿舍的窗子逃走,留下一只小猫。回到家,半夜里醒来,担心小猫第二天被扔出去,玛布决定连夜去救小猫,来到宿舍,发现小猫被猫妈妈带走了,玛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爱心,是这个时代,每个孩子应有的高贵品质,是留在心间的情意。 这也许是这群哈尼族孩子们一生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这也是记者多少年来看到过的最独特、最美的乡村教育风景……
在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学校任教,面临着许多困难。
许多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而且大部分家庭有3个以上的孩子,甚至更多。还有很多单亲孩子、事实孤儿,父母缺位,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开展读书活动,读什么内容不指定,只要是学生觉得写得好的,能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样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但起初学生课外书匮乏,我萌发了为学生写故事的想法,一开始写童话,后来,许多编辑老师建议我写学生的成长故事,我静下心,认真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与学生促膝交谈,我不但找到了写作素材,还与学生的心靠得更近了。”大胆的决定,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就在无数个安静的夜晚,在山顶上的单身宿舍“悄悄地”开始。
也是在《云南教育》杂志的投稿邮箱,李艳丽发现编辑的QQ号,咨询了相关的投稿事宜,还加进了“《云南教育》(小学教师群)”,在群里,在这个“充满温暖的群”里,不少省内外的优秀作者不断地鼓励她写作,红河弥勒的段永祥就是其中一位。“段永祥老师内敛谦逊、有爱心,他经常在QQ空间发表童话作品,我看后,也萌發了写儿童文学的念头,可是,怎么写?写什么?到哪投稿?怎么联系编辑?我迷茫了,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通了段老师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段老师非常热情,推荐我加了一个群,2017年1月,我顺利地进群了,这是一个2000人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群,我像一条久久地搁浅在海滩上的鱼,回到海里,获得新生。为这些哈尼族孩子写故事,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带着这样的念头,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2月份正式写,让我意外的是,写出来的每一篇都发表了,也得到了国家级刊物(儿童文学类杂志)编辑的认可和鼓励,我还大胆地投了两篇参加比赛,皆获奖。”
李艳丽就这样开始了为学生写故事,每一篇都是她对哈尼孩子学习生活的解读,对山里娃的童趣世界的发现与诠释。她一边观察,一边构思,一边创作,一边投稿发表,一边把自己印成铅字的文字读给学生听……学生就是她作品的第一位读者,第一位获益者。
又一个下午放学后,李艳丽与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两旁,黄泡金灿灿、结成团、密密麻麻,站树下吃了个够,野果酸多依沾盐巴、辣椒面吃得酸爽,一路上,笑着、跑着,学生教李艳丽说哈尼话,给她讲他们的故事和小秘密。“我写的儿童故事,就是来源于这些哈尼族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是他们给了我创作素材,是他们让我学会了阳光向上。”
采访结束时,李艳丽说:“自己只是乡村教师中很微小、很普通的一员,在我身边,有更多的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山区,默默地耕耘与付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平凡做事的力量。而我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地,为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世间的一切,的的确确都是遇见。就像《朗读者》里的经典语录说的那样: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而李艳丽在遥远的山村河玛小学“遇见”了她教过的160多个哈尼孩子,就有了无声的文字,有了有声的倾诉,有了一花一叶,就有了一个乡村教师一片广阔的乡村教育的缤纷世界。
人物简介:李艳丽,红河县垤玛乡河玛小学教师。2012年通过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到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的偏远村寨里,成为一名乡村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她怀揣着教师梦,继续留在当地任教。山里书籍匮乏,她试着给孩子们写故事,并真诚地记录孩子们的生活。
4月8日,红河县边远的垤玛乡河玛小学教师李艳丽,像往常一样上完下午最后一节课,疲惫地回到自己10余平方米的单身宿舍,习惯地拿起手机连上网,这可是她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山顶上的村小,保持与村外世界联通的重要方式。
今天的QQ群、微信群里怎么会如此热闹? 李艳丽定睛一看,“好多写儿童文学的作家、编辑在联系我,向我表示祝贺,说我获了大奖”。
原来,当天是一年一届的儿童文学界权威奖项——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2017年)公布的日子。据北京评委会的专家说,以严格、公正和权威著称的冰心奖,是我国唯一的国际华人儿童文学艺术大奖,分为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冰心艺术奖、冰心作文奖、冰心摄影文学奖5个奖项。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分小说、散文、童话、幼儿文学等类别,并设置新作奖和大奖两个等级,大奖为最高奖,一般每届每个类别只评选出一篇大奖作品。2017年大赛共收到985篇参评稿件,评委会经过几轮的审慎评选,最终确定37篇获奖作品。其中大奖只有3篇。而李艳丽以自己在乡村教育的工作、生活为背景,以自己的学生为原型创作的散文《玛布的心愿》,荣登获奖名单榜首(散文类大奖)。
这确实是个意外的惊喜。“之前觉得自己能获奖,但没想过会获大奖,有点意外,后来有老师说,冰心奖设立28年以来,我是云南第二位获散文大奖的人。”
获奖的消息似汹涌的波涛,在偏僻的垤玛乡村激荡起朵朵浪花。李艳丽的生活不再那么平静了。
获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获奖后的一周,是李艳丽参加工作以来“最忙最累”的日子。
她除了上完学校安排的20余节课外,绝大多数课外时间,都“耗”在与一群“陌生人”打交道。
来自全国各地大报大刊的编辑、记者纷纷向她抛来“橄榄枝”。约稿的、采访的,赶着趟来;县里州里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把对她的宣传提上重要日程;还有一些和她一样的乡村教师把目光投向她,与她网聊、通话,并发来稿子,希望得到他们身边这位儿童文学作家的指点、修改。更有甚者,还“放心地、态度特别诚恳地”请她代笔写稿、投稿,在大报大刊上把稿件刊发出来。这样的“求助者”,着实让这位“刚出道”的作家哭笑不得。“我希望我送出的是白菜籽,而不是一棵种好的白菜,这是我们都学过的课文故事。”面对请教者,李艳丽帮忙修改文章,提出改进意见,根据文章的特点,推荐给杂志编辑,把编辑的联系方式分享出来,或者推荐进全国少儿群,让作者直接与编辑沟通,这样进步更大。
李艳丽不得不停下读书和写作,慢慢处理这些“温度高”人气旺旺的“琐事”。她把这些突如其来的新鲜事,看作是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段插曲,虽然应接不暇,可内心依旧对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报刊编辑、记者、老师们的殷殷美意留存感激。
夜深人静,一切归于沉寂,白天与班上的哈尼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互动的情景,不断地在李艳丽脑海中浮现。
3年前,她“被迫”中途接手现在的这个班级,原来的老师休产假去了。她一来就担起了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任。刚接手时,她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是对之前任教班级学生的不舍,另一方面是对这个特殊的新班级有所担忧和缺乏自信,这个班可是“差”得全乡出了名,谁也怕接这烫手的山芋:2名智障,1名患小儿麻痹,4名孤儿,5名单亲,36名留守儿童,语文教学成绩已经连续两年全乡倒数第一。可是她接过了这个担子,一挑就是三年,孩子们的成绩,在她和科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进步很大,特别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让老师、家长很欣慰。
初夏夜,山顶上村小宿舍很凉爽,除了村寨深处时不时传来的几声狗吠,四周都静谧。此时学生已睡熟。宿舍玻璃窗前,三五只飞蛾飞舞着,向着屋内明亮的灯光,不停地扇动着小小的翅膀,飞蛾也是有梦想的。虽然梦想和现实之间,可能永远有一道透明的、摸得着、看不清的屏障,可谁又能为这些小小的梦开一扇窗呢?
李艳丽觉得:获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能与更多的编辑交流学习,哈尼孩子们写的作文,不就有了更高更多的展示平台了吗?于是,她专门找来一个蓝色的笔记本,在扉页上给它想了个诗意的名字——“梦的眼睛”。她拿出手机,把这几天每一个来找她约稿的报刊及编辑的通信信息记录下来。特别是那些能采用学生习作的刊物,能刊发老师各种稿件的刊物,她都会在后面作批注。
翻开“梦的眼睛”,李艳丽在第一页上清晰地记下这样一段文字:
《学生新报》(小学生周刊):云南本土学生报,编排精美,可读性强,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特别是“学生习作”专栏,刊发小学生日常的优秀习作,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班里哈尼族的孩子们一定会喜欢这些栏目的。可以指导修改学生的优秀作文投稿,借此来开启学生的写作梦。
《云南教育》(视界):我省教育权威期刊,对教育工作很有指导作用,个人喜欢“师路心语”“工作研究”栏目,正适合学校的老师阅读和发表稿子,可推荐给同事投稿。
……
有了名气自然会招来多方关注,短短几天下来,“梦的眼睛”就记了满满十多页。
“一粒稻谷,融入泥土,长成层层梯田,一滴露珠,沾湿草芽,汇成奔腾的红河,一望无际的云海升起,我踏上这片金红的土地。野果、松针、吟唱的昆虫、山林间自由奔跑的孩子……都是我的朋友。布谷鸟向我讲述春耕的故事,高山向我展示哈尼的勤劳,而我,只是忠诚的记录者,这个奖,应属于我的朋友,属于这片土地上的一切万物。”手捧沉甸甸的获奖证书,乡村教师李艳丽内心是平静的。
她告诉记者,获奖的事先告一段落,将要更加努力阅读和写作,为哈尼孩子们写出更好的作品。
让阅读陪伴师生成长
位于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河玛村的河玛小学,距离县城迤萨109千米。
这个偏远的哈尼族村寨小学,平时显得有点冷清。李艳丽的学习、工作、生活也和其他乡村教师一样平淡如水,不紧不慢地流着。如今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不起眼”的村小,知道这里出了一位年轻的“大作家”。 可是誰又曾想到5年前,李艳丽刚来到这个村小时的迷茫与无奈呢?
2012年9月,李艳丽以全县岗位综合成绩第一,通过特岗教师选拔考试,在被录取后的县教育局分配岗位大会上,领导在台上讲了一句:你们都是未来的骨干教师。大家听了相视一笑。这是一间在山顶的阶梯教室,实际上,好像所有的房子,都在山顶上,四周是磅礴险峻的山,一座连着一座,山脊轮廓分明,植被极少,露出红色的土壤,在阳光的照耀下,一片金红。“教师梦”,变成一枚小小的种子,在晴好的阳光里,悄悄种进了李艳丽的心田。
第一年李艳丽被分配到偏远的阿扎河乡洛孟小学,第二年到了河玛小学,看着孩子们坐在破旧、拥挤的教室里上课,她心情十分沉重!三四个孩子挤着共用一张课桌,连写字都很困难。而且,就是这样挤也容纳不了全部学生,学校只好简单地搭建了一间临时教室,十分简陋!教室外面基本没有学生娱乐活动的设施,孩子们只能趴在满是泥土和石头的地上玩玻璃球……看着眼前的一切,李艳丽特别心酸!
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情,抵不过现实的洗礼,周围有在乡村学校扎根近40年的老教师,依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讲台上,重复着乡村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作为一个“外乡人”,要经历多少艰苦岁月的历练,才能成为骨干教师?要怎样用心,才能为山区哈尼族孩子做更多的事呢?和其他的一些乡村教师一样,李艳丽心里渐渐变得很迷茫。
“我渴望改变自己、改变这些山区孩子的命运、我渴望知识和进步。”李艳丽认为,在基层、在最艰苦的地方,在迫切需要知识改变命运的地方,乡村教师,特别是乡村青年教师,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朝气、积极乐观的人。她下定决心,要改变自我,“我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光彩,至少,不负时光” 。
这是一个与命运抗争的决定……
身处如与世隔绝般信息闭塞的环境,唯一能做的只有静下心来看书,阅读成为一种充实而幸福的事。李艳丽抓住一分一秒的时间看书,每天给自己制订阅读计划,并记录下来,自己为自己打卡,比如:读《千字文》,一开始读,艰涩难懂,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勉强读1遍,而且内心极其煎熬和痛苦,味同嚼蜡,但坚持下来了,在读到第100遍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她居然能背诵了。在她的带动下,学生中也有许多人能背诵了,更多人能自觉地捧起书本,虽然他们还不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但她觉得,使孩子们能静下心来读诵,培养出好的阅读和背诵习惯,这样就足够了。
一开始开展阅读活动比较难,一方面是学生课外书籍匮乏,阅读量少,在开展读书活动时,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开口向同学们朗诵一段话,更不愿意站到讲台上朗读。她及时了解原因,比如:大部分孩子感到害羞、不自信,她采取鼓励、分小组朗读、再鼓励的方式来解决。另外,一些男生语文基础弱,生字学习不扎实,导致读一段话读不通顺,她采取的办法是:朗读可以自由组合,一个或几个人约成一个组,到讲台上一起朗读,朗读内容自己选,朗读结束后由学生点评、鼓励。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激发了阅读兴趣。每次开展阅读活动时,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上简洁、美丽的画,每期取一个名字,如秋天、芦苇花读书会等。
李艳丽想方设法地开展阅读教学,为的是让哈尼孩子能感受到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2016下半年,在学校订阅的《云南教育》杂志封面上,李艳丽看到刊物的微信二维码,关注后她惊喜地发现一个有趣的栏目——主持人张齐开通的“一齐讲故事”,她一听就停不下来。于是,听故事,成了她每晚最期待的事情。可是山顶上的学校,周围大部分地方没有围墙,学校的厕所,齐腰高的矮墙下,是一大片芭蕉地,在凄冷的月光下,显得阴森恐怖。“我一直害怕晚上去厕所,冬夜,寒风刺骨,没办法,我只能把手机音量调到最大,听着故事、走进漆黑的夜里。经常信号不好,听着听着,故事就中断了,我只能爬上矮墙,努力接收信号重新听,一遍、两遍……入了迷,张齐老师声音柔和,那声音,似充满了花香与阳光,并在我的心中,变幻出一片片洁白的、甜蜜的、棉花糖般的田地,并在这土地上,开满了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艳丽花朵。”
她头天晚上听故事,第二天,就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还把原著买来,摘取精彩的段落给学生读,慢慢地,哈尼孩子们和李艳丽都养成了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觉得自己和孩子们像一块极度干涸的海绵,想要吸收每一滴知识之水。”
“过去很长时间,我没有看过一次电影,没有刷过朋友圈小视频,不与朋友进行无意义的闲聊,我把能用的时间,都放在了阅读上,阅读改变了我,也在改变哈尼孩子的成长。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在偏僻的山村小学更需要奋斗,至少不负自己的青春。”李艳丽通过阅读,正在悄悄地蜕变;通过自创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哈尼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有了足够的能量和光明。
写个故事读给学生听
2018年5月10日上午,阳光依旧灿烂,空气依旧清新的河玛小学六年级教室里,一个年轻的戴着眼镜、眉目清秀的乡村女教师手捧一本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正声情并茂地朗诵着一篇名叫《玛布的心愿》的获奖散文。教室里的56名学生,身体坐得笔直,面带微笑聆听着,沉浸在老师的朗诵当中。为何会如痴如醉倾听呢?因为班里的每个学生都知道,他们听到的,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身边的故事,这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是来自老师那份埋藏在心底的爱的倾诉。
李艳丽在给学生朗读讲解的这篇文章名叫《玛布的心愿》,正是她获得2017年冰心儿童文学奖散文大奖的那篇散文。它讲述的是读三年级的哈尼族女孩玛布的故事,她的爸爸死后,过了两年,妈妈就离开家,留下玛布和她的弟弟、妹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虽然爷爷很严肃,却很疼爱她,奶奶慈祥又善良,一家人在贫苦的生活中,坚韧乐观、无时无刻都能找到美好生活的希望。玛布内心有些自卑,却对身边万物,怀有浓浓的爱意。开学第一天,一只大猫从宿舍的窗子逃走,留下一只小猫。回到家,半夜里醒来,担心小猫第二天被扔出去,玛布决定连夜去救小猫,来到宿舍,发现小猫被猫妈妈带走了,玛布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爱心,是这个时代,每个孩子应有的高贵品质,是留在心间的情意。 这也许是这群哈尼族孩子们一生听到的最美妙的声音,这也是记者多少年来看到过的最独特、最美的乡村教育风景……
在民族聚居的偏远山区学校任教,面临着许多困难。
许多家长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这些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而且大部分家庭有3个以上的孩子,甚至更多。还有很多单亲孩子、事实孤儿,父母缺位,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与学生一起阅读,开展读书活动,读什么内容不指定,只要是学生觉得写得好的,能给别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样积极向上的内容都可以,但起初学生课外书匮乏,我萌发了为学生写故事的想法,一开始写童话,后来,许多编辑老师建议我写学生的成长故事,我静下心,认真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与学生促膝交谈,我不但找到了写作素材,还与学生的心靠得更近了。”大胆的决定,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就在无数个安静的夜晚,在山顶上的单身宿舍“悄悄地”开始。
也是在《云南教育》杂志的投稿邮箱,李艳丽发现编辑的QQ号,咨询了相关的投稿事宜,还加进了“《云南教育》(小学教师群)”,在群里,在这个“充满温暖的群”里,不少省内外的优秀作者不断地鼓励她写作,红河弥勒的段永祥就是其中一位。“段永祥老师内敛谦逊、有爱心,他经常在QQ空间发表童话作品,我看后,也萌發了写儿童文学的念头,可是,怎么写?写什么?到哪投稿?怎么联系编辑?我迷茫了,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通了段老师的电话,没想到电话那头的段老师非常热情,推荐我加了一个群,2017年1月,我顺利地进群了,这是一个2000人的儿童文学作家编辑群,我像一条久久地搁浅在海滩上的鱼,回到海里,获得新生。为这些哈尼族孩子写故事,写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我带着这样的念头,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2月份正式写,让我意外的是,写出来的每一篇都发表了,也得到了国家级刊物(儿童文学类杂志)编辑的认可和鼓励,我还大胆地投了两篇参加比赛,皆获奖。”
李艳丽就这样开始了为学生写故事,每一篇都是她对哈尼孩子学习生活的解读,对山里娃的童趣世界的发现与诠释。她一边观察,一边构思,一边创作,一边投稿发表,一边把自己印成铅字的文字读给学生听……学生就是她作品的第一位读者,第一位获益者。
又一个下午放学后,李艳丽与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在学生放学回家的路两旁,黄泡金灿灿、结成团、密密麻麻,站树下吃了个够,野果酸多依沾盐巴、辣椒面吃得酸爽,一路上,笑着、跑着,学生教李艳丽说哈尼话,给她讲他们的故事和小秘密。“我写的儿童故事,就是来源于这些哈尼族孩子们的成长故事,是他们给了我创作素材,是他们让我学会了阳光向上。”
采访结束时,李艳丽说:“自己只是乡村教师中很微小、很普通的一员,在我身边,有更多的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边疆少数民族山区,默默地耕耘与付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平凡做事的力量。而我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地,为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世间的一切,的的确确都是遇见。就像《朗读者》里的经典语录说的那样: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而李艳丽在遥远的山村河玛小学“遇见”了她教过的160多个哈尼孩子,就有了无声的文字,有了有声的倾诉,有了一花一叶,就有了一个乡村教师一片广阔的乡村教育的缤纷世界。
人物简介:李艳丽,红河县垤玛乡河玛小学教师。2012年通过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到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的偏远村寨里,成为一名乡村特岗教师,3年服务期满,她怀揣着教师梦,继续留在当地任教。山里书籍匮乏,她试着给孩子们写故事,并真诚地记录孩子们的生活。